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和平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正敏 张明昕 +4 位作者 彭健波 杨善忠 唐廷崇 赖胜基 何家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为考察复方肿节风溶液的抗炎平喘作用,进行了该药的体外抗炎和体内平喘作用研究。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复方肿节风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和IL-6浓度,Gries... 为考察复方肿节风溶液的抗炎平喘作用,进行了该药的体外抗炎和体内平喘作用研究。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复方肿节风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和IL-6浓度,Griess法检测NO水平。体内试验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Wistar大鼠建立哮喘模型,并灌服不同剂量(12、6、3g/kg)的复方肿节风溶液。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17、IFN-γ及IgE水平;瑞特-吉姆萨染色血涂片,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血液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体外抗炎试验结果表明,复方肿节风溶液在10μg/mL^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RAW 264.7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10、20、40μg/mL的复方肿节风溶液能不同程度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产生TNF-α、IL-6、IL-1和NO的水平(P<0.05),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体内平喘试验结果表明,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复方肿节风溶液能明显下调血清中IL-4、IL-17和IgE的高分泌,上调血清中IFN-γ水平(P<0.05)。表明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平喘作可能通过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肿节风溶液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 抗炎 平喘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玄参颗粒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杨峰 聂海英 +3 位作者 唐廷崇 彭健波 陶卿 何家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63,共5页
为建立复方苦玄参颗粒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桃金娘根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苷IA进行含量测定。TLC表明,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桃金娘根均与其... 为建立复方苦玄参颗粒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桃金娘根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苷IA进行含量测定。TLC表明,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桃金娘根均与其对应的标准药材在相同的位置有一致的斑点;HPLC表明,苦玄参苷IA在21.08μg/mL^105.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0.01%(n=6)。表明建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苦玄参颗粒中苦玄参、桃金娘根的鉴别及苦玄参苷IA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玄参颗粒 苦玄参苷 桃金娘根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节风三清颗粒成型工艺与中试生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邓锐涵 彭健波 +7 位作者 吴文健 唐廷崇 陶卿 廖晓光 王春元 郝智慧 杨善忠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3-1240,共8页
为了优选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并考察中试生产的合理性,进行颗粒成型工艺和中试工艺放大研究,颗粒成型工艺试验以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为考察指标,以浸膏粉与辅料的配比、蔗糖与糊精的配比、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 为了优选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并考察中试生产的合理性,进行颗粒成型工艺和中试工艺放大研究,颗粒成型工艺试验以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为考察指标,以浸膏粉与辅料的配比、蔗糖与糊精的配比、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成型工艺;中试生产以浸膏得率、成品率、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考察中试工艺放大的可行性。结果显示,优选的肿节风三清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蔗糖∶糊精为3∶2、乙醇浓度为65%、浸膏粉∶辅料为1∶6;颗粒临界相对湿度为73.49%。三批肿节风三清浸膏(中间体)的浸膏得率分别为8.58%、8.58%和8.63%,三批肿节风三清颗粒(成品)的成品率分别为93.40%、92.13%和93.53%,中间体和成品中有效成分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均稳定可控。表明肿节风三清颗粒成型工艺合理,中试生产稳定可控,适合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膏 颗粒 成型工艺 中试生产 浸膏得率 成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注射液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善忠 吴文健 +3 位作者 严明 李晓平 黄宏业 韦盈吉 《广西畜牧兽医》 2015年第4期173-175,213,共4页
为初步建立兽用蟾酥注射液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蟾酥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蟾酥进行含量测定,并且在试验中采用掩蔽法消除抗氧化剂干扰,测定样品中水溶性吲哚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薄层色谱图像斑点较清晰,与相应... 为初步建立兽用蟾酥注射液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蟾酥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蟾酥进行含量测定,并且在试验中采用掩蔽法消除抗氧化剂干扰,测定样品中水溶性吲哚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薄层色谱图像斑点较清晰,与相应标准品对照整齐;平均回收率为98.92%,变异系数为1.00%,说明该方法可准确检测蟾酥注射液中蟾酥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注射液 蟾酥鉴别 掩蔽法抗干扰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水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梁正敏 何家康 +3 位作者 安宝聚 徐杨峰 聂海英 韦英益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究新提取的蟾酥水提取中试产品体内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体内实验设蟾酥水提取物的高(2mg/kg)、中(1mg/kg)、低(0.5mg/kg)剂量组、左旋咪唑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3d后分别测定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血液白细胞分类... 研究新提取的蟾酥水提取中试产品体内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体内实验设蟾酥水提取物的高(2mg/kg)、中(1mg/kg)、低(0.5mg/kg)剂量组、左旋咪唑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3d后分别测定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中IL-2、IL-4、IL-12和IFN-γ浓度和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无菌分离健康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蟾酥水提取物(20、10、5μg/ml),协同LPS或Con A共同孵育48h后,采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ELISA法测定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的IL-2、IL-12、IL-4和IFN-γ含量。该蟾酥水提取物能协同Con A和LPS促进脾T、B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P<0.01),促进免疫器官生长。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和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2、IL-4、IL-12和IFN-γ水平(P<0.01)。该蟾酥水提取物中试产品通过促进小鼠免疫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水提取物 小鼠 免疫 器官指数 细胞因子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节风三清颗粒抗炎和抗哮喘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梁正敏 李锦辉 +3 位作者 崔玉梅 彭健波 陶卿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08-2014,共7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抗炎和平喘作用。MTT法检测200、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采用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ELIS... 本研究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抗炎和平喘作用。MTT法检测200、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采用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雌性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并采用100、200、300mg/kg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末次激发24h后,测定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AHR),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和IL-13浓度及血清中OVA-IgE水平。结果显示,200~16 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 264.7细胞增殖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P<0.05;P<0.01),与LPS组相比,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能够极显著降低TNF-α和IL-6水平(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肿节风三清颗粒明显改善了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减少了BALF中的炎症细胞数目及IL-4、IL-5和IL-13浓度,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中OVA-IgE水平(P<0.01)。综上所述,肿节风三清颗粒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对炎症细胞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三清颗粒 抗炎 平喘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节风三清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 被引量:8
7
作者 邓锐涵 林柏良 +7 位作者 杨柳 陆彦蓉 彭健波 吴文健 杨磊 郝智慧 杨善忠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95-3105,共11页
试验旨在建立肿节风三清颗粒的鉴别和含量测定分析方法,以期为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方法学依据。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肿节风三清颗粒中的肿节风、射干、甘草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的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进行含... 试验旨在建立肿节风三清颗粒的鉴别和含量测定分析方法,以期为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方法学依据。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肿节风三清颗粒中的肿节风、射干、甘草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的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进行含量测定。薄层色谱结果表明,肿节风三清颗粒中的肿节风、射干、甘草在与其对应的标准药材或标准品的相同位置有一致的荧光斑点,而阴性样品无特征荧光斑点。HPLC结果表明,异嗪皮啶在3.795~18.97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迷迭香酸在6.035~30.17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3%和100.30%,RSD分别为1.98%和0.02%(n=6)。结果表明,建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肿节风三清颗粒中肿节风、射干、甘草的鉴别和指标性成分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为肿节风三清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三清颗粒 异嗪皮啶 迷迭香酸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