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在中医药干预抑郁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辰杰 施学丽 +1 位作者 樊明理 张玉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0-1185,共16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复发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复杂,常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信号通路转导异常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关...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复发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复杂,常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信号通路转导异常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发现,BDNF信号通路能有效调节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等,激活该通路可产生一定的抗抑郁效应。目前,抑郁症治疗主要采用西医传统抗抑郁药进行干预,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诸多弊端。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中医药在防治抑郁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针灸治疗等可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有效调节BDNF信号通路及上下游相关分子表达,能对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等神经生理学过程产生影响,发挥抗抑郁效应,弥补传统抗抑郁药的不足。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本文深入探讨了BDNF及其信号通路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并总结了中医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的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型抗抑郁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 中医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代谢:慢性肝病中医药防治新思路
2
作者 郭新华 王佳慧 +4 位作者 段雪琳 彭岳 赵铁建 郑洋 赵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8-1504,共7页
慢性肝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发现金属离子代谢与慢性肝病密切相关,部分中草药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离子代谢发挥防治慢性肝病的作用。目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的合成药物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多种中草药被用于慢性... 慢性肝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发现金属离子代谢与慢性肝病密切相关,部分中草药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离子代谢发挥防治慢性肝病的作用。目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的合成药物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多种中草药被用于慢性肝病的补充和替代疗法。本文介绍了金属离子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和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对慢性肝病的调控作用,分析表明金属离子代谢有望为慢性肝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于金属离子代谢防治慢性肝病,未来还需要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为慢性肝病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金属离子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Th1/Th2/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姣 林采玥 +4 位作者 梁弘 赵明阳 范小婷 方刚 林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49-1764,共16页
目的探究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2/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空线点灸组)、阳性对照组(普瑞巴林组)和... 目的探究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2/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空线点灸组)、阳性对照组(普瑞巴林组)和壮医药线点灸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予以单次腹腔注射树脂毒素(Resiniferatoxin,RTX)诱导PH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处理21天,于造模前3天、造模后第1、4、7天以及干预后第3、7、14、21天检测大鼠的缩足机械痛阈值(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PWT)和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干预结束后,取脊髓组织,检测Th1/Th2/Th17细胞比例变化及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阐明该疗法对此平衡机制的调控作用。结果树脂毒素造模后大鼠的PWT呈下降趋势,而TWL呈上升趋势,表现出热痛分离,契合PHN的临床表现。壮医药线点灸后,PHN大鼠PWT上升、TWL下降,改善了热痛分离趋势;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壮医药线点灸组均能通过促进中枢神经系统中Th1的应答,升高脊髓组织中CD4+IL-2+细胞比例以及IFN-γ、IL-2的含量,上调IFN-γ、IL-2 mRNA的表达以及其蛋白活性,同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Th2、Th17的应答,降低脊髓组织中CD4+IL-4+、CD4+IL-17A+细胞比例以及IL-4、IL-10、IL-17、IL-22的含量,下调IL-4、IL-10、IL-17、IL-22 mRNA的表达以及其蛋白活性,且阳性对照组与壮医药线点灸组在纠正中枢神经系统Th1/Th2/Th17淋巴细胞失衡方面疗效相当,均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可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热痛分离趋势,这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壮医药线点灸 中枢神经 Th1/Th2/Th17细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罗业浩 许栋涵 +1 位作者 黄安 阎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5-151,共7页
胃癌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病死率位居肿瘤类疾病前三,对于胃癌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和放化疗为主,同时联合生物疗法、中医药等方式的综合性诊疗方式已变成胃癌临床医学干预的大势所趋。系统地整理中医药对于胃癌的临床诊疗用药、穴位规... 胃癌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病死率位居肿瘤类疾病前三,对于胃癌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和放化疗为主,同时联合生物疗法、中医药等方式的综合性诊疗方式已变成胃癌临床医学干预的大势所趋。系统地整理中医药对于胃癌的临床诊疗用药、穴位规律,阐述了近年来中医在胃癌领域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通过整理131篇临床相关文献发现,胃癌的发病主要内因为脾胃气虚,感受体外邪毒为致病外因;在诊断方面,临床诊断多用各类教材及诊疗规范为主,评估指标多采取有效率、实体瘤疗效评价、中医证候评分、肿瘤标志物、免疫指标、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等多个结局指标组合评价。临床主要以中药、针灸配合化疗药联合治疗胃癌,在针灸治疗上,针灸选取穴位主要以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居多,所涉及经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特定穴位则以五腧穴为主;在中药治疗上,主要以补气药、利水消肿药及理气药使用频次最高;安全性评价方面则主要以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等为评价要素;随访内容多以患者生存率及复发情况为主;在纳入的临床文献中,虽然提及随机方法文献超过半数,但具体方法披露仅占小部分。通过整理与概述,以期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客观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胃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庞宇舟 林基勇 +3 位作者 方刚 梁凤珍 黄兰 张青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83-2486,共4页
