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宜山县不同林型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梁宏温 黄承标 胡承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5-242,共8页
根据1984—1989年的定位观测,广四宜山县庆远林场27—32龄马尾松纯林、23—28龄柠檬桉与马尾松混交林和40—45龄麻栎林的年平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548.3、511.8和479.5g/m^2。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营养元素(N、P、K、Ca、Mg、Mn、Cu、Zn)... 根据1984—1989年的定位观测,广四宜山县庆远林场27—32龄马尾松纯林、23—28龄柠檬桉与马尾松混交林和40—45龄麻栎林的年平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548.3、511.8和479.5g/m^2。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营养元素(N、P、K、Ca、Mg、Mn、Cu、Zn)总量依次为0.59278、0.78789和1.14750g/m^2·a。土壤肥力测试表明,桉松混交林和麻栎林的土壤旱季含水量、孔隙度、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呼吸作用强度均高于马尾松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凋落物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林朵林场栽针(杉)保阔混交造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宏温 黄承标 +2 位作者 黄德运 韦继兴 邓祖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4-41,共8页
广西林朵林场栽针(杉)保阀混交造林试验表明:19龄和30龄混交林林分总蓄积量分别为184.78和515.58m3hm(-2),比同龄杉木纯林的依次高23.0%和21.8%.混交林中主要树种杉木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随混... 广西林朵林场栽针(杉)保阀混交造林试验表明:19龄和30龄混交林林分总蓄积量分别为184.78和515.58m3hm(-2),比同龄杉木纯林的依次高23.0%和21.8%.混交林中主要树种杉木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随混交树种株数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混交林林地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平均为15.18thm(-2),N、P、K、Ca和Mg5种元素的积累量平均为422.22kghm(-2),分别比杉木纯林的高25.3%和32.33%.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以及孔隙度和持水量都高于杉木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栽针 混交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树干茎流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承标 梁宏温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4年第4期10-17,共8页
1980~1991年对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树干茎流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年树干茎流量为6.2~66.7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0.5~3.3%;不同林型的年树干茎流率显示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占1... 1980~1991年对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树干茎流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年树干茎流量为6.2~66.7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0.5~3.3%;不同林型的年树干茎流率显示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占1.7~3.3%)大于针叶林(占0.5~1.4%)。树干茎流的大小主要受树皮的吸水性能、树木胸径、树干枝角与冠型结构、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影响。杉木林树干茎流营养元素的年平均浓度为8.707~14.848ppm,是林外雨年平均浓度(2.453~3.753ppm)的3.0~6.0倍;是林内穿透雨年平均浓度(5.861~10.454ppm)的1.4~2.0倍。说明树干茎流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森林 树干茎流 营养元素 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龙胜县里骆林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水量结构、分配与平衡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承标 李信贤 《广西科学》 CAS 1994年第2期24-28,48,共6页
根据1980~1990年的定位观测.广西龙胜县里骆林场23~33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贮水量结构为:乔木层17.2mm.灌木层0.1mm.草本层0.9mm.枯枝落叶层0.2mm.土壤层354.7mm;依次占系统... 根据1980~1990年的定位观测.广西龙胜县里骆林场23~33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贮水量结构为:乔木层17.2mm.灌木层0.1mm.草本层0.9mm.枯枝落叶层0.2mm.土壤层354.7mm;依次占系统总贮水量的4.61%、0.03%、0.24%、0.05%、95.07%。系统对大气降水的年分配为:林冠截留198.5mm,灌草截留27.2mm,枯枝落叶截留78.0mm,地表径流14.7mm,地下渗透65.9mm,土壤持水354.7mm,蒸散量870.1mm;依次占年降水量的12.91%、1.77%、5.07%、0.96%、4.29%、23.06%和5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水量结构 降水分配 水量平衡 广西龙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林朵林场杉木大径材林分的生物生产力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宏温 邓绍林 +1 位作者 韦荣建 韦西华 《广西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54-58,共5页
结果表明:26龄杉木纯林群落生物量平均为183.89t/hm2,其组成层次的生物量分配序列(%)为乔木层(93.60)>枯枝落叶层(6.14)>灌草层(0.26)。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量为6.62t/hm2·a,低... 结果表明:26龄杉木纯林群落生物量平均为183.89t/hm2,其组成层次的生物量分配序列(%)为乔木层(93.60)>枯枝落叶层(6.14)>灌草层(0.26)。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量为6.62t/hm2·a,低于中心产区;平均木单株年平均净生产量10.93kg/a,高于中心产区,揭示现有林分密度偏小。26年生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20.7m和24.0cm,其干材生物量平均达61.5%,适宜培育杉木大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纯林 大径材 生物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国营雅长林场细叶云南松干形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陆道调 李宏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1997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采用多个干形指标对细叶云南松398株样木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1)以1/4树高正形数变动系数最小而最稳定,其形数原始及调整的平均值分别为0.6983和0.7059。