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种群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梁燕理 陈淼 +9 位作者 刘驰 黄金艳 马增凤 陈英之 张树林 杨新庆 黄大辉 李丹婷 刘丕庆 李容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439-4441,4447,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核心种质构建,为普通野生稻种群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均匀选取24对SSR标记对243份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4对引物均表现出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为10... [目的]研究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核心种质构建,为普通野生稻种群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均匀选取24对SSR标记对243份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4对引物均表现出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为100%;24个多态位点共检测出103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4.291 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是2.511 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3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72 0。根据聚类结果分析,从243份材料中筛选出31份核心种质,包含了24个SSR位点检测到的所有的遗传变异,其平均期望杂合度He是0.595 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是0.586 3,基本上可以代表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广西邕宁普通野生稻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邕宁 广西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 SSR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附睾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献伟 王宪 +3 位作者 梁世忠 邹知明 卢晟盛 卢克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89-1694,共6页
为了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附睾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利用微量液体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分离附睾成纤维细胞,进行常规传代培养、冷冻和复苏,并通过接触抑制和解除抑制研究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通过免疫荧光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法... 为了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附睾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利用微量液体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分离附睾成纤维细胞,进行常规传代培养、冷冻和复苏,并通过接触抑制和解除抑制研究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通过免疫荧光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法成功分离获得广西巴马小型猪附睾成纤维细胞,并可以大量传代和冷冻,目前已经传至55代以上,生长良好;冷冻复苏和接触抑制解除后仍可以正常培养和传代;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表达阳性。可见,通过微量液体组织块贴壁法能成功分离得到广西巴马小型猪附睾成纤维细胞,在体外能稳定培养和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附睾 成纤维细胞 分离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挥发性次生物质对褐飞虱寄主定向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朗 黄凤宽 +2 位作者 曾玲 黄立飞 梁广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06-5114,共9页
从褐飞虱的抗虫与感虫水稻品种植株中提取挥发性次生物质,分析其对褐飞虱的定向选择、生长发育及成虫触角电位反应影响。结果表明,感虫品种TN1挥发性次生物质对褐飞虱生物型Ⅱ若虫的取食及生长发育未表现不良作用,对其定向选择有引诱作... 从褐飞虱的抗虫与感虫水稻品种植株中提取挥发性次生物质,分析其对褐飞虱的定向选择、生长发育及成虫触角电位反应影响。结果表明,感虫品种TN1挥发性次生物质对褐飞虱生物型Ⅱ若虫的取食及生长发育未表现不良作用,对其定向选择有引诱作用;而抗虫品种IR36的挥发性物质对褐飞虱为负作用,表现为褐飞虱取食添加挥发性物质的人工饲料后,其死亡率均增加,生长发育受阻,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不良影响加大。触角电位试验结果表明褐飞虱的电位反应总的趋势是对相同浓度的TN1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比IR36大,且触角电位值基本都随着挥发性物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短翅型成虫电位值强于长翅型成虫,雄性成虫的电位值强于雌性成虫。挥发性物质气质联用检测分析结果发现抗虫与感虫水稻中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含量相差较大,从抗感两个品种的挥发性物质中共检到44种已知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对褐飞虱有引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挥发性次生物质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固氮菌接种对甘蔗生物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霆 欧阳雪庆 +1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6-1031,共6页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B8和ROC22的根、茎、叶都可发生固氮,以伸长初期(60d)叶片中的固氮能力最强。接种L03能显著提高B8和ROC22各器官的含氮量,其中对ROC22叶片和B8茎的含氮量提高作用最明显。不同甘蔗品种、相同品种的不同器官甚至相同器官的不同生长时期固氮作用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固氮 ^15N同位素稀释法 固氮百分率 含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NCIB 8508蔗糖磷酸化酶生物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群良 张欣英 +2 位作者 杨克迪 姚评佳 魏远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46-48,69,共4页
