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铁调素25及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孔德燕 黄振华 王凯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铁调素25及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IS患者178例作为病例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评定,并分为轻型57例、中型62例和重型59例...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铁调素25及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IS患者178例作为病例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评定,并分为轻型57例、中型62例和重型59例,检测发病后24h、3、7、14和28d时血清铁调素25和铁蛋白水平。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发病24h、3、7、14和28d血清铁调素25[(34.99±10.85)μg/L,(42.63±8.12)μg/L,(47.67±5.29)μg/L,(32.28±5.49)μg/L,(28.64±1.53)μg/L vs(22.65±4.88)μg/L,P=0.000]、铁蛋白[(208.38±22.35)μg/L,(280.56±18.11)μg/L,(299.44±18.07)μg/L,(97.88±15.19)μg/L和(90.67±10.92)μg/L vs(77.51±21.22)μg/L,P=0.000]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在不同时间点以及轻、中、重型患者血清铁调素25、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铁调素25水平与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呈正相关(r=0.992,0.809,P<0.01)。结论血清铁调素25和铁蛋白水平可作为判断AI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提示铁代谢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铁代谢障碍 铁蛋白质类 白细胞介素6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跌倒预防的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 被引量:17
2
作者 蔡超群 唐春妮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预防跌倒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Morse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对高风险患者实施常规跌倒预防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预防跌倒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Morse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对高风险患者实施常规跌倒预防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功能康复训练的益处和跌倒预防的强化教育,并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干预4周后,干预组跌倒发生例数减少;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显著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均P<0.01)。结论强化认知教育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降低跌倒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Morse跌倒风险评估 跌倒 认知教育 核心稳定性训练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循环内皮微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孔德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与血浆内皮微粒(EMP)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3个月后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磁敏感检测结果分为CMB组33例和无CMB组51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浆CD31+/CD4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与血浆内皮微粒(EMP)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3个月后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磁敏感检测结果分为CMB组33例和无CMB组51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浆CD31+/CD42-EMP水平。结果 CMB组EMP水平明显高于无CMB组[(451.93±94.46)×106/L vs(310.93±55.47)×106/L,P=0.000]。CMB严重程度与EMP呈正相关(r=0.817,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高血压、纤维蛋白原等混杂因素影响后,EMP升高仍是影响CMB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EMP升高是影响CMB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EMP检测可作为临床预测脑梗死患者是否合并CMB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唐春妮 廖喜琳 刘海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链式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遵循优质整体护理理念,实施以专科医生-吞咽专科护士-... 目的探讨链式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遵循优质整体护理理念,实施以专科医生-吞咽专科护士-社区护士-家属-患者为小组的"全人全程"追踪管理,对比观察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正确服药、健康锻炼等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链式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