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离子代谢:慢性肝病中医药防治新思路
1
作者 郭新华 王佳慧 +4 位作者 段雪琳 彭岳 赵铁建 郑洋 赵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8-1504,共7页
慢性肝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发现金属离子代谢与慢性肝病密切相关,部分中草药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离子代谢发挥防治慢性肝病的作用。目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的合成药物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多种中草药被用于慢性... 慢性肝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发现金属离子代谢与慢性肝病密切相关,部分中草药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离子代谢发挥防治慢性肝病的作用。目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的合成药物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多种中草药被用于慢性肝病的补充和替代疗法。本文介绍了金属离子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和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对慢性肝病的调控作用,分析表明金属离子代谢有望为慢性肝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于金属离子代谢防治慢性肝病,未来还需要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为慢性肝病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金属离子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文辉 蒋云霞 +3 位作者 白蕊 李双蕾 陈远瑾 王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10-213,共4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是指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以骨小梁发生改变为主,包括骨小梁断裂和变薄。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髋部骨折,由于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给...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是指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以骨小梁发生改变为主,包括骨小梁断裂和变薄。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髋部骨折,由于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中医药是指南承认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之一,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带来契机。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进展进行阐述,以便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UPLC-MS/MS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广西不同产地五指毛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春燕 何敏 +5 位作者 何秋云 柳贤福 莫元瑶 周怡 莫永福 陈汝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686,共9页
建立五指毛桃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五指毛桃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评价相似度,采用SPSS 22.0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建立五指毛桃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五指毛桃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评价相似度,采用SPSS 22.0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采用UPLC-MS/MS测定多指标成分含量。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其中7个共有峰分别为补骨脂素、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佛手柑内酯、芹菜素、金合欢素,相似度为0.990~0.999,分别聚为3类;UPLC-MS/MS分析表明五指毛桃含有8个成分,分别为补骨脂素、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佛手柑内酯、山柰素、芹菜素、金合欢素,8个成分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8%~101.0%,RSD为1.2%~1.8%。CA结果显示12批五指毛桃聚为3类。PCA结果显示结果第一主成分(补骨脂素)特征值为11.89,方差贡献率为99.08%,表明该主成分可作为五指毛桃的质量标志物。12批样品8个成分含量分别为0.0858~1.11、2.51×10^(-6)~5.34×10^(-4)、1.24×10^(-3)~0.117、2.30×10^(-4)~3.98×10^(-2)、0.011~0.507、3.36×10^(-6)~8.17×10^(-4)、2.52×10^(-3)~7.92×10^(-2)、5.13×10^(-5)~5.85×10^(-4)mg/g,12批样品各成分含量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异。综上,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度良好,稳定可靠,可为五指毛桃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HPLC UPLC-MS/MS 指纹图谱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磷量对广西莪术苗期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文红云 黄媛 +5 位作者 张占江 李锦程 庞丽华 张兴 詹鑫婕 闫志刚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为探究不同施磷量对广西莪术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以一年生广西莪术苗为试验样品,设置5个施磷水平(P_(0):0 mg/kg;P_(1):100 mg/kg;P_(3):300 mg/kg;P_(6):600 mg/kg;P_(12):1200 mg/kg),采用根部施肥,施肥后1个月测定各处理下莪... 为探究不同施磷量对广西莪术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以一年生广西莪术苗为试验样品,设置5个施磷水平(P_(0):0 mg/kg;P_(1):100 mg/kg;P_(3):300 mg/kg;P_(6):600 mg/kg;P_(12):1200 mg/kg),采用根部施肥,施肥后1个月测定各处理下莪术苗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广西莪术株高、茎粗、分蘖数等形态指标的数值在浓度为12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广西莪术各部分的生物量在浓度为6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随浓度升高各部分鲜重、干重均有所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浓度为1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当浓度升高时,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抗氧化酶随着磷浓度增加而提高,在100~1200 mg/kg范围内,抗氧化性能与磷浓度呈正相关。施外源磷对广西莪术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外源磷对广西莪术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也不同,施300~600 mg/kg浓度的外源磷显著促进广西莪术的生长发育,其生物量提高,各部分指标均良好,但当浓度达到1200 mg/kg时,莪术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抑制莪术的生长和物质积累。综上可知,施磷量600 mg/kg为广西莪术苗期生长发育的最优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周雪莹 陈静 +1 位作者 赵云仙 邹增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8月下旬使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对广西中医药大学1080名大一新生进行...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8月下旬使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对广西中医药大学1080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率达98.7%。结果医学院校大一新生的压力知觉与其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673,P<0.01);压力知觉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为-0.053(95%CI:-0.059~-0.047),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为-0.024(95%CI:-0.028~-0.019),占总效应的30.89%。结论医学新生压力知觉越高,生活满意度越低,但可通过调节个体的应对方式减弱压力对生活满意度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压力知觉 应对方式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食品专业创新育人路径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黎桂曹 黄学政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42,共1页
