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石症的形成机制及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7
1
作者 滕金豪 陈伟棠 +3 位作者 潘孟 李敏朋 罗艳萍(综述) 俞渊(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9-1494,共6页
胆石症是肝胆外科的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复发率高,手术取石是胆石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研究发现,病理性胆汁形成及胆道动力学改变是胆道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键环节,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科取石手段也愈加多样化,临床中为... 胆石症是肝胆外科的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复发率高,手术取石是胆石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研究发现,病理性胆汁形成及胆道动力学改变是胆道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键环节,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科取石手段也愈加多样化,临床中为达到更优疗效,会根据发病部位及不同取石方式的特点,从而制定对应的外科治疗方案。本文现就胆石症的形成机制与外科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形成机制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康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宁余音 吴倩 +6 位作者 姜涛 黄华勇 李裕波 周丽 农玉梅 黄洁 刘芮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1,48,共4页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下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行壮医药线点灸止吐穴、谷线穴、脐环穴,连续3 d后...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下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行壮医药线点灸止吐穴、谷线穴、脐环穴,连续3 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疼痛及疲劳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结直肠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术患者于术后施以壮医药线点灸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壮医药线点灸 穴位 排气 排便 腹胀 疼痛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神经元损伤探讨脊髓伤方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效应机制
3
作者 杨汉立 刘春志 +4 位作者 史明 胡明告 卜献忠 钟远鸣 许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87-1495,共9页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脊髓伤方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TAK-715,50 mg/kg)、脊髓伤方低(9.7 g/kg)、中(19.4 g/kg)、高(38.8 g/kg)剂量组,每组6只,连...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脊髓伤方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TAK-715,50 mg/kg)、脊髓伤方低(9.7 g/kg)、中(19.4 g/kg)、高(38.8 g/kg)剂量组,每组6只,连续干预4周。观察术后1、2、4周BBB评分和斜板实验;HE和Nissl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及神经元情况;免疫荧光检测BDNF、β-catenin、Bax、Bcl-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分显著降低(P<0.05),BDNF、β-catenin、Bcl-2表达下降(P<0.05),Bax表达升高(P<0.05);β-Catenin、LRP-6、p-GSK-3β表达下降(P<0.05),Caspase-3、Caspase-9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脊髓伤方高剂量组术后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分显著升高(P<0.05),BDNF、β-catenin、Bcl-2表达上升(P<0.05),Bax表达下降(P<0.05);β-Catenin、LRP-6、p-GSK-3β表达上升(P<0.05),Caspase-3、Caspase-9表达下降(P<0.05)。结论脊髓伤方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脊髓微环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脊髓伤方 颈椎病 神经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钟远鸣 程俊 +5 位作者 张家立 李智斐 仇振茂 付拴虎 卢大汉 杨高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3974-3978,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PVP治疗脊柱肿瘤...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PVP治疗脊柱肿瘤的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对各项研究的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率、功能状态恢复率、生存率、经济效益(住院费用及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1 022例患者,文献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PVP组)与对照组(其他治疗方式,包括开放性手术、化疗、椎体后凸成形术等)治疗脊柱肿瘤后,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两组功能状态恢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P=0.85)。但对于疼痛缓解率、生存率以及经济效益(包括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P治疗脊柱肿瘤止痛效果佳,经济效益好,生存率较高。但文中部分观察指标临床报道较少,Meta分析结果尚缺乏说服力,结论需更多设计严谨的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椎体成形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孟 李敏朋 +1 位作者 俞渊 常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8例有胆道手术史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采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结...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8例有胆道手术史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采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结石残留情况、二期胆道镜取石次数、结石清除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经皮经肝一期扩张窦道胆管造瘘硬质胆道镜取石,无严重出血、脏器损伤及术后胆漏等并发症。