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推拿改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人群疼痛强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唐宏亮 庞军 +4 位作者 李建敏 王开龙 刘振威 李江山 张全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推拿治疗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测量者、统计者)、空白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用中医推拿,对照组静卧休息,干预时间均为45min/次,每周干预2次,疗程为3周。结果中医推拿比休息更能改善躯... 目的评价中医推拿治疗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测量者、统计者)、空白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用中医推拿,对照组静卧休息,干预时间均为45min/次,每周干预2次,疗程为3周。结果中医推拿比休息更能改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人群疼痛指数中的感觉、情感、评估、其他、疼痛评估指数和现存疼痛强度等维度的评分(P<0.05)。结论中医推拿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亚健康 疼痛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强 何劲松 +1 位作者 王庆高 方显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6-2227,共2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8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Hcy水平阴虚阳亢...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8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Hcy水平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结论:H型高血压与中医各证型均有相关,其中与阴虚阳亢型关系密切,对于指导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状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振常 毛德文 +1 位作者 黄彬 李益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381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10、12(IL-2、IL-10、IL-12)、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肿...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381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10、12(IL-2、IL-10、IL-12)、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补体C3水平(C3)。结果: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CD4渐降而CD8、CD4/CD8渐升(P<0.01);湿热中阻证与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相比CD8明显降低而CD4/CD8渐高(P<0.01);IgM、IgG水平在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高于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P<0.01或P<0.05);慢乙肝各中医证型的细胞因子及C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C3水平明显低于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乙肝 免疫功能 中医证型 微观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4 位作者 韦明 黄民锋 朱少廷 杨光 罗世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33-1735,共3页
目的:评价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中药内服外敷腰背药熨疗法(以下称中药组)、腰背部垫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药熨疗法(以下称垫枕组)、功能锻炼配合中药... 目的:评价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中药内服外敷腰背药熨疗法(以下称中药组)、腰背部垫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药熨疗法(以下称垫枕组)、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药熨疗法(以下称功能锻炼组)归类,总结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结果:随访36个月~9年,各组均有患者出现迟发性临床症状,垫枕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肯定,功能锻炼疗法可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改善运动节段的功能,减少迟发性临床症状的发生,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彩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陆晖 仝树坡 +2 位作者 张惠玉 邢军 史润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2-124,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TCD、颈动脉彩超的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肝阳暴亢证、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4组,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对4组不同证型急...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TCD、颈动脉彩超的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肝阳暴亢证、阴虚风动证、风痰阻络证4组,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对4组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超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各证型与TCD、颈动脉彩超的关系。结果:(1)脑梗死各证型的TCD特点:①气虚血瘀型:颅内及颈部各血管血流速度均最慢,PI、RI值最低;②肝阳暴亢型:颅内及颈部各血管血流速度均最快,PI、RI值最高;③阴虚风动型:颅内及颈部各血管血流速度均增快,PI、RI值增高;④风痰阻络型:颅内及颈部各血管血流速度减慢,PI、RI值增高。(2)脑梗死各证型的颈动脉彩超特点:①气虚血瘀型:颈部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较大,动脉内径缩小较明显;②肝阳暴亢型:颈部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较小,动脉内径缩小不明显;③阴虚风动型:颈部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较小,动脉内径缩小不明显;④风痰阻络型:颈部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最大,动脉内径缩小最明显。结论:急性脑梗死各证型与TCD、颈动脉彩超的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各项指标在4个证型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辨证分型 TCD 颈动脉彩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生化及氧化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振常 毛德文 +1 位作者 黄彬 李益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生化、氧化损伤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81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生化及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结果:①...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生化、氧化损伤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81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生化及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结果:①AST、ALT、GGT、NO、MDA在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证中较其它证型显著升高(P<0.01或P<0.05);②GLO、LPO、aPOA-1/aPOB在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证中高于其它证型而ALB、A/G比值较低(P<0.01);③TBA、CHE、aPOA-1、aPOB在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中明显低(P<0.01)。结论:生化及氧化损伤指标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乙肝 生化 氧化损伤指标 中医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赖申昌 卢玲 +5 位作者 马晓露 何小萍 向少伟 吕冬宁 蒙宇华 庞学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538-539,共2页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 4 0例血肌酐在 178~ 4 4 2 μmol/L患者 ,随机分两组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组 2 0例 ,西医对照组 2 0例 ,两组均予对症治疗 ,治疗组予中药 ,本院中药制剂肾病Ⅰ号、Ⅱ号胶囊口服 ,中药制剂静脉滴注 ,中药灌肠、熏洗、外...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 4 0例血肌酐在 178~ 4 4 2 μmol/L患者 ,随机分两组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组 2 0例 ,西医对照组 2 0例 ,两组均予对症治疗 ,治疗组予中药 ,本院中药制剂肾病Ⅰ号、Ⅱ号胶囊口服 ,中药制剂静脉滴注 ,中药灌肠、熏洗、外敷肾区、针灸 ,对照组予包醛氧淀粉口服。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综合疗法 包醛氧淀粉 中药制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剑明 王天芳 +18 位作者 吴秀艳 岳宏 杨璐 赵丹 薛晓琳 赵燕 王庆国 张声生 王新月 李军祥 赵洪川 苏娟萍 邹小娟 孙立亭 刘冬梅 赵文霞 韩捷 刘亚军 邓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497-500,共4页