由王彦波等编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探索与实践》一书,以“立德树人”为主题,探索思政教育与食品专业教学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高校食品专业教学育人改革带来新思考。
关键词 浙江工商大学 课程思政 教学育人 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创新育人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糖酵解和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汪磊 郑洋 +5 位作者 王佳慧 黄艳青 刘艳芳 赵铁建 梁天坚 黄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6-1332,共7页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糖酵解和肝窦毛细血管化的药理机制。方法:将肝窦内皮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莪术醇组(12.5,25,50 mg/L),试剂盒观察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试剂盒检测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葡萄糖摄取...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糖酵解和肝窦毛细血管化的药理机制。方法:将肝窦内皮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莪术醇组(12.5,25,50 mg/L),试剂盒观察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试剂盒检测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葡萄糖摄取、乳酸和三磷酸腺苷(ATP)产量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莪术醇对己糖激酶2(HK2)、磷酸果糖激酶1(PFK1)、丙酮酸激酶M2(PKM2)和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莪术醇对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胶原蛋白Ⅳ(CollagenⅣ)表达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表面窗孔的作用;WB和RT-PCR检测莪术醇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发现莪术醇抑制肝窦内皮细胞增殖;Transwell发现莪术醇抑制肝窦内皮细胞迁移;试剂盒发现莪术醇可以减少肝窦内皮细胞葡萄糖摄取、乳酸和ATP的产出;ELISA发现莪术醇抑制HK2、PFK1、PKM2和LDH-A表达和活性;免疫荧光发现莪术醇减少CD31、vWF、CollagenⅣ的表达;扫描电镜发现莪术醇增加肝窦内皮细胞表面窗孔;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莪术醇抑制PI3K、AKT的表达。结论:莪术醇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抑制肝窦内皮细胞糖酵解和肝窦毛细血管化,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肝窦内皮细胞 PI3K/AKT通路 丙酮酸激酶M2 糖酵解 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评《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
8
作者 车宇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文学作为文化的镜像与符号,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英美文学在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的交互与反思。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不仅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更为非西方文化提供了理解自我与他者的重要视角。文... 文学作为文化的镜像与符号,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英美文学在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的交互与反思。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不仅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更为非西方文化提供了理解自我与他者的重要视角。文化视角的引入拓宽了文学研究的维度,使其从单纯的审美分析转向跨文化对话,从而深化了文学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功能。由任静、胡乃斌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正是基于上述视角,从文学翻译、教学实践、女性文学与生态文学等维度,系统阐释了英美文学的价值,为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逻辑与文化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角 文学研究 文化逻辑 文化互动 文学翻译 教学实践 女性文学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碱类化合物调控慢性肝病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伊惠 王佳慧 +4 位作者 赵铁建 段雪琳 汪磊 郑洋 杨仕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2,共8页
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乙醇滥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化合物,在调控慢性肝病方面展现出了重要潜力。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这些化合... 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乙醇滥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化合物,在调控慢性肝病方面展现出了重要潜力。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这些化合物对肝纤维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关键病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还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来调节肝细胞代谢稳态,起到了调控慢性肝病的作用。本文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为慢性肝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类 肝疾病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通过间充质转换调控肝纤维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及药物预测
10
作者 蒋蕊竹 郑洋 +4 位作者 汪磊 张荣武 王佳慧 廖喜琳 陈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71,共1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和细胞实验,探究肝窦内皮细胞(LSECs)经间充质转换(EnMT)调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并预测天然活性成分。方法获取肝纤维化(HF)与EnMT基因矩阵,Limma差异分析与WGCNA共表达网络分析后,提取交集基因,进行富集...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和细胞实验,探究肝窦内皮细胞(LSECs)经间充质转换(EnMT)调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并预测天然活性成分。方法获取肝纤维化(HF)与EnMT基因矩阵,Limma差异分析与WGCNA共表达网络分析后,提取交集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合随机森林、SVM-RFE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诊断基因,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和天然活性成分预测,最后通过细胞实验对诊断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预测成分的药理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差异分析得到EnMT相关差异基因3034个,HF相关差异基因4133个;WGCNA分析得到EnMT Hub基因4589个,HF Hub基因763个,提取到38个交集基因,主要富集于基底膜、ECM受体相互作用等机制上。多维度分析筛选出CFP、COL4A2、ITGA1和GRPEL1作为诊断基因。免疫浸润分析显示诊断基因与肥大细胞静息状态、记忆B细胞及记忆CD4+T细胞间密切相关。RT-PCR结果表明,在Jagged1诱导的模型组中,4个诊断基因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预测成分谷甾醇、山奈酚和槲皮素与诊断基因间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ELISA实验进一步证实,3种活性成分均能显著降低Jagged1诱导LSECs中COL4A2蛋白的表达,以槲皮素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阐述了肝窦内皮细胞通过间充质转换参与肝纤维化病理进程的分子机制,提出以CFP、COL4A2、ITGA1和GRPEL1为核心的诊断标志物体系,发现槲皮素等天然活性成分能够通过靶向诊断基因,发挥抗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转换 肝纤维化 机器学习 药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皮-枳壳药对中6种成分含量测定及其HPLC指纹图谱建立
