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希 刘永贤 +1 位作者 农梦玲 曾艳 《南方农业》 2010年第2期14-16,共3页
介绍广西玉米生产的现状和主要障碍因素,指出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优点及要点,认为具有良好保水保肥特性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季节性干旱与区域性干旱特别显著的广西喀斯特石山地区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食用菌“三避”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登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559-561,共3页
总结"三避"技术在广西食用菌生产中的作用、模式、应用效果等现状,指出生产中存在的宣传不够、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人才奇缺、技术难到位、缺乏研究、创新性不够等问题,提出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培训、加强宣... 总结"三避"技术在广西食用菌生产中的作用、模式、应用效果等现状,指出生产中存在的宣传不够、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人才奇缺、技术难到位、缺乏研究、创新性不够等问题,提出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培训、加强宣传引导等对策,重点扶持以"三避"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及推广应用,提升广西食用菌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食用菌 “三避”技术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30万亩花生中低产区域性技术开发总结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智昭 林月顺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19,共4页
为改变广西花生单产低而不稳的局面,促进花生生产发展,1989年春我们组织实施了30万亩花生中低产区域性技术开发,实际完成面积30.1426万亩,平均亩产142.4公斤,比非示范地亩增产35.2公斤,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其主要配套技术措施是:选... 为改变广西花生单产低而不稳的局面,促进花生生产发展,1989年春我们组织实施了30万亩花生中低产区域性技术开发,实际完成面积30.1426万亩,平均亩产142.4公斤,比非示范地亩增产35.2公斤,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其主要配套技术措施是:选用良种抓全苗;适增肥料,配方施肥;病草防治,化学调控。主攻方向是:争足苗、促分枝、保花、保果、保青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中低产田 技术开发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
作者 陈德威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4期157-159,共3页
广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陈德威(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530022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术,目前已得到农业科技人员的肯定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在我区,这套技术最先由广西农技... 广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陈德威(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530022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术,目前已得到农业科技人员的肯定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在我区,这套技术最先由广西农技推广总站于1992年和1993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抛秧 栽培 配套技术 发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荔浦县引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见成效
5
作者 徐世宏 吴登 邓庭禧 《中国稻米》 1995年第6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荔浦县 水稻 旱育稀植 技术引进 技术推广 试验示范 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熊军 郑虚 +10 位作者 唐秀桦 韦民政 邓英毅 陈明才 覃维治 闫海锋 李韦柳 许娟 陈玉冲 赵洪涛 杨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7-971,共5页
【目的】选育适宜广西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丰富广西秋冬种马铃薯品种。【方法】以日本品种Dezma作母本、日本北海道品系长系6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选育。【结果】鲜薯食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 【目的】选育适宜广西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丰富广西秋冬种马铃薯品种。【方法】以日本品种Dezma作母本、日本北海道品系长系6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选育。【结果】鲜薯食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表现为早熟、高产、维生素C高、商品性好,具有较强的耐酸咸性、耐退化、晚疫病抗性;株型直立,分枝少,生长势强;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等,在广西秋冬种从出苗到成熟周期为80~90d。2008年11月~2009年2月进行冬种产量比较试验,桂农薯1号鲜薯产量为30682.5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0.5%;2009年6~9月在广西高海拔地区进行品比试验,鲜薯产量为29829.0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2.6%。2010~2013年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37350.0、23751.0、30292.5、30205.5kg/ha,比对照东农303分别增产35.3%、149.8%、14.2%和41.0%。桂农薯1号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农薯1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在广西各地秋冬种植及高海拔地区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桂农薯1号 选育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试管微型薯在广西岩溶大石山地区的发展潜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虚 时成俏 +6 位作者 蒙炎成 何红 谭宏伟 程伟东 黎炎 唐秀桦 陈明才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0期1305-1308,共4页