利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NCIB 8508蔗糖磷酸化酶生物催化合成α-熊果苷。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缓冲溶液浓度、对苯二酚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湿菌体50 mg.mL-1破碎细胞粗酶液催化合... 利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NCIB 8508蔗糖磷酸化酶生物催化合成α-熊果苷。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缓冲溶液浓度、对苯二酚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湿菌体50 mg.mL-1破碎细胞粗酶液催化合成α-熊果苷,在pH值为6.5的3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 r.min-1、对苯二酚浓度为5 mmol.L-1、对苯二酚与蔗糖摩尔比为1∶5、反应时间为24 h的优化条件下,α-熊果苷含量达0.35 mg.mL-1、对苯二酚选择性为4.0%、对苯二酚转化率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蔗糖磷酸化酶 α-熊果苷 生物催化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庄新杰 段亚苹 +2 位作者 黄怡 宁淑芳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512-8514,851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为胚胎着床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刮取、系列过滤和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分离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为胚胎着床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刮取、系列过滤和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分离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台盼兰染色法检测分离细胞的纯度和活率。[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计数表明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纯度均达90%以上;台盼兰染色结果显示,上皮细胞的活率为91%,基质细胞的活率为78%。[结论]采用酶消化、刮取、过滤和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可分离出高纯度的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基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标记mTn5构建甲基杆菌MB200突变体库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申佩弘 晁红军 +2 位作者 宋修鹏 武波 唐咸来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26-30,共5页
Methylobacterium sp. MB200是一种粉红色的、兼性甲基营养菌,它能以单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因此,可以作为氨基酸、工业酶等的生产菌株。以M. sp. MB200一碳代谢途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mTn5-gusA-pgfp21转座子构建了甲醇利用... Methylobacterium sp. MB200是一种粉红色的、兼性甲基营养菌,它能以单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因此,可以作为氨基酸、工业酶等的生产菌株。以M. sp. MB200一碳代谢途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mTn5-gusA-pgfp21转座子构建了甲醇利用菌的突变体库,在含有丁二酸的培养基上共获得了约12000株突变体,其中,甲醇营养缺陷的突变体119株,表现GUS活性的突变体1542株。然后,根据转座子已知序列,运用TAIL-PCR的方法克隆到了突变基因的部分序列,为进一步研究一碳代谢基因以及氨基酸和工业酶等的生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杆菌 转座子 突变体 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极盘进行猪卵母细胞电激活
8
作者 张玲 黄友防 +8 位作者 何若钢 卢晟盛 许惠艳 兰宗宝 房慧伶 潘天彪 蓝海恩 黄敏瑞 卢克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99-7000,700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电激活参数以及电脉冲联合6-DMAP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电极盘,测定不同场强(1.1、1.3、1.5、1.7、1.9kV/cm),不同脉冲时程(30、50、70、90、110ps),1次脉冲下猪卵母细胞囊胚率的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电激活参数以及电脉冲联合6-DMAP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电极盘,测定不同场强(1.1、1.3、1.5、1.7、1.9kV/cm),不同脉冲时程(30、50、70、90、110ps),1次脉冲下猪卵母细胞囊胚率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脉冲强度以1.5和1.7kV/cm效果最好,在80胂时其猪卵母细胞囊胚率分别达到(22.35±5.16)%和(20.59±9.41)%;脉冲强度1.5kWcm,1次电脉冲后4h联合6-DMAP激活卵母细胞,当脉冲时程达到70和90μs时,囊胚率分别达到(21.65±9.95)%和(23.10±16.27)%。[结论]在试验条件下,使用电极盘的最适电激活参数为脉冲强度1.5-1.7kV/cm,脉冲时长80μs,1次脉冲电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甘蔗品种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94
9
作者 张保青 杨丽涛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6-505,共10页
