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脑组织NR1、NR2B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韦日铺 徐崟 +1 位作者 唐晓 李锦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1,I002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药线点灸、电针合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10只为空白对照组,另40只采用RTX腹腔注射来复制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等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药... 目的观察电针、药线点灸、电针合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10只为空白对照组,另40只采用RTX腹腔注射来复制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等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药线点灸治疗组、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共干预14 d。观察各组机械性痛阈(Paw withdrawl threshold,PWT)的改变,取脑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法检测NR1、NR2B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real-time fluorescencespectrometry,QPCR)NR1、NR2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PWT:在注射后1、4、7、14、21、36 d检测,模型对照组的大鼠PWT值依次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个治疗组PWT值均显著提高(P<0.001),其中药线点灸治疗组较电针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P<0.01),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提高最为明显(P<0.001)。(2)WB结果:采用IPP软件蛋白条带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R1,P-NR1、NR2B、P-NR2B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药线点灸治疗组和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P-NR1及P-NR2B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3)NR1 mRNA表达:模型对照组脑组织中NR1 mRNA表达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余4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治疗组组间对比,电针和药线点灸组的NR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电针治疗组和药线点灸治疗组,差异显著(P<0.001)。(4)NR2B mRNA表达: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药线点灸治疗组NR2B mRNA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01),其中模型对照组的NR2B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电针治疗组、药线点灸治疗组和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P<0.01);各治疗组中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的NR2B mRNA表达量最低。结论电针及药线点灸对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可减轻大鼠后遗神经痛,两种疗法联合治疗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中NR1、NR2B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壮医药线点灸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脑组织 NR1 NR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扶正方通过改善Lewis肺癌CD8^(+)T细胞耗竭提高PD-L1抑制剂疗效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莫娟梅 张顺荣 +7 位作者 李健 王振宁 唐伟智 梁碧琦 庞宇舟 周建龙 周韶璋 黄国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壮药扶正方对小鼠肺癌浸润的CD8^(+)T细胞耗竭以及对PD-L1抑制剂疗效的影响,并明确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MTT、平板克隆检测壮药扶正方对小鼠肺癌LLC细胞增殖能力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的比例以及检测PD-L1表达水平,并利用... 目的探讨壮药扶正方对小鼠肺癌浸润的CD8^(+)T细胞耗竭以及对PD-L1抑制剂疗效的影响,并明确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MTT、平板克隆检测壮药扶正方对小鼠肺癌LLC细胞增殖能力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的比例以及检测PD-L1表达水平,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表达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最后通过动物体内实验验证壮药扶正方和PD-L1抑制剂协同作用。结果壮药扶正方可抑制小鼠肺癌LLC细胞增殖能力;在小鼠体内实验中,壮药扶正方和PD-L1抑制剂可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壮药扶正方延缓CD8^(+)T细胞的耗竭情况,并抑制PD-L1表达;壮药扶正方可降低PI3K/AKT通路活性。结论壮药扶正方可延缓CD8^(+)T细胞耗竭和抑制PD-L1表达,增强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的疗效,机制可能与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扶正方 肺癌 TIL细胞耗竭 PI3K/AKT信号通路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伟锋 吴东阳 +4 位作者 范丽丽 王强 施学丽 梁静妍 郝二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7-1675,共9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及特点的挖掘,来探索并分析出治疗脾胃湿病用药规律。结果经分析得出,119张处方中,涉及病症以胃痛病(55例)、湿阻病(21例)、胃痞病(16例)居多,证型则以肝胃不和(45例,37.81%)、脾虚湿困证(18例,15.13%)、脾虚气滞证(14例,11.76%)为主,虚实证候以实证(73例,61.34%)所占比例最为之大;用药频率排名前十的为陈皮(67)、厚朴(64)、茯苓(59)、半夏(55)、郁金(53)、柴胡(53)、白芍(47)、石斛(46)、栀子(46)、党参(44)等;所用药物性味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药物功效分类则以补虚药(22.21%)和理气药(12.90%)为多。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陈皮和茯苓(45)、半夏和陈皮(41)、白芍和柴胡(40)、柴胡和厚朴(35)、白芍和厚朴(34)等。结论邓教授治疗脾胃湿病,始终以其“理湿勿忘通瘀滞”的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反性配伍”和“寒温和合”的遣方用药方法,擅用理气化湿、疏肝健脾,兼以化瘀行滞的方药,从而形成其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脾胃湿病 理湿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热解毒合剂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标准建立