在广西大化县七百弄乡进行马铃薯试管微型薯(MT)与普通种薯(CT),以及与当地主要作物玉米的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T作种薯的生育期较CT的长;马铃薯的商品薯数不受种薯类型的影响;CT和MT作种薯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38450和26300kg/ha,... 在广西大化县七百弄乡进行马铃薯试管微型薯(MT)与普通种薯(CT),以及与当地主要作物玉米的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T作种薯的生育期较CT的长;马铃薯的商品薯数不受种薯类型的影响;CT和MT作种薯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38450和26300kg/ha,分别是2006年全国马铃薯平均产量的259%和177%;MT作种薯的商品薯鲜重和干重分别是CT的69%和71%;以CT和MT作种薯种植的马铃薯商品薯折干产量1999年分别为6400和4300kg/ha,等于或高于当年8个玉米新品种的平均产量,2000年分别达7500和5600kg/ha,等于或高于当年8户农民的玉米高产示范田平均产量。因此,在广西岩溶大石山地区可以利用MT作种薯来发展马铃薯生产,并可利用该地区作为秋冬种马铃薯的种薯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微型薯 岩溶石山地区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葡萄柚品种在广西南宁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杰 王博 +4 位作者 许立明 杨昌鹏 赵小龙 赖碧丹 刘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67,共3页
2005—2010年陆续引进红马叙(Red Marsh)、台湾甜西柚(Sweetie)、奥兰柚(Oran Pomelo)和星路比(Star Ruby)等4个葡萄柚品种在南宁武鸣区试种,并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适应广西南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经济... 2005—2010年陆续引进红马叙(Red Marsh)、台湾甜西柚(Sweetie)、奥兰柚(Oran Pomelo)和星路比(Star Ruby)等4个葡萄柚品种在南宁武鸣区试种,并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适应广西南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经济效益较高,适合在南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柚 广西南宁 引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广西早稻春季冷害区划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燕 李政 +3 位作者 徐世宏 欧钊荣 谭宗琨 丁美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8-182,共5页
利用广西省90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气候资料和站点地理信息,建立了早稻冷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依托G IS软件平台,利用1∶25万广西基础地理背景数据,按照1km×1km细网格推算出早稻冷害指标的空间分布;运用G IS技术划分出广西早稻... 利用广西省90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气候资料和站点地理信息,建立了早稻冷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依托G IS软件平台,利用1∶25万广西基础地理背景数据,按照1km×1km细网格推算出早稻冷害指标的空间分布;运用G IS技术划分出广西早稻低温冷害中无冷害、轻度冷害、中度冷害和严重冷害的4个区域的分区结果,并对区划结果进行了评述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早稻 低温冷害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水稻种植布局精细化气候区划 被引量:31
10
作者 何燕 王斌 +3 位作者 江立庚 孟翠丽 欧钊荣 徐世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8-664,共7页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广西种植水稻合理布局的关键气候因子以及气候区划等级指标,即水稻安全生育期天数、安全期活动积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等4个关键气候因子,作为划分广西水稻种植布局...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广西种植水稻合理布局的关键气候因子以及气候区划等级指标,即水稻安全生育期天数、安全期活动积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等4个关键气候因子,作为划分广西水稻种植布局的气候区划指标。采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气候资料以及对应站点的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应用GIS技术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气候区划指标因子的空间模拟推算模型,即水稻安全生育期天数的模拟推算模型(Y=1193.028-9.831φ-0.086 h-6.680λ),安全期活动积温的模拟推算模型(Y=30166.74-262.656φ-2.848 h-165.549λ),日平均气温≥10℃的日照时数模拟推算模型(Y=6665.195-110.344φ-0.416 h-23.416λ),以及年平均气温的模拟推算模型(Y=73.237-0.735φ-0.005 h-0.314λ),并对气候区划指标要素进行细网格推算和残差订正计算,然后依据已确定的水稻各项气候区划等级指标,把广西划分为迟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中迟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早中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单季稻再生稻适宜气候区等四个气候区域,制作广西种植水稻布局的精细化气候区划专题图,并对其区划结果进行分析评述,提出适宜品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水稻布局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分析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文奇 徐世宏 +4 位作者 马善团 杨为芳 陈明才 谭素宁 赵凤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539,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下乡调查、与马铃薯有关企业代表座谈等途径,从广西马铃薯生产、消费、加工、贸易等角度,对广西马铃薯产业... 【目的】深入了解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下乡调查、与马铃薯有关企业代表座谈等途径,从广西马铃薯生产、消费、加工、贸易等角度,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结果】广西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布局优化、栽培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节令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仍存在优良脱毒种薯供应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建议】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健全马铃薯科技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马铃薯专业市场服务体系,以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现状 发展潜力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后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惠贤 杨为芳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WTO 入世 广西 木薯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苗壮秧剂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礼健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1期25-27,共3页
