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蝶豆花青素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田程飘 黄惠芳 +3 位作者 李慧敏 黄秋伟 黄燕婷 王丽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2,共7页
研究了蝶豆花青素在不同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防腐剂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蝶豆花青素在黑暗、低于70℃、酸性、中性及Mg^(2+)、Ca^(2+)、Na+、Zn^(2+)、Fe^(2+)金属离子添加的环境下... 研究了蝶豆花青素在不同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防腐剂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蝶豆花青素在黑暗、低于70℃、酸性、中性及Mg^(2+)、Ca^(2+)、Na+、Zn^(2+)、Fe^(2+)金属离子添加的环境下稳定性均较好;蝶豆花青素随着过氧化氢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产生愈加明显的消色效果,其稳定性对强还原剂亚硫酸钠比较敏感,但受抗坏血酸的影响不大;苯甲酸钠(质量浓度1 mg/mL)、山梨酸钾(质量浓度1 mg/mL)和蔗糖(质量浓度100 mg/mL)3种防腐剂均对蝶豆花青素影响较小;通过在染色米饭中的应用发现,蝶豆花提取液染色具有较好的色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豆 花青素 稳定性 染色米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番石榴叶有效成分、抗氧化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罗朝丹 王秋菊 +5 位作者 李建强 冯春梅 任二芳 黄燕婷 宁琳 罗小杰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5,共11页
为了联合评价浸渍法、热回流法、超声辅助乙醇和超声辅助低共溶试剂法(UADEE)对番石榴叶的提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番石榴叶样品的显微结构,以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NaNO_(2)-Al(NO_(3))3比色法、福林酚法分别测定番石榴叶提取液的总... 为了联合评价浸渍法、热回流法、超声辅助乙醇和超声辅助低共溶试剂法(UADEE)对番石榴叶的提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番石榴叶样品的显微结构,以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NaNO_(2)-Al(NO_(3))3比色法、福林酚法分别测定番石榴叶提取液的总皂苷、总黄酮、总酚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番石榴叶中黄酮单体的含量,LC-MS法分析其代谢物,并评估其抗氧化与α-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UADEE对番石榴叶细胞内部结构的破坏性最强,样品总皂苷、总黄酮与总酚含量分别为79.28、80.51、120.52mg/g,黄酮成分番石榴苷、萹蓄苷、瑞诺苷含量分别为7.96、7.74、3.99mg/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UADEE处理组中黄酮类、三萜类、酚类成分在番石榴叶总代谢物中分别占9.830%、27.267%、1.013%。UADEE组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分别为45.18、904.67μg/mL,活性显著强于其他3组(P<0.05)。本研究结果为番石榴叶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及其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 有效成分 DPPH自由基清除率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杏仁香茶树种质资源试制不同茶类品质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彭靖茹 温立香 +3 位作者 张芬 陈家献 袁冬寅 欧淑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91-297,共7页
通过开展‘桂杏茶’不同适制性加工、理化检测及感官审评,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内含物、滋味及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桂杏茶’是低咖啡碱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酚氨比为11.8,更适制红茶。加工过程中,白茶和红茶的表没食子儿茶素含... 通过开展‘桂杏茶’不同适制性加工、理化检测及感官审评,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内含物、滋味及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桂杏茶’是低咖啡碱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酚氨比为11.8,更适制红茶。加工过程中,白茶和红茶的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降为0,绿茶的儿茶素含量显著降低。感官审评结果显示,红茶和白茶杏仁香明显、浓郁,其他茶类无杏仁香。共检测出53种香气成分,可分为两种类型,每一类型的香气成分相同:第1类型包含原料、绿茶和乌龙茶,无杏仁香,有40种香气成分,香气主成分是β-芳樟醇、柠檬烯;第2类型包含白茶与红茶,杏仁香浓郁,有42种香气成分,香气主成分是苯甲醛。这些茶类共有香气成分28种,都含有苯甲醛,相对含量为红茶(61.97%)>白茶(31.73%)>乌龙茶(14.65%)>原料(4.24%)>绿茶(2.88%)。苯甲醛主要在萎凋、揉捻及发酵过程中产生,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苯甲醛含量升高。苯甲醛含量越高的茶叶杏仁香越浓郁,苯甲醛是杏仁香香气形成的关键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杏仁香 香气成分 苯甲醛 适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色剂及包装工艺对水煮花生贮藏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艾静汶 李建强 +3 位作者 程三红 刘功德 罗朝丹 任二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73,81,共5页
