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晓芳 龙秀红 +2 位作者 张媛媛 徐航 黄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相关性。方法对8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PSQI总分为(11.45±5.37)分,SAS评分为...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相关性。方法对8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PSQI总分为(11.45±5.37)分,SAS评分为(46.25±8.58)分,SDS评分为(43.67±7.92)分;PSQI与SAS、SDS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严重,且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有相关性。需运用心理干预治疗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4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向少伟 赖申昌 蒙宇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8期731-73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尿酸性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常规西药治疗 终末期肾病 加味三妙散 临床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贺西南 向少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脂蛋白肾病 高脂蛋白血症 组织学特征 脂蛋白类 肾小球 肾脏病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嘉臻 谭汉坤 杨龙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6期64-66,69,共4页
目的评价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CNKI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11年8月30日,由1名临床工作者和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标准执行文献纳入工作,由2名评价... 目的评价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CNKI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11年8月30日,由1名临床工作者和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标准执行文献纳入工作,由2名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同质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7例患者,均为中文文献。三项研究均存在较大偏倚风险,相互之间存在临床异质性,故未进行Meta分析。结论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缺少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现有的研究存在着选择偏倚、实施偏倚、测量偏倚、报告偏倚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冲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向少伟 石宏斌 +1 位作者 黄国东 蒙宇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方(肾病冲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86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肾病冲剂,疗程1年。观察临床疗效、1年感染...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方(肾病冲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86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肾病冲剂,疗程1年。观察临床疗效、1年感染率、复发率及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感染率分别为90.70%和11.63%,与对照组的69.77%和32.56%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血T淋巴细胞CD4+、CD4+/CD8+及血清IgG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治疗组12个月及24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病冲剂不仅能提高治疗PNS效果,而且能减少复发,这可能与其调节患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血清IgG水平、减少感染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免疫功能 肾病冲剂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上调与足细胞损伤 被引量:6
6
作者 石宏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6期188-190,共3页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肾小球上皮细胞 TGF-β1 尿蛋白排泄率 肾小球基底膜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冲剂配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向少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1期657-65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治疗 厄贝沙坦 冲剂 并发症 配合 临床观察 肾间质 难治病 肾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蒙健华 《内科》 2007年第3期332-333,共2页
目的观察传统保留灌肠法与改进保留灌肠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不同效果。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分为传统灌肠法组及改进灌肠法组各20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改进灌... 目的观察传统保留灌肠法与改进保留灌肠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不同效果。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分为传统灌肠法组及改进灌肠法组各20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改进灌肠法组灌肠液在肠内保存时间及病人满意度均优于传统灌肠法组。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时,改进法保留灌肠可延长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提高疗效,且病人乐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保留灌肠 慢性 肾功能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肾衰竭期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测
9
作者 贺西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71-472,共2页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肾衰竭期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收集 1990年~ 2 0 0 2年符合狼疮性肾炎肾衰竭期者 4 2例 ,与其条件相当的狼疮性肾炎肾功能正常者 4 2例对比分析。结果 :(1)LN肾衰竭者肾外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肾衰竭期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收集 1990年~ 2 0 0 2年符合狼疮性肾炎肾衰竭期者 4 2例 ,与其条件相当的狼疮性肾炎肾功能正常者 4 2例对比分析。结果 :(1)LN肾衰竭者肾外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光敏感发病率低于肾功能正常组 ,尤以皮疹、光敏感差异明显 (P <0 .0 5 ) ;(2 )肾衰竭组贫血、血尿、管型尿的发病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 (P <0 .0 1) ,免疫学检查ANA、抗ds -DNA、狼疮细胞检出率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 (P <0 .0 5 ) ,但补体C3 、C4下降亦更显著 (P <0 .0 5 )。结论 :狼疮性肾炎肾衰竭期其肾外表现减轻 ,与尿毒症相关的其他脏器受损症状表现明显 ,当狼疮性肾炎免疫学检查ANA、抗ds-DNA、狼疮细胞检出率降低 ,补体C3 、C4明显下降时 ,要密切监测患者肾功能 ,及时判断是否合并肾衰竭 ,以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肾衰竭期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原因与处理 被引量:24
10
作者 石宏斌 徐航 +1 位作者 梁冰茕 魏乐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6期305-308,共4页
目的提高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分析156 例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其中36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2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结果导管失功有两大类:①导管通路功... 目的提高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分析156 例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其中36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2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结果导管失功有两大类:①导管通路功能障碍22例,原因以导管血栓形成为主(占59%),导管纤维外鞘形成是长期双腔导管功能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导管使用过程发生;于置管后即刻发生者多由导管打折、贴壁等技术因素引起;②导管相关性感染27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N 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临时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长期导管,且留置越久,临时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导管内血栓形成是两类导管通路障碍的主要原因,长期双腔导管发生障碍的重要原因还有纤维外鞘;临时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及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影响感染的因素还有糖尿病和置管部位;需长期留置导管时,应用带涤纶套的导管可明显减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功能障碍 导管相关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社区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晓芳 胡艳宁 +3 位作者 龙秀红 钟美容 蒋娟 农兰欣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社区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9名社区护士采取以问题为基础、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式模式培训96个学时,受训社区护士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培训...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社区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9名社区护士采取以问题为基础、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式模式培训96个学时,受训社区护士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培训后社区居民常用健康评价指标、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对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合作学习模式为社区护士创设了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景,有利于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士 合作学习模式 健康教育 社区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晓芳 胡艳宁 龙秀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9期57-60,共4页
