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园林植物害虫名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俊延 陈绪梧 +1 位作者 陆温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17年第4期1-18,共18页
园林植物是建设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既可美化环境又可缓解和改善空气及噪音污染等。园林害虫的为害可影响园林植物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有效预测和防治园林害虫,笔者统计了1980—2017年发表的8目83科357种广西园林植物害虫及其寄主和... 园林植物是建设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既可美化环境又可缓解和改善空气及噪音污染等。园林害虫的为害可影响园林植物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有效预测和防治园林害虫,笔者统计了1980—2017年发表的8目83科357种广西园林植物害虫及其寄主和分布等,以期为广西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开展害虫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园林绿化 害虫 寄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草地贪夜蛾为害冬粉薯初报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上朝 栗圣博 +3 位作者 苏冉冉 王小云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9-211,221,共4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2019年入侵到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同年7月1日至2日在广西北海市调查首次发现该虫为害冬粉薯Maranta arundinacea。本文介绍了冬粉薯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2019年入侵到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同年7月1日至2日在广西北海市调查首次发现该虫为害冬粉薯Maranta arundinacea。本文介绍了冬粉薯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冬粉薯 为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州市八步区林区趋光性昆虫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子烨 朱丽叶 +3 位作者 林敏怡 杨秀好 陆温 郑霞林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为研究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群落多样性,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共诱捕到昆虫8目55科464种20 929头,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种类最多,占调查总种类数的75.87%。在鳞翅目中,诱捕的... 为研究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群落多样性,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共诱捕到昆虫8目55科464种20 929头,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种类最多,占调查总种类数的75.87%。在鳞翅目中,诱捕的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种类最多,相对多度为3.182。此外,发现Simpson指数(D)和Shannon指数(H')评价的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种群发生量和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动态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昆虫 灯光诱捕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翅绢野螟幼虫头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冬宇 张玉静 +3 位作者 秦小芳 全达万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4,共7页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幼虫头部侧下方,分3节,其梗节和鞭节分布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口器分为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4个部分,共具有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指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小感觉锥。刺形感器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口器上各部位均有分布;毛形感器仅分布于上唇;指形感器仅分布于内唇;锥形感器仅分布于下颚;栓锥形感器在下颚和下唇皆有分布;指形感器为内唇所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幼虫 头部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小实蝇对三华李果实的产卵选择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媛 黄爱玲 +3 位作者 黄慧欣 王小云 郑霞林 陆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9-326,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对橘小实蝇产卵选择的影响,为三华李上橘小实蝇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采集自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三华李果园的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青果、黄果和红果)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 【目的】明确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对橘小实蝇产卵选择的影响,为三华李上橘小实蝇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采集自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三华李果园的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青果、黄果和红果)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的硬度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统计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上橘小实蝇的着卵量和着卵孔数,分析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生理指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其挥发物对橘小实蝇产卵定位行为的影响。【结果】橘小实蝇在不同成熟度完整三华李果实上的产卵偏好性表现为黄果>红果>青果,在黄果上的着卵量最高,为201.88±17.46粒,显著高于其余两种成熟度三华李果实(P<0.05,下同);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不同部位着卵量均表现为顶部最少、基部最多;红果时期三华李气味对橘小实蝇雌虫的产卵诱导性最强,整果和切块果的着卵量分别为141.78±10.08和181.70±13.54粒;在同一成熟度条件下,三华李果实切块气味对橘小实蝇雌虫产卵诱导性高于完整果实。不同成熟度三华李果实间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对三华李各成熟度果实不同部位产卵选择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橘小实蝇雌虫在各成熟度自然状态下三华李果实上的产卵选择与其果表硬度、挥发物具有相关性,硬度值可作为各时期三华李果是否可被橘小实蝇为害的评判指标。在各成熟度三华李中,橘小实蝇雌成虫最偏好在转色期黄果上产卵,生产中可将三华李果实转色期作为该害虫的重点防控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三华李 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 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木虱成虫繁殖行为前期及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黎海霖 郑霞林 +1 位作者 王小云 陆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09-2014,共6页