为研究在贮藏过程中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种类的护色剂对水煮花生壳的护色效果,通过色差仪测定比较了在贮藏期间水煮花生壳色度指数L^(*)值、a^(*)值、b^(*)值的变化,并探究了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水煮花生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质... 为研究在贮藏过程中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种类的护色剂对水煮花生壳的护色效果,通过色差仪测定比较了在贮藏期间水煮花生壳色度指数L^(*)值、a^(*)值、b^(*)值的变化,并探究了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水煮花生贮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00%的D-异抗坏血酸钠对水煮花生的护色效果最好,利用铝箔袋抽真空包装水煮花生,能使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贮藏期达到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煮花生 护色 包装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州市茉莉花产业科技创新现状与对策
5
作者 马进森 温立香 +7 位作者 潘兰金 陈家献 于敬亚 黄雅芝 袁冬寅 张栩浩 黄瑜 张芬 《中国茶叶》 2025年第8期87-91,108,共6页
横州市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产中心,被誉为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文章深入剖析了横州市茉莉花产业科技创新现状,指出其在品种选育、种植和加工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为横州市茉莉花产业高质... 横州市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产中心,被誉为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文章深入剖析了横州市茉莉花产业科技创新现状,指出其在品种选育、种植和加工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为横州市茉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州市 茉莉花 科技创新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药剂对沃柑保鲜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淋靓 刘帅民 +2 位作者 黎新荣 荣涛 郝小玲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2,47,共7页
为了提高沃柑贮藏期的保鲜效果,同时确保安全用药,以沃柑果实为研究材料,用不同复合药剂处理后再薄膜单果包装,测定沃柑果在(6±1)℃冷库中不同贮藏期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和药物残留量。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药剂处理... 为了提高沃柑贮藏期的保鲜效果,同时确保安全用药,以沃柑果实为研究材料,用不同复合药剂处理后再薄膜单果包装,测定沃柑果在(6±1)℃冷库中不同贮藏期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和药物残留量。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药剂处理沃柑的保鲜效果及农药残留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经50%抑霉唑乳油250倍液+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2000倍液+2,4-滴钠盐200 mg/L处理后的沃柑果实保鲜效果最好,贮藏60 d时好果率达99.67%,贮藏90 d时好果率仍有98.33%,能有效减缓贮藏后期(60 d以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果皮和果肉中双胍辛胺、2,4-滴和抑霉唑的残留量较低,且烯肟菌胺、丙环唑、戊唑醇的残留量远低于我国标准(GB 2763-2021)限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保鲜 复合药剂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百香果汁添加量对百香果果脯品质特性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二芳 李建强 +3 位作者 黎新荣 罗朝丹 冯春梅 牛德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27-233,共7页
以百香果果皮为原料,采用色差计、质构仪、电子舌及电子鼻等仪器,考察不同百香果汁添加量对百香果果脯的品质特性、风味物质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百香果汁添加量的增加,百香果果脯色泽的亮度L值呈逐渐减少趋势,红绿度a值则... 以百香果果皮为原料,采用色差计、质构仪、电子舌及电子鼻等仪器,考察不同百香果汁添加量对百香果果脯的品质特性、风味物质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百香果汁添加量的增加,百香果果脯色泽的亮度L值呈逐渐减少趋势,红绿度a值则逐渐增加,色差结果与成品的色泽形态图一致;50%(质量分数)百香果汁添加量制得的果脯硬度、胶黏性及咀嚼性较大,弹性较小,20%~30%百香果汁添加量制得的果脯质构特性较优;果脯滋味的聚类分析表明,20%、30%、40%百香果汁添加量制得的果脯归为一类,滋味的平均值表现为酸甜可口,苦、涩、咸、鲜味适中;电子鼻传感器对果脯的响应值:传感器W1S>传感器W1W>传感器W2W,且传感器的响应值随着百香果汁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感官评价表明,百香果汁添加量为30%制得的果脯评分最高,口感最佳。综合果脯的整体品质及企业生产成本考虑,认为百香果汁添加量为30%制得的果脯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汁 百香果果脯 品质特性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成熟度沃柑制汁品质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任二芳 李建强 +4 位作者 黄燕婷 罗朝丹 苏艳兰 罗小杰 程三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70,共10页
