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近况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玉茵 梁立峰 +1 位作者 赵君雅 陈延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6-107,112,共3页
肾病综合征(Ns)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3.5g)、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g/L、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250mg/dL)。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 肾病综合征(Ns)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3.5g)、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g/L、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250mg/dL)。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脂、环孢霉素等),尽管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不良反应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中医症候证型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罗月中 方敬爱 +4 位作者 吴金玉 孙郁 陈刚毅 蔡北源 叶任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治疗期间的中医症侯、证型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 :观察并分析 2 2 0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期间的临床症候 ,辨证类型的变化。结果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期间 ...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治疗期间的中医症侯、证型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 :观察并分析 2 2 0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期间的临床症候 ,辨证类型的变化。结果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期间 ,本证方面 ,在大剂量时 ,辨证属阴虚 (73% )比使用激素前 (12 % )明显增多 ,属阳虚 (9% )和阴阳两虚 (19% )比使用激素前 (5 8%和 30 % )明显减少 ;小剂量时 ,辨证属阴虚 (5 0 % ) ,虽减少却也占 1/ 2 ,属阳虚(10 % )与大剂量时 (9% )相近 ,而阴阳两虚 (40 % )明显增加 ;在维持量时 ,阴虚证明显减少 (16 % ) ,阳虚和阴阳两虚证有所增加 (2 6 %和 4 6 % )。标证方面 ,在大、小剂量时 ,属热毒 (6 1%和 35 % )、湿热 (49%和 4 5 % ) ,比使用激素前 (15 %和 13% )明显增多 ,在整个激素使用期间 ,属水湿比用药前明显减低 ,而血瘀、气滞均比用药前增加。结论 :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后 ,中医症候、证型有明显变化 ,其变化有一定的特点 ,本证的变化规律由阳虚或阴阳两虚→阴虚→阴阳两虚或阳虚转化 ;标证发病率由高至低为水湿、湿热、热毒→热毒、湿热、血瘀、气滞→血瘀、气滞转化 ,这种变化与用药剂量有关 ,正确辨证论治 ,有助于提高激素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激素治疗 中医症候 中医证型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肾纤维化中对TNF-α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新民 卢玲 +1 位作者 吕冬宁 陶志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681-682,共2页
肾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衰竭的共同途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积聚[1].
关键词 肾纤维化 TNF 中医药 影响的研究 肾间质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增生 matrix 肿瘤坏死因子 factor 慢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型与左心结构及功能相关性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李选 黄雪霞 於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er,CRF)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心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调研,选取90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心脏彩超相关的指标,分析中医证型与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证型...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er,CRF)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心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调研,选取90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心脏彩超相关的指标,分析中医证型与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证型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的比例分别为:脾肾气虚证(30%)、脾肾阳虚证(27.8%)、气阴两虚证(21%)、肝肾阴虚证(15.6%)、阴阳两虚证(5.6%)。Tei指数水平在各证型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水平除脾肾阳虚组和肝肾阴虚组之间P>0.05外,其余各证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各证型组的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与室间隔厚度的相关系数r=0.53。结论:提示CRF患者在本病初期多为脾肾气虚;心脏在CRF早期已受累及;Tei指数与室间隔厚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可初步作为判断CRF中医证型及转归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证型 TEI指数 室间隔厚度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史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7期434-436,共3页
关键词 CGN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对症治疗 治疗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抑制(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重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石咏军 马琼英 +1 位作者 高鸣 孙文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7期387-390,I002,共5页
目的 :探讨中药葛根的新型制剂葛根素注射液抑制 (延缓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肾脏小血管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 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动物模型 ,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并与苯那普利对照。结果 :实验结束时 ,病理对照组... 目的 :探讨中药葛根的新型制剂葛根素注射液抑制 (延缓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肾脏小血管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 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动物模型 ,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并与苯那普利对照。结果 :实验结束时 ,病理对照组血压较实验开始时显著上升 (P <0 .0 5 ) ,葛根素注射液无论对SHR的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P <0 .0 1) ,同时降低血浆内皮素 ,血清胰岛素 (P <0 .0 1,P <0 .0 5 ) ,与苯那普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优于苯那普利。光镜检查显示 ,病理组大鼠肾小动脉壁显著增生肥厚 ,管腔狭窄 ,内层弹力纤维松驰、断裂 ,而葛根素及苯那普利组大鼠肾小动脉管壁增生明显减轻 ,内层弹力纤维结构完整、致密 ,无松驰、断裂现象。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明显抑制 (延缓 )肾血管重塑的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降压 ,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自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重塑 内皮素 胰岛素抵抗 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TNF、尿β_2-MG、肝纤四项对肾纤维化无创诊断的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梁栋 王辉 +1 位作者 王涛 卢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无创诊断 尿Β2-MG 联合检测 TNF 重复肾活检 尿β2微球蛋白 肝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马兜铃酸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史伟 向彩春 +1 位作者 谢永祥 李振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7-18,22,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对27例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以加味附子理中汤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对27例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以加味附子理中汤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Upro)、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酶)、尿渗透压、红细胞(RBC)、血色素(HB),以及以以以以、以以乏力、以以以以、以以以以、面色以白、以酸膝软等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BUN、SCr、CCr、24hUpro、尿NAG酶、尿渗透压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以以以以、以以乏力、以以以以、以酸膝软、以以以以、面色以白等差异有显著性意力(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74.07%。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对AAN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附子理中汤 马兜铃酸肾病 临床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9
作者 吴金玉 史伟 +1 位作者 黄雪霞 韦美丹 《内科》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功能恶化首次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因素。方法接受首次血液透析23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脱离透析组和未脱离透析组,观察患者体重、平均动脉压、透析前生化指标(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血浆白蛋白、总胆固...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功能恶化首次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因素。方法接受首次血液透析23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脱离透析组和未脱离透析组,观察患者体重、平均动脉压、透析前生化指标(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不同原因(感染、心脑血管疾病、肾前性血容量不足、肾脏原发病、肾后梗阻、药物性、其他)诱发CRF恶化与透析预后的关系。结果脱离透析组体重、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未脱离透析组(P<0.05);血浆白蛋白高于未脱离透析组(P<0.05);感染、肾前性血容量不足、肾后梗阻引起CRF恶化者,脱离透析组显著高于未脱离透析组(P<0.05或P<0.01);肾脏原发病引起CRF恶化者,脱离透析组显著低于未脱离透析组(P<0.01)。结论体重、平均动脉压、白蛋白是引起CRF恶化及影响CRF患者首次透析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 血液透析治疗 治疗预后 平均动脉压 CRF 血容量不足 血浆白蛋白 原发病 心脑血管疾病 体重 总胆固醇 预后因素 血红蛋白 生化指标 肾脏 梗阻 感染 甘油三酯 药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C_4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冬宁 向彩春 +2 位作者 杜小萍 韦美丹 凌彩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9期810-811,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方法:6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使用相同的透析器,每周透析时间8 h,对照组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每2周行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方法:6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使用相同的透析器,每周透析时间8 h,对照组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每2周行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1次。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gG、IgM、补体C3、C4含量分别为8.96±3.18,1.73±0.23,7.96±3.18,1.94±0.45,对照组6.81±2.4,1.44±0.57,6.91±2.4,1.60±0.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成功抢救重症乌头碱中毒5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丽萍 向彩春 +2 位作者 王艳丽 杜小萍 韦美丹 《内科》 2009年第5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重症乌头碱中毒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