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3
1
作者
石德顺
《广西科学》
CAS
1994年第2期37-40,共4页
系统综述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提出了展望。牛卵母细胞可在不含血清的成熟培养液中获得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均对这一过程具促进作用。肝素是迄今最...
系统综述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提出了展望。牛卵母细胞可在不含血清的成熟培养液中获得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均对这一过程具促进作用。肝素是迄今最为有效的精子获能处理方法,但在受精过程中对精子获能起决定作用的是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本身。提高受精质量可明显提高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能力。体外受精卵可通过改善培养条件或与体细胞进行复合培养发育到囊胚阶段.但后者更为稳定可靠。目前,牛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分裂率可达80%,囊胚发育率达40%左右.两枚鲜胚的移植妊娠率可达50%~60%.而两枚冻胚的移植妊娠率仅30%~50%。因此,尚需进一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的活力和改进胚胎的冷冻保存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研究
2
作者
李雪峰
谭丽玲
+1 位作者
石德顺
谭世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76-77,共2页
本研究探讨了用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胚胎进行核移植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在我国首次获得牛核移植的成功。从屠宰场回收的卵巢中抽取卵球-卵母细胞复合体,采用以前报道的方法(石德顺等,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3:1...
本研究探讨了用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胚胎进行核移植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在我国首次获得牛核移植的成功。从屠宰场回收的卵巢中抽取卵球-卵母细胞复合体,采用以前报道的方法(石德顺等,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3:1-5)进行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IVF),获得IVM卵母细胞和IVF胚胎,体外成熟23-24h后,在含0.1%透明质酸酶的无钙镁PBS(PBS)内,用细管反复吹打去掉卵丘细胞。选择具有明显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通过显微操作移去第一极体及其附近约一半的细胞质进行去核,去核的卵细胞在成熟液内继续培养到IVM30h.体外发育到8-32细胞期的IVF胚胎用作核供体.供体胚胎用含0.25%Pronase(溶于PBS ̄-)溶解透明带,并用细管吹打将其分散成单个卵裂球,在IVM30h将单个卵裂球显微注入去核卵母细胞的卵周隙内,并在IVM31h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间隔1秒)来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融合卵在颗粒细胞单层培养滴内共培养,体外培养24h后观察卵裂结果,经体外培养5-8天后发育到桑椹和囊胚的核移植胚胎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受体.2个月后直检妊娠情况.本实验中共操作194枚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核移植
牛犊
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激活对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
20
3
作者
李雪峰
谭丽玲
+1 位作者
石德顺
谭世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23~24h时去核,去核卵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激活(Ⅰ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将体外受精、发育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卵周隙,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
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23~24h时去核,去核卵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激活(Ⅰ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将体外受精、发育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卵周隙,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Ⅰ组操作后存活率和融合率(88.4%和55.0%)显著低于Ⅱ组(95.9%和65.1%,P<0.05)。融合卵体外培养24h和5~8d后,Ⅰ组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和桑椹/囊胚发育率(63.0%和15.2%)与Ⅱ组(50.5%和7.8%)无显著差异,但Ⅰ组结果均好于Ⅱ组。将来自两组的25枚桑椹和囊胚移植到16头同期受体,在已检查过的8头受体中2头受体妊娠,其中1头于妊娠后4个多月流产,1头于妊娠期满后产出一雄性牛犊。研究结果表明:去核卵母细胞的电激活尽管对重组卵的存活与融合不利,但可改善核移植胚的卵裂和发育。本研究在我国首次获得牛细胞核移植的成功,证明用IVM卵母细胞和IVF胚胎进行完全体外化的牛细胞核移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激活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细胞核移植
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细胞核移植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4
作者
谭丽玲
李雪峰
+2 位作者
石德顺
谭世俭
卢克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89-95,共7页
体外成熟培养(IVM)23一24h的牛卵母细胞,去核后用80V/mm,40μs电激活2次(I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注入8一32细胞期体外受精(IVF)牛胚胎的卵裂球,再用80一100V/mm,40μs电激两次诱导...
体外成熟培养(IVM)23一24h的牛卵母细胞,去核后用80V/mm,40μs电激活2次(I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注入8一32细胞期体外受精(IVF)牛胚胎的卵裂球,再用80一100V/mm,40μs电激两次诱导卵母细胞与卵裂球融合,两组的融合率(62.8%与65.1%)和卵裂串(55.4%与51.9%)无显著差异(P>0.05).全部412枚重组卵电激后的融合率是63.8%(263/412).卵裂率为53.7%(123/229).核移梳胚胎体外培养5一8天后,桑椹胚和囊胚的发育率是18.2%(24/132).8枚核移植胚胎移给5头受体后,有1头受体妊娠,但在妊娠4个多月后流产,本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用IVM卵母细胞与IVF胚胎进行牛核移植可以获得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核移植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素及血小板激活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石德顺
卢克焕
《广西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受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肝素(2,6,18,54,162,486mg/L)均能明显提高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分裂率(分别为83.6,84.9,85.7,89.2,84.5和90.2%,比对照组73.6%,P<0.05)和卵...