(2)正形率q_(0.7),q_(0.3),q_(0.1)与q_(0.5)呈一元线性相关。(3)正形数f_(... 本文采用多个干形指标对细叶云南松398株样木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1)以1/4树高正形数变动系数最小而最稳定,其形数原始及调整的平均值分别为0.6983和0.7059。(2)正形率q_(0.7),q_(0.3),q_(0.1)与q_(0.5)呈一元线性相关。(3)正形数f_(0.1),f_(0.5)和正形率q_(0.5)呈幂相关。(4)实验形数的初始值和调整值(0.4468,0.4529)均比目前区内使用的数值(0.434)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正形数 正形率 树干干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亚热带森林及空旷地土壤温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承标 韦峰 +2 位作者 覃继柔 黎洁娟 彭荣军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3年第3期117-124,共8页
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于1980—1991年,对广西亚热带不同地理区域主要森林类型及空旷地的土壤温度进行了定位观測研究。揭示了这些区域的森林土壤温度的生态效应,为森林土壤的生态效益评估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森林 空旷地 土壤温度 广西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西杉木林病害发生和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黄飞龙 《广西林业科技》 1993年第3期103-107,133,共6页
广西是杉木产区之一。寄生在杉木林上的弱性病原菌,在广西有数十种之多,但在立地条件不好、杉木生长衰弱的才会产生危害.如果在立地条件适宜,生长正常,则众多的病原菌对杉木的自然整枝和成材反而有利。地处杉木南带和中带东区的低山丘... 广西是杉木产区之一。寄生在杉木林上的弱性病原菌,在广西有数十种之多,但在立地条件不好、杉木生长衰弱的才会产生危害.如果在立地条件适宜,生长正常,则众多的病原菌对杉木的自然整枝和成材反而有利。地处杉木南带和中带东区的低山丘陵区的杉木,多数有黄化问题,并招致其他病害的侵染。故防治杉木林病害的首要问题是防止杉木黄化和过早或过度整枝的出现。适地适树,加强营林管理,创造适生环境,是防治杉木林病害问题的正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黄化病 防治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宁市园林藤蔓树木及其景观研究
9
作者 和太平 文祥凤 张自军 《广西林业科学》 1996年第3期173-179,共7页
对广西南宁市调查结果表明,该市园林中应用的藤蔓树木44种(含变种),隶属22科34属,并结合南宁市气候特点,提出在该市有引种应用前景的其它藤蔓树木20种,隶属13科16属。
关键词 南宁 藤蔓树木 园林景观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杉木林水量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世宗 韦炳贰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6,共9页
本文在进行了10年森林气候和地面径流观测基础上,研究了桂东北低山、桂东南低山及桂中3个区域杉木林的水量平衡。结果是:3个区域杉木林水量平衡都以蒸散量为最大支出项,都由桂东北→桂东南→桂中增大。下渗土层水量居支出项第二... 本文在进行了10年森林气候和地面径流观测基础上,研究了桂东北低山、桂东南低山及桂中3个区域杉木林的水量平衡。结果是:3个区域杉木林水量平衡都以蒸散量为最大支出项,都由桂东北→桂东南→桂中增大。下渗土层水量居支出项第二,分布规律与蒸散量相反。地面径流量(深)为最小支出项,分布规律与蒸散量一致。但是幼龄的杉木林例外,其径流量最大,下渗土层水量最小。水资源生态效益则以桂东北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理区域 杉木林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不同生态地理区域常绿阔叶林水量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世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3期63-68,共6页
本文分别对广西西江坪,老山两个生态地理区域进行了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水量平衡研究。结果表明,位于桂东北中山区域的西江坪水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的水资源生态效益好。
关键词 生态地理区域 常绿阔叶林 阔叶混交林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若干森林水文要素地理分布规律的模拟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兵 刘世荣 +1 位作者 郭泉水 温远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4-349,共6页
利用全国各森林植被地理分布区森林水文要素的实验观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回归和主分量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了描述中国森林水文要素与地理要素(经度、纬度、海拔)之间函数关系F(lat,long,alt)的三维地学模型(DTM)... 利用全国各森林植被地理分布区森林水文要素的实验观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回归和主分量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了描述中国森林水文要素与地理要素(经度、纬度、海拔)之间函数关系F(lat,long,alt)的三维地学模型(DTM),其中包括:全国年均降水分布规律模拟模型;全国林冠降水截留规律模拟模型;全国森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模拟模型;中国森林综合截留能力指数模型。并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地学模型(DTM)成图功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森林水文要素地理分布规律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 水文要素 地理分布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降水截留规律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82
13
作者 温远光 刘世荣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通过对大量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研究资料的分析,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三个森林水文生态功能发挥最主要的层次出发,比较分析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降水截留规律。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包括: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 通过对大量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研究资料的分析,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三个森林水文生态功能发挥最主要的层次出发,比较分析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降水截留规律。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包括: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热带东部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热带西部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西部高山常绿针叶林;温带山地落叶与常绿针叶林;温带、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竹林;南亚热带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还对充分发挥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科学经营管理水源林和集水区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降水截留 数量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沿海西部山心、巫头和澫尾岛植被类型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宁世江 蒋运生 +1 位作者 邓泽龙 李信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47,共13页
