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3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梅梦如 李雨 +7 位作者 陈炳东 刘美燕 卢昌林 刘志芳 黄小桃 林镛 颜耿杰 龙富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199,共5页
腹水的产生是肝硬化从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的标志,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中医学认为其病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水停、气结、血瘀相互夹杂致病。近年来,国内学者运用中医药防治肝硬化腹... 腹水的产生是肝硬化从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的标志,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中医学认为其病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水停、气结、血瘀相互夹杂致病。近年来,国内学者运用中医药防治肝硬化腹水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在缩小腹围、减轻腹胀、增加尿量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降低门静脉高压、利尿、改善炎症介质水平、调节肠道菌群、调控水通道蛋白表达等方面。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肝硬化腹水相关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中医药治疗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防治肝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胡梦玲 李炯汾 +2 位作者 曾阳玲 张日云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7-1212,共6页
随着中医药和代谢组学在肝衰竭诊疗中的同步发展,依靠磁共振、质谱、色谱技术、代谢流分析、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可以定性或定量分析肝衰竭动物模型和患者体内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并找到特定的生物标志物,以便于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 随着中医药和代谢组学在肝衰竭诊疗中的同步发展,依靠磁共振、质谱、色谱技术、代谢流分析、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可以定性或定量分析肝衰竭动物模型和患者体内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并找到特定的生物标志物,以便于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本文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肝衰竭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中医证候的鉴别以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肝衰竭的中医药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干预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良江 毛德文 +4 位作者 张荣臻 黄国初 王涵 秦伟彬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8,共8页
肝纤维化(HF)是一种由于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组织结构异常修复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相关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能与HF的发生有关,而中医药在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干预HF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本文概述了程序性细胞死亡影... 肝纤维化(HF)是一种由于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组织结构异常修复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相关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能与HF的发生有关,而中医药在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干预HF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本文概述了程序性细胞死亡影响HF的主要机制,并从中医角度出发探讨中医药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改善HF的可能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 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远亮 吴林 +4 位作者 蓝雪琳 潘艺彬 陈昭 秦丽清 陈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217,共6页
随着全球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脑卒中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加,而大部分的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治疗策略,然而缺血脑组织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二次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 随着全球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脑卒中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加,而大部分的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治疗策略,然而缺血脑组织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二次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因此,减轻CIRI,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治疗CIRI手段有限,而中医药干预CIRI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独特优势。研究表明CIRI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是诱导炎症反应的枢纽,其调控炎症相关因子和蛋白的转录,介导的CIRI进展。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基于NF-κB信号通路中医药有效减少炎症反应及减轻CIRI,故该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西医病理机制阐述了CIRI的中医病因病机,并基于NF-κB信号通路分别从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及制剂、针灸疗法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NF-ΚB信号通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K信号通路的中医药干预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彭金婵 谢胜 +7 位作者 王光耀 刘柱 陈南 杨成宁 严静 曾耀萱 钱锦程 黎丽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06-3015,共10页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疾病,以发热、寒颤、气促、意识改变为特征,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严重并发症。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连年居高,存在医疗资源耗...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疾病,以发热、寒颤、气促、意识改变为特征,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严重并发症。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连年居高,存在医疗资源耗费大、预后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经济负担。因此,探索高效、安全、廉价的新型治疗方法十分重要。本病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炎症反应失衡是脓毒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是受环境因素或炎症因子等激活的信号通路,介导增殖、分化、炎症反应和凋亡等功能,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目前,抗生素、液体复苏、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脓毒症的主要方法,虽然能遏制部分病情的进展,但部分治疗效果欠佳。大量文献证实,中医药干预脓毒症具有显著优势,其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控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加强免疫防御而有效治疗脓毒症,是脓毒症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仍缺乏对中医药调控MAPK信号通路治疗脓毒症的系统综述。故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数据库脓毒症相关文献,系统性总结MAPK信号通路与脓毒症的关系及中医药在其中的作用,为脓毒症的治疗及开发新药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MAPK信号通路 中医药 炎症因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糖酵解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廖乃彬 陈炜 +5 位作者 朱小敏 廖世锋 李倩倩 梁怡 麦芳瑜 何瑷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且发病机制复杂,以至于该病在全球有着很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尽管现在的诊疗设备和药物研发与时俱进,但目前的医疗技术仍无法彻底治愈该病,因此深入探索AD的发病机制和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且发病机制复杂,以至于该病在全球有着很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尽管现在的诊疗设备和药物研发与时俱进,但目前的医疗技术仍无法彻底治愈该病,因此深入探索A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标靶意义重大。AD的病理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是其特征性改变之一,有氧糖酵解(AEG)是大脑中特殊的代谢途径,可通过快速消耗葡萄糖产生神经元所需能量和底物,改善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和氧化损伤,有助于记忆与认知功能的恢复。