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川 李俊萱 +2 位作者 刘雪梅 赵铁建 韦燕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2,共3页
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肿瘤微环境在炎症及炎症介质的刺激下,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复杂机制在于肿瘤细胞与各种宿主细胞之间发生广泛作用,其中肿瘤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 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肿瘤微环境在炎症及炎症介质的刺激下,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复杂机制在于肿瘤细胞与各种宿主细胞之间发生广泛作用,其中肿瘤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支持肿瘤血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就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以及信号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醌对人肝癌细胞HepG2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谢金玲 赵川 +1 位作者 李俊萱 韦燕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花丹醌对人肝癌HepG2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不同浓度的白花丹醌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白花丹醌对人肝癌HepG2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不同浓度的白花丹醌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白花丹醌干预组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显示,随白花丹醌用药浓度的递增,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尤其以4、8μmol·L^(-1)明显(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白花丹醌作用HepG2细胞48 h,4、8μmol·L^(-1)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随着白花丹醌浓度增加,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白花丹醌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促进HepG2细胞凋亡,同时具有抑制HepG2细胞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醌 人肝癌细胞HEPG2 增殖 侵袭 细胞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采收途径及不同部位白花丹中白花丹醌的含量 被引量:7
3
作者 韦燕飞 张园 +1 位作者 李景强 赵铁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采收途径及不同部位的白花丹中白花丹醌含量,寻找富集白花丹醌的药用部位和白花丹的最佳采收途径。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途径白花丹和不同部位中白花丹醌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cm×4.6mm,25μm),流动... 目的:分析不同采收途径及不同部位的白花丹中白花丹醌含量,寻找富集白花丹醌的药用部位和白花丹的最佳采收途径。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途径白花丹和不同部位中白花丹醌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cm×4.6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3nm,柱温30℃。结果:白花丹醌在0.01μg~0.32μg含量范围呈线性关系,Y=18211600X+10434.57758,r=0.99946,RSD=1.28%(n=6);新鲜的白花丹根部、茎部及叶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分别为0.026%、0.006%和0.014%;干燥的白花丹根部、茎部及叶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分别为0.324%、0.082%和0.174%;枯萎的白花丹茎部、叶及穗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分别为0.002%、0.001%和0.003%。结论:干燥组白花丹中白花丹醌含量高于新鲜组和枯萎组,白花丹根部的白花丹醌含量最高,其次是穗,叶、茎。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白花丹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 不同部位 白花丹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醇对小鼠肝窦内皮细胞结构的影响及其对肝内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洋 王佳慧 +3 位作者 彭岳 原鲜玲 汪磊 赵铁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4-1130,共7页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小鼠肝窦内皮细胞(LSEC)结构的影响,阐明其对LSEC介导的肝内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30只SPF级KM小鼠使用灌注及消化法分离原代LSEC,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莪术醇组和丹参酚酸B组,空白对照组仅用普通培养基处理;...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小鼠肝窦内皮细胞(LSEC)结构的影响,阐明其对LSEC介导的肝内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30只SPF级KM小鼠使用灌注及消化法分离原代LSEC,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莪术醇组和丹参酚酸B组,空白对照组仅用普通培养基处理;模型组用100μg·L^(-1)廋素进行活化,培养细胞48 h;莪术醇组先用45 mg·L^(-1)莪术醇处理30 min再用廋素培养细胞48 h;丹参酚酸B组先用1×10^(-6) mmol·L^(-1)丹参酚酸B处理30 min再用廋素培养细胞48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分化抗原簇31(CD3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CD31和vWF蛋白表达水平,扫描电镜观察LSEC窗孔的结构,血管形成实验观察肝内血管新生情况。结果:MTT法检测,模型组细胞增殖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莪术醇组和丹参酚酸B组细胞增殖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丹参酚酸B组与莪术醇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法检测,模型组细胞中CD31和vWF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莪术醇组和丹参酚酸B组细胞中CD31和vWF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丹参酚酸B组与莪术醇组细胞中CD31和vWF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模型组细胞中CD31和vWF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莪术醇组和丹参酚酸B组细胞中CD31和vWF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莪术醇组与丹参酚酸B组细胞中CD31和vWF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空白对照组LSEC窗孔数量较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窗孔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莪术醇组和丹参酚酸B组LSEC窗孔数量有所增加。