4
作者 陆思 魏江存 +4 位作者 白海 彭金清 秦晓雪 陈卫卫 钟文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2,共6页
目的优化退热解毒合剂提取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黄芩苷、连翘苷含量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结合AHP-CRITIC法优化提取工艺。TLC法定性鉴别连翘、黄芩,... 目的优化退热解毒合剂提取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黄芩苷、连翘苷含量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结合AHP-CRITIC法优化提取工艺。TLC法定性鉴别连翘、黄芩,HPLC法测定黄芩苷、连翘苷含量。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10倍,提取时间97 min,提取次数2次,综合评分为98.46分。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2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4%、97.75%,RSD分别为1.44%、0.91%。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稳定可靠,专属性强,可为退热解毒合剂申报成为院内制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热解毒合剂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AHP-CRITIC法 质量标准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和正交设计优选肺炎开闭合剂提取工艺
5
作者 奉虹丽 杨梅 +5 位作者 蒙泔竹 杨旭 唐丹丹 赵湘培 孙宗喜 奉建芳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118-123,128,共7页
本研究旨在优选出肺炎开闭合剂的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法和正交设计,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水倍量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提取量及浸... 本研究旨在优选出肺炎开闭合剂的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法和正交设计,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水倍量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肺炎开闭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2次,首次加12倍量水,浸泡1 h,提取1 h;第2次加10倍量水,提取1 h。3批样品试验数据组间无明显差异。优选出提取工艺稳定且可行,为今后肺炎开闭合剂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开闭合剂 AHP-熵权法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水蛭疗法相关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风险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子筌 但晓霞 +4 位作者 蒋例君 甘露 黄庆华 王美全 陆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中医水蛭疗法的患者发生皮肤及软组织医院感染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风湿病科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接受中医水蛭疗法(治疗组)的住院患者100例与同期未接受水蛭疗法(非治疗组)患者66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皮肤... 目的探讨接受中医水蛭疗法的患者发生皮肤及软组织医院感染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风湿病科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接受中医水蛭疗法(治疗组)的住院患者100例与同期未接受水蛭疗法(非治疗组)患者66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发生率,通过病原学培养寻找水蛭携带的潜在病原菌。结果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患者各发生皮肤及软组织医院感染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0%、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采集30份水蛭体表和营养液标本,29份(96.7%)检出粪产碱菌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结论中医水蛭疗法导致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风险较低,但水蛭体表及营养液常被条件致病菌污染,加强治疗后的感染控制及监测感染情况依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疗法 中医 医院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病理生理特点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钟云青 宋坤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211,共4页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被认为是支气管扩张症重要的气道病理生理特征,常常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促使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和发展。文章从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和重塑角度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生理...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被认为是支气管扩张症重要的气道病理生理特征,常常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促使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和发展。文章从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和重塑角度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对关键作用靶点的干预,能有效应对该病的治疗。目前部分临床研究提示有些中西药对支气管扩张症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多数研究样本量小,缺乏充分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气道炎症 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重塑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ESI-MS^(n)和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评价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差异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运容 黄国东 +4 位作者 李锦妍 吴樟桦 陈松 黄月纯 魏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39-249,共11页