目的:评价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2000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发表的相... 目的:评价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2000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提取并分析文献资料和数据,采用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11个RCTs共91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470例,对照组4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OR值为4.66,95%CI为[3.00,7.23]。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0001),治疗组有效率(93.8%)>对照组有效率(76.9%),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相比传统治疗方案,壮医药线点灸可能具有提升带状疱疹治疗效果的作用,但受到目前研究样本量小、方法学质量低的局限,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 带状疱疹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广西鹅掌柴质量标准建立
6
作者 温海成 苏永精 +2 位作者 谢澳 李灿 韦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54-157,173,共5页
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不同产地壮药广西鹅掌柴进行鉴定研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中规定的方法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壮药广西鹅掌柴显微鉴别特征性强... 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不同产地壮药广西鹅掌柴进行鉴定研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中规定的方法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壮药广西鹅掌柴显微鉴别特征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环己烷∶丙酮∶甲酸(8.5∶1.5∶0.4)为展开系统,此展开系统分离度较好,斑点清晰,以15 cm为展距,斑点分离度最佳;以10%硫酸乙醇溶液作为显色剂,紫外灯(365 nm)下检视;拟定壮药广西鹅掌柴水分含量不超过12.00%,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0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超过0.5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低于9.50%。其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稳定可靠、重复性较好、拟定范围合理,可为壮药广西鹅掌柴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广西鹅掌柴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碱类化合物调控慢性肝病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伊惠 王佳慧 +4 位作者 赵铁建 段雪琳 汪磊 郑洋 杨仕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2,共8页
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乙醇滥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化合物,在调控慢性肝病方面展现出了重要潜力。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这些化合... 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乙醇滥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化合物,在调控慢性肝病方面展现出了重要潜力。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这些化合物对肝纤维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关键病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还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来调节肝细胞代谢稳态,起到了调控慢性肝病的作用。本文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为慢性肝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类 肝疾病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伟锋 吴东阳 +4 位作者 范丽丽 王强 施学丽 梁静妍 郝二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7-1675,共9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及特点的挖掘,来探索并分析出治疗脾胃湿病用药规律。结果经分析得出,119张处方中,涉及病症以胃痛病(55例)、湿阻病(21例)、胃痞病(16例)居多,证型则以肝胃不和(45例,37.81%)、脾虚湿困证(18例,15.13%)、脾虚气滞证(14例,11.76%)为主,虚实证候以实证(73例,61.34%)所占比例最为之大;用药频率排名前十的为陈皮(67)、厚朴(64)、茯苓(59)、半夏(55)、郁金(53)、柴胡(53)、白芍(47)、石斛(46)、栀子(46)、党参(44)等;所用药物性味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药物功效分类则以补虚药(22.21%)和理气药(12.90%)为多。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陈皮和茯苓(45)、半夏和陈皮(41)、白芍和柴胡(40)、柴胡和厚朴(35)、白芍和厚朴(34)等。结论邓教授治疗脾胃湿病,始终以其“理湿勿忘通瘀滞”的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反性配伍”和“寒温和合”的遣方用药方法,擅用理气化湿、疏肝健脾,兼以化瘀行滞的方药,从而形成其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脾胃湿病 理湿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BT/MEBO联合壮医解毒祛邪法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欣 尹星 +3 位作者 狄钾骐 张齐 戴建业 何晓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86-3796,共11页
目的探究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联合壮医解毒祛邪法通过调控Wnt/β-catenin、Hippo/YAP信号通路与血浆代谢产物间的交互效应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机制。方法SPF级SD... 目的探究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联合壮医解毒祛邪法通过调控Wnt/β-catenin、Hippo/YAP信号通路与血浆代谢产物间的交互效应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机制。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治组、壮药组、联合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仅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其余各组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正常饲养,外治组按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换药每日1次,壮药组使用壮药水煎剂溶液灌胃每日1次,联合组同时使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换药及壮药水煎剂溶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12天,在第1、4、8、12天取创面皮肤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catenin、YAP1、MST1、Cyclin D1、Survivin的表达情况。