在受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肝素(2,6,18,54,162,486mg/L)均能明显提高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分裂率(分别为83.6,84.9,85.7,89.2,84.5和90.2%,比对照组73.6%,P<0.05)和卵裂指数(授精后44~46h大于2-细胞的卵裂数占卵裂总数的百分率,分别为85.7,85.0,89.9,87.9,87.4和85.5%,比对照组57.6%,P<0.01。然而,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则仅当肝素浓度等于或大于18mg/L时才明显提高(21.1,25.0,36.2,39.7,38.4和37.0%,比对照组24.7%,P<0.05)。提高受精液中的肝素浓度(从5到50mg/L)能提高来自不同公牛精液的体外受精效果(以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评定),但不能消除公牛精液间体外受精效果的原有差异。在受精液中添加100μg/L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明显提高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41.7%,比34.4%,P<0.05),但对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及囊胚孵化率无明显影响。当卵母细胞受精在含10μg/LPAF的受精液中时,可获得较高的囊胚孵化率(95.6%)。表明适当提高受精液中的肝素浓度或添加适当浓度的P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
公牛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几种卵母细胞数和精子浓度对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凌泽继
卢克焕
《广西畜牧兽医》
1993年第3期9-11,共3页
在容量为46μl的受精液滴中,(一)滴内精子浓度固定为1.2~1.7×100/ml,每滴分别加入1、10、25、50枚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二)每滴内放入10枚成熟卵母细胞,加入不同量的精子,使滴内精于浓度分别为0.64×10~6/ml、1.6×10...
在容量为46μl的受精液滴中,(一)滴内精子浓度固定为1.2~1.7×100/ml,每滴分别加入1、10、25、50枚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二)每滴内放入10枚成熟卵母细胞,加入不同量的精子,使滴内精于浓度分别为0.64×10~6/ml、1.6×10~5/ml、3.2×10~6/ml和4.8×10~6/ml。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均按Lu等报导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受精液滴内精子浓度为1.2~1.7×10~6/ml,活率达0.45时,每滴加50枚卵母细胞进行受精,对分裂率和胚胎发育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受精滴内含10枚卵母细胞,加入活率为0.45的精子,较合适的精子浓度为0.64×10~6/ml~1.6×10~6/ml。精于浓度高于1.6×10~6/ml时,对分裂率虽无影响,但对分裂球进一步发育至囊胚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
卵母细胞
精子
体外授精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3
1
作者
石德顺
机构
广西农业大学动物繁殖研究室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1994年第2期37-40,共4页
文摘
系统综述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提出了展望。牛卵母细胞可在不含血清的成熟培养液中获得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均对这一过程具促进作用。肝素是迄今最为有效的精子获能处理方法,但在受精过程中对精子获能起决定作用的是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本身。提高受精质量可明显提高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能力。体外受精卵可通过改善培养条件或与体细胞进行复合培养发育到囊胚阶段.但后者更为稳定可靠。目前,牛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分裂率可达80%,囊胚发育率达40%左右.两枚鲜胚的移植妊娠率可达50%~60%.而两枚冻胚的移植妊娠率仅30%~50%。因此,尚需进一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的活力和改进胚胎的冷冻保存技术。
关键词
牛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Keywords
bovine
oocytes in vitro fertilization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研究
2
作者
李雪峰
谭丽玲
石德顺
谭世俭
机构
华南师范
大学
激光生命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76-77,共2页
基金
广东省"八五"农业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广西区教委科学基金
文摘
本研究探讨了用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胚胎进行核移植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在我国首次获得牛核移植的成功。从屠宰场回收的卵巢中抽取卵球-卵母细胞复合体,采用以前报道的方法(石德顺等,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3:1-5)进行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IVF),获得IVM卵母细胞和IVF胚胎,体外成熟23-24h后,在含0.1%透明质酸酶的无钙镁PBS(PBS)内,用细管反复吹打去掉卵丘细胞。选择具有明显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通过显微操作移去第一极体及其附近约一半的细胞质进行去核,去核的卵细胞在成熟液内继续培养到IVM30h.体外发育到8-32细胞期的IVF胚胎用作核供体.供体胚胎用含0.25%Pronase(溶于PBS ̄-)溶解透明带,并用细管吹打将其分散成单个卵裂球,在IVM30h将单个卵裂球显微注入去核卵母细胞的卵周隙内,并在IVM31h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间隔1秒)来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融合卵在颗粒细胞单层培养滴内共培养,体外培养24h后观察卵裂结果,经体外培养5-8天后发育到桑椹和囊胚的核移植胚胎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受体.2个月后直检妊娠情况.本实验中共操作194枚卵母细胞,?