目的:分析广西铁皮兰种铁皮石斛中的黄酮类成分,并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对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用Kromasil 100-5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甲醇(v:v=1:1)-0.01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使用... 目的:分析广西铁皮兰种铁皮石斛中的黄酮类成分,并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对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用Kromasil 100-5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甲醇(v:v=1:1)-0.01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采用HPLC法建立25批广西铁皮石斛HPLC特征图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生长年限对广西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通过HPLC-ESI-MS^(n)技术,从广西铁皮石斛中鉴定了19个黄酮类成分,涵盖了黄酮碳苷(9个)、黄酮醇氧苷(4个)、酰化黄酮碳苷(2个)、酰化黄酮醇氧苷(3个)及二氢黄酮(1个)。构建了广西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特征图谱,并指认了9个共有峰;基于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将25份样品按生长年限及杆色(绿杆1~3年、绿杆3~5年、红杆1~3年、红杆3~5年)划分为四类。此外,黄酮类特征峰峰面积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长;在1~3年生长年限时,‘红杆’与‘绿杆’间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但3~5年,红杆样品中新西兰牡荆苷Ⅰ、Ⅲ、佛莱心苷及特定峰(峰8、峰9)含量显著高于绿杆。结论:本研究通过质谱分析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揭示了广西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的共有特征,并强调了生长年限对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关键作用。特别指出,生长至3~5年,‘红杆’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绿杆’,此发现为铁皮石斛的药理活性探索、应用开发、种质资源评价及采收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铁皮兰种 黄酮类成分 化学模式识别 品种 生长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湘 方坤凤 +3 位作者 范氏泰和 梁杏梅 黄仁彬 李学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51,共7页
目的探讨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2-dodecyl-6-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dione,DMDD)对CCl_(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CCl_(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检测血液中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 目的探讨2-十二烷基-6-甲氧基-2,5-二烯-1,4-环己二酮(2-dodecyl-6-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dione,DMDD)对CCl_(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CCl_(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检测血液中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白蛋白/球蛋白(albumin/globulin,A/G)、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大鼠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Ⅲ,ColⅢ)和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ColⅣ)。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变和纤维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I)、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ed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Smad7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α-SMA、ColI、TGF-β1、Smad7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4、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ST、ALT、TP、T-BIL、HA、LN、ColⅢ、ColⅣ水平明显升高,A/G水平明显降低,肝脏HE和Masson染色显示有大量纤维形成,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DMDD给药组大鼠AST、ALT、TP、T-BIL、HA、LN、ColⅢ、ColⅣ含量和α-SMA、ColI、TGF-β1、Smad2、Smad4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下调,A/G、Smad7水平上调。肝脏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纤维增生明显减少。结论DMDD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DD CCl_(4) 大鼠 肝纤维化 作用机制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吻生物碱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金明静 李艳萍 +3 位作者 周欢思 王彬睿 吴卓玲 卢春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29-2641,共13页
目的 探讨钩吻素子(koumine,KOU)及钩吻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Gelsemium elegans Benth,TAG)抗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活细胞动态分析系统、集落形成实验研究低、中、高浓度(100、150、200μg/mL)KOU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 目的 探讨钩吻素子(koumine,KOU)及钩吻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Gelsemium elegans Benth,TAG)抗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活细胞动态分析系统、集落形成实验研究低、中、高浓度(100、150、200μg/mL)KOU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SPCA1的增殖作用。构建肺癌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Model组)、环磷酰胺组(CTX组,剂量为20 mg/kg)、KOU组(剂量为2 mg/kg)和TAG组(剂量为0.5 mg/kg),CTX组和KOU、TAG组按0.1 mL/10 g隔天腹腔注射,给药10 d检测KOU和TAG对肺癌实体瘤生长的作用,采用HE、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并计算肿瘤体积和肿瘤抑制率。