近年许多文献相继报道了AEG在AD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对该机制的干预研究。本文旨在综述AEG在AD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AEG治疗AD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未来中医药防治AD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有氧糖酵解 中医药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黄鸿娜 符燕青 +1 位作者 黄晶晶 张文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201-203,共3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日益增加,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尚无较理想治疗特效药,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对脂肪肝治疗颇具成效。文章搜集了近5年来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就脂肪...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日益增加,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尚无较理想治疗特效药,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对脂肪肝治疗颇具成效。文章搜集了近5年来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就脂肪肝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药复方及中医特色疗法展开综述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名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0
8
作者 莫喜晶 韦春回 陈国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840-84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1998—2012.4)、CBM(1998—2012.4)、VIP(1998—2012.4)、万方数据库(1998—2012.4)、PubMed(1998—2012.4)、EM-base(1998—2012.4)等,纳入中...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1998—2012.4)、CBM(1998—2012.4)、VIP(1998—2012.4)、万方数据库(1998—2012.4)、PubMed(1998—2012.4)、EM-base(1998—2012.4)等,纳入中药与空白、安慰剂或西药对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两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0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个研究,合计24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药组的总显效率(RR=1.75,95%CI:[1.56,1.97])、总有效率(RR=1.38,95%CI:[1.31,1.46])、病理学改善:萎缩(RR=2.14,95%CI:[1.65,2.78])、肠化(RR=2.50,95%CI:[1.79,3.49])、不典型增生(RR=3.89,95%CI:[2.40,6.31])、胃镜黏膜改善情况(RR=1.26,95%CI:[1.10,1.45]);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显效率(RR=1.40,95%CI:[1.19,1.65])、总有效率(RR=1.28,95%CI:[1.18,1.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安全有效,但因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目前还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药 中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文辉 蒋云霞 +3 位作者 白蕊 李双蕾 陈远瑾 王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10-213,共4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是指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以骨小梁发生改变为主,包括骨小梁断裂和变薄。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髋部骨折,由于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给...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是指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以骨小梁发生改变为主,包括骨小梁断裂和变薄。该病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髋部骨折,由于患者的特殊机体状态,使伤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中医药是指南承认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之一,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带来契机。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进展进行阐述,以便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46
10
作者 钟远鸣 叶伟权 +3 位作者 邱伟 赵庆瑞 黄勇 付小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471-475,480,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脊柱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好发于L4/L5以及L5/S1椎间盘。LDH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研究表明,除了出现马尾综合征或者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患者需要手术外,绝大多数LDH的患者可...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脊柱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好发于L4/L5以及L5/S1椎间盘。LDH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研究表明,除了出现马尾综合征或者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患者需要手术外,绝大多数LDH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随着科学技术及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治疗LDH的机理被逐渐阐明,其临床疗效正被逐渐认可,用中医药治疗LDH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等症状,而且还具有副作用小、操作便捷以及成本低廉的特点。本文通过搜索查阅国内、外中医药治疗LDH的文献报道,从中药、针灸推拿、正骨、小针刀、穴位注射、牵引、刮痧拔罐等方面阐述各自的疗效机制,以期为临床上治疗LDH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1
作者 卢健棋 李苏依 +5 位作者 卢俊燊 朱智德 黎炯彤 黄芮 黄溥玮 余梅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就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基础实验等各方面的诸多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文富 王振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中医药在肝纤维化防治中不断有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中医药抗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方面: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增殖活化,减少肝细胞损伤;促进HSC凋亡... 中医药在肝纤维化防治中不断有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中医药抗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方面: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增殖活化,减少肝细胞损伤;促进HSC凋亡;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降解;降低肝窦阻力,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调节胶原代谢,降低肝组织胶原纤维水平;调控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改善肝脏代谢;减轻氧化应激;降低蛋白表达,调节免疫应答等。通过总结近3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中医药逆转肝纤维及抑制肝纤维化进展方面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药 分子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从脏腑论治高脂血症的概况 被引量:14
13
作者 卢健棋 黄舒培 +3 位作者 庞延 彭志林 周宇桢 王林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32-2734,共3页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运动量减少及工作压力加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西药的降脂作用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历代中医家运用...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运动量减少及工作压力加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西药的降脂作用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历代中医家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思维,从脏腑论治本病,疗效满意。对近年来中医药从脏腑论治高脂血症的概况进行总结及分析,并对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脏腑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荣震 陈羽娜 +3 位作者 莫春梅 王同彪 郑韦平 张因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47-2449,共3页
