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信息化干预方式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杨永 张瑛 +6 位作者 杨连招 吴彬 马秋平 胡艳宁 莫新少 陈玲 唐榕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信息化干预方式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北湖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60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 目的探讨不同信息化干预方式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北湖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60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9组:A1~A4组、B1~B4组、C组,删去缺失后每组31例。其中A1组采用电话随访干预,1次/d;A2组采用电话随访干预,1次/2 d;A3组采用电话随访干预,1次/3 d;A4组采用电话随访干预,1次/5 d;B1组采用短信随访干预,1次/d;B2组采用短信随访干预,1次/2 d;B3组采用短信随访干预,1次/3 d;B4组采用短信随访干预,1次/5 d;C组采用常规社区干预。于干预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于干预后1、3、6个月分别采用Morisky评估量表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9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等级、病程构成均完全相同,且9组患者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居住状况、医疗保险、测量血压频率、服药次数、除高血压外其他慢性病、住院次数、发送短信情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和B1组、A2和B2组、A3和B3组、A4和B4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1与B1组、A2与B2组、A3与B3组、A4与B4组患者服药依从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干预和短信干预均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学 老年人 高血压 信息化干预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睡眠质量与焦虑水平现况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韦玉娟 杨连招 +7 位作者 陈玲 庞玲玲 李鹏 李文 高慧 伍少霞 黄天春 林何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水平现况。[方法]选取210例65岁以上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睡眠质量和焦虑水平现况调查。[结果]21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水平现况。[方法]选取210例65岁以上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睡眠质量和焦虑水平现况调查。[结果]21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睡眠质量差者(即PSQI得分>7分)占56.19%,存在焦虑者(HAMA得分>14分)占38.10%,且焦虑情绪主要体现在精神性焦虑方面。[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睡眠质量较差,更容易并发焦虑情绪,而且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高血压病 睡眠质量 焦虑 精神性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老年高血压病人未按时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榕英 杨连招 +2 位作者 庞玲玲 陈凡凡 李婕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0期3483-3487,共5页
[目的]了解南宁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按时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居家护理规范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量表、Morisky量表及未按时服药量表入户调查5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服药依... [目的]了解南宁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按时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居家护理规范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量表、Morisky量表及未按时服药量表入户调查55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服药依从性、按时服药率。[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为36.9%,按时服药率为40.2%;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居住状况、经济情况、服药次数、测血压频率是其未按时服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按时服药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应根据原因及时针对性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居家服药的干预,使其得到有效的居家服药护理,提高按时服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病人 高血压 按时服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庞伦祥 赖远全 +9 位作者 梁永华 张春 吴燕 杨小英 吴汉周 倪云卫 黄春 阙路晟 廖康兴 石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37-42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分析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 2010-03-01—2011-09-30被瑞康医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瑞康医院心内科门诊和病房的高血压患者以及被瑞康医院心内科和病房转诊到瑞康医院所...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分析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 2010-03-01—2011-09-30被瑞康医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瑞康医院心内科门诊和病房的高血压患者以及被瑞康医院心内科和病房转诊到瑞康医院所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自发到瑞康医院内科门诊、急诊和病房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病例查阅、专家咨询、现场考察、试点研究、个人访谈等方法,建立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再次就诊率、首次就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总费用、检查费、诊疗费、药费)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患者再次就诊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高血压患者首次就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血压患者住院总费用、检查费、诊疗费、药费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血压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诊疗技术的满意度、对转诊疗效的满意度、对医疗费用的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对高血压患者再次就诊率、首次就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有影响,有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是切实可行有效的临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临床路径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