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伟锋 吴东阳 +4 位作者 范丽丽 王强 施学丽 梁静妍 郝二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7-1675,共9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及特点的挖掘,来探索并分析出治疗脾胃湿病用药规律。结果经分析得出,119张处方中,涉及病症以胃痛病(55例)、湿阻病(21例)、胃痞病(16例)居多,证型则以肝胃不和(45例,37.81%)、脾虚湿困证(18例,15.13%)、脾虚气滞证(14例,11.76%)为主,虚实证候以实证(73例,61.34%)所占比例最为之大;用药频率排名前十的为陈皮(67)、厚朴(64)、茯苓(59)、半夏(55)、郁金(53)、柴胡(53)、白芍(47)、石斛(46)、栀子(46)、党参(44)等;所用药物性味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药物功效分类则以补虚药(22.21%)和理气药(12.90%)为多。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陈皮和茯苓(45)、半夏和陈皮(41)、白芍和柴胡(40)、柴胡和厚朴(35)、白芍和厚朴(34)等。结论邓教授治疗脾胃湿病,始终以其“理湿勿忘通瘀滞”的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反性配伍”和“寒温和合”的遣方用药方法,擅用理气化湿、疏肝健脾,兼以化瘀行滞的方药,从而形成其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脾胃湿病 理湿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莲壳提取物抗衰老作用及其方便型鸡汤的制作
2
作者 范丽丽 林翠英 +2 位作者 詹源菲 陈莹 陈仪新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50-155,228,共7页
采用黑腹果蝇寿命及肠道益生菌试验研究榴莲壳的抗衰老作用,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方便型榴莲壳鸡汤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榴莲壳提取物可使黑腹果蝇寿命延长,也可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增殖,说明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榴莲... 采用黑腹果蝇寿命及肠道益生菌试验研究榴莲壳的抗衰老作用,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方便型榴莲壳鸡汤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榴莲壳提取物可使黑腹果蝇寿命延长,也可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增殖,说明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榴莲壳鸡汤的最佳制作工艺为鸡肉100 g,榴莲壳14.3 g,料水比1∶5,盐添加量0.9%,熬制时间105 min;鸡肉去腥葱、姜、料酒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6%、12%、5%;最佳灭菌条件为100℃灭菌30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榴莲壳鸡汤呈淡黄色,鸡肉软硬适中,口感醇厚,香气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壳 方便型鸡汤 抗衰老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桂三叶凝胶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炎活性评价
3
作者 唐柳婷 姚力豪 +5 位作者 夏中尚 李珍吉 邓家刚 杜正彩 侯小涛 周江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7-2702,共6页
目的优化甘桂三叶凝胶制备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卡波姆-940用量、甘油用量、药液量为影响因素,凝胶体外释放度、稳定性、涂展性、黏度、外观性状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AHP-CRI... 目的优化甘桂三叶凝胶制备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卡波姆-940用量、甘油用量、药液量为影响因素,凝胶体外释放度、稳定性、涂展性、黏度、外观性状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化制备工艺。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最佳条件为卡波姆-940用量1.0 g,甘油用量6.5 g,药液量17.9 g,综合评分为94.76分。与模型组比较,甘桂三叶凝胶各浓度组NO释放量降低(P<0.01),并且6.25、12.5 mg/mL组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优化后的甘桂三叶凝胶表面光滑,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桂三叶凝胶 制备工艺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毛葡萄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贾芳 林翠英 +5 位作者 姚力豪 陈可燕 冯秋瑜 李哲峰 侯小涛 范丽丽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9-125,共7页
该研究以毛葡萄为主要原料,肉桂为辅料发酵制备肉桂毛葡萄酒,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并以不同含量(0、2.5%、5.0%、7.5%)肉桂毛葡萄酒喂养果蝇,进行寿命、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肉桂毛葡萄... 该研究以毛葡萄为主要原料,肉桂为辅料发酵制备肉桂毛葡萄酒,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并以不同含量(0、2.5%、5.0%、7.5%)肉桂毛葡萄酒喂养果蝇,进行寿命、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肉桂毛葡萄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4°Bx,酵母接种量0.02%,主发酵时间22 d,肉桂添加量1%。在此优化条件下,肉桂毛葡萄酒感官评分、酒精度、pH值、总糖含量及总黄酮得率分别为91.3分、15.60%vol、3.4、15.4 g/L、19.45%。添加2.5%、5.0%、7.5%肉桂毛葡萄酒均能延长果蝇寿命,并提高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5.0%肉桂毛葡萄酒对雄性果蝇寿命延长效果最佳,其平均寿命、最长寿命、半数死亡时间分别极显著增加34.62%、18.06%和64.60%(P<0.01),SOD活性显著提高6.80%(P<0.05)、CAT活性和T-AOC分别极显著提高30.77%、56.04%(P<0.01)。因此,肉桂毛葡萄酒可延长果蝇健康寿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葡萄 葡萄酒 肉桂 发酵工艺优化 果蝇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叶、渣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卢金华 袁清霞 +8 位作者 杨珍珍 黄春秀 Pei Ling Tang 李政 廖耀文 张健 赵龙岩 侯小涛 邓家刚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8-472,共15页