18例均行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其中胆道镜取石1次1例,2次4例,3次及以上13例,最终结石取净16例(88.9%)。18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3~26个月),16例取净结石者有2例复发,16例治疗效果为优,2例偶发胆管炎。结论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有胆道手术史患者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病 胆道手术史 胆道镜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保华 钟远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7-640,共4页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通常指椎间盘切除术后症状缓解,其后出现同一节段同侧和(或)对侧椎间盘再次突出,引起相应的神经、马尾压迫症状[1],患病率在7%~24%[2]。RLDH患者由于初次后路手术的原因,...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通常指椎间盘切除术后症状缓解,其后出现同一节段同侧和(或)对侧椎间盘再次突出,引起相应的神经、马尾压迫症状[1],患病率在7%~24%[2]。RLDH患者由于初次后路手术的原因,术后通常伴有瘢痕异常增生、椎管内广泛粘连,合并腰椎滑脱和失稳倾向,增加再次手术的风险和难度。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是再次手术的常见并发症[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治疗 常见并发症 脊柱 再次手术 神经损伤 硬脊膜撕裂 DI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灵仙胶囊对小鼠胆结石形成及肝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吕震 俞渊 +5 位作者 王兵 李辉 金萌 王宇 刘明 唐乾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中药复方大黄灵仙胶囊方对防治胆结石具有明显疗效。文中构建C57BL/6小鼠胆石病模型,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C57BL/6小鼠胆结石形成、肝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 目的中药复方大黄灵仙胶囊方对防治胆结石具有明显疗效。文中构建C57BL/6小鼠胆石病模型,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C57BL/6小鼠胆结石形成、肝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和大黄灵仙胶囊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给予致石饲料喂养(高脂、高胆固醇)8周,期间大黄灵仙胶囊组和熊去氧胆酸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处理。8周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采集标本,观察小鼠成石率、生化指标、肝病理变化等。结果小鼠经8周造模用药后,模型组小鼠成石率达1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UDCA组、大黄灵仙胶囊组成石率42.85%、37.5%,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溴化钾压片光谱定性分析小鼠胆结石成分可在2939、1446、1382、1056/cm胆固醇特有红外吸收峰值,并经半定量分析其胆固醇成分约93%-96%;血清生化检测熊去氧胆酸组和大黄灵仙胶囊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为(0.60±0.34)、(1.02±0.62)mmol/L,三酰甘油为(0.93±0.19)、(0.82±0.22)mmol/L,总胆固醇为(4.10±0.96)、(4.36±0.86)mmol/L,总胆红素为(1.97±0.34)、(1.30±0.43)mmol/L,谷草转氨酶为(121.77±35.41)、(150.60±64.17)mmol/L,谷丙转氨酶为(115.10±64.05)、(108.00±45.30)mmol/L指标均优于模型组(2.04±0.31)、(1.31±0.31)、(5.94±1.03)、(2.90±0.50)、(362.60±96.18)、(444.50±223.1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去氧胆酸组、大黄灵仙胶囊组小鼠肝病理学检查发现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等改善优于模型组,但较正常对照仍有轻微改变。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可降低小鼠胆结石模型成石率,并改善小鼠血清生化学和肝组织形态学改变,从而达到防治胆结石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小鼠 大黄灵仙胶囊 病理 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减压置钉术式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勇喜 覃海飚 +5 位作者 农必华 覃浩然 付拴虎 宋泉生 卢大汉 谷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减压置钉术式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multilevel thoracolumbar tuberculosis,MT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MTB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减压置钉术式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multilevel thoracolumbar tuberculosis,MT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MTB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及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和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症状均缓解。对照组发生脑脊液漏5例、窦道形成2例、结核复发3例,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观察组无相关并发症出现,两组病例椎间植骨均骨性融合。两组患者术后1周、3、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指数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及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之间的VAS评分、ODI指数及Cobb角在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相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采取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MTB,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脊柱后方结构、病灶清除彻底、并发症少、远期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胸腰椎结核 后路 经皮椎弓根螺钉 前路 病灶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65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小平 莫绍雄 +2 位作者 莫安胜 吴军 韦懿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9-669,共1页
