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海洋药用生物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亮华 潘传营 +4 位作者 闭显达 冯鹏霏 李满园 项桂德 米顺利 《渔业研究》 2021年第6期651-660,共10页
广西海域辽阔,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丰富。有效开发和保护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是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关键,更是广西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广西海洋药用生物的研究现状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海洋... 广西海域辽阔,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丰富。有效开发和保护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是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关键,更是广西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广西海洋药用生物的研究现状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科技人才欠缺、研发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少、产业规模小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引进和扶持相关企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培养科技人才、提升科研实力等建议措施,旨在为广西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海洋药用生物 研究现状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保健食品蓝参降脂咀嚼片处方工艺 被引量:17
2
作者 农毅清 许梦寒 +1 位作者 刘源焕 蒋林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6-323,共8页
为了优化蓝参降脂咀嚼片的处方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矫味剂、粘合剂、润滑剂及片剂硬度进行筛选;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D-最优混料设计,以气味、口味、口感、外观、可嚼性和可接受程度6个指标,对处方中6种成分的不同组合对咀嚼片... 为了优化蓝参降脂咀嚼片的处方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矫味剂、粘合剂、润滑剂及片剂硬度进行筛选;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D-最优混料设计,以气味、口味、口感、外观、可嚼性和可接受程度6个指标,对处方中6种成分的不同组合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评价,确定最优处方。最终确定的处方工艺为:浸膏质量分数32.000%,甘露醇质量分数35.000%,乳糖质量分数26.000%,罗汉果甜苷质量分数3.000%,薄荷脑质量分数0.600%,桔子香精质量分数0.400%,以体积分数75%乙醇为粘合剂,质量分数2%滑石粉、质量分数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片硬度60N。制成的蓝参降脂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口感良好,硬度适中。表明采用本方法优化得到的处方工艺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蓝参降脂咀嚼片 处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祛脂颗粒中三种成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芳婵 庞晓云 +3 位作者 付吉利 陈清 王苏妃 魏博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5期191-194,共4页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祛脂颗粒中葛根素、二氢杨梅素、杨梅素的含量。采用Shim-pack 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285 nm。结果显示,葛根素、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分别在0.0230~0....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祛脂颗粒中葛根素、二氢杨梅素、杨梅素的含量。采用Shim-pack 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285 nm。结果显示,葛根素、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分别在0.0230~0.1380μg、1.0872~6.5232μg、0.5008~3.0048μg水平上线性关系良好,葛根素、二氢杨梅素、杨梅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101.1%、99.7%,RSD分别为2.56%、2.21%、0.78%。该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味祛脂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祛脂颗粒 HPLC 葛根素 二氢杨梅素 杨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味龙钻颗粒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陆敏灵 覃洁萍 +3 位作者 罗宇东 谭红声 梁梓敏 郭海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建立八味龙钻颗粒(飞龙掌血、大钻、九龙藤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青藤碱、红景天苷、儿茶素、橙皮苷、补骨脂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目的建立八味龙钻颗粒(飞龙掌血、大钻、九龙藤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青藤碱、红景天苷、儿茶素、橙皮苷、补骨脂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45、270 nm;柱温30℃。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989。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8.5%~103.6%,RSD 0.92%~1.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八味龙钻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味龙钻颗粒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9种成分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雯 郭海姣 +4 位作者 刘进宝 罗宇东 王先军 周丽园 覃洁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87-1991,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苍耳草、狗仔花、山芝麻等)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苍耳草、狗仔花、山芝麻等)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3、327 nm。对10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5.6%~103.5%,RSD 1.9%~2.8%。10批样品被聚为3类,前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1.93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化学成分 HPLC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4种成分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雯 郭海姣 +4 位作者 刘进宝 覃洁萍 胡华 黄盛梅 王先军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539-542,共4页