对TAG作用48 h的A549细胞进行RNA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GO(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qPCR)进一步分析验证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活细胞动态分析系统拟合出A549、SPCA1细胞融合度下降,细胞数目减少,生长状态变差。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证实KOU使细胞克隆数目形成减少,在高浓度200μg/mL时最为显著(P<0.01)。动物实验表明KOU组、TAG组的肿瘤抑制率依次可达24.55%、36.08%,与Model组相比,TAG组肿瘤体积显著下降(P<0.05)。RNA测序分析筛选出DEGs总数为2 793个,其中上调基因1 433个,下调基因1 360个。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于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及p53信号通路等。RT-qPCR验证结果与RNA测序分析结果一致,GADD34、ZFP36、GADD45A、GADD45B、TP53INP2基因在TAG组显著表达增加(P<0.01)。结论 在体内、外水平钩吻生物碱均抑制肺癌增殖,转录组学发现其抑制肺癌作用的多个DEGs和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吻 生物碱 肺癌 转录组学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赪桐根4个极性部位抗炎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唐云丽 刘君君 +3 位作者 潘翠柳 秦祖杰 丘琴 欧和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3-668,共6页
目的比较赪桐根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部位抗炎活性。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筛选赪桐根活性部位。然后,建立去双侧肾上腺小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比较赪桐根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部位抗炎活性。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筛选赪桐根活性部位。然后,建立去双侧肾上腺小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测定足跖炎性组织MDA、NO水平和SOD活性,以及大鼠血清TNF-α、PGE_2、IL-1β、IL-6、LTB4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赪桐根极性部位组对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石油醚部位对去双侧肾上腺小鼠耳肿胀、足跖肿胀均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MDA、NO、TNF-α、PGE_2、IL-1β、IL-6、LTB4水平、提高SOD活性(P<0.05,P<0.01)。结论赪桐根4个极性部位均具有抗炎作用,以石油醚部位最强,其发挥部分依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机制主要与减少MDA、NO、TNF-α、PGE_2、IL-1β、IL-6、LTB4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S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根 极性部位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沈凤 杨鹏 +6 位作者 陶晓静 李丹 颜渊鸳 罗雪兰 秦祖杰 覃裕旺 欧和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27nt-微小RNA(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构建27nt-miRNA高表达、反义序列(anti-27nt-miRNA)以及阴性对照的表达质粒,经慢病毒包装后... 目的:探讨27nt-微小RNA(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构建27nt-miRNA高表达、反义序列(anti-27nt-miRNA)以及阴性对照的表达质粒,经慢病毒包装后分别转染大鼠原代VSMCs,加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VSMCs表型转换。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中SM2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DGF-BB组的细胞活力上升(P <0.05)、迁移能力上升(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P <0.05);与阴性对照慢病毒组相比,27nt-miRNA高表达组的细胞活力下降(P <0.05),迁移能力下降(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而anti-27nt-miRNA组细胞的细胞活力上升(P <0.05),迁移能力上升(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P <0.05)。结论:27nt-miRNA促进SM22α表达,同时抑制VSMCs的活力及迁移,并有可能抑制VSMCs从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nt-mi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 平滑肌22α蛋白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肉桂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雨晴 梁迪 杜沛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95,共6页
目的:优化肉桂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方法:在预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肉桂醛含量和肉桂油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材粉碎度、浸泡时间、加水倍数以及蒸馏时间对肉桂油提取的影响。结果:肉桂油的最佳提取... 目的:优化肉桂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方法:在预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肉桂醛含量和肉桂油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材粉碎度、浸泡时间、加水倍数以及蒸馏时间对肉桂油提取的影响。结果:肉桂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过10目筛,浸泡60min,加6倍水,蒸馏5h,得油率为3.1282%,肉桂醛含量为2.4343%。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肉桂醛含量 肉桂油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钱虹利 廖威 +3 位作者 孟立锋 丘集维 谢丽萍 史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33-4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尿毒清颗粒治疗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Sinomed(原CBM)、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中含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 目的系统评价尿毒清颗粒治疗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Sinomed(原CBM)、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中含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之日起至2018年10月。