孤立性肺结节(SPN)随着CT检查越来越普遍,它的发现明显增多,且结节中肺癌所占比例较高,所以要高度重视。我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65例SPN.现就其诊治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检查 临床资料 S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将逐瘀汤加减方治疗中风急性期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云中 张高炼 +4 位作者 韦可聪 谢伟星 周庆 梁韡斌 张晓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801-802,共2页
目的 探讨大将逐瘀汤加减方治疗中风急性期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大将逐瘀汤+脱水剂;对照组单纯给予脱水剂。1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目的 探讨大将逐瘀汤加减方治疗中风急性期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大将逐瘀汤+脱水剂;对照组单纯给予脱水剂。1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将逐瘀汤+脱水剂治疗中风急性期脑水肿患者,可降低腹压、脑压,预防肠梗阻,减轻脑水肿,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将逐瘀汤加减方 中风急性期脑水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梁韡斌 张高炼 +2 位作者 毛柯 韦可聪 梁建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0-280,287,298,共3页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系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表情肌发作性、反复、不自主的抽动,有时可累及颈阔肌,多为单侧,少数病例可双侧起病。面肌痉挛常发于40~50岁,文献报道综合发病率为11/10万,且表现出明显...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系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表情肌发作性、反复、不自主的抽动,有时可累及颈阔肌,多为单侧,少数病例可双侧起病。面肌痉挛常发于40~50岁,文献报道综合发病率为11/10万,且表现出明显的女性高发特点[1]。一般认为,除了一些明确的病因外,原发性HFS大多数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所引起,微血管减压术(MVD)通过解除血管压迫,缓解神经血管冲突以达到长期控制痉挛的特点,已成为现今治疗HFS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然而MVD并非绝对安全,手术并发症来自于手术操作对脑组织的影响,特别是面神经本身,面瘫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然而根据面瘫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术后即刻出现的面瘫和迟发性面瘫。对于迟发性面瘫( delayed facial palsy, DFP)至今尚无明确定义,综合相关研究认为术后迟发性面瘫出现高峰集中在术后3d到2周内。迟发性面瘫是MVD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2.8%~8.3%[3,4]。本文就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病因、发病率、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迟发性面瘫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创腰椎融合工具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拴虎 覃海飚 +8 位作者 钟远鸣 覃浩然 韦家鼎 伍亮 陈勇喜 宋泉生 卢大汉 谷金 许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318-2323,2330,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腰椎融合技术工具在临床上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腰椎峡部裂的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新型腰椎融合工具治疗组)和B组(后路腰...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腰椎融合技术工具在临床上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腰椎峡部裂的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新型腰椎融合工具治疗组)和B组(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伤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等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性别、BMI、手术节段、术前VAS评分、术前JOA评分、术前ODI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伤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口疼痛VAS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14天、术后1个月JOA评分及OD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在治疗腰椎峡部裂方面,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伤口小、恢复快等优势,同时症状缓解明显、疗效满意。然而与PLIF技术对比,术中X线透视次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腰椎峡部裂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灵仙方对LPS诱导的肝内胆管组织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及Wnt5a-Ca;-PKC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曼 戴建业 +2 位作者 俞渊 唐乾利 陈金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方对LPS诱导的肝内胆管组织损伤大鼠Wnt5a-钙离子(Ca;)-活化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通路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灵仙方组(320 mg/kg)、炎症信号阻断剂组(PDTC+SB203580,120 mg...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方对LPS诱导的肝内胆管组织损伤大鼠Wnt5a-钙离子(Ca;)-活化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通路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灵仙方组(320 mg/kg)、炎症信号阻断剂组(PDTC+SB203580,120 mg/kg+10 mg/kg)、大黄灵仙方+信号阻断剂组(320 mg/kg+120 mg/kg+10 mg/kg),每组12只。采用胆总管注射内毒素LPS构建肝内胆管组织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连续给药3 d,2次/d。