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油轮作下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3
1
作者 刘禹池 曾祥忠 +4 位作者 冯文强 秦鱼生 王昌全 涂仕华 陈道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0-1459,共10页
【目的】研究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种植模式下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自2005年起在成都平原的广汉市开展了水稻-油菜轮作下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与不同施肥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为随机... 【目的】研究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种植模式下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自2005年起在成都平原的广汉市开展了水稻-油菜轮作下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与不同施肥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共有8个处理,3次重复。这8个处理包括对照(只施化肥、无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还田下4个氮肥用量、2个磷肥用量和3个钾肥用量的7个组合处理。自2005年起每季收获时采集植株样本,分析不同处理下水稻和油菜的农艺形状与产量变化情况,2010年水稻收获后采取耕层(0—5 cm、5—15cm和15—30 cm)土样,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肥力演化趋势。【结果】在稻-油轮作下,同一处理水稻和油菜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年度间差异。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始于覆盖后的第三年,即秸秆覆盖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相同施氮量的无覆盖对照处理,油菜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减磷和减钾处理的水稻产量相当或高于对照处理。按此计算,秸秆还田在水稻季每公顷可节约大约N 60 kg和K2O 90 kg。在油菜季,稻草覆盖似乎不能明显减少氮肥投入,减磷处理的油菜产量始终最低。因此,施用充足的磷肥成为油菜高产的关键,该结果为稻-油轮作制度中磷肥的合理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即磷肥应重点施在油菜上,水稻上可少施或不施磷肥。在油菜季,秸秆还田每公顷能节约大约N 30 kg和K2O 90 kg。连续秸秆覆盖+免耕使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在0—5 cm土层聚集,但对下层土壤影响不大;减磷、减钾处理使土壤磷、钾耗竭,但无覆盖对照处理的土壤钾耗竭大于减钾处理;在磷钾施肥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氮肥施用量降低了土壤速效钾与有效磷含量。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免耕能显著改善0—5 cm土层的土壤物理性状,即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非水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但增加了下层土壤的容重和降低了土壤孔隙度。【结论】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免耕能显著提高水稻-油菜轮作下的作物产量,减少肥料投入和提高表层土壤肥力水平,但油菜季必须注意施用足够的磷肥以保证油菜籽高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长期试验 稻-油轮作 产量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播地膜全覆盖一段育秧技术
2
作者 郑家国 金问模 +1