11
作者 宁芯誉 罗雯雯 +3 位作者 陆万冰 陈汝旭 李数霞 柳贤福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2-896,共5页
目的测定青皮-枳壳药对中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5 TC-C_(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三氟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 目的测定青皮-枳壳药对中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5 TC-C_(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三氟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再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结果药对中各成分含量低于其在单味药中的最大含量;配伍比1∶1的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平均含量比配伍比1∶2的高,配伍比1∶1的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平均含量比配伍比2∶1的高。10批药对指纹图谱中确定31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6个,相似度均大于0.950,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均能将各批药对分为3类。结论青皮-枳壳药对的最佳配伍比例为1∶1。含量测定结合指纹图谱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青皮-枳壳药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 枳壳 药对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与云南两地香茅草含量测定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芳 叶绘晟 +2 位作者 龚志强 杨力龙 蒙田秀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柠檬醛、香叶醇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广西、云南两地香茅草进行含量测定,并通过DPPH·法测定不同产地香茅草甲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不同产地香茅草甲醇提取物清除50%自由基时样品浓度(IC50值)。实验结果表... 以柠檬醛、香叶醇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广西、云南两地香茅草进行含量测定,并通过DPPH·法测定不同产地香茅草甲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不同产地香茅草甲醇提取物清除50%自由基时样品浓度(IC50值)。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香茅草药材质量控制方法,云、桂两地香茅草醇提物均有清除自由基能力,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草 柠檬醛 香叶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经筋疗法联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减对肩周炎风寒湿痹证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经阳 黄永 +3 位作者 唐爱珍 许潇杰 朱庆磊 李名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壮医经筋疗法联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减对肩周炎风寒湿痹证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4例肩周炎风寒湿痹证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接受壮医经筋疗法治... 目的分析壮医经筋疗法联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减对肩周炎风寒湿痹证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4例肩周炎风寒湿痹证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别纳入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接受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联合组加用桂枝加黄芪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三角肌表面肌电信号等指标变化,评估两组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后CMS量表疼痛、肌力、肩关节活动、功能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houlder function score,CMS)量表疼痛、肌力、肩关节活动、功能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侧三角肌表面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均较治疗前升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后患侧三角肌表面iEMG均高于对照组,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7.40%(75/77),较对照组的86.67%(65/75)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壮医经筋疗法的基础上联合桂枝加黄芪汤加减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肩周炎风寒湿痹证患者表面肌电信号、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减轻,从而提高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经筋疗法 黄芪汤 肩周炎 肌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探讨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
14
作者 肖华业 汪磊 +3 位作者 王佳慧 赵铁建 郑洋 段雪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脂多糖5 mg/L)、莪术醇低中高组(12.5、25、50 mg/L);噻唑兰(MTT)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作用;细胞流式检测莪术...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脂多糖5 mg/L)、莪术醇低中高组(12.5、25、50 mg/L);噻唑兰(MTT)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作用;细胞流式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5,5′,6,6′-四氯-1,1′,3,3′-四乙基-咪唑碳花青碘化物(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检测莪术醇对线粒体形态和自噬小体的作用;荧光探针检测莪术醇对线粒体定位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莪术醇对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线粒体内膜转位酶23(Timm23)、线粒体外膜易位酶20(Tomm20)、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cleaved-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α-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率、Caspase3、Bcl2、LC3Ⅱ、Beclin1、PINK1、Parkin、ɑ-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均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增多,线粒体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而Timm23和Tomm20蛋白、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下降,Bax蛋白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莪术醇干预后,莪术醇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Bcl2、Timm23、Tomm20、ɑ-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LC3Ⅱ、Beclin1、PINK1和Parkin蛋白均明显增加(P<0.05),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增多,线粒体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莪术醇通过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过度自噬,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贤福 梁洁 +2 位作者 孙正伊 翁翎 吕松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建立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并应用红外Omic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实验建立了广西龙眼叶药材红外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5个共有峰。结论该... 目的建立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并应用红外Omic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实验建立了广西龙眼叶药材红外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5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稳定,可用于广西产龙眼叶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叶 相似度 指纹图谱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配比对蛇果黄堇组培苗增殖及生根诱导的影响
