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原产和外引蚕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庞雯 杨示英 +2 位作者 宗绪晓 蔡庆生 韦广天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39-43,共5页
在广西南宁对242份引自 ICARDA 和我国云南、河北、江苏、广东、甘肃及广西的蚕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3年的农艺性状鉴定和连续2年的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出适宜在广西试种利用的8份优良资源。鉴定结果表明,引自 ICAR-DA 和甘肃、河北、... 在广西南宁对242份引自 ICARDA 和我国云南、河北、江苏、广东、甘肃及广西的蚕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3年的农艺性状鉴定和连续2年的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出适宜在广西试种利用的8份优良资源。鉴定结果表明,引自 ICAR-DA 和甘肃、河北、江苏的材料大部分在广西结实很少或者没有结实,来自纬度相近地区的广东、云南的材料结实基本正常,来自广西的材料最为正常,说明蚕豆的生态适应范围狭窄,具有很强的地域生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蚕豆 种质资源 鉴定 评价 引进种质 原产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初探——Ⅰ普通野生稻资源生态系统多样性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成斌 庞汉华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对“九·五”攻关项目收集的野生稻资源与过去收集的资源一起进行生态环境及现状调查研究,探讨其生态系统多样性。结果表明,广西普通野生稻存在3个生态系统,8个生态型。目前普通野生稻生态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长期妥善保存野生... 本文对“九·五”攻关项目收集的野生稻资源与过去收集的资源一起进行生态环境及现状调查研究,探讨其生态系统多样性。结果表明,广西普通野生稻存在3个生态系统,8个生态型。目前普通野生稻生态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长期妥善保存野生稻生态系统多样性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抗源94-42-5-1对稻褐飞虱的抗性评价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容柏 秦学毅 +3 位作者 韦素美 黄凤宽 李青 罗善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研究了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 Griff.)株系 94 - 4 2 - 5 - 1对稻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抗性及其遗传规律。 94 - 4 2 - 5 - 1高抗稻褐飞虱生物型 2、印度潘特纳加生物型和越南九龙江生物型 ,其抗性均达到高抗 1级 ... 研究了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 Griff.)株系 94 - 4 2 - 5 - 1对稻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抗性及其遗传规律。 94 - 4 2 - 5 - 1高抗稻褐飞虱生物型 2、印度潘特纳加生物型和越南九龙江生物型 ,其抗性均达到高抗 1级 ,具有对稻褐飞虱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 ,是在 AA染色体组稻种资源中发现的高抗稻褐飞虱抗源之一。抗性遗传分析表明 ,94 - 4 2 - 5 - 1对潘特纳加生物型的抗性为 1对隐性基因遗传 ,对九龙江生物型的抗性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评价 抗性遗传 褐飞虱 普通野生稻 抗性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抗褐飞虱种质资源“94-42”的花药培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容柏 秦学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3,共6页
采用N6诱导培养基和MS分化培养基,对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抗褐飞虱种质资源94-42进行了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2%,绿苗分化率为12.4%,共获得18丛独立花药起源的绿苗共45... 采用N6诱导培养基和MS分化培养基,对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抗褐飞虱种质资源94-42进行了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2%,绿苗分化率为12.4%,共获得18丛独立花药起源的绿苗共450株。在14丛共137株成活的花粉植株中,双单倍体占61.3%,单倍体占38.7%,其中3个独立起源的株系群共16个完全纯合株系对褐飞虱具有高度抗性,且抗性一致、无分离,抗性强度显著地高于任何一个已知的褐飞虱抗性基因所具有的抗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花粉植株 纯合体 双单倍体 94-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绿豆间套作模式下绿豆适宜播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经成 江洪平 +3 位作者 陈燕华 罗高玲 陈桂忠 蔡庆生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828-3831,共4页
研究木薯间套作模式下绿豆适宜的播种时期,旨在为木薯间作绿豆提供科学参考。2014、2015年以绿豆品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为试验材料,在木薯/绿豆间作模式下,开展绿豆的5个不同播种时期试验。2014年试验3月31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 研究木薯间套作模式下绿豆适宜的播种时期,旨在为木薯间作绿豆提供科学参考。2014、2015年以绿豆品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为试验材料,在木薯/绿豆间作模式下,开展绿豆的5个不同播种时期试验。2014年试验3月31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中绿5号908.37 kg/hm^2,桂绿豆L74号832.92kg/hm^2;2015年试验3月17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中绿5号1 384.56 kg/hm^2,桂绿豆L74号1 335.22kg/hm^2。在木薯间套作模式下,3月中旬播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收获子粒产量最高,间套作效益最好,为最适宜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绿豆(Vignaradiata) 间套作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抽穗特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容柏 《作物品种资源》 1994年第4期13-15,共3页
普通野生稻南宁晚季平均始穗期在9月29日或30日,在不同年度间较稳定。在早季,普通野生稻的抽穗率和始穗期在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抽穗率变化在24.4%至68.7%之间,始穗期差异4至15天,一般早季较迟抽穗的类型晚季平... 普通野生稻南宁晚季平均始穗期在9月29日或30日,在不同年度间较稳定。在早季,普通野生稻的抽穗率和始穗期在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抽穗率变化在24.4%至68.7%之间,始穗期差异4至15天,一般早季较迟抽穗的类型晚季平均始穗期略早;遗传纯合性较高的群体早季抽穗率较低或不抽穗,其晚季始穗期也较趋于一致。植株形态为匍匐的类型晚季始穗期比倾斜、半直立和直立类型迟,来源于纬度较高地区的群体,其平均始穗期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生育特性 抽穗期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