在第12天取动脉血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经12天治疗后,联合组创面明显缩小,有效率优于模型组、外治组、壮药组(P<0.005)。各组大鼠β-catenin、YAP1、Cyclin D1、Survivin的表达随时间递推而增大,MST1的表达随时间递推而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在调控各mRNA的表达方面均优于模型组、外治组、壮药组(P<0.05)。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血浆代谢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联合组血浆代谢产物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外治组、壮药组。结论MEBT/MEBO联合壮医解毒祛邪法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Hippo/YAP信号通路与血浆代谢产物间的交互效应,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更好地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BT/MEBO 解毒祛邪法 慢性难愈合创面 血管内皮细胞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探讨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
10
作者 肖华业 汪磊 +3 位作者 王佳慧 赵铁建 郑洋 段雪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脂多糖5 mg/L)、莪术醇低中高组(12.5、25、50 mg/L);噻唑兰(MTT)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作用;细胞流式检测莪术...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脂多糖5 mg/L)、莪术醇低中高组(12.5、25、50 mg/L);噻唑兰(MTT)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作用;细胞流式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5,5′,6,6′-四氯-1,1′,3,3′-四乙基-咪唑碳花青碘化物(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检测莪术醇对线粒体形态和自噬小体的作用;荧光探针检测莪术醇对线粒体定位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莪术醇对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线粒体内膜转位酶23(Timm23)、线粒体外膜易位酶20(Tomm20)、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cleaved-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α-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率、Caspase3、Bcl2、LC3Ⅱ、Beclin1、PINK1、Parkin、ɑ-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均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增多,线粒体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而Timm23和Tomm20蛋白、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下降,Bax蛋白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莪术醇干预后,莪术醇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Bcl2、Timm23、Tomm20、ɑ-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LC3Ⅱ、Beclin1、PINK1和Parkin蛋白均明显增加(P<0.05),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增多,线粒体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莪术醇通过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过度自噬,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酸枣仁-合欢花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黄辰杰 樊明理 施学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0,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讨酸枣仁-合欢花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用TCMSP、BATMAN-TCM、GeneCards和OMIM检索酸枣仁-合欢花抗抑郁的成分及靶点,Uniprot行标准化处理;venn2.1.0绘制韦恩图,Cytoscape 3.8.2和String构...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讨酸枣仁-合欢花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用TCMSP、BATMAN-TCM、GeneCards和OMIM检索酸枣仁-合欢花抗抑郁的成分及靶点,Uniprot行标准化处理;venn2.1.0绘制韦恩图,Cytoscape 3.8.2和String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R语言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行分子对接验证。并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关键通路与靶点。结果:酸枣仁-合欢花的12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09个抑郁症潜在靶点;GO和KEGG分析分别得到2439和163个条目,按度值大小及富集程度筛选出转录因子JUN(JU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等核心靶点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性良好。细胞实验表明,酸枣仁-合欢花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均能减轻皮质酮(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提高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上调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降低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凋亡蛋白表达,且以中、高剂量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酸枣仁-合欢花的抗抑郁作用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过度ERS,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合欢花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内质网应激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三裂叶野葛的显微鉴别研究
12
作者 戴忠华 温海成 +2 位作者 韦威 韦松基 罗统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9期5078-5080,共3页
采用显微鉴别的方法研究壮药三裂叶野葛[Pueraria phaseoloides(Roxb.)Benth.]的组织结构和粉末显微特征,确定壮药三裂叶野葛的不同部位根、茎、叶的组织结构及根、茎叶粉末的主要显微鉴别特征,为壮药三裂叶野葛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采用显微鉴别的方法研究壮药三裂叶野葛[Pueraria phaseoloides(Roxb.)Benth.]的组织结构和粉末显微特征,确定壮药三裂叶野葛的不同部位根、茎、叶的组织结构及根、茎叶粉末的主要显微鉴别特征,为壮药三裂叶野葛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三裂叶野葛[Pueraria phaseoloides(Roxb.)Benth.] 显微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龙盘止咳方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NLRP3通路减轻急性支气管炎小鼠肺损伤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韦杏 邹敏 +2 位作者 李崇进 农志飞 蓝毓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8-1837,共10页