16
作者 李倩 黄丽容 +5 位作者 韦莹 雷明 张占江 周翠云 潘丽梅 李翠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90-1194,共5页
为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蛇果黄堇组培苗增殖及生根诱导的影响,使用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吲哚丁酸(IBA,0.2,0.5,1.0 mg·L^(-1))、吲哚乙酸(IAA,0.1,0.2,0.5 mg·L^(-1))、6-苄基腺嘌呤(6-BA,0.3,0.6,1.0 mg·L^(-1))进行三水... 为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蛇果黄堇组培苗增殖及生根诱导的影响,使用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吲哚丁酸(IBA,0.2,0.5,1.0 mg·L^(-1))、吲哚乙酸(IAA,0.1,0.2,0.5 mg·L^(-1))、6-苄基腺嘌呤(6-BA,0.3,0.6,1.0 mg·L^(-1))进行三水平三因素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增殖培养基;采用NAA(0.5,1.0,2.0 mg·L^(-1))、IBA(0.5,1.0,2.0 mg·L^(-1)),筛选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增殖和诱导培养基以MS+0.2 mg·L^(-1)IBA+0.1 mg·L^(-1)IAA+0.3 mg·L^(-1)6-BA增殖效果最佳,增殖倍数在8倍以上,且适宜用于蛇果黄堇分化不定芽,能有效增加苗株数量;MS+0.5 mg·L^(-1)NAA(pH值5.8)是蛇果黄堇主根生根的最佳培养基,MS+1.0 mg·L^(-1)IBA(pH值5.8)是蛇果黄堇须根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本研究确定了适宜蛇果黄堇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显著提高了蛇果黄堇的增殖效率和生根质量,为蛇果黄堇的高效繁殖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果黄堇 组织培养 增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院一体化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的SWOT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永 樊杭 +5 位作者 孙心悦 王嘉孺 邓锦欣 赵甜甜 谭思连 张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993-2997,共5页
在总结校院一体化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该体系进行战略管理态势分析(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分别从政府、高校、医院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校院一体化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的... 在总结校院一体化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该体系进行战略管理态势分析(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分别从政府、高校、医院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校院一体化中医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根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为保证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紧密衔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态势分析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术汤通过P53/SLC7A11/GPX4通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
18
作者 陈鑫源 吴成挺 +4 位作者 李瑞迪 潘雪芹 张耀丹 陶俊宇 林才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3-1371,共9页
目的 探讨双术汤调控胃癌铁死亡的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双术汤与胃癌铁死亡的共同靶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HPA数据库、生存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组(经... 目的 探讨双术汤调控胃癌铁死亡的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双术汤与胃癌铁死亡的共同靶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HPA数据库、生存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组(经双术汤含药血清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铁死亡抑制剂组Fer-1(经双术汤含药血清和铁死亡抑制剂Fer-1共同干预的AGS细胞)、铁死亡抑制剂组(仅经Fer-1干预的AGS细胞)4组,检测细胞活力、铁死亡相关指标(活性氧、铁离子、谷胱甘肽)、P53/SLC7A11/GPX4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形态的改变。动物实验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双术汤组(双术汤灌胃)、双术汤+Fer-1组(双术汤灌胃+腹腔注射Fer-1)、Fer-1组(腹腔注射Fer-1),检测裸鼠肿瘤体积与质量、HE染色评估肿瘤病理情况,评估P53/SLC7A11/GPX4表达水平。结果 双术汤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汉黄芩素,与核心靶点P53结合紧密。双术汤能够抑制AGS细胞增殖,以高剂量浓度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与对照组及双术汤+Fer-1组比较,双术汤组ROS和Fe2+均升高(P<0.05),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SLC7A11、GPX4蛋白及基因水平降低(P<0.05);与双术汤组相比,Fer-1组ROS和Fe2+均降低(P<0.05),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SLC7A11、GPX4蛋白、基因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线粒体形态正常,双术汤组线粒体皱缩、嵴模糊甚至消失、膜密度升高;双术汤+Fer-1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较前减轻,Fer-1组线粒体形态与对照组相似。双术汤组肿瘤体积和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排列紊乱并出现坏死,而联合Fer-1后坏死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双术汤组P5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SLC7A11和GPX4蛋白及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双术汤组相比,双术汤+Fer-1组ROS和Fe2+水平降低(P<0.05),P53表达下降,SLC7A11和GPX4表达升高(P<0.05)。结论 双术汤能够抑制胃癌皮下移植瘤及胃癌细胞生长,其机制与P53/SLC7A11/GPX4轴诱导胃癌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双术汤 铁死亡 P53/SLC7A11/GPX4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绘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9-30,共2页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构建是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采取多种培养措施,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大思政”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医学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的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蕊 陈文辉 +1 位作者 李双蕾 粟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497-2499,共3页
从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三方面总结近年来中医学防治骨质疏松症现状,以及应用现代研究方法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机理的认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设想,以期中医学防治骨质疏松症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学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