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何金旺 胡善荣 《中国茶叶》 2008年第2期34-36,共3页
桂北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自1989年开始引种茶树良种生产加工绿茶以来,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至2006年全县15个乡(镇)均有茶树种植,茶园面积6133,33公顷,投产面积3533.33公顷,年产干茶2560吨,产值11372万元,一跃成为广西产茶... 桂北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自1989年开始引种茶树良种生产加工绿茶以来,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至2006年全县15个乡(镇)均有茶树种植,茶园面积6133,33公顷,投产面积3533.33公顷,年产干茶2560吨,产值11372万元,一跃成为广西产茶第二大县,茶产业已成为本县的农业支柱产业。本文运用战略性分析模式——SWOT法,分析与评价本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并据此提出新形势下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可持续发展 SWOT 茶产业 茶园面积 生产加工 茶树良种 茶树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何金旺 覃瑞设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6期44-45,共2页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 简述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并着重对头季稻杂优组合的选择、播种时间与育秧方式、栽植密度、收割时间与留桩高度、GA3促芽保穗、头季稻和再生稻的肥水运筹及病虫防治等7项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蓄留技术 应用与发展 关键技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茶叶产业发展战略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金旺 杨平仲 《蚕桑茶叶通讯》 2007年第4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茶叶种植 产业发展 评价 茶园面积 生产加工 茶树良种 支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绿茶加工现状与对策
4
作者 何金旺 覃瑞设 杨勤妮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绿茶 加工现状 年平均气温 森林覆盖率 生产加工 丘陵地带 云贵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绿茶加工现状与对策
5
作者 覃瑞设 何金旺 +1 位作者 覃正维 杨勤妮 《茶叶科学技术》 2006年第4期33-34,共2页
广西第二产茶大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绿茶加工现状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绿茶生产 加工技术 现状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罗汉果组培苗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6
作者 何金旺 程仙枝 《广西园艺》 2006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试验初报 品种筛选 组培苗 罗汉果 大面积推广 种植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薇菜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莫仁春 吴广勋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采用间作套种与单种相结合的方式人工栽培野生薇菜成活率高、出苗多、整齐、粗壮。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潮湿偏酸性地块、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栽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 ,栽后第四年鲜菜产量可达 11880 kg/hm2 ,产值 5 94 15元 /... 采用间作套种与单种相结合的方式人工栽培野生薇菜成活率高、出苗多、整齐、粗壮。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潮湿偏酸性地块、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栽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 ,栽后第四年鲜菜产量可达 11880 kg/hm2 ,产值 5 94 15元 /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薇菜 人工栽培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优良株系伯林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金旺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罗汉果 优良株系 三江侗族自治县 特性 特征 生物研究所 总产值 师范大学 优良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罗汉果优质大果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金旺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罗汉果 大果 优质 培育 种植面积 市场风险 组培苗 商品规格 种植效益 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超级稻新品种在桂北高寒山区的试种与评价
10
作者 何金旺 李前琦 +1 位作者 潘启秀 梁忠德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9期36-38,共3页
选择5个高产、优质超级稻新品种于2006年5月~9月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县林溪乡平岩村作中稻试种,并以当地已种植多年的1个三系籼型超级稻老品种作对照,比较各品种在该县生态条件下的种植表现,鉴定其生产性能、抗逆性和适应性并作综合评价... 选择5个高产、优质超级稻新品种于2006年5月~9月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县林溪乡平岩村作中稻试种,并以当地已种植多年的1个三系籼型超级稻老品种作对照,比较各品种在该县生态条件下的种植表现,鉴定其生产性能、抗逆性和适应性并作综合评价,初步明确了参试各品种在该县中稻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品种 试种观察 性状鉴定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