目的:探究壮药龙盘止咳方减轻急性支气管炎小鼠肺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KM小鼠采用烟熏法建立急性支气管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B203580(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5 mg/kg)组、高剂量(10.4 g/kg)龙盘止咳方组、低剂... 目的:探究壮药龙盘止咳方减轻急性支气管炎小鼠肺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KM小鼠采用烟熏法建立急性支气管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B203580(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5 mg/kg)组、高剂量(10.4 g/kg)龙盘止咳方组、低剂量(5.2 g/kg)龙盘止咳方组和龙盘止咳方(10.4 g/kg)+SB203580(5 mg/kg)组,每组12只,另将正常饲养的12只小鼠设为对照组。分组完成后进行药物干预,每天1次,连续1周。观察给药前后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变化;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法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的阳性表达;RT-qPCR检测肺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NF-κB/NLRP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咳嗽、流涕、呼吸急促等症状,且肺部支气管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和支气管壁增厚、黏膜充血和水肿等病理损伤,肺组织NF-κB p65在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BALF中TNF-α、IL-1β和IL-18水平,肺组织NLRP3、IL-1β、ASC和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p-p38 MAPK/p38 MAPK、胞核NF-κB p65、NLRP3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胞质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龙盘止咳方组和SB203580组小鼠咳嗽、流涕、呼吸急促等症状,以及肺部支气管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胞核NF-κB p65呈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减少,BALF中TNF-α、IL-1β和IL-18水平,肺组织NLRP3、IL-1β、ASC和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p-p38 MAPK/p38 MAPK、胞核NF-κB p65、NLRP3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胞质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龙盘止咳方和SB203580联合应用对p38 MAPK/NF-κB/NLRP3通路及肺部炎症的抑制作用均优于单独应用。结论:壮药龙盘止咳方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NLRP3通路的激活,减少肺部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急性支气管炎小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龙盘止咳方 急性支气管炎 肺损伤 p38 MAPK/NF-κB/NLRP3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龙盘止咳方治疗小鼠甲型流感病毒H1N1肺炎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邹敏 谢彩英 +3 位作者 甘娜 农志飞 李崇进 韦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究壮药龙盘止咳方的抗流感病毒性肺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10.4 g/kg)龙盘止咳方组、低剂量(5.2 g/kg)龙盘止咳方组和龙盘止咳方(10.4 g/kg)+Toll样受体3(TLR3)激动剂聚肌胞苷酸[Po... 目的:探究壮药龙盘止咳方的抗流感病毒性肺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10.4 g/kg)龙盘止咳方组、低剂量(5.2 g/kg)龙盘止咳方组和龙盘止咳方(10.4 g/kg)+Toll样受体3(TLR3)激动剂聚肌胞苷酸[Poly(I:C),20 mg/kg]组,每组20只。采用甲型流感病毒(IAV)H1N1滴鼻法建立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并每组取10只小鼠,记录15 d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计算肺、脾和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病毒载量;ELISA法检测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IL-4、干扰素α(IFN-α)、IFN-β和IFN-γ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3/视黄酸诱导基因I(RIG-I)/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在实验期间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感染后出现典型的流感症状,小鼠存活率、存活时间、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病毒载量,肺匀浆中IL-6、IL-4、IFN-γ、IFN-α和IFN-β水平,肺匀浆中IFN-γ/IL-4比值,以及肺组织TLR3、胞核NF-κB p65、RIG-I和干扰素β启动子刺激蛋白1(IPS-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龙盘止咳方组小鼠症状明显减轻,小鼠存活率、存活时间、脾指数、胸腺指数、肺匀浆中IFN-α和IFN-β水平及肺组织RIG-I和IPS-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病毒载量,肺匀浆中IL-6、IL-4和IFN-γ水平,肺匀浆中IFN-γ/IL-4比值,以及TLR3和胞核NF-κB p65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Poly(I:C)可明显减弱龙盘止咳方对IAV H1N1感染小鼠的肺脏保护作用。结论:壮药龙盘止咳方有减轻IAV H1N1感染小鼠肺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3/RIG-I/NF-κB信号通路,抑制过度的先天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龙盘止咳方 甲型流感病毒H1N1 肺炎 TOLL样受体3 视黄酸诱导基因Ⅰ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龙掌血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文星 徐灿丽 +5 位作者 罗淑娟 何佳禧 何丽莹 段雪琳 郑洋 赵铁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7-517,共11页
飞龙掌血是我国传统民族药材,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飞龙掌血的化学成分类型丰富,主要包括香豆素类、生物碱类、三萜类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飞龙掌血具有抗疟疾、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等作用。近年来,飞龙掌血... 飞龙掌血是我国传统民族药材,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飞龙掌血的化学成分类型丰富,主要包括香豆素类、生物碱类、三萜类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飞龙掌血具有抗疟疾、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等作用。近年来,飞龙掌血在药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品质评价问题急需解决。基于飞龙掌血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新概念,本文从化学成分特有性、可测性等方面对飞龙掌血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确定了飞龙掌血中的香豆素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是飞龙掌血Q-Marker,以期为飞龙掌血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助推飞龙掌血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龙掌血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质量标志物(Q-Mark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方刚 牛聪 杨美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9-1126,共8页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中药复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文献,建立"中药复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研究文献评价表",比较...