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洋黏细菌防治甘蔗梢腐病的筛选评价
- 1
-
-
作者
官佳松
卢天梅
邹承武
蒙姣荣
马仲辉
苏志维
-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广西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65-3276,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098)
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XKLSCB-202004)
+1 种基金
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团队科研专项(2018ZD005-A08)
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杏林青年英才”项目(2022C039)。
-
文摘
【目的】明确来源于广西北部湾的海洋黏细菌对甘蔗梢腐病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潜力,为研发有效防治甘蔗梢腐病的生物农药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以来源于广西北部湾不同海洋生境的12种62株黏细菌为研究对象,以2株广西蔗区甘蔗梢腐病优势病原菌甘蔗镰孢菌(Fusarium sacchari)9DF-3-2和FS-2-1为靶标,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评价黏细菌对甘蔗镰孢菌的拮抗作用,初步筛选出潜力活性菌株;利用透析膜对峙培养法、菌丝裂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等从拮抗作用方式、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评价潜力活性菌株对甘蔗镰孢菌的生物防治潜力。【结果】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62株黏细菌中发现47株黏细菌对2株甘蔗镰孢菌9DF-3-2和FS-2-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活性菌株率达75.8%,有18株黏细菌对2株甘蔗镰孢菌的抑菌直径大于1.000 cm,其中以叶柄黏球菌(Myxococcusstipitatus)T163和蜂窝囊菌(Melittangiumsp.)T269的抑制作用最强。黏细菌胞外发酵液对甘蔗镰孢菌菌丝裂解试验结果显示,黏细菌T163和T269的胞外发酵液对2株甘蔗镰孢菌的菌丝抑制作用最明显;透析膜平板隔离试验结果显示,黏细菌T269、T163和T071受透析膜隔离后对甘蔗镰孢菌仍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黏细菌发酵提取物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黏细菌T163和T269的发酵提取物对2株甘蔗镰孢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浓度为100.0μg/mL的T163发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好,其对9DF-3-2和FS-2-1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3.97和84.58μg/mL。【结论】来源于广西北部湾的海洋黏细菌T163和T269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甘蔗镰孢菌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开发成绿色生物防治剂的潜力。
-
关键词
海洋黏细菌
甘蔗梢腐病
甘蔗镰孢菌
活性菌株筛选
-
Keywords
marine myxobacteria
sugarcane pokkah boeng
Fusarium sacchari
active strains screening
-
分类号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鸦胆子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 2
-
-
作者
栾同同
何亚玲
辛璐
蒙康婷
刘永宏
苏志维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广西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35-404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098)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经费(05019055)
+1 种基金
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杏林青年英才”项目(2022C039)
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团队科研专项(2018ZD005-A08)。
-
文摘
目的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ruceanic acid E(1)、15-O-(3-hydroxy-3-methy1butanoyl)-brucealide(2)、bruceine L(3)、aglycone of yadanzioside D(4)、javanicolide A(5)、javanicolide C(6)、bruceanic acid A(7);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leomiscosin A(8)、ceplignan(9)、threoguaiacylglycerol 8′-(4-hydroxymethyl-2-methoxyphenyl)ether(10)、erythro-guaiacylglycerol 8′-(4-hydroxy-methyl-2-methoxyphenyl)ether(11)。化合物3、8可抑制RAW264.7细胞产生NO。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鸦胆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具有抗炎活性。
-
关键词
鸦胆子
苦木内酯
木脂素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
Keywords
Brucea javanica(L.)Merr.
quassinoids
lignan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药用红树木榄胚轴抗HBV化学成分的研究
- 3
-
-
作者
梁考云
候师师
高程海
刘永宏
易湘茜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广西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药学院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4-203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353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20GXNSFGA297002)
+4 种基金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基金
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项目(2022B005)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XJ2021133)
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杏林拔尖人才资助项目(2022C008)
广西中医药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团队项目(2022A007)。
-
文摘
红树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胚轴为京族常用治疗乙肝中草药。为研究木榄胚轴中化学成分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活性,该文采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木榄胚轴不同萃取部位抗HBV活性,使用现代色谱和波谱方法对活性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测试获得的化学成分抗HBV活性。结果表明:(1)红树木榄胚轴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具有抗HBV活性;(2)从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胸腺嘧啶(2)、腺嘌呤核苷(3)、oryzalactam (4)、正丁基-O-D-吡喃果糖苷(5)、nortetillapyrone (6)、(4R,6S)-4-methoxyl-2,3-dihydroaquilegiolide (7)、(4R,6S)-2-dihydromenisdaurilide (8)、没食子儿茶素(9)、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1,2,3-tri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diol (10)和(-)-南烛木树脂酚-9-O-β-D-木吡喃糖苷(11),其中化合物4、5、7和8为首次从药用红树木榄中获得,化合物4具有抗HBV活性,其抑制率为23.59%。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木榄胚轴抗HBV化学成分。
-
关键词
木榄胚轴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抗乙肝病毒活性
-
Keywords
Bruguiera gymnorhiza hypocotyl
chemical constituents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ti-HBV activity
-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