【目的】明确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雌雄成虫交配前期和雌虫产卵前期的时长及成虫交配、产卵和羽化的昼夜节律,为探索更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柑橘木虱防控措施和性诱防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活体九里香幼苗和成株... 【目的】明确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雌雄成虫交配前期和雌虫产卵前期的时长及成虫交配、产卵和羽化的昼夜节律,为探索更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柑橘木虱防控措施和性诱防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活体九里香幼苗和成株为试验材料,以自制塑料杯及养虫笼为试验载具,在室内控制环境条件及室外自然状态下对柑橘木虱成虫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柑橘木虱成虫繁殖行为前期及繁殖行为昼夜节律数据。【结果】柑橘木虱雌雄成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10.64±2.25和9.84±1.79 d;雌虫的产卵前期为12.58±2.90 d。成虫交配、产卵和羽化活动主要在2:00—21:00进行,其活动高峰期分别为9:00—10:00、11:00—12:00和9:00—10:00。【结论】柑橘木虱雌雄成虫交配、雌虫产卵和若虫羽化集中在白昼进行,雌雄成虫交配前期和成虫羽化日节律存在两性差异现象。可根据柑橘木虱成虫繁殖行为日节律的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及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交配 产卵 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纹皮蠹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段云博 吴海盼 +2 位作者 郑霞林 李俊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初步明确钩纹皮蠹Dermestes ater De Geer不同虫态的抗寒能力,本文运用智能昆虫过冷却点测定仪及配套软件测定钩纹皮蠹幼虫、蛹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比较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差异,以期为钩纹皮蠹的越冬区划分、发生期预... 为初步明确钩纹皮蠹Dermestes ater De Geer不同虫态的抗寒能力,本文运用智能昆虫过冷却点测定仪及配套软件测定钩纹皮蠹幼虫、蛹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比较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差异,以期为钩纹皮蠹的越冬区划分、发生期预测和虫害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钩纹皮蠹3日龄蛹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为-24.31℃,1龄幼虫平均过冷却点最高,为-16.34℃,其余虫态平均过冷却点依次为老熟幼虫(-24.04℃)<5日龄蛹(-23.84℃)<1日龄蛹(-23.01℃)<7日龄蛹(-19.53℃)<7龄幼虫(-19.16℃)<5龄幼虫(-18.75℃)<3龄幼虫(-18.43℃)<成虫(-18.25℃);老熟幼虫的平均结冰点最低,为-18.41℃,5龄幼虫平均结冰点最高,为-10.84℃,其余虫态平均结冰点依次为3日龄蛹(-18.26℃)<1日龄蛹(-17.13℃)<5日龄蛹(-16.87℃)<1龄幼虫(-14.66℃)<成虫(-14.55℃)<7日龄蛹(-13.20℃)<3龄幼虫(-12.96℃)<7龄幼虫(-12.38℃)。钩纹皮蠹蛹和老熟幼虫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但幼虫和成虫的抗寒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纹皮蠹 抗寒性 过冷却点 结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性冲突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唐荣 董子舒 +2 位作者 张玉静 郑霞林 陆温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1,共5页
自达尔文1871年提出性选择理论后,有关性选择方面已有很多研究报道,而近几十年开始有学者基于昆虫性冲突行为提出了性冲突理论。性冲突理论是动物某一性别的个体从异性中寻求繁殖利益而让后者付出代价的机制。目前,昆虫性冲突行为已成... 自达尔文1871年提出性选择理论后,有关性选择方面已有很多研究报道,而近几十年开始有学者基于昆虫性冲突行为提出了性冲突理论。性冲突理论是动物某一性别的个体从异性中寻求繁殖利益而让后者付出代价的机制。目前,昆虫性冲突行为已成为生物学和进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昆虫性冲突理论的核心是昆虫两性间的拮抗作用,并由此产生的协同进化以及演变出相应的生殖策略。昆虫性冲突行为可分为两部分:交配前冲突,其部分表现为雌性应对雄性强行交配对自身造成伤害而形成生理特征上的进化,还有部分则通过跑动、摇摆和假死等拒绝行为表现;交配后冲突,主要通过精子竞争、雌性隐秘性偏好等策略表现。综述了昆虫性冲突理论及性冲突行为研究进展,为今后昆虫协同进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性冲突 性拮抗 协同进化 物种形成 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纹皮蠹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段云博 吴海盼 +4 位作者 刘俊延 董子舒 李俊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纹皮蠹雌、雄成虫触角的形态特征及其上感器的种类、分布和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钩纹皮蠹雌、雄成虫触角均为锤状,共有4种感器类型,即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其中,刺形感器有3种亚型,锥...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纹皮蠹雌、雄成虫触角的形态特征及其上感器的种类、分布和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钩纹皮蠹雌、雄成虫触角均为锤状,共有4种感器类型,即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其中,刺形感器有3种亚型,锥形感器有2种亚型。钩纹皮蠹雌、雄成虫触角的鞭节7~9节(F7~F9)上有丰富的感器,是感知外界信息刺激最敏感的部位,雌、雄成虫触角间感器的类型及分布位置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各感器的数量存在性二型现象;锥形感器为嗅觉感器,可以辨别不同寄主的气味,毛形感器可以感受性信息素,在寻找配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纹皮蠹 扫描电镜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州市速生桉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的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丽叶 董辉 +4 位作者 钟顶佳 叶绍明 梁红艳 杨秀好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桉树是贺州市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调查了贺州市桉树病虫害主要种类、分布和为害情况。结果显示,贺州市桉树主要病害有7种,害虫有14种。病虫害发生为害的总面积达4 954.8 ha,总体上呈现出虫害重于病害的趋势。病虫害种类中以桉树紫斑病P... 桉树是贺州市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调查了贺州市桉树病虫害主要种类、分布和为害情况。结果显示,贺州市桉树主要病害有7种,害虫有14种。病虫害发生为害的总面积达4 954.8 ha,总体上呈现出虫害重于病害的趋势。病虫害种类中以桉树紫斑病Phaeoseptoria eucalypti和桉蝙蛾Endoclita signifer的发生为害面积最大,分别为1 732.3 ha和1 701.6 ha。研究结果为贺州市桉树病虫害的监测、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紫斑病 桉蝙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