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中药复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文献,建立"中药复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研究文献评价表",比较中药复方和西医治疗该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对文献的一般情况、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疗效标准、研究方案设计等进行分析,并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137篇,13篇纳入系统质量评价。其中,8篇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5篇采用随机分组,13篇有纳入和排除标准,12篇有具体的统计学方法、统计量和P值,2篇提到随访,1篇体现失访,3篇提及观察不良反应,所有文献都未描述是否实施分配方案的隐匿。结论:现有临床文献所评价的中药复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研究较西医有一定优势,不同中药复方的疗效也有差异,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最终进行Meta分析的临床研究较少,且文献本身方法学质量较低,各个试验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本系统评价尚不能对中药复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肯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碱抑制GSK-3β对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7
作者 卫智权 包传红 +1 位作者 陈仪新 阎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31-836,801,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乌头碱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抗β淀粉样蛋白片段1-40(Aβ_(1-40))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药理作用。基于细胞安全性测试设置5 nmol/L为后续实验的乌头碱适宜浓度。以20μmol/L的Aβ1-40孵育24 h建立SH-SY5Y神... 本研究旨在探讨乌头碱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抗β淀粉样蛋白片段1-40(Aβ_(1-40))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药理作用。基于细胞安全性测试设置5 nmol/L为后续实验的乌头碱适宜浓度。以20μmol/L的Aβ1-40孵育24 h建立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细胞模型。设置3个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Aβ_(1-40)细胞损伤模型对照组、乌头碱干预组,后者以5 nmol/L的乌头碱预孵育12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与坏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GSK-3β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乌头碱干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LDH水平、细胞凋亡率与坏死率以及细胞的GSK-3β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提示乌头碱可显著减轻Aβ1-40导致的细胞损伤,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GSK-3β过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神经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施学丽 杜晓娜 +3 位作者 夏猛 郭超峰 王明杰 刘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研究对药酸枣仁(SZS)-合欢花(AJF)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从内质网应激(ERS)角度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 目的:研究对药酸枣仁(SZS)-合欢花(AJF)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从内质网应激(ERS)角度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UMS)、对药酸枣仁-合欢花组(SZS+AJF)、盐酸文拉法辛组(Venlafaxine),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并用旷场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3区caspase-12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UMS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降低,海马CA3区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12表达显著增加。与CUMS组比较,SZS+AJF组、Venlafaxine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显著增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12表达显著减少。结论:对药酸枣仁-合欢花能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降低海马CA3区caspase-12表达,抑制海马CA3区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酸枣仁 合欢花 细胞凋亡 CASPASE-1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信号通路与抗抑郁中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施学丽 李玲 +2 位作者 曹智怡 冯秋瑜 郭超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作为多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在抑郁症的发生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抗抑郁药物可通过CREB及其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可塑性、学习记忆等发挥作用.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与抑郁症相关...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作为多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在抑郁症的发生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抗抑郁药物可通过CREB及其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可塑性、学习记忆等发挥作用.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与抑郁症相关的CREB信号通路以及抗抑郁中药对CREB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抑郁中药的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信号通路 抑郁症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取穴规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熊坚 黄慧 +5 位作者 张颖春 王姿雯 郑倩华 罗欢 齐文川 梁繁荣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1-677,共7页
目的: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筛选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 目的: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筛选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关文献,依据标准方案提取针灸处方,建立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处方信息数据库;基于R语言对数据库取穴频次、聚类和关联等情况进行规律挖掘。结果:共收集78篇文献,提取87个处方;干预措施包括艾灸、针刺联合中药及3种以上干预措施联合运用;使用频次>25次的高频腧穴依次为肺俞、足三里、肾俞、大椎和脾俞;经脉使用频次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任脉和督脉为主;特定穴频次以背俞穴和五腧穴为主。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形成以大椎-脾俞-肾俞-肺俞-足三里为基础的核心腧穴组合。结论: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以肺俞、足三里、肾俞、大椎和脾俞为核心腧穴组合,针刺、艾灸、中药结合多种疗法综合运用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针灸疗法 数据挖掘 R语言 腧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