水稻育苗壮秧剂是我国90年代初根据水稻秧苗期的生理、生态特性而研制成功的秧床土调理剂。水稻壮秧剂的应用,可以一次完成播种前进行的土壤调酸、消毒、施肥及育秧过程对秧苗的化控等一系列的操作环节,大大简化了旱育秧、抛秧等育... 水稻育苗壮秧剂是我国90年代初根据水稻秧苗期的生理、生态特性而研制成功的秧床土调理剂。水稻壮秧剂的应用,可以一次完成播种前进行的土壤调酸、消毒、施肥及育秧过程对秧苗的化控等一系列的操作环节,大大简化了旱育秧、抛秧等育秧技术的程序,具有培育壮秧、降低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苗 壮秧剂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产业视角下的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郎宁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8期859-861,共3页
文章分析了广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政府服务指导机构、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培植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促进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 文章分析了广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政府服务指导机构、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培植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促进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优势 现状 问题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小苗稀植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世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近年从日本引进的水稻旱育小苗稀植栽培技术,采用旱地盖膜育秧、小苗带土宽行窄株稀植、重施基肥、不施分蘖肥、增加中后期肥、节水灌溉等措施。培育的秧苗素质好,插后早生快发。分蘖高峰期来得早,分蘖消亡平缓,成穗率高,每穗粒数... 近年从日本引进的水稻旱育小苗稀植栽培技术,采用旱地盖膜育秧、小苗带土宽行窄株稀植、重施基肥、不施分蘖肥、增加中后期肥、节水灌溉等措施。培育的秧苗素质好,插后早生快发。分蘖高峰期来得早,分蘖消亡平缓,成穗率高,每穗粒数多。增产效果显著,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播育秧 产量 稀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豆生产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18
16
作者 罗培敏 黄拔程 沈莹 《大豆科技》 2010年第5期41-43,共3页
2000年广西大豆生产发展到一个高点,种植422.1万亩;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到134万亩,进口大豆282.7万吨。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引进了北京大黄豆等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西陆续推出一批优良品种,目前生产品种日渐丰... 2000年广西大豆生产发展到一个高点,种植422.1万亩;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到134万亩,进口大豆282.7万吨。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引进了北京大黄豆等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西陆续推出一批优良品种,目前生产品种日渐丰富,生产技术研究有序开展,技术推广有力进行,2009年新增间套种大豆99.59万亩。2009年大豆单价在2.6~3.0元/公斤,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广西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拟从发展间套种,创新技术,优选品种,增强服务,搞好流通几方面促进广西大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生产 广西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种植面积 优良品种 进口大豆 生产品种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的水稻育秧产业化方式及其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伟江 何礼健 《中国稻米》 1999年第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广西 水稻 育秧 产业化 方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培育杂交水稻壮秧技术总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伟江 徐世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2年第5期199-202,共4页
多效唑(Mvlti—Effects Triazole,简称MET)是80年代推出的延缓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区在1989年晚造引进MET培育壮秧技术,1991年大面积推广。现将两年来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 多效唑的作用 1.1 控制秧苗伸长杂交水稻秧苗喷施MET后,叶... 多效唑(Mvlti—Effects Triazole,简称MET)是80年代推出的延缓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区在1989年晚造引进MET培育壮秧技术,1991年大面积推广。现将两年来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 多效唑的作用 1.1 控制秧苗伸长杂交水稻秧苗喷施MET后,叶片浓绿,植株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杂交稻 育苗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开发总结
19
作者 徐世宏 何礼健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3年第2期56-58,共3页
1990—1991年,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北流县六麻、隆盛,博白县凤山,陆川县温泉、米场,岑溪县马路、归义,浦北县乐民,钦州市小董等乡、镇,组织了“吨谷乡(镇)综合技术开发”,经过努力,各乡(镇)均达到了开发要求的产量指标。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产量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早稻优质谷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20
作者 陈德威 何礼健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5期232-235,共4页
分析广西 52个优质早稻品种的 12项米质性状 ,达到国家标准 GB/ T17891— 1999优质稻谷 1~ 3级的品种数 :出糙率占总数的 10 0 % ,整精米率占 4 2 .3% ,垩白粒率占 34.6 % ,垩白度占32 .7% ,粒型占 6 7.3% ,直链淀粉占 88.5%。全部指... 分析广西 52个优质早稻品种的 12项米质性状 ,达到国家标准 GB/ T17891— 1999优质稻谷 1~ 3级的品种数 :出糙率占总数的 10 0 % ,整精米率占 4 2 .3% ,垩白粒率占 34.6 % ,垩白度占32 .7% ,粒型占 6 7.3% ,直链淀粉占 88.5%。全部指标达到优质谷标准的品种只有田东香 1个 ,基本达到优质的品种有早桂 1号、香占、联育 3号等 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品种 米质性状 评价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