甘蔗叶和甘蔗渣是食品和经济作物甘蔗的两种主要废弃物,资源丰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开发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潜力。多糖是甘蔗叶、渣的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分为水、碱等溶液为溶剂的传统提取法和基于传统提取法的酶、超声... 甘蔗叶和甘蔗渣是食品和经济作物甘蔗的两种主要废弃物,资源丰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开发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潜力。多糖是甘蔗叶、渣的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分为水、碱等溶液为溶剂的传统提取法和基于传统提取法的酶、超声、微波、高温高压等辅助提取法,其中,破坏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ignin-Carbohydrate Complex,LCC)是提高多糖提取率的关键。甘蔗叶、渣主要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水溶性多糖,纤维素是主要以β-1,4-葡萄糖为主链构成的葡聚糖,半纤维素类多糖主要以β-1,4-木糖为主链构成的木聚糖为主,水溶性多糖的结构较复杂,包含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种类型糖苷键。甘蔗叶、渣多糖具有丰富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改善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和胃保护等作用,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应用潜力大。尽管甘蔗叶、渣多糖在理化性质及活性等方面有广泛研究,但在结构解析、构效关系及机制等方面研究仍需加深。本文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甘蔗叶、渣多糖在上述各方面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并简述了甘蔗叶、渣多糖的改性和应用现状,以期为甘蔗叶、渣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废弃物 甘蔗叶 甘蔗渣 多糖 提取 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Q-TOF-MS/MS法分析抗痨胶囊化学成分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滟 叶开文 +1 位作者 李冰 侯小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8-3347,共10页
目的建立UHPLC-Q-TOF-MS/MS法分析抗痨胶囊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菲罗门Kinetex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根据采集的色... 目的建立UHPLC-Q-TOF-MS/MS法分析抗痨胶囊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菲罗门Kinetex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根据采集的色谱峰同位素丰度及一级、二级质谱,计算高分辨精确分子质量并推测其裂解方式,结合文献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共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岩白菜素类和葡萄糖氧基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类,还包括生物碱、酚类、黄酮类。结论抗痨胶囊止咳成分主要为岩白菜素类、百部生物碱类化合物,而葡萄糖氧基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类为主要止血物质。抗痨胶囊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抗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37Rv活性治疗浸润性肺结核,而是通过免疫调节活性起到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痨胶囊 化学成分 UHP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壮药及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婉茹 万宛若 +4 位作者 伏江龙 杜正彩 侯小涛 邓家刚 郝二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6-1308,共13页
病毒(DNA、RNA、蛋白质类)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活健康的病原体,病情形势严峻,特别是从2019年至今全球都在饱受着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生命、生活及发展带来的危害。寻找疗效确切的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天然药物已成为当今时下热点... 病毒(DNA、RNA、蛋白质类)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活健康的病原体,病情形势严峻,特别是从2019年至今全球都在饱受着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生命、生活及发展带来的危害。寻找疗效确切的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天然药物已成为当今时下热点。壮药是在壮医理论和经验指导下应用于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地域性特点。该研究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发现部分壮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等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种类及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乙肝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预测的作用及其机制等,为壮药抗病毒研究与发展前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抗病毒 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佛手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瑞 郝二伟 +5 位作者 杜正彩 李泽宇 陈锋 吴东阳 侯小涛 邓家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145,I0031,共12页