近年来,干预NLRP3炎症小体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新方向渐受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NLRP3炎症小体不仅是炎症发生的中心环节,也是促进肿瘤形成、侵袭、转移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的提取物及化合物对NLRP3炎症小体有抑制作用... 近年来,干预NLRP3炎症小体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新方向渐受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NLRP3炎症小体不仅是炎症发生的中心环节,也是促进肿瘤形成、侵袭、转移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的提取物及化合物对NLRP3炎症小体有抑制作用,文章旨在为中医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现状及前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领域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NLRP3炎症小体 非小细胞肺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菲 梁飞红 +1 位作者 张因彪 荣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2234-2236,共3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制剂应用及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作用下治疗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周围血运及逆转A549/DDP耐药等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思考现阶段研究的不足。方法:搜索2000年至今国内外关于肺腺癌A549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机制的相关文献... 目的:了解中医药制剂应用及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作用下治疗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周围血运及逆转A549/DDP耐药等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思考现阶段研究的不足。方法:搜索2000年至今国内外关于肺腺癌A549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机制的相关文献,并总结归纳研究经验。结果:部分中药提取物、中药单药、中药方剂以及中药与化疗药物联合等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抑制增殖机制多体现在Bax/Bcl-2、p53途径、PI3K/Akt、mTOR通路及相关蛋白上。结论:从大量文献报道中得出,中医药对肺癌A549有抑制增殖、转移和有促进凋亡的作用,现阶段对药物的时间-剂量效应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A549细胞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多靶点干预肝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聪 张荣臻 +4 位作者 王挺帅 覃秀容 黄鹏 胡晓 毛德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2期1749-1753,共5页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中医归属于“急黄”、“黄疸”范畴,发病多与“毒、痰、瘀、虚”相关。中医药在干...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中医归属于“急黄”、“黄疸”范畴,发病多与“毒、痰、瘀、虚”相关。中医药在干预肝衰竭上有着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本文对中医药干预肝衰竭就固有免疫、细胞因子作用及氧化应激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发病机制 多靶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卢健棋 庞延 +3 位作者 黄舒培 李济廷 卢洁 刘琛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1-373,共3页
众多研究表明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调控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有着独特的见解,现代临床研究也表明中医治疗对本病有着显著的疗效,对近年来中... 众多研究表明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调控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有着独特的见解,现代临床研究也表明中医治疗对本病有着显著的疗效,对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研究近况做一回顾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近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远鸣 叶伟权 +5 位作者 邱伟 赵庆瑞 黄勇 付小鹏 万通 何炳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866-871,共6页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耗费高的特点,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及精神压力。脊髓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机体康复慢,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系统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痉...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耗费高的特点,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及精神压力。脊髓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机体康复慢,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系统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痉挛、深静脉血栓、压疮等。虽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辅助器械等治疗相关并发症,但是中医药治疗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治疗不仅经济、副作用小,而且可以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搜索查阅国内外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相关并发症的文献报道,从中医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痉挛、静脉栓塞、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压疮、呼吸系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并发症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治疗 脊髓损伤 并发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布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姚春 黄良江 +5 位作者 黄国初 王萌 付蕾 张荣臻 龙富立 姚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531-2535,共5页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患者证候特征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0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人口学信息、常见中医诊断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中医...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患者证候特征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0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人口学信息、常见中医诊断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1043病例中,男821例(78.72%),女222例(21.28%),男女比例3.7∶1。年龄<30岁16例(1.53%),30~40岁76例(7.28%),40~50岁174例(16.68%),50~60岁342例(32.79%),≥60岁435例(41.7%)。前5位的中医诊断分别是肝厥(23.49%),肝癌(21.00%),鼓胀(16.68%),积聚(15.05%),黄疸(12.94%)。前5位的证型分别是肝气郁结(21.57%),肝胆湿热(18.98%),气滞血瘀(15.82%),痰浊阻窍(12.66%),肝肾阴虚(11.41%)。青中年的HE患者以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为主,大于60岁的HE患者则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占63.45%。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见证素依次为气滞(37.93%),痰湿(21.96%),热蕴(19.94%),血瘀(17.35%),浊毒(8.92%),阴虚(8.53%),寒凝(7.48%),气虚(6.90%),血虚(3.93%),风邪(3.07%),其他(3.07%)。结论:HE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证最多,其次是肝胆湿热证;HE好发人群与性别、年龄有关,且性别、年龄对中医证型具有一定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中医证型 证候要素 证候特征 肝气郁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中医/壮医“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智鹏 张钰琴 +7 位作者 姚春 王明刚 王娜 彭梦如 磨宁芳 郑娅晴 张荣臻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74,共5页
肝性脑病为肝病领域的疑难危重疾病,进展迅速、治疗手段有限、发病机制亟待突破。选择合适的防治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医/壮医肝性脑病“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进行述评,提出肝性脑病中... 肝性脑病为肝病领域的疑难危重疾病,进展迅速、治疗手段有限、发病机制亟待突破。选择合适的防治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医/壮医肝性脑病“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进行述评,提出肝性脑病中医/壮医“浊毒致病”新学说,解析“浊”“毒”及“浊毒致病”理论的科学内涵,构建肝性脑病“四步曲”防治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以“四方两技法”为代表的肝性脑病临床防治新方案,继而阐明核心方药与技法防治肝性脑病的效应机制与生物学基础,以期为肝性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浊毒致病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