为了筛选耐寒优良甘蔗品种,在广西霜、雪、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之一的资源县,选用21个甘蔗品种进行试验,在甘蔗成熟期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时间段采样,观察甘蔗在低温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变化,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检... 为了筛选耐寒优良甘蔗品种,在广西霜、雪、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之一的资源县,选用21个甘蔗品种进行试验,在甘蔗成熟期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时间段采样,观察甘蔗在低温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变化,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检验,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1个甘蔗品种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对长时间持续低温的反应各异,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迟钝,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敏感;根据隶属函数法的分析结果,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级,其中I级高抗寒型4个品种,II级抗寒型10个品种,III级低抗寒型7个品种。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多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估甘蔗工艺成熟期的抗寒性是可行的,可以较好地揭示指标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为甘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寒性 生理生化 隶属函数 抗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基因的cDNA-SCoT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吴建明 李杨瑞 +2 位作者 王爱勤 杨柳 杨丽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83-1890,共8页
以甘蔗ROC22为材料,在伸长初期进行叶面喷施200mgL?1浓度的赤霉素为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不同时间取幼茎样品,用cDNA-SCoT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通过46条引物筛选了约700个cDNA片段,获得差异片段30个。有18个基因片段受... 以甘蔗ROC22为材料,在伸长初期进行叶面喷施200mgL?1浓度的赤霉素为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不同时间取幼茎样品,用cDNA-SCoT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通过46条引物筛选了约700个cDNA片段,获得差异片段30个。有18个基因片段受赤霉素上调而12个基因片段下调;其中16个TDFs序列和NCBI数据库中已录入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按照其功能可分为6类,即能量与代谢相关基因(占总数的20.0%)、未知功能蛋白(占总数的20.0%)、未知基因(占总数的46.7%)、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占总数的6.7%)、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占总数的3.3%)和细胞凋亡基因(3.3%)。这说明利用SCoT方法可以进行蔗茎基因差异表达研究,分离到的一些差异片段可能是与甘蔗节间伸长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甘蔗 cDNA-SCoT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性QTL的鉴定与分子定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加兴 马增凤 +11 位作者 宋建东 刘驰 李永桃 黄大辉 韦绍丽 张月雄 密克 黄金艳 陈淼 蒙姣荣 李容柏 陈保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8,共7页
以两份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DP15和DP30为供体、9311为受体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苗期耐冷性QTL;利用苗期耐冷性最强的1个代换系构建QTL作图群体,用SSR标记对其主效QTL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抗源DP15和DP30所含的苗期耐冷性... 以两份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资源DP15和DP30为供体、9311为受体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苗期耐冷性QTL;利用苗期耐冷性最强的1个代换系构建QTL作图群体,用SSR标记对其主效QTL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抗源DP15和DP30所含的苗期耐冷性QTL的数量、位点及耐冷性效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基本上覆盖两个亲本全基因组的230份BC4F2代换系中共发现19个苗期耐冷性QTL,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第3和第8染色体上有比较密集的苗期耐冷性QTL分布。这19个分布于全基因组的苗期耐冷性QTL被分别分离到不同的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里,效应最小的微效QTL位点所在的代换系在苗期耐冷性鉴定中的活苗率仅为8%,而效应最大的主效QTL位点所在代换系的活苗率达到74%。这个主效QTLqSCT-3-1被定位在第3染色体着丝点附近长臂上的RM15031-RM3400区间,距离最近的标记RM15040、RM1164的遗传距离为1.8 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冷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 普通野生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类黄酮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桂 李杨瑞 +2 位作者 杨丽涛 韦雪雪 丘佩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5-188,203,共5页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2 h至14 h,耐旱性强的ROC22品种类黄酮含量降低,耐旱性弱的R...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2 h至14 h,耐旱性强的ROC22品种类黄酮含量降低,耐旱性弱的ROC16品种类黄酮含量先降后升;2个品种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ROC22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ROC16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2个品种甘蔗叶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聚乙二醇胁迫 类黄酮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法测定性保健品中的脱水吗啡和西地那非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远金 许桂苹 魏远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8,共4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性保健品中脱水吗啡和西地那非的分析方法。以5.0mmoL/L乙酸(用0.1moL/L乙酸铵调至pH;3.7)作为背景缓冲溶液,50%甲醇(含7.5mmool/L甲酸)作为鞘液,以保留时间和质荷比对分...