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治 陈锋 +2 位作者 杨元确 刘涛 刘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6期121-126,共6页
目的 基于CiteSpace剖析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现状。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的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6.1.R6软件绘制纳入文献的作者、机... 目的 基于CiteSpace剖析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现状。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的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6.1.R6软件绘制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的科学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中英文文献各3 285篇、124篇;年发文量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CNKI高产作者为朱立国,高产机构为广西中医药大学,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高产作者为Piva,高产机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文文献关键词640个,可聚为10类,英文文献关键词342个,可聚为9类。牵引、推拿、针灸、手法、中药内服外敷、拔罐运用广泛,气滞血瘀证是常见的辨证分型,葛根汤、蠲痹汤、圣愈汤是常用方,临床疗效、功能范围是干预的观测指标,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meta是常用的研究方法。突现词疼痛、颈椎功能、acupuncture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结论 本研究展示了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领域内整体情况,为今后学者在研究方向的预测及科研选题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药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管内肿瘤全椎板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太行 宗少晖 +4 位作者 李兵 张冉 李书振 杨渊 杨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经全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大,影响其稳定性。文中探讨不同节段的椎板切除对腰椎椎管内肿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目的:经全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大,影响其稳定性。文中探讨不同节段的椎板切除对腰椎椎管内肿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西区骨伤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等6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43例腰椎椎管内肿瘤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且术中无内固定器械的使用。近期临床疗效采用JOA括约肌评分,远期临床疗效采用ASIA分级评估。比较术前和最后1次随访病例腰椎的稳定性。结果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OA括约肌评分从(1.12±0.65)分提升到(1.97±0.71)分。远期临床疗效观察,ASIA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14例,Ⅳ级53例,Ⅴ级66例。随访12~30个月,无失访病例。末次随访1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45例,有2例病例出现脊柱失稳;2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57例,有9例失稳;3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27例,有5例失稳;4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14例,有2例失稳。比较脊柱术后稳定性和推板切除节段数,1个阶段的推板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明显高于多节段的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2个节段椎板切除与≥3个节段椎板切除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3个节段椎板切除与≥4个节段椎板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单一节段的腰椎椎管内肿瘤全椎板切除术后稳定性良好,≥2个节段的椎管内肿瘤单纯行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术后脊柱失稳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内肿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宗汉 黄保华 +5 位作者 黎强 容向宾 龙飞攀 梁庆华 曾宪辉 郑铁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5期10-12,15,共4页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其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药物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各10只。药物组、对照组通过手术造成右膝关节失稳型动物模型,造模1周始躯赶...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其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药物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各10只。药物组、对照组通过手术造成右膝关节失稳型动物模型,造模1周始躯赶全部兔子行走,连续4周,药物组并连续给药8周。造模后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细胞凋亡率(30.50±4.72)%;药物组软骨组织退变较轻,细胞凋亡率(16.61±2.14)%;正常组软骨组织正常。细胞凋亡率(4.67±1.85)%。各组间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延缓软骨组织的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膝关节 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2
4
作者 陆高峰 黄文 +3 位作者 章晓云 黄有荣 唐秋琴 宋振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期38-38,40,共2页
目的:观察对比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的疗效差异。方法: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6例,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两组之... 目的:观察对比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的疗效差异。方法: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6例,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两组之间的麻醉效果。结果: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均能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但运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少,老年下肢骨折应首选腰硬联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下肢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龙飞攀 黄有荣 +4 位作者 章晓云 覃小玲 陈跃平 冯洋 董盼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期122-122,125,共2页
目的:比较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应用及其可靠性。方法:收治既往影像学资料清晰且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8例,收集其影像学资料,由3名骨科医师分别进行阅片,并根据AO及Evans标准进行分型,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目的:比较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应用及其可靠性。方法:收治既往影像学资料清晰且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8例,收集其影像学资料,由3名骨科医师分别进行阅片,并根据AO及Evans标准进行分型,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108例,AO分型及Evans分型中,基于CT三维组中的Kappa值均>X线组;基于CT三维及X线分型中,AO分型组的Kappa值均>AO亚型组与Evans分型组。结论:采用CT三维重建能够提高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AO分型的准确性较Evans分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CT三维重建 骨折分型 X线分型 可靠性 KAPPA值 影像学资料 AO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宗汉 郭家庆 陈跃平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Cable-Pin系统治疗15例髌骨骨折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获得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骨折均愈合,无退钉、钢缆松动或断裂、皮肤刺激等并发症。参照...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Cable-Pin系统治疗15例髌骨骨折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获得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骨折均愈合,无退钉、钢缆松动或断裂、皮肤刺激等并发症。参照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优良率100%。结论: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CABLE-PIN系统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药膏在原发性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庆华 卓映宏 +4 位作者 章晓云 黄露瑶 唐瑜佩 陈跃平 龙飞攀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4期108-108,110,共2页