目的: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建立Epidata 2.0临床调查资料数据库,运用SPSS 15.0软件对溃疡性结肠... 目的: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建立Epidata 2.0临床调查资料数据库,运用SPSS 15.0软件对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调查共收集溃疡性结肠炎951例,其中活动期829例,缓解期122例。症状分布特点:出现频率≥35%的症状在活动期有35个,缓解期有21个。活动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泄泻、脓血便(血多于脓)、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肠鸣增多、矢气增多、肛门气坠、排便不爽、肛门灼热、泻下急迫;肠外症状为:乏力、神疲、畏寒、少气懒言、腰部酸软、下肢酸软、口苦、口咽干燥、纳呆、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烦躁、精神抑郁、胖大舌、齿痕舌、黄苔、腻苔、厚苔、燥苔、脉细、脉弦、脉滑。缓解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腹胀、排便不爽、肠鸣增多;肠外症状:齿痕舌、脉细、乏力、腻苔、胖大舌、口咽干燥、急躁易怒、白苔、淡白舌、畏寒、腰部酸软、神疲、脉沉、精神抑郁、少气懒言。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均以泄泻、腹痛、腹胀等为最常见,但全身症状的出现频率以活动期为多;本病的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但活动期以湿热蕴结大肠为主,兼有阳气不足之象,缓解期以脾肾阳气不足为主,兼有湿邪内阻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症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梁健 安永辉 邓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07-2009,共3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至肝硬化可逆转的最后阶段。研究表明,西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缺乏稳定性;近年来,中医药在诊治和研究肝纤维化方面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对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实验室研究等方面。现通过回...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至肝硬化可逆转的最后阶段。研究表明,西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缺乏稳定性;近年来,中医药在诊治和研究肝纤维化方面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对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实验室研究等方面。现通过回顾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的历程,展现中医药诊治肝纤维化方面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肝纤维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病机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鑫 文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病机特点及规律。方法: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病机理论及临床诊疗等相关性资料。结果与结论:脏腑虚损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变之源,是促发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始动因素;血瘀既是病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病机特点及规律。方法: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病机理论及临床诊疗等相关性资料。结果与结论:脏腑虚损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变之源,是促发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始动因素;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是病变的关键性环节;虚瘀夹杂,最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则是病变的基本特征。临床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应树立"未雨绸缪,既病防变"的理念,以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中医 病机特点 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与细胞因子病毒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振常 毛德文 +1 位作者 黄彬 李益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4-335,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及病毒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0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10、12(IL-2、IL-10、IL-12)、HBV-DNA、HBV标志物。结果:肝...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及病毒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0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10、12(IL-2、IL-10、IL-12)、HBV-DNA、HBV标志物。结果: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证CD4渐降而CD8、CD4/CD8渐升(P<0.01);湿热中阻证与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相比CD8明显降低而CD4/CD8渐高(P<0.01);慢乙肝各中医证型的IL-2、IL-10、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组HBV-DNA定量>1.0×105cop ies/mL、HBVeAg及抗K-HbcIgM(+)均高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P<0.01或P<0.05)。结论:细胞因子、病毒指标检测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乙肝 细胞因子 病毒指标 中医证型 微观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健 邓鑫 +2 位作者 吴发胜 李艳波 唐艳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4-116,共3页
目的: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并对中医药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作用做出客观评价。方法:8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中成药扶正化瘀片,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片,观察过程中根... 目的: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并对中医药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作用做出客观评价。方法:8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中成药扶正化瘀片,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片,观察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两组均可使用基本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如降酶、护肝),疗程为6个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通过询问患者家属或知情者的方式,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3个月)、治疗后社会功能打分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比较,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本组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陷,中药对症治疗对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具有潜在优势,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可作为中医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评价体系中的一个疗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 扶正化瘀片 社会功能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中医综合疗法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亚萍 邓鑫 李永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2-644,共3页