由2名研究员依据预设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质量评价、数据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82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16例,对照组41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尿毒清颗粒能升高尿素清除指数(KT/V)[MD=0. 18,95%CI(0. 10,0. 26)],升高腹透液肌酐(Ccr)[MD=10. 03,95%CI(7. 47,12. 58)],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D=-2. 24,95%CI(-3. 14,-1. 33)],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MD=-5. 72,95%CI(-7. 36,-4. 08)],降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活性(血清VEGF)[SMD=-0. 76,95%CI(-1. 02,-0. 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尿毒清颗粒能明显升高KT/V、Ccr,降低hs-CRP、IL-6、血清VEGF。由于所纳入的文献数量少,其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相关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 腹膜透析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通饮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UVEC/U251细胞屏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岩 王凯华 +7 位作者 朱亮 赖思嘉 李曼菲 何青 麻小梅 梁慧荟 杨鑫勇 王亚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观察壮通饮(ZTY)对缺氧/复氧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人星形细胞瘤U251细胞损伤模型的作用,探讨壮药保护血脑屏障的相关机制。方法:将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蒸馏水)及低、中、高剂量(3.74、7.48和14.96 g/kg)ZT... 目的:观察壮通饮(ZTY)对缺氧/复氧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人星形细胞瘤U251细胞损伤模型的作用,探讨壮药保护血脑屏障的相关机制。方法:将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蒸馏水)及低、中、高剂量(3.74、7.48和14.96 g/kg)ZTY含药血清组,每天1次,连续7 d灌胃饲养,获取含药血清。将HUVEC和U251细胞共培养,构建缺氧/复氧诱导的体外细胞屏障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ZTY含药血清组。RT-qPCR定量检测各组HUVE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3、MMP9和内皮素1(ET-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中紧密连接蛋白(TJPs)和E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的跨内皮细胞电阻显著增大(P<0.05),MMP2、MMP3、MMP9和ET-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JPs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E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ZTY通过上调TJPs、下调MMPs和ET-1表达而减轻缺氧/复氧对HUVEC/U251细胞屏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通饮 血脑屏障 缺氧/复氧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16
作者 黄雅兰 黄国东 +3 位作者 蔡林坤 黄琼荷 甘佳丽 薛涵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86-3093,共8页
背景目前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特别是对微循环障碍及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容易复发,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早期DN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DN... 背景目前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特别是对微循环障碍及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容易复发,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早期DN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D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早期D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全血高切黏度(ηbH)、全血中切黏度(ηbM)、全血低切黏度(ηbL)、血浆黏度(ηp)、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AI)、辅助T淋巴细胞(CD4+)、抑制T淋巴细胞(CD8+)、辅助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CD4+/CD8+)。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ER、Scr、Cys C、TX-B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高于对照组,ET-1、vWF、T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ηbH、ηbM、ηbL、ηp、FIB、红细胞A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DN脾肾亏虚、湿热瘀血证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早期DN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改善早期DN患者的肾功能、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循环障碍 壮药 复方仙草颗粒 内皮功能 血液流变学 免疫功能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2
17
作者 黄雅兰 黄国东 +4 位作者 蔡林坤 林基勇 黄琼荷 甘佳丽 薛涵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0-129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百令胶囊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与手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从建库至2018年3月正式发表的百令胶囊联合... 目的:系统评价百令胶囊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与手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从建库至2018年3月正式发表的百令胶囊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根据Jadad量表的质量标准和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及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个研究,合计24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百令胶囊联合RAAS阻断剂的治疗方案优于单用RAAS阻断剂的治疗方案,其中临床总有效率[RR=1.26,95%CI(1.18,1.36),P<0.000 01]、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MD=-22.62,95%CI(-26.83,-18.40),P<0.000 01]、24 h尿微量白蛋白[MD=-52.98,95%CI(-61.27,-44.70),P<0.000 01]、24 h尿蛋白定量[MD=-0.17,95%CI(-0.24,-0.10),P<0.000 01]、血肌酐[MD=-6.10,95%CI(-9.21,-2.99),P=0.000 1]、C反应蛋白[MD=-1.19,95%CI(-1.48,-0.89),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糖化血红蛋白[MD=-0.19,95%CI(-0.44,0.05),P=0.12]、空腹血糖[MD=0.07,95%CI(-0.34,0.48),P=0.