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CRITIC法结合星点设计优选壮药骆芡愈巴布剂成型工艺
1
作者 谢孟姣 郭勇秀 +6 位作者 赖信宏 李芳婵 黄茵 黄艾艾 王雅琴 黄雪婷 蒋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41-147,196,共8页
以初黏力、持黏力及综合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壮药骆芡愈巴布剂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表明,壮药骆芡愈巴布剂空白基质最佳处方为NP-7001.6 g、微粉硅胶... 以初黏力、持黏力及综合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壮药骆芡愈巴布剂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表明,壮药骆芡愈巴布剂空白基质最佳处方为NP-7001.6 g、微粉硅胶1.0 g、甘羟铝0.8 g、甘油12.0 g、卡波姆9400.5 g、CMC-Na 0.5 g、EDTA-2Na 26 mg、去离子水10 mL;制备方法为NP-700、微粉硅胶、甘羟铝置于甘油中溶胀,作为A相,EDTA-2Na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卡波姆940、CMC-Na溶胀,作为B相,将A相加入B相中搅拌均匀,得到的空白基质与处方量药膏搅拌均匀即得。优选得到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实际生产可操作性大,可用于壮药骆芡愈巴布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骆芡愈巴布剂 AHP-CRITIC 星点设计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唐秀松 陈静 +1 位作者 张青槐 庞宇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2245-2250,2257,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网络关系探究黄芪对缺血性中风(IS)的治疗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以“Cerebral Ischemic Stroke”为关键词,在人类基因的综合数据库(GeneCar... 目的:通过构建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网络关系探究黄芪对缺血性中风(IS)的治疗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以“Cerebral Ischemic Stroke”为关键词,在人类基因的综合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IS疾病基因靶点;利用Perl脚本分析计算出黄芪-IS之间的共同基因,String网站用来构建黄芪-IS之间蛋白作用关系网络,黄芪-IS交集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则借助R软件完成。结果:从黄芪中筛选出16个有效成分,作用于137个IS疾病靶点,黄芪治疗IS的核心基因主要有AKT1、IL6、VEGFA、CASP3、JUN等。中药-疾病靶点共有144条GO生物学过程,功能主要与细胞活性、特异性DNA的表达和酶反应有关。共获得164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病毒通路、前列腺癌通路、TNF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膀胱癌通路、胰腺癌通路、丙型肝炎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等。结论:黄芪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治疗IS,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黄芪 网络药理学 药理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壮药三加皮中5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勇秀 蒋林 +3 位作者 农毅清 李芳婵 随家宁 魏博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6-422,共7页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三加皮中5种酚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AMS),以绿原酸为内参物,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 C_(18)(4.6 mm×250 mm,5μL),以乙腈(C)-0.2%磷酸(A)为流动相进...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三加皮中5种酚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AMS),以绿原酸为内参物,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 C_(18)(4.6 mm×250 mm,5μL),以乙腈(C)-0.2%磷酸(A)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5 nm。建立新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与内参物绿原酸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待测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ESM)测定的结果比较,评价QAMS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三加皮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10个产地的三加皮中5种成分QAMS计算值与ESM实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建立的一测多评法(QAMS)可应用于三加皮中5种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加皮 酚酸类 一测多评法 外标法 相对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胃癌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付宇蕾 罗业浩 +1 位作者 方刚(综述) 庞宇舟(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318,共5页
细胞焦亡是依赖于Gasdermin家族蛋白诱导细胞质膜形成膜孔的可调控的细胞死亡,以质膜孔隙形成和促IL-18、IL-1炎症因子生成释放为表现。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焦亡在癌症中的生物学作用日益凸显。细胞焦亡各关键组分尤其是Gasdermin家族... 细胞焦亡是依赖于Gasdermin家族蛋白诱导细胞质膜形成膜孔的可调控的细胞死亡,以质膜孔隙形成和促IL-18、IL-1炎症因子生成释放为表现。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焦亡在癌症中的生物学作用日益凸显。细胞焦亡各关键组分尤其是Gasdermin家族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显示出关键作用。细胞焦亡与胃癌的关系复杂,一方面细胞焦亡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细胞焦亡作为促炎性死亡的一种,可以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形成适宜的肿瘤微环境,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就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胃癌与细胞焦亡的相关研究探讨该生物学过程在胃癌中的作用,以期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胃癌 肿瘤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加皮及其近缘同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勇秀 李芳婵 +2 位作者 随家宁 农毅清 蒋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9期15-18,共4页
三加皮[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Merr.]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民间常用药用植物。对三加皮及其近缘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与归纳,探讨了三加皮及其同属植物的共性与个性,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三加皮的进一步... 三加皮[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Merr.]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民间常用药用植物。对三加皮及其近缘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与归纳,探讨了三加皮及其同属植物的共性与个性,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三加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建立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加皮[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Merr.]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