末次给药12 h后,ELISA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水平;截取胆管周围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荧光免疫法检测胆管组织细胞内Ca;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胆管组织Wnt5a、骨桥蛋白(OPN)、PK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BIL、TBA、TNF-α、IL-6水平、胆管组织细胞内Ca;水平、胆管组织Wnt5a、OPN、PKC mRNA及蛋白、IL-6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炎症信号阻断剂组及大黄灵仙方组大鼠TBIL、TBA、TNF-α、IL-6水平、细胞内Ca;水平、Wnt5a、OPN、PKC mRNA及蛋白、IL-6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炎症信号阻断剂组及大黄灵仙方组相比,大黄灵仙方+信号阻断剂组上述指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大黄灵仙方可能通过抑制Wnt5a-Ca;-PKC信号通路活化降低肝内胆管组织损伤大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肝内胆管组织损伤 炎症 Wnt5a-钙离子-活化蛋白激酶C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椎间孔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成日(综述) 黄保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1-644,共4页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er disc herniation,FLLDH)指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同节段神经根后节和神经根,造成同节段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伴受损神经根支配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er disc herniation,FLLDH)指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同节段神经根后节和神经根,造成同节段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伴受损神经根支配区不同程度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1]。本病最早由Abdullah等[2]于1974年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外 治疗 运动功能损伤 椎间盘组织 机械性压迫 放射性疼痛 腰骶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灵仙方对胆固醇结石豚鼠模型胆囊Cajal间质细胞中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丽君 甘苡榕 +5 位作者 刘春丽 李承积 杨文 庞浇安 滕金豪 俞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6-382,共7页
目的 观察在大黄灵仙方的调控下干细胞生长因子(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影响胆囊动力学改变的可能机制,为大黄灵仙方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及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5只SPF级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 观察在大黄灵仙方的调控下干细胞生长因子(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影响胆囊动力学改变的可能机制,为大黄灵仙方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及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5只SPF级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其中正常组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中药组予高脂致石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5只豚鼠,肉眼观察下结石形成超过4只,则判断为模型建立成功。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大黄灵仙方灌胃,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取豚鼠胆囊组织,HE染色观察观察胆囊组织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测定胆囊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测定胆囊平滑肌组织中scf、c-kit的蛋白表达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多重比较法。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胆囊组织炎症明显,中药组胆囊组织内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模型组中,胆囊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最高,中药组次之,正常组最低(P值均<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豚鼠胆囊平滑肌组织中scf、c-kit蛋白在正常组、中药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值均<0.05)。结论 大黄灵仙方能增强胆囊动力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胆囊Cajal间质细胞中的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胆石 Cajal小肠细胞 信号传导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诱导胆管炎症对胆管上皮细胞骨架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及大黄灵仙方对其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承积 俞渊 +2 位作者 甘苡榕 庞浇安 杨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50-755,共6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细胞骨架的影响以及大黄灵仙方调节NF-κB/MAPK信号通路对细胞骨架蛋白的作用。方法:采用鬼笔环肽荧光染色剂对各组干预后的胆管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骨架的排...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细胞骨架的影响以及大黄灵仙方调节NF-κB/MAPK信号通路对细胞骨架蛋白的作用。方法:采用鬼笔环肽荧光染色剂对各组干预后的胆管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骨架的排列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骨架蛋白F-actin的表达。结果:LPS干预后,胆管上皮细胞出现细胞核皱缩或破损,骨架丝状断裂或成团;通路阻制剂联合大黄灵仙方干预后细胞骨架部分修复;其余各组细胞骨架均有不同程度的断裂。与正常组相比,LPS组F-actin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LPS组相比,LPS组+中药组、LPS+PDTC+中药组、LPS+SB203580+中药组、LPS+PDTC+SB203580+中药组F-act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中药组相比,LPS+PDTC+中药组、LPS+SB203580+中药组、LPS+PDTC+SB203580+中药组F-act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灵仙方可恢复炎症状态下胆管上皮细胞骨架的排列顺序,保护其微丝结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MAPK信号通路的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细胞 大黄灵仙方 LPS 细胞骨架 胆管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