目的:探讨白药膏外敷治疗原发性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8例,采用白药膏外敷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1个月及3个月患者VAS评分及ME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 目的:探讨白药膏外敷治疗原发性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8例,采用白药膏外敷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1个月及3个月患者VAS评分及ME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治疗时间加长疗效提升;治疗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疼痛及功能改善无明显变化。结论:白药膏外敷治疗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药膏 骨性关节炎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5
8
作者 陈远明 万健 +1 位作者 黄中飞 王珣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5月该院行改良腰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78例。比较术前及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 目的探讨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5月该院行改良腰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78例。比较术前及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其疗效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JOA评分3个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57例、良85例、可20例、差16例,优良率79.8%,有效率91.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同节段手术史、症状和突出物钙化等5项因素疗效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有同节段手术史、麻木症状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04、3.03、5.55)。结论 (1)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2)年龄、病程、同节段手术史、症状和突出物钙化等因素可影响患者疗效,且年龄≥45岁、有同节段手术史、麻木症状为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四妙散活性成分靶基因筛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章晓云 顾兵 +3 位作者 李华南 陈锋 甘斌 李松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54-58,共5页
目的筛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四妙散活性成分靶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收集四妙散的成分,然后根据ADME参数(OB≥30%、DL≥0.18)筛选其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利用Gene Cards、OMIM和DrugB... 目的筛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四妙散活性成分靶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收集四妙散的成分,然后根据ADME参数(OB≥30%、DL≥0.18)筛选其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利用Gene 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GA发病相关的靶基因;将四妙散活性成分调控的靶基因与GA发病相关的靶基因进行映射取交集,得到四妙散治疗GA的潜在作用靶基因。利用Cytoscape3.7. 2软件分析获得关键活性成分;根据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1.5. 6软件对四妙散治疗GA的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基因进行分子对接以评价网络分析预测的可靠性。结果共筛选四妙散活性成分65个,活性成分调控靶基因197个;GA发病相关靶基因211个;四妙散治疗GA的作用靶基因23个;"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基因"网络共包括47个节点(25个活性成分和22个作用靶基因)和93条边,该网络中度值排名前5位的活性成分分别是槲皮黄素、吴茱萸次碱、汉黄芩素、山柰酚、黄芩素;PPI网络关键靶基因5个,包括泛素连接酶CUL7蛋白(CUL7)、β-微管蛋白(TUBB)、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核因子κB1(NF-κB1)、重组人泛素结合酶E2I(UBE2I);GO富集分析得到P<0.05条件下条目共936条,其中生物过程共有888条,细胞组成共有15条,分子功能共有33条,涉及脂多糖的细胞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细胞对生物刺激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共获得信号通路82条,包括IL-17、TNF、AGE-RAGE、NOD样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NF-κB、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基因间的结合能远小于-5.0 kJ/mol。结论四妙散治疗GA的关键活性成分为槲皮黄素、吴茱萸次碱、汉黄芩素、山柰酚、黄芩素,其可有效通过CUL7、TUBB、GRB2等关键靶基因作用于脂多糖的细胞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及IL-17、TNF等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免疫—炎症反应、软骨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机体抗氧化应激反应等分子机制,协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散 痛风性关节炎 活性成分靶基因 蛋白互作网络 基因本体功能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生骨Ⅱ号方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BGP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周 王大伟 +3 位作者 陆兰兰 龙朝阳 陈双辉 陈明科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通脉生骨Ⅱ号方对实验性兔BGP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汤剂组4组,观察治疗前后BGP及VEGF的表达。结果:各组BGP及VEGF值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脉生骨... 目的:探讨中药通脉生骨Ⅱ号方对实验性兔BGP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汤剂组4组,观察治疗前后BGP及VEGF的表达。结果:各组BGP及VEGF值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脉生骨Ⅱ号方对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预防、治疗作用方面优于盐酸川芎嗪碱,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 通脉生骨Ⅱ号方 BGP VEGF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FIB、D-D用于二次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栓塞风险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继宏 欧阳国林 +2 位作者 陈涛 邵微刚 容向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用于二次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二次创伤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 目的分析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用于二次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二次创伤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41例与非DVT组59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T、FIB和D-D对术后DVT的预测价值。结果DVT组TT低于非DVT组,FIB、D-D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身麻醉[OR(95%CI)=2.194(1.626~2.960)]、术中输血[OR(95%CI)=2.458(1.780~3.394)]、FIB[OR(95%CI)=1.483(1.244~1.768)]和D-D[OR(95%CI)=2.026(1.610~2.549)]是二次创伤骨折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T[OR(95%CI)=0.868(0.774~0.973)]是术后DVT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TT、FIB、D-D联合预测术后D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灵敏度为0.927,特异度为0.878。结论TT、FIB和D-D是二次创伤骨折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三项联合可作为术后DVT发生的灵敏度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二次创伤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绍涌 刘建航 +3 位作者 周汉京 吴海波 谢桂鑫 李锦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期69-73,I000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WanFang等数据库中有关ESWT治疗KO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WanFang等数据库中有关ESWT治疗KO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9年2月20日。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9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SWT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07,95%CI:-3.83,-0.31,P<0.05);ESWT组安大略西部和麦克巴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06,95%CI:-14.36,-3.76,P<0.01);两组间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95%CI:0.28,2.45,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SWT组VA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99,95%CI:-3.58,-0.41,P<0.05);ESWT组VAS评分明显低于超声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1,95%CI:-1.98,-0.23,P<0.05);ESWT组与玻璃酸钠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86,95%CI:-9.23,-3.51,P>0.05)。结论ESWT可在短期内改善疼痛、僵硬和躯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膝骨性关节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