针对该院近几年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探讨组织因素对护理安全的作用和影响。提示医疗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培训、任务分配、工作程序、安全文化、组织管理等组织因素;提出护理管理者应以系统的观念分析护理差错,加强... 针对该院近几年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探讨组织因素对护理安全的作用和影响。提示医疗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培训、任务分配、工作程序、安全文化、组织管理等组织因素;提出护理管理者应以系统的观念分析护理差错,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组织的安全管理系统水平,体现安全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管理 组织因素 安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健康评估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晓芳 胡艳宁 +2 位作者 龙秀红 钟美容 蒋娟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11-13,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接受健康评估教育的现状及需求,为提高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150名护理人员进行健康评估教育现状及相关知识需求调查。结果91.33%护理人员认为应学习健康评估知识,89.34%认同健康评估...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接受健康评估教育的现状及需求,为提高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150名护理人员进行健康评估教育现状及相关知识需求调查。结果91.33%护理人员认为应学习健康评估知识,89.34%认同健康评估是有能力的临床护士的重要技能,70.67%曾接受健康评估相关知识教育,但无1人经过系统的学习或有组织的培训。除护理诊断与思维相关知识的学习需求仅48.00%外,其他方面的内容学习需求率均在60.00%以上,其中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的学习需求排第1位,占86.67%。护理人员对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体格检查操作技能、健康评估整体知识、心电图识别、体格检查理论知识五大模块的学习需求均高于健康评估记录、问诊、实验室检查结果识别、护理诊断与思维四大模块;除体格检查操作技能、护理诊断与思维外,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其他模块内容的学习需求侧重不同(P<0.05,P<0.01)。结论目前多数护理人员能认识到健康评估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因而有较高的学习需求,相关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和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评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健康评估 学习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对肢体动静脉内瘘的保护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宏斌 黄国东 +3 位作者 蔡新明 黎琦 赖申昌 贺西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促进肢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后成熟的疗效及治疗AVF血栓性阻塞的效果。方法:用疏血通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于AVF手术后预防性治疗各50例,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尿激酶治疗AVF阻塞各20例,每日1次,7d为1疗程;对比AVF成熟情...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促进肢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后成熟的疗效及治疗AVF血栓性阻塞的效果。方法:用疏血通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于AVF手术后预防性治疗各50例,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尿激酶治疗AVF阻塞各20例,每日1次,7d为1疗程;对比AVF成熟情况、复通效果、透析时能达到的最大血流量及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疏血通促进AVF成熟良好率显著高于香丹(χ2=4.336,P<0.05)。疏血通与尿激酶对内瘘部分阻塞的复通效果相当,但对完全阻塞无效。疏血通和尿激酶治疗后血浆黏度值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而香丹注射液虽能改善血浆黏度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但对纤维蛋白原无影响(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更好地促进肢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通路成熟,并能替代出血风险较大的尿激酶治疗AVF血栓形成致血管部分阻塞,可作为维护HD血管通路的常规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流变学 疏血通注射液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与处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航 钟美容 +1 位作者 石宏斌 梁冰茕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9期21-22,共2页
回顾性分析21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中心静脉置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导管失功状况。212例中发生导管失功61例,发生率为28.77%,其中导管通路功能障碍28例,导管相关性感染33例。经对症处理,45例恢复正常HD,16例拔管。导管内血栓形成... 回顾性分析21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中心静脉置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导管失功状况。212例中发生导管失功61例,发生率为28.77%,其中导管通路功能障碍28例,导管相关性感染33例。经对症处理,45例恢复正常HD,16例拔管。导管内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失功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在HD过程中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尽可能降低导管失功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功能障碍 导管相关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对改善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晓芳 龙秀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92-94,共3页
介绍国内外干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渐进性放松训练、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提出护士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然后根据患者的经济水平、接受能力,首先... 介绍国内外干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渐进性放松训练、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提出护士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然后根据患者的经济水平、接受能力,首先选择恰当的非药物方法,对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非药物干预 认知疗法 放松训练 运动疗法 音乐疗法 中医外治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乐 石宏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6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防治上肢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后血管阻塞35例
18
作者 石宏斌 黄国东 马晓露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防治上肢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后血栓形成而致血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35例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的尿毒症患者,手术后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防治上肢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后血栓形成而致血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35例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的尿毒症患者,手术后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内瘘阻塞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1);内痿血流增强(震颤明显,杂音响亮)。[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有明显的抑制血液凝聚的作用,对肢体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后血栓形成的血管阻塞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 血管阻塞 疏血通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_1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国朝 石宏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每次1.6mg,每周2次,共...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每次1.6mg,每周2次,共用4周;监测用药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同时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监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长期血液透析患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在给胸腺肽α1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3.45±2.60)mg/L、IL-6水平8.07±4.30)pg/ml、TNF-α水平(13.89±5.0)ng/ml均较治疗前[分别依次为(5.36±4.12)mg/L、(16.31±5.12)pg/ml、(21.50±9.06)ng/m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s-CRP、IL-6及TNF-α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胸腺肽α1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血液透析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