腹泻是艾滋病患者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艾滋病患者腹泻的病机主要在脾,以脾虚失运为主。在防治上,运用健脾益气的中药和艾灸综合疗法对于改善艾滋病患者腹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减缓疾... 腹泻是艾滋病患者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艾滋病患者腹泻的病机主要在脾,以脾虚失运为主。在防治上,运用健脾益气的中药和艾灸综合疗法对于改善艾滋病患者腹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减缓疾病的发展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腹泻 中医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振常 毛德文 +2 位作者 黄彬 李益忠 王庆高(指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方法:检侧符合诊断标准的3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指标的水平及20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方法:检侧符合诊断标准的3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指标的水平及208例患者肝组织病理,观察上述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瘀血阻络组HA、PCⅢ、LN、Ⅳ-C、TGF-β1高于其它各型(P<0.01);肝郁脾虚型HA、PCⅢ、LN、Ⅳ-C、TGF-β1、TNF-α高于正常水平(P<0.01或P<0.05),明显低于其他各型(P<0.01);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TNFα、TGF-β1高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P<0.01),而湿热中阻组TNF-α高于瘀血阻络组(P<0.01);肝郁脾虚、湿热中阻型S1~S2级G1~G2期较多,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S3级G2~G3期较多,瘀血阻络型以S3~S4级G3~G4期为主。结论:慢性乙肝的肝组织病理改变、HA、PCⅢ、LN、Ⅳ-C、TGF-β1、TNF-α等指标的异常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微观辨证 辨证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南宁市医院感染发病的季节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艳宁 黄丽欢 刘津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圆形分布法 南宁市 医院感染 发病季节性 泌尿系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化疾病诊治适宜技术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永苹 廖冬燕 +1 位作者 黄建民 林寿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75-976,共2页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化疾病诊治适宜技术现状调查,发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化疾病普遍存在诊治水平较低,专科诊疗设备缺乏,消化疾病诊治技术匮乏,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的诊治技术严重缺乏等现象,这是严重制约当...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化疾病诊治适宜技术现状调查,发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化疾病普遍存在诊治水平较低,专科诊疗设备缺乏,消化疾病诊治技术匮乏,尤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的诊治技术严重缺乏等现象,这是严重制约当地消化疾病诊疗水平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些地区开展"简、便、廉、验"的中医、中西结合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降低治疗成本;政府方面若能配合实施双向转诊、提高报销比例等政策有利于提高消化疾病诊治水平与解决农民看病难与看病贵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 农村 消化 适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萌 王建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6-317,共2页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小鼠银屑病实验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从不同给药途径观察了中药对小鼠实验模型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小鼠尾鳞片颗粒层形成以及血浆内皮素等的影响,药物治疗多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等为原则,这些中药或...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小鼠银屑病实验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从不同给药途径观察了中药对小鼠实验模型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小鼠尾鳞片颗粒层形成以及血浆内皮素等的影响,药物治疗多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等为原则,这些中药或能促进银屑病实验模型鼠尾鳞片颗粒层的形成,或能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的有丝分裂,或二者皆有,同时对血浆内皮素、对皮损组织NO、MAD、cAMP、cGMP水平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对银屑病实验模型的实验研究作了综述,并作了客观的评价,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银屑病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健 吴发胜 邓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4-1106,共3页
通过对近年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疾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参阅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试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进展,初步探析目前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方面的欠缺,并对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作了展望。
关键词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外兼治强直性脊柱炎53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汉升 刘汝专 +1 位作者 唐晓菊 李桂文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0期1948-1948,共1页
根据全国名老中医李桂文教授的经验,采用中药辨证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3例,结果优良率达94.3%。认为此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虚、邪、瘀三个方面,治疗以扶正驱邪为法。雷公藤、当归、黄芪、甘草为基本方,并根据风寒湿瘀的偏重而辨证加药... 根据全国名老中医李桂文教授的经验,采用中药辨证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3例,结果优良率达94.3%。认为此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虚、邪、瘀三个方面,治疗以扶正驱邪为法。雷公藤、当归、黄芪、甘草为基本方,并根据风寒湿瘀的偏重而辨证加药。配合烫疗药外用和患者自我功能锻炼等内外兼治方法,能治愈早期患者,控制及缓解中晚期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 中医辨证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生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力民 田玉玲 曾云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8期1432-1434,共3页
目的:以生存质量量表测定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解决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中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可比性的问题。方法:研究分为四组: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组(66例)、溃疡样消化不良组(25例)、糖尿病胃轻瘫组(17例)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29... 目的:以生存质量量表测定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解决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中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可比性的问题。方法:研究分为四组: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组(66例)、溃疡样消化不良组(25例)、糖尿病胃轻瘫组(17例)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29例),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辨证治疗,用量表的方式,采用主观症状半定量计分法,进行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疗效指数、量表积分比较。结果:四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80%、76.5%和93.1%;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在症状积分、心理精神因素、社会功能活动及量表的总积分四个方面治疗前后各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君子汤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