本文概述了在广西沿海西部山心、巫头和尾岛特殊环境条件下植被的性质及主要类型,初步分析了岛屿上主要森林植被群落的基本特点,并根据岛屿上主要植被类型组合、分布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上提出了森林植被恢复的途径。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广西 山心岛 巫头岛 Wan尾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北栲树林营养元素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琦 罗天祥 +1 位作者 庄嘉 黎向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具有顶极群落稳定性的亚热带天然栲树林群落内不同层次、不同树种和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该群落在养分利用上的多样性。通过分析主要建群的种的养分含量以及营养元素在群落中不同层次和树种中的积累和分配规律,... 具有顶极群落稳定性的亚热带天然栲树林群落内不同层次、不同树种和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该群落在养分利用上的多样性。通过分析主要建群的种的养分含量以及营养元素在群落中不同层次和树种中的积累和分配规律,揭示出群落稳定性的养分机制。栲树群落的5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为1716.5kg/hm ̄2,其中,各元素的累积量为:N596.7.P41.9.K391.4,Ca538.1kg/hm ̄2.Mg148.4。5种元素在群落层次中的积累和分配为:乔木层1553.4kglkm ̄2,其中Ⅰ亚层占82.7%.Ⅱ、Ⅲ亚层各占14.1%和3.2%;灌木层44.7kg/hm ̄2.草本层29.1kg/hm ̄2,死地被物层89.3kg/hm ̄2。栲树作为优势建群种,其养分的累积量占乔木层总量的82.3%,其它树种仅占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 营养元素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森林环境建设与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温远光 蒋海平 黄棉 《生态经济》 1996年第6期42-45,共4页
森林环境和生态旅游都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森林环境,生态旅游的概念、利弊和全球发展态势,森林环境与生态旅游的关系以及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战略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森林环境 生态旅游 持续发展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浦北鳞盖红菇的形态与生态环境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海鹰 范嘉晔 +3 位作者 王桂文 周兴 马兵 梁秀棠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1期27-28,共2页
鳞盖红菇是广西浦北红椎林中发生量大面宽的一种食用菌根,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报道了对其生态环境考察结果,为半人工模拟栽培或人工栽培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 红菇 食用菌根真菌 形态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降水截留规律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兵 郭泉水 +1 位作者 阎洪 温远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9-306,共8页
本文以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全球变化(GlobeChange)为背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手段,从林冠截留、枯落物蓄水、林地土壤拦蓄这三个森林水文生态功能最主要的层次出发,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前后我国森林降水... 本文以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全球变化(GlobeChange)为背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手段,从林冠截留、枯落物蓄水、林地土壤拦蓄这三个森林水文生态功能最主要的层次出发,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前后我国森林降水截留功能地理分布规律的差异。203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未来情景依据7个GCM大气环流模型的预测结果,选用树冠降水截留模型和森林综合截留模型,在IDRISI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降水截留规律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降水截留 森林水文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南三个主要薪炭树种的养分特点及其幼林的生态效益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天祥 李信贤 胡舜士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本文对博白和岑溪县薪炭试验林的窿缘按、刺栲和大叶相思三个树种的养分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窿缘桉属氮磷钙锰养分相关型.刺栲属氮磷钾锰养分相关型,大叶相思属磷钾养分相关型;发现三个树种对钙元素具有强烈的吸收特点。五年生... 本文对博白和岑溪县薪炭试验林的窿缘按、刺栲和大叶相思三个树种的养分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窿缘桉属氮磷钙锰养分相关型.刺栲属氮磷钾锰养分相关型,大叶相思属磷钾养分相关型;发现三个树种对钙元素具有强烈的吸收特点。五年生幼林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生态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炭林 生态效益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杉木林现实生产力的分布及模拟 被引量:9
20
作者 温远光 元昌安 +1 位作者 刘世荣 蒋海平 《广西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56-61,共6页
在对我国杉木林生产力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力与气候变量和生长期之间的相关关系.筛选有代表性的生产力数据和与其相应的气象及生长期资料,构建了中国杉木林生产力气候模和生长期模型,并模拟出中国杉木林生产力的... 在对我国杉木林生产力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力与气候变量和生长期之间的相关关系.筛选有代表性的生产力数据和与其相应的气象及生长期资料,构建了中国杉木林生产力气候模和生长期模型,并模拟出中国杉木林生产力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生产力 地理分布 数学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