血管形成实验检测,模型组血管形成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莪术醇组和丹参酚酸B组血管形成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莪术醇组与丹参酚酸B组血管形成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术醇通过调控小鼠LSEC的窗孔结构,从而抑制肝内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莪术醇 肝窦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25b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胶原蛋白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佳慧 汪磊 +3 位作者 彭岳 原鲜玲 赵铁建 郑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探讨miR-125b对HSC增殖、凋亡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iR-125b模拟物和抑制物对HSC进行转染,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HSC中CollagenⅠ、Ⅲ的表达量;MTT法检测HSC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SC的凋亡率。结果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m... 目的探讨miR-125b对HSC增殖、凋亡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iR-125b模拟物和抑制物对HSC进行转染,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HSC中CollagenⅠ、Ⅲ的表达量;MTT法检测HSC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SC的凋亡率。结果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miR-125b模拟物抑制了CollagenⅠ、Ⅲ的表达,miR-125b抑制物促进了CollagenⅠ、ⅢmRNA的表达;miR-125b模拟物抑制HSC的增殖,miR-125b抑制物促进HSC增殖;miR-125b模拟物促进HSC细胞凋亡,miR-125b抑制物抑制HSC凋亡,上述实验结果与其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25b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肝星状细胞的表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调控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灿丽 何文星 +4 位作者 郑洋 汪磊 王佳慧 彭岳 赵铁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440-446,共7页
铁死亡(iron death)是一种铁依赖的非凋亡性的新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是因铁代谢异常导致细胞内大量活性氧与脂质过氧化物堆积造成的。铁死亡对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治疗慢性肝病的潜在靶点。本文对近年来铁死亡在非酒... 铁死亡(iron death)是一种铁依赖的非凋亡性的新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是因铁代谢异常导致细胞内大量活性氧与脂质过氧化物堆积造成的。铁死亡对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治疗慢性肝病的潜在靶点。本文对近年来铁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发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希冀为慢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慢性肝病 脂质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25b在多种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卢能源 王佳慧 +4 位作者 钟芳菲 汪磊 彭岳 赵铁建 郑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5-728,共4页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是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因子。简述了多种慢性肝病,包括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的相关病因,归纳了近年来关于miR-125...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是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因子。简述了多种慢性肝病,包括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的相关病因,归纳了近年来关于miR-125b通过靶向不同的靶基因,进入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而在同一肝病或病理进程中发挥着相同或相悖的调控作用的相关报道,以期为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非创伤性鉴别手段的建立提供相关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肝疾病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研究莪术醇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洋 王嘉孺 +2 位作者 刘露露 王佳慧 赵铁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08-1513,共6页
目的研究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以此来分析莪术醇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清洁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19)以及莪术醇组(n=21),除去建模过程中死亡的小鼠,最后每组各10只;细胞分为... 目的研究莪术醇对肝窦内皮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以此来分析莪术醇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清洁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19)以及莪术醇组(n=21),除去建模过程中死亡的小鼠,最后每组各10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莪术醇干预组以及PDTC(NF-κB特异性抑制剂)组。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结构的改变,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NF-κB的表达及入核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RT-PCR检测发现莪术醇干预组TLR4 mRNA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较阳性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莪术醇干预组TLR4和磷酸化NF-κB的表达水平较阳性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莪术醇干预组NF-κB入核较阳性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莪术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莪术醇 肝窦内皮细胞 TOLL样受体4 NF-κB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对肝纤维化的加速或延缓作用及特殊菌群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郑博文 王佳慧 +3 位作者 罗淑娟 赵铁建 郭新华 郑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7-224,共8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与肝纤维化联系密切,有研究显示,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大肠杆菌、乳酸菌等的丰度发生明显改变,普氏粪杆菌的抗炎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作用及乳酸杆菌抑制...