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芝焕 梁泓中 +2 位作者 邹莹 覃滢 肖运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295,共5页
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技术是一种可以非侵入性地探测人体器官组织中的蛋白质和多肽中酰胺质子含量的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从分子水平提供疾病病理生化方面的信息。近年来APT开始应用于乳腺癌的研究中,为乳腺癌的各方面评价及预测提供帮... 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技术是一种可以非侵入性地探测人体器官组织中的蛋白质和多肽中酰胺质子含量的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从分子水平提供疾病病理生化方面的信息。近年来APT开始应用于乳腺癌的研究中,为乳腺癌的各方面评价及预测提供帮助。本文旨在综述APT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乳腺癌病理分级及转移行为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酰胺质子转移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 FLAIR对增强T1WI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增量价值研究
2
作者 梁泓中 周庆陆 +4 位作者 陈夏宜 郭睿 张学梅 肖运平 覃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T2 FLAIR对增强T1WI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增量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PCNSL及48例GBM患者术前增强T1WI、增强T2 FLAIR图像。比较PCNSL组和GBM组在增强T1WI、增强T... 目的:探讨增强T2 FLAIR对增强T1WI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增量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PCNSL及48例GBM患者术前增强T1WI、增强T2 FLAIR图像。比较PCNSL组和GBM组在增强T1WI、增强T2 FLAIR上强化特征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增强T1WI、增强T2FLAIR强化特征鉴别PCNSL和GBM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在增强T1WI的强化比例和强化均匀度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增强T2 FLAIR的边缘强化和中心强化上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使用增强T1WI强化特征和增强T2 FLAIR强化特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增强T1WI强化特征、增强T2 FLAIR强化特征的AUC值(P<0.05)。结论:增强T2 FLAIR对增强T1WI鉴别PCNSL和GBM有一定增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3
作者 周婷婷 梁辉苍 +1 位作者 覃仁利 卢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019—2023年共有3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平均年龄(51.8±22.6)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91.7%),其次为呼吸道症状(25.0%)。33例(91.7%)患者存在基础疾病,31例(86.1%)为医院感染,23例(63.9%)发病前实施过侵入性操作。3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中预后不良12例(33.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液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粒细胞缺乏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粒细胞缺乏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血液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粒细胞缺乏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 FLAIR序列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泓中 郭睿 肖运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3,共7页
在颅内肿瘤诊疗过程中,对比增强MRI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临床上颅脑MRI增强检查首选T1WI序列。长期以来,增强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被认为是评估软脑膜疾病和脑转移瘤的辅助序列。近年... 在颅内肿瘤诊疗过程中,对比增强MRI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临床上颅脑MRI增强检查首选T1WI序列。长期以来,增强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被认为是评估软脑膜疾病和脑转移瘤的辅助序列。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增强T2 FLAIR序列在血脑屏障、血软脑膜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血眼屏障、血迷路屏障及淋巴系统损伤相关疾病的检出、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增强T2 FLAIR序列尽管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原因包括:(1)增强T2 FLAIR适用的疾病谱尚未完全阐明,(2)增强T2 FLAIR的规范扫描参数尚未确定,(3)增加MRI检查时间等。本文针对增强T2 FLAIR序列的技术特点、正常影像表现以及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现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以后进一步科研、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组织及血清中的异常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万平 任明君 +6 位作者 闭婉英 龙涌文 王韦吉 蒙毅军 唐石伏 蒙秋杏 邓耀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3-901,共9页
目的:探究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能否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标。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结直肠... 目的:探究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能否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标。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58对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初次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息肉患者及健康人体检血清共152例;从结直肠癌差异表达circRNA谱中挑选特异性高表达的hsa_circ_0078607作为候选标志物,采用qPCR法检测其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患者血清及结直肠息肉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hsa_circ_0078607对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的诊断价值。通过Circular RNA Interactome数据库预测与hsa_circ_0078607结合的miRNA,并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同时通过GO/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功能。结果:与癌旁组织或健康人血清相比,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和血清及息肉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P<0.001),其中有52例(89.7%)患者癌组织中表达上调,6例(10.3%)表达下调。结直肠癌组织中hsa_circ_0078607的相对表达量与肿瘤位置(P=0.029)、分化程度(P=0.046)和远处转移(P=0.043)有关联。ROC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血清中其诊断结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8457[95%CI(0.7728,0.9186),P<0.0001]和0.8683[95%CI(0.7907,0.9459),P<0.0001];在息肉患者血清中,hsa_circ_0078607诊断结直肠息肉的AUC为0.7101[95%CI(0.6100,0.8101)]。GO/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hsa_circ_0078607下游的miRNA可能参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调控、蛋白K48-连锁泛素化、Wnt、Hippo及MAPK信号通路调控等多个生物过程。结论:Hsa_circ_0078607在结直肠癌细胞、组织和血清中呈高表达,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有关联,提示其可作为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其还可能介导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发现结直肠癌潜在的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ircRNA hsa_circ_0078607 诊断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PWI以及CE-T1WI联合CE-FLAIR在鉴别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上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覃滢 杨鹏 +5 位作者 郑英杰 郭睿 李智晞 刘有利 莫仁彬 肖运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5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目的:对比观察胶质母细胞瘤(GBM)放疗后复发(TR)与放射性坏死(RN)在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DSC-PWI)、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E-T1WI)和对比增强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CEFLAIR)图像上的表现,以探讨CE-T1WI联合CE-FLAIR在鉴别GBM放疗... 目的:对比观察胶质母细胞瘤(GBM)放疗后复发(TR)与放射性坏死(RN)在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DSC-PWI)、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E-T1WI)和对比增强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CEFLAIR)图像上的表现,以探讨CE-T1WI联合CE-FLAIR在鉴别GBM放疗后TR与RN的增量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10月经手术、术后同步放化疗的GBM患者的影像资料。参考新版神经肿瘤反应评估(RANO 2.0)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复发组(TR组)和坏死组(RN组)。观察治疗靶区内强化病变灌注情况,在CE-T1WI与CE-FLAIR上的强化程度,CE-T1WI强化模式及形态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SC-PWI以及CE-T1WI联合CE-FLAIR在鉴别TR与RN上的诊断效能。结果:最终23例GBM术后放化疗患者纳入研究,其中TR组17例、RN组6例。TR组在局部脑血容量(rCBV)上均呈高灌注,其中13例CE-T1WI的总体强化程度较CE-FLAIR显著,余下4例CE-FLAIR的总体强化程度较CE-T1WI显著;RN组在rCBV上均呈低灌注改变,其中1例CE-T1WI的总体强化程度较CEFLAIR显著,余下5例CE-FLAIR的总体强化程度较CE-T1WI显著。两组rCBV灌注高低、病变在CE-T1WI联合CE-FLAIR上的强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C-PWI以及CE-T1WI联合CE-FLAIR鉴别TR与R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00(95%CI 0.852~1.000)、0.799(95%CI 0.581~0.935)。结论:DSC-PWI以及CE-T1WI联合CE-FLAIR均能够较好评估GBM放疗后TR与RN。CE-FLAIR可以作为CE-T1WI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手段,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上有一定的增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 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 肿瘤复发 放射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