本文建立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咖啡酸4种成分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显示:4种指标... 本文建立同时测定外感风痧颗粒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咖啡酸4种成分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显示:4种指标成分分离效果良好,原儿茶酸在3.672~33.048μg·mL^-1、原儿茶醛在1.236~11.124μg·mL^-1、绿原酸在9.2~82.8μg·mL^-1、咖啡酸在1.488~13.392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均为97.6%~103.3%。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外感风痧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风痧颗粒 HPLC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绿原酸 咖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小钻方3种颗粒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柯贝 黄小妹 +2 位作者 莫桂梅 曾诗颖 吴玉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5,共5页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复方小钻方3种颗粒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大鼠左子宫内机械损伤加子宫内注射细菌混合液(大肠杆菌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只0.1 mL复制慢性盆腔炎模型.10 d后,取72只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复方小钻方3种颗粒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大鼠左子宫内机械损伤加子宫内注射细菌混合液(大肠杆菌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只0.1 mL复制慢性盆腔炎模型.10 d后,取72只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9组,包括模型组、左氧氟沙星组(42 mg/kg)、花红片组(870 mg/kg)及复方小钻方3种颗粒剂(分别为Ⅰ、Ⅱ和Ⅲ,每种2组,剂量均为9 g/kg和18 g/kg),另假手术处理的8只大鼠编入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余大鼠按组别(10 mL/kg)灌胃不同浓度的左氧氟沙星或花红片或复方小钻方3种颗粒剂.连续灌胃28 d,记录体质量、子宫肿胀度和肿胀率,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6、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小钻方3种颗粒剂均可显著增加体质量、血清SOD水平(P<0.05或P<0.01),显著降低子宫肿胀度和肿胀率,血液白细胞总数和中心粒细胞比例,血清IL-1β、IL-6和丙二醛水平.复方小钻方3种颗粒剂均对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其中复方小钻方效果最好的是颗粒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小钻方颗粒 慢性盆腔炎 抗氧化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十味鹅黄颗粒中3种成分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智德 谭红声 +2 位作者 罗宇东 覃洁萍 陆敏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06-2210,共5页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十味鹅黄颗粒(黄芪、辛夷、柴胡等)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10%氨水-水饱和正丁醇-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十味鹅黄颗粒(黄芪、辛夷、柴胡等)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10%氨水-水饱和正丁醇-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L/min;柱温30℃。结果黄芪甲苷、柴胡皂苷A、木兰脂素分别在0. 081 6~0. 816 mg/mL (r=0. 995 0)、0. 019 1~0. 191 mg/mL (r=0. 993 6)、0. 051 8~0. 518 mg/mL (r=0. 994 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 5%、100. 8%、101. 7%,RSD分别为0. 48%、0. 57%、0. 34%。结论该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十味鹅黄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味鹅黄颗粒 黄芪甲苷 柴胡皂苷A 木兰脂素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祛脂颗粒辅助降血脂动物实验研究
9
作者 李芳婵 韦红勤 +4 位作者 陈清 罗宇东 庞晓云 黄菁 王苏妃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通过辅助降血脂动物试验研究,研究五味祛脂颗粒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采取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血脂症模型,取高血脂模型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味祛脂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各组分别... 通过辅助降血脂动物试验研究,研究五味祛脂颗粒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采取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血脂症模型,取高血脂模型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味祛脂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受试物,每日1次,连续给样30 d,眼内眦取血,观察大鼠体重及血清TC、TG、LDL-C、HDL-C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五味祛脂颗粒各剂量组TC、TG、LDL-C含量随剂量增加而降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低剂量组也能够显著降低TG含量(P<0.05);五味祛脂颗粒各剂量组的HDL-C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五味祛脂颗粒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祛脂颗粒 降血脂 减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对壮瑶药狗仔花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海姣 刘进宝 +2 位作者 胡华 王先军 刘雯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88-190,195,共4页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壮瑶药狗仔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绿原酸和...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壮瑶药狗仔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47.84~239.2μg/mL(R=0.9998)、10.05~50.25μg/mL(R=0.9999)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9%、102.10%,RSD分别为0.74%、2.00%。试验建立了HPLC法测定狗仔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壮瑶药狗仔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仔花 绿原酸 咖啡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计算权重系数的正交试验优化益根调理膏醇提工艺
11
作者 蒋林 郭勇秀 +3 位作者 李芳婵 庞晓云 魏博伟 随家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以总黄酮、补骨脂素和圆柚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剂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益根调理膏醇提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补骨脂素和圆柚酮进行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 以总黄酮、补骨脂素和圆柚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剂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益根调理膏醇提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补骨脂素和圆柚酮进行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补骨脂素和圆柚酮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369、0.3351、0.3280,经优化后的醇提工艺为加70%乙醇12倍、提取2次、每次1.0 h。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益根调理膏醇提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根调理膏 总黄酮 补骨脂素 圆柚酮 醇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