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敷和备化方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218例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锐沅 荣震 +3 位作者 满婷婷 覃艳春 刘秋月 莫春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19-2225,共7页
目的探究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肝病科和介入科接受治... 目的探究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肝病科和介入科接受治疗的肝郁脾虚型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按患者是否服用中药敷和备化方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TACE治疗,治疗组加用敷和备化方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血清AFP水平、肝纤维化四项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肝功能指标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不同时间不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最终整理出患者21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118例,治疗组患者100例。治疗组治疗8周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3%、66%,16周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4%、69%;对照组疗8周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6.27%、68.64%,16周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0.51%、68.64%,两组患者8周及16周客观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8周与16周的KPS评分、纤维蛋白原、Alb较前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两组间治疗8周及16周比较,KPS评分、纤维蛋白原、Al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FP、肝纤维化四项指标、ALT、AST、PT、中医症候积分较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两组间治疗8周及16周后比较AFP、肝纤维化四项指标、ALT、AST、PT、中医症候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在8周时间与16周CD3^+、CD4^+、CD4^+/CD8^+水平较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CD8+水平较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治疗8周及16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常规行TACE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敷和备化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敷和备化方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