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性保健品中脱水吗啡和西地那非的分析方法。以5.0mmoL/L乙酸(用0.1moL/L乙酸铵调至pH;3.7)作为背景缓冲溶液,50%甲醇(含7.5mmool/L甲酸)作为鞘液,以保留时间和质荷比对分离出的组分予以定性确证,用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脱水吗啡和西地那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0.0—40000.0μg/L,40.0—40000.0μg/L,检出限分别为40,0、8.0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2%-5.0%。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含中药成分的性保健品中这两种药物的同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电喷雾质谱 性保健品 脱水吗啡 西地那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甘蔗根系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桂 丘立杭 +3 位作者 邹成林 黄丽萍 杨丽涛 李杨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55-1459,共5页
从蛋白质角度对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揭示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砂培育苗至苗期茎高约25 cm进行处理,将幼苗根系放入含100 g/L聚乙二醇6000的Hoagland... 从蛋白质角度对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揭示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砂培育苗至苗期茎高约25 cm进行处理,将幼苗根系放入含100 g/L聚乙二醇6000的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处理不同时间段采取根样品,SDS-PAGE电泳分析法探讨水分胁迫对供试甘蔗品种根系蛋白质变化与水分胁迫强度的关系。与对照相比,在水分胁迫处理的24 h内,稳定出现的新诱导合成蛋白条带分子量为14.2KDa蛋白;对胁迫响应最快的是81.7和52.6 KDa蛋白条带,胁迫开始2 h就显著下调;而33.8 KDa蛋白条带在胁迫后相当长时间保持稳定,后期才显著上调;60.3、26.1、16.2 KDa蛋白条带胁迫后期变化活跃;PEG胁迫5 h处理蛋白质条带变化最大,既有新增蛋白条带(88.7、65.9、31.9、14.2 KDa)与消失蛋白条带(64.9 KDa),又有上调表达蛋白条带(60.3 KDa)与下调表达蛋白条带(81.7、52.6、26.1 KDa)。甘蔗根系蛋白质在响应PEG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上述蛋白条带的变化可能与甘蔗水分胁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水分胁迫 差异蛋白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液中不同来源促性腺激素对猪卵母细胞早期孤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兰宗宝 韩晓慧 +3 位作者 梁世忠 何若钢 卢晟盛 卢克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1-1274,共4页
为探讨不同来源的促性腺激素对猪卵母细胞早期孤雌发育的影响,将猪卵母细胞置于添加有不同来源促性腺激素(分别来自美国Sigma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成熟液中体外成熟40~44 h,成熟卵母细胞经化学孤雌激活后放入胚胎培养液中继... 为探讨不同来源的促性腺激素对猪卵母细胞早期孤雌发育的影响,将猪卵母细胞置于添加有不同来源促性腺激素(分别来自美国Sigma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成熟液中体外成熟40~44 h,成熟卵母细胞经化学孤雌激活后放入胚胎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分别于第48小时和第168小时统计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发现,成熟液中同时添加0.5μg/mL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促性腺激素(FSH和LH)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略高于其他处理组,分别达到(65.68±24.13)%和(28.41±18.74)%;在囊胚细胞数方面,无论是添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还是Sigma公司生产的促性腺激素,均以添加浓度为0.5μg/mL时的囊胚细胞数最高。结果表明,两种来源促性腺激素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早期发育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说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促性腺激素(FSH和LH)能有效促进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进一步孤雌发育效果,且以在成熟液中同时添加0.5μg/mL FSH和0.5μg/mL L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促性腺激素 化学孤雌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苗期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理环 邢永秀 +3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杨荣仲 莫磊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570-12573,共4页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及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并测定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甘蔗叶片水势和相...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及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并测定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甘蔗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耐旱强的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较高;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苗期干旱存活率、Fv/Fm、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可被用作抗旱性评价指标。[结论]水势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影响因子,对甘蔗抗旱性有支配作用,并验证了Fv/Fm作为甘蔗抗旱评价指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叶片水分 叶片相对含水量 FV/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H+LH添加方式、半胱氨酸、EGF对猪IVM卵母细胞早期孤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惠艳 苏克同 +3 位作者 何若钢 梁世忠 卢晟盛 卢克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5-889,共5页