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纳入研究均未报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RAAS阻断剂相比,百令胶囊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能够有效的降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微量白蛋白、 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反应蛋白,但对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方面无证据显示较对照组更为有效。由于纳入的文献其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期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系统评价从而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RAAS阻断剂 早期糖尿病肾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温阳法重建HBV相关肝衰竭免疫平衡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8
作者 舒发明 黄英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68-2673,共6页
肝衰竭为肝病领域的急危重症之一,我国肝衰竭主要由HBV感染所引起。毛德文教授在运用“解毒化瘀温阳法”防治HBV相关肝衰竭基础、临床研究等方面成效突出,尤以“解毒化瘀温阳法”为技术核心的HBV相关肝衰竭免疫平衡重建临床防治新方案... 肝衰竭为肝病领域的急危重症之一,我国肝衰竭主要由HBV感染所引起。毛德文教授在运用“解毒化瘀温阳法”防治HBV相关肝衰竭基础、临床研究等方面成效突出,尤以“解毒化瘀温阳法”为技术核心的HBV相关肝衰竭免疫平衡重建临床防治新方案的创建奠定了中西医协同治疗HBV相关肝衰竭的基石,彰显了中医药的疗效优势,突破了当前HBV相关肝衰竭临床治疗的瓶颈,为肝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降低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解毒化瘀温阳法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黄雅兰 黄国东 +3 位作者 蔡林坤 薛涵予 黄琼荷 甘佳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55-2959,共5页
目的:观察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8),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合壮... 目的:观察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8),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合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观察两组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UAER、Scr、IL-6、TNF-α、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不依赖于血糖控制的情况下,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联合贝那普利能够进一步抑制DN患者的微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提高DN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候,有效降低DN患者的UAER、Scr、IL-6、TNF-α、CRP,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仙草颗粒 贝那普利 早期糖尿病肾病 IL-6 TNF-α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nt-miRNA通过靶向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丹 杨鹏 +3 位作者 滕红丽 颜渊鸳 罗雪兰 欧和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讨来源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第四内含子的27碱基重复序列微小RNA(27nt-miRNA)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介导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调控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主动脉VSMC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帕霉素组、27... 目的:探讨来源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第四内含子的27碱基重复序列微小RNA(27nt-miRNA)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介导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调控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主动脉VSMC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帕霉素组、27nt-miRNA组、27nt-miRNA反义序列(anti-27ntmiRNA)组、阴性对照组。27nt-miRNA组:转染27nt-miRNA正义链慢病毒载体;anti-27nt-miRNA组:转染27ntmiRNA反义链慢病毒载体;阴性对照组:转染随机阴性序列慢病毒载体。除空白对照组外,雷帕霉素组与各转染组细胞给予100 ng/ml雷帕霉素诱导培养2 h诱导凋亡。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验证27nt-miRNA慢病毒稳转细胞株构建情况;CCK-8法、流式细胞术、qRT-PCR法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率与周期分布以及mTOR、磷酸化-mTOR(p-mTOR)、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信使RNA(mRNA)和(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慢病毒转染VSMC后,27nt-miRNA稳转细胞株构建成功,雷帕霉素可抑制VSMC的mTOR mRNA与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7nt-miRNA组细胞的活力与增殖能力显著增强,且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均<0.05),细胞周期G1期向S期分裂进程阻滞减弱(P<0.05);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均<0.05);mTOR基因转录水平与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27nt-miRNA通过负调控m TOR基因转录水平与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VSM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nt-mi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凋亡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