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分指标在PVC-U管材标准中的设立探讨
1
作者 何郑钧 肖照华 +1 位作者 杨科杰 扈廷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研究了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灰分指标的测定方法及其在产品标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灼烧条件下,不同种类PVC-U管材用无机填料的失重率各不相同。不能只依据灰分推导PVC-U管材的填充材料用量和力学性能变化。以灰分指标为代用指... 研究了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灰分指标的测定方法及其在产品标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灼烧条件下,不同种类PVC-U管材用无机填料的失重率各不相同。不能只依据灰分推导PVC-U管材的填充材料用量和力学性能变化。以灰分指标为代用指标缺乏可靠性,灰分限量值设定无法提升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控制产生干扰作用,且GB/T 5836.1—2018《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现有力学性能指标作为直接性能指标能够满足PVC-U管材的使用性能要求,没有必要增加灰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聚氯乙烯管材 灰分指标 无机填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1.1—2020与GB/T 1.1—2009之间的差异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岩 杨科杰 +1 位作者 张杉 扈廷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94,共10页
从标准化文件的结构、起草的总体原则和要求、文件名称、层次、要素的编制和表述规则以及文件的编排格式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新版GB/T 1. 1—2020与旧版GB/T 1. 1—2009之间的差异,研究了GB/T 1. 1—2020与GB/T 1. 1—2009主要技术内容的... 从标准化文件的结构、起草的总体原则和要求、文件名称、层次、要素的编制和表述规则以及文件的编排格式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新版GB/T 1. 1—2020与旧版GB/T 1. 1—2009之间的差异,研究了GB/T 1. 1—2020与GB/T 1. 1—2009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对标准制定工作的影响,讨论了新旧版本内容变化对提高标准化工作质量的帮助和贡献。建议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标准化工作者积极学习掌握新版GB/T 1. 1—2020的主要内容,并按照GB/T 1. 1—2020的规定开展标准制定工作,以提高标准的编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文件 编制 标准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分对PE材料炭黑含量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海龙 肖照华 +2 位作者 赵森龙 李岩 扈廷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103,共6页
采用热失重法,从标准化与生产技术角度分析含灰分聚乙烯(PE)材料炭黑含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炭黑含量检测方法标准因煅烧条件设置不合理,PE材料灰分在煅烧前后质量存在差异,导致炭黑含量检验结果存在偏差的不足,提出调整煅烧条件... 采用热失重法,从标准化与生产技术角度分析含灰分聚乙烯(PE)材料炭黑含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炭黑含量检测方法标准因煅烧条件设置不合理,PE材料灰分在煅烧前后质量存在差异,导致炭黑含量检验结果存在偏差的不足,提出调整煅烧条件,降低煅烧温度的方法,减少煅烧前后灰分的质量变化,消除灰分存在对PE材料炭黑含量检测结果的显著性影响,满足含灰分PE材料炭黑含量检测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 炭黑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开口塑料管件的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培明 《湖北农机化》 2018年第3期52-54,共3页
开口塑料管件的设计生产需要借助专业的工业级运行软件,同时必须严格规范具体的模具技术。本文中以某典型开口塑料管件作为对象,设计其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管件内外冷却方式不同,重点对管件的流动、翘曲与冷却特性作了软件分析,通过优化... 开口塑料管件的设计生产需要借助专业的工业级运行软件,同时必须严格规范具体的模具技术。本文中以某典型开口塑料管件作为对象,设计其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管件内外冷却方式不同,重点对管件的流动、翘曲与冷却特性作了软件分析,通过优化相关参数来提高模具制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塑料管件 注塑模具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