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与肝纤维化联系密切,有研究显示,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大肠杆菌、乳酸菌等的丰度发生明显改变,普氏粪杆菌的抗炎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作用及乳酸杆菌抑制有害细菌生成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作用对肝纤维化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雷氏普鲁威登斯菌和大肠杆菌分别通过产生三甲胺和酒精等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另外,根据脂多糖与Toll样受体4(TLR4)结合引发炎症反应,促进肝纤维化发展,以及细菌DNA与TLR9结合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加快肝纤维化进程的机制。本文从丰度和多样性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阐述了肠道菌群促进或延缓肝纤维化的作用。同时,基于以上机制,提出了肠道菌群作为肝纤维化潜在标志物的作用及使用抗生素、益生菌等影响肠道菌群丰度变化而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肝纤维化 肠-肝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在肝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贝贝 陈婉君 +3 位作者 林宇宁 王声善 刘雪梅 韦燕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763-1765,共3页
缺氧是包括肝癌在内的许多实体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其导致一系列转录诱导因子的表达。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组成的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参与缺氧调节的核心因子,能通过激活众多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影... 缺氧是包括肝癌在内的许多实体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其导致一系列转录诱导因子的表达。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组成的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参与缺氧调节的核心因子,能通过激活众多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影响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产生。研究表明,HIF-1α的过表达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并与肝癌的预后有着密切联系,以HIF-1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因此,文章就HIF-1及其在肝癌领域的作用进展做一综述,为日后研发肝癌的辅助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IF-1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水解液对肝窦内皮细胞活力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岳 杨妙 +4 位作者 林江 赵铁建 刘鹏 刘茜玉 郭伟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2,共8页
目的探讨珍珠水解液对肝纤维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合浦珍珠水解液与肝窦内皮细胞(HSEC)和肝星状细胞(HSC-LX2)共同孵育,采用MTT比色法测定HSEC和HSC-LX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HSC-LX2的细胞周期及细... 目的探讨珍珠水解液对肝纤维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合浦珍珠水解液与肝窦内皮细胞(HSEC)和肝星状细胞(HSC-LX2)共同孵育,采用MTT比色法测定HSEC和HSC-LX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HSC-LX2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HSEC的窗孔及基底膜等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瘦素激活后,HSC-LX2细胞活性显著增高(P=0.041),HSEC则出现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04)、窗孔数量减少、窗孔直径下降、连续基底膜形成等肝窦毛细血管化现象。瘦素干预后给予低、中、高不同浓度珍珠水解液治疗,各浓度组均可使缩小及消失了的HSEC窗孔发生增多和扩大(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使HSEC外成片的基膜变得稀薄甚至消失(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使活化的HSC-LX2活力下降(低浓度组:P=0.018;中浓度组:P=0.013;高浓度组:P=0.009),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低浓度组:P=0.012;中浓度组:P=0.006;高浓度组:P=0.005)。随着珍珠水解液给药浓度上升,干预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效果有梯度增高,具有剂量依赖性(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高浓度珍珠水解液干预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效果强于治疗剂量的秋水仙碱(P=0.034)和丹参酚酸B(P=0.038)。结论合浦珍珠水解液可使HSEC细胞的活性增加、窗孔面积恢复、基底膜消失,使激活的HSC-LX2细胞丧失活力并发生凋亡,具有针对HSEC及HSC-LX2的显著的抗肝窦毛细血管化药理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水解液 抗肝纤维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 窗孔 基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对肝纤维化的调控作用
12
作者 卢能源 钟芳菲 +4 位作者 邓青梅 杨研琪 郑洋 赵铁建 梁天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11-2814,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简述了lncRNA的定义、分类及生物学功能,归纳了近些年来关于lncRNA通过充当竞争性内源RNA而对肝纤维化发挥调控作用的相关报道,其中不乏在肝纤维化小鼠或肝纤维化...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简述了lncRNA的定义、分类及生物学功能,归纳了近些年来关于lncRNA通过充当竞争性内源RNA而对肝纤维化发挥调控作用的相关报道,其中不乏在肝纤维化小鼠或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表达下调的母系表达基因3、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本5、长基因间非编码RNA-p21和表达上调的肺腺癌相关转录本1、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的lncRNA、浆细胞瘤变型异位子1、同源盒转录反义RNA、长链非编码RNA-H19以及小核RNA宿主基因7。以期为肝纤维化诊断、治疗靶标的筛选和临床逆转肝纤维化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竞争性内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2及其受体与肿瘤生物学关系研究
13
作者 李俊萱 赵川 韦燕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1-185,共5页
近年愈多研究表明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4/CXCR7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与密切相关。就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在不同恶性肿瘤中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生物学特性关系研究作一... 近年愈多研究表明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4/CXCR7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与密切相关。就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在不同恶性肿瘤中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生物学特性关系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12 CXCR4 CXCR7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