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韦宏民
何斌
+4 位作者
梁运
韦智卫
韦雅玲
黄承标
刘红英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为了了解板栗-农作物间作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状况,对广西东兰县4种板栗-农间作模式(板栗-玉米、板栗-花生、板栗-黄豆和板栗纯林)土壤密度、孔隙度、持水量、pH值和养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土壤理化...
为了了解板栗-农作物间作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状况,对广西东兰县4种板栗-农间作模式(板栗-玉米、板栗-花生、板栗-黄豆和板栗纯林)土壤密度、孔隙度、持水量、pH值和养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板栗-花生、板栗-玉米、板栗-黄豆和板栗纯林表层土壤(0-20 cm)密度分别为1.11、1.13、1.08和1.21 g/cm^3,非毛管隙度分别为13.60%、11.36%、10.35%和9.62%,总孔隙度分别为54.04%、52.68%、53.73和50.42%;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按照土壤全N、水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大致为板栗-花生、板栗-黄豆、板栗-玉米、板栗纯林。因此,板栗混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间作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韦宏民
何斌
梁运
韦智卫
韦雅玲
黄承标
刘红英
机构
广西东兰县退耕还林办公室
广西
大学
广西
玉林市林业勘测设计院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基金
广西河池市科技基金资助项目(河科字2007-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52)
文摘
为了了解板栗-农作物间作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状况,对广西东兰县4种板栗-农间作模式(板栗-玉米、板栗-花生、板栗-黄豆和板栗纯林)土壤密度、孔隙度、持水量、pH值和养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板栗-花生、板栗-玉米、板栗-黄豆和板栗纯林表层土壤(0-20 cm)密度分别为1.11、1.13、1.08和1.21 g/cm^3,非毛管隙度分别为13.60%、11.36%、10.35%和9.62%,总孔隙度分别为54.04%、52.68%、53.73和50.42%;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按照土壤全N、水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大致为板栗-花生、板栗-黄豆、板栗-玉米、板栗纯林。因此,板栗混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关键词
板栗
间作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Chinese chestnut
intercropping patter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韦宏民
何斌
梁运
韦智卫
韦雅玲
黄承标
刘红英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