以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沃柑为原料,研究沃柑汁的理化品质、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沃柑汁L^(*)值呈下降趋势,a^(*)值、b^(*)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22~1.87、13.57~15.30,采收期Ⅴ、Ⅵ的沃柑果汁色泽较佳;沃柑... 以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沃柑为原料,研究沃柑汁的理化品质、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沃柑汁L^(*)值呈下降趋势,a^(*)值、b^(*)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22~1.87、13.57~15.30,采收期Ⅴ、Ⅵ的沃柑果汁色泽较佳;沃柑汁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稳定,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Ⅴ、Ⅵ采收期的沃柑固酸比适宜;沃柑汁氨基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总酚、柠檬苦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根据聚类分析,Ⅳ、Ⅴ采收期的沃柑营养成分含量均较高;电子鼻可以准确识别出不同成熟度沃柑汁的特征气味,传感器W1W的主成分贡献率最大,其次是传感器W2W,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沃柑汁主要香气物质共分离出38种,烯烃是最主要的香气物质,其中D-柠檬烯相对含量最高,不同采收成熟度沃柑汁的D-柠檬烯相对含量分别为83.71%、60.31%、75.87%、83.25%、81.85%、80.1%、91.52%,醇类、酯类、醛类和酮类在果实不同采收期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而后又降低的动态变化规律,烃类整体变化与其相反,这五类物质在Ⅳ、Ⅴ、Ⅵ采收期的沃柑汁中相对含量均较高。综合考量,采收期Ⅴ的沃柑制汁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采收期 理化品质 营养成分 色泽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片形态特征的金秀罗香乡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檀业维 彭靖茹 +5 位作者 温立香 黄寿辉 李嫄 张芬 陈家献 袁冬寅 《茶叶通讯》 2022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试验对收集的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的60份茶树种质资源的16个叶片形态性状进行测量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茶树种质的叶片性状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叶形、叶色、叶基、叶身、叶尖和叶面6个变量,这6个... 本试验对收集的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的60份茶树种质资源的16个叶片形态性状进行测量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茶树种质的叶片性状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叶形、叶色、叶基、叶身、叶尖和叶面6个变量,这6个变量可解释总遗传多样性变量的72.621%,可作为基于茶树叶片进行分类鉴定和筛选资源的主要指标。聚类分析将60份种质资源分为4类,第一类1份,鉴别特征是叶形、叶基;第二类2份,鉴别特征是叶色;第三类32份,鉴别特征是叶面、叶身;第四大类25份,鉴别特征是叶尖。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的茶树种质资源间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变异性,其中叶形、叶色等决定茶树品种适制性的重要指标变异丰富,具有较高的育种潜力,本试验结果可为金秀罗香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片 形态特征 罗香乡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长炭辅助干燥对原果风味芒果脯色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建强 罗朝丹 +5 位作者 任二芳 黄燕婷 冯春梅 罗小杰 韦勇 李文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6-386,共11页
【目的】研究备长炭辅助干燥对芒果脯色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探索能有效保持芒果脯原果风味及色泽、延缓贮藏过程褐变的无硫或低硫烘干新技术,从而提升原果风味果脯品质,为实现果脯行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备长炭辅助间... 【目的】研究备长炭辅助干燥对芒果脯色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探索能有效保持芒果脯原果风味及色泽、延缓贮藏过程褐变的无硫或低硫烘干新技术,从而提升原果风味果脯品质,为实现果脯行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备长炭辅助间歇回软二次变温干燥技术对芒果加工品种玉芒进行干燥,设空白干燥组(未使用备长炭)和4个备长炭辅助干燥组(使用量分别为200、400、600和800 g),分析备长炭辅助干燥对干燥时间和色泽的影响,并运用气相离子迁移质谱(GC-IMS)测定干燥前后芒果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干燥组相比,使用量为200~800 g的备长炭辅助干燥可将芒果片干燥时间缩短28.57%。芒果干燥前后色泽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37℃贮藏7 d后各备长炭辅助干燥组的芒果片与鲜果的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和色泽饱和度(C值)均无显著差异,37℃贮藏14 d后,200和400 g备长炭辅助干燥组样品开始出现褐变,而600和800 g备长炭辅助干燥组样品色泽无显著变化,且挥发性物质与鲜果的挥发性物质相似度较高。与鲜果相比,600和800 g备长炭干燥组样品酮类物质占比分别减少13.30%和11.08%,醇类物质占比分别增加5.00%和2.78%,酯类物质分别减少6.67%和11.11%,醛类物质分别增加3.33%和减少5.56%,原有挥发性成分保留率分别为41.67%和75.00%。600 g备长炭干燥组样品新生成丁烷-2-酮、2-己烯醇、(E)-2-己烯醛、2-甲基吡嗪和苯酚5种成分,成分新增率为41.67%;800 g备长炭干燥组样品新生成呋喃酮、丁烷-2-酮、1-辛烯-3-醇、2-己烯醇、(E)-2-己烯醛、α-蒎烯、1,8-桉叶素、2-甲基吡嗪和苯酚9种成分,成分新增率达75.00%。【结论】综合考虑芒果脯品质和成本,认为600~800 g备长炭辅助间歇回软二次变温干燥工艺效果较优,可更大程度地保留芒果的原果风味和色泽,同时丰富芒果脯的风味物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脯 备长炭 间歇回软二次变温干燥 挥发性成分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