为探讨IVM液中FSH+LH添加方式、半胱氨酸和表皮生长因子(EGF)不同浓度对猪IVM卵母细胞早期孤雌发育的影响,将在不同成熟体系中IVM44 h后的卵母细胞经化学激活后放入NCSU-23中培养,分别于第2、7天统计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①IV... 为探讨IVM液中FSH+LH添加方式、半胱氨酸和表皮生长因子(EGF)不同浓度对猪IVM卵母细胞早期孤雌发育的影响,将在不同成熟体系中IVM44 h后的卵母细胞经化学激活后放入NCSU-23中培养,分别于第2、7天统计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①IVM液添加有FSH+LH且在培养22 h后更换添加有FSH+LH的IVM液继续培养22 h,其分裂率(83.76±9.95)%和囊胚发育率(23.49±7.74)%显著高于添加FSH+LH连续培养44 h、中间不换液的处理(P<0.05);②IVM液中添加1.2 mmol/L半胱氨酸的囊胚发育率(28.13±10.9)%显著高于添加0、0.3、0.6 mmol/L半胱氨酸的处理,差异显著(P<0.05);③IVM液中添加10 ng/mL EGF的囊胚发育率(23.49±7.74)%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处理(P<0.05)。可见:在该研究条件下,IVM液添加有FSH+LH且在培养22 h后更换添加有FSH+LH的IVM液继续培养22 h,并添加1.2 mmol/L半胱氨酸、10 ng/mL EGF,有利于促进猪IVM卵母细胞早期孤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FSH+LH添加方式 半胱氨酸 表皮生长因子(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有固氮能力的甘蔗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氮特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罗霆 欧阳雪庆 +1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972-978,共7页
采用无氮Dbereiner培养基,从广西本地甘蔗品种桂糖28号根系分离筛选到1株高固氮活性的细菌菌株L03,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固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03为植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lantica),将该菌用... 采用无氮Dbereiner培养基,从广西本地甘蔗品种桂糖28号根系分离筛选到1株高固氮活性的细菌菌株L03,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固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03为植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lantica),将该菌用蛋白胨含量为0.4g/L的Dbereiner培养基培养,当培养瓶中O2含量为2mL、温度为33℃的条件下固氮活性最高,固氮百分率达29.2%。并在连续继代13次后保持固氮能力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克雷伯氏菌 固氮 15N 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条件下甘蔗根系和蔗地土壤速效养分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林 黄海荣 +3 位作者 黄玉溢 陈桂芬 杨丽涛 李杨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0,共3页
为探讨甘蔗地下滴灌条件下甘蔗根系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规律,从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进行分层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根重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都呈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0~15cm土... 为探讨甘蔗地下滴灌条件下甘蔗根系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规律,从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进行分层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根重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都呈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0~15cm土层其含量显著高于30~60 cm土层,0~30 cm土层含量也都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水平方向上,甘蔗根系主要分布在15~30cm处,距离滴灌带0~15 cm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较高,各速效养分含量明显降低,随后较缓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蔗地 速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和半胱氨酸对猪孤雌胚早期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子利 赵彦玲 +5 位作者 田加运 许丹娜 潘天彪 黄敏瑞 卢晟盛 卢克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5,共4页
探讨在NCSU-23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或半胱氨酸对猪孤雌胚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1中,添加胰岛素的质量浓度为2.5μg/mL时,猪孤雌胚的卵裂率及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2中,添加半胱氨酸的浓度为1.2 mmol/L... 探讨在NCSU-23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或半胱氨酸对猪孤雌胚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1中,添加胰岛素的质量浓度为2.5μg/mL时,猪孤雌胚的卵裂率及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2中,添加半胱氨酸的浓度为1.2 mmol/L时,猪孤雌胚囊胚发育率最高,但添加的浓度大于4.8 mmol/L时,猪孤雌胚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降低(P<0.05);在试验3中,联合添加胰岛素和半胱氨酸时能显著提高猪孤雌胚的囊胚率(P<0.05).因此,在NCSU-23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和/或半胱氨酸能提高猪孤雌胚发育到囊胚阶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早期胚胎 胰岛素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