广佛手为中国传统中药,其道地产区主要为广西、广东等南方省区。中医认为广佛手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之功。现代研究证实,广佛手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免疫调节... 广佛手为中国传统中药,其道地产区主要为广西、广东等南方省区。中医认为广佛手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之功。现代研究证实,广佛手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抑菌等。对广佛手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广佛手基于传统功效和拓展功效的药理作用,分析其发挥抑菌药效的机制及通路,并从植物亲缘学、传统功效、传统药性等方面分析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的成分,为广佛手的精准质量控制与深入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佛手 挥发油 抑菌 网络药理学 质量标志物 柠檬烯 γ-松油烯 佛手苷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含肉桂成方制剂配伍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梁玲玲 郝二伟 +3 位作者 杜正彩 沈玉彬 侯小涛 邓家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70-2377,共8页
目的探究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及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含肉桂成方制剂的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和Excel(2010)软件,筛选含肉桂的成方制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中含肉桂方剂的... 目的探究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及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含肉桂成方制剂的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和Excel(2010)软件,筛选含肉桂的成方制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中含肉桂方剂的主治疾病、用药频次、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组方配伍等进行分析,并选取高频药对及高频疾病进行药物组合的深度分析。结果筛选出含肉桂的方剂391首,涉及中药675味,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五的药物依次为肉桂、当归、甘草、地黄、茯苓;使用频次前五的药物组合依次为当归-肉桂、甘草-肉桂、肉桂-地黄、茯苓-肉桂、肉桂-木香。肉桂在不同药对中功效发挥方向不同,在不同疾病中使用规律各异。结论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及《中国药典》中含肉桂的方剂所用药物多具有活血行气、散寒止痛之功效,肉桂常与补虚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配伍使用,其组方规律反映出肉桂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药物组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成方制剂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叶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比较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丽丽 林翠英 +4 位作者 林嘉琦 梁滢 聂旭莲 陈仪新 詹源菲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9期14-19,共6页
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超声联用酶解提取法提取茉莉叶中的总黄酮,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3种方法的提取工艺条件:超声提取法,料液比1∶45,乙醇体积分数为85%,提取时间4.5h;超声联合酶解法,酶解pH为6,料液比为1∶50,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时间1... 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超声联用酶解提取法提取茉莉叶中的总黄酮,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3种方法的提取工艺条件:超声提取法,料液比1∶45,乙醇体积分数为85%,提取时间4.5h;超声联合酶解法,酶解pH为6,料液比为1∶50,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时间1.5h;基于超声提取法最优工艺联合酶解法,酶用量为5%,酶解时间为90min,酶解温度为65℃。采用纸片扩散法测试茉莉叶总黄酮抑菌活性,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茉莉叶总黄酮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超声联合酶解法与超声提取法提取率相差不大,但超声联合酶解法提取率所用的提取时间相对更短,可节约成本。基于超声提取法最优工艺联合酶解法可使提取率从1.80%提升至3.63%。茉莉叶总黄酮质量浓度为36.85mg·mL^(-1)的抑菌圈直径为16.6±0.50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值为2.30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