关键词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核移植
牛犊
牛
Keywords
in vitro maturation,in vitro fertilization, nuclear transfer,calf,bovine
分类号
S82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激活对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
20
3
作者
李雪峰
谭丽玲
石德顺
谭世俭
机构
华南师范
大学
激光生命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5-500,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八五"农业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广西教委科学基金
文摘
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23~24h时去核,去核卵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激活(Ⅰ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将体外受精、发育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卵周隙,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Ⅰ组操作后存活率和融合率(88.4%和55.0%)显著低于Ⅱ组(95.9%和65.1%,P<0.05)。融合卵体外培养24h和5~8d后,Ⅰ组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和桑椹/囊胚发育率(63.0%和15.2%)与Ⅱ组(50.5%和7.8%)无显著差异,但Ⅰ组结果均好于Ⅱ组。将来自两组的25枚桑椹和囊胚移植到16头同期受体,在已检查过的8头受体中2头受体妊娠,其中1头于妊娠后4个多月流产,1头于妊娠期满后产出一雄性牛犊。研究结果表明:去核卵母细胞的电激活尽管对重组卵的存活与融合不利,但可改善核移植胚的卵裂和发育。本研究在我国首次获得牛细胞核移植的成功,证明用IVM卵母细胞和IVF胚胎进行完全体外化的牛细胞核移植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电激活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细胞核移植
牛
Keywords
Electric activation,In vitro maturatio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Nuclear transfer, Bovine
分类号
S823.35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细胞核移植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4
作者
谭丽玲
李雪峰
石德顺
谭世俭
卢克焕
机构
华南师范
大学
激光生命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89-95,共7页
基金
广东省"八五"农业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广西区教委科学基金
文摘
体外成熟培养(IVM)23一24h的牛卵母细胞,去核后用80V/mm,40μs电激活2次(I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注入8一32细胞期体外受精(IVF)牛胚胎的卵裂球,再用80一100V/mm,40μs电激两次诱导卵母细胞与卵裂球融合,两组的融合率(62.8%与65.1%)和卵裂串(55.4%与51.9%)无显著差异(P>0.05).全部412枚重组卵电激后的融合率是63.8%(263/412).卵裂率为53.7%(123/229).核移梳胚胎体外培养5一8天后,桑椹胚和囊胚的发育率是18.2%(24/132).8枚核移植胚胎移给5头受体后,有1头受体妊娠,但在妊娠4个多月后流产,本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用IVM卵母细胞与IVF胚胎进行牛核移植可以获得妊娠。
关键词
牛
核移植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
Keywords
bovine
nuclear transfer
in vitro maturatio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pregnancy
分类号
S82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素及血小板激活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石德顺
卢克焕
机构
广西农业大学动物繁殖研究室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36-40,共5页
文摘
在受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肝素(2,6,18,54,162,486mg/L)均能明显提高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分裂率(分别为83.6,84.9,85.7,89.2,84.5和90.2%,比对照组73.6%,P<0.05)和卵裂指数(授精后44~46h大于2-细胞的卵裂数占卵裂总数的百分率,分别为85.7,85.0,89.9,87.9,87.4和85.5%,比对照组57.6%,P<0.01。然而,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则仅当肝素浓度等于或大于18mg/L时才明显提高(21.1,25.0,36.2,39.7,38.4和37.0%,比对照组24.7%,P<0.05)。提高受精液中的肝素浓度(从5到50mg/L)能提高来自不同公牛精液的体外受精效果(以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评定),但不能消除公牛精液间体外受精效果的原有差异。在受精液中添加100μg/L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明显提高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41.7%,比34.4%,P<0.05),但对卵母细胞的分裂率及囊胚孵化率无明显影响。当卵母细胞受精在含10μg/LPAF的受精液中时,可获得较高的囊胚孵化率(95.6%)。表明适当提高受精液中的肝素浓度或添加适当浓度的PAF?
关键词
肝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
公牛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Keywords
heparin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bulls, oocytes,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分类号
S823.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几种卵母细胞数和精子浓度对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凌泽继
卢克焕
机构
广西农业大学动物繁殖研究室
出处
《广西畜牧兽医》
1993年第3期9-11,共3页
文摘
在容量为46μl的受精液滴中,(一)滴内精子浓度固定为1.2~1.7×100/ml,每滴分别加入1、10、25、50枚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二)每滴内放入10枚成熟卵母细胞,加入不同量的精子,使滴内精于浓度分别为0.64×10~6/ml、1.6×10~5/ml、3.2×10~6/ml和4.8×10~6/ml。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均按Lu等报导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受精液滴内精子浓度为1.2~1.7×10~6/ml,活率达0.45时,每滴加50枚卵母细胞进行受精,对分裂率和胚胎发育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受精滴内含10枚卵母细胞,加入活率为0.45的精子,较合适的精子浓度为0.64×10~6/ml~1.6×10~6/ml。精于浓度高于1.6×10~6/ml时,对分裂率虽无影响,但对分裂球进一步发育至囊胚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牛
卵母细胞
精子
体外授精
胚胎
分类号
S823.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石德顺
《广西科学》
CAS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研究
李雪峰
谭丽玲
石德顺
谭世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激活对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影响
李雪峰
谭丽玲
石德顺
谭世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牛细胞核移植试验初报
谭丽玲
李雪峰
石德顺
谭世俭
卢克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肝素及血小板激活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石德顺
卢克焕
《广西科学》
CAS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牛几种卵母细胞数和精子浓度对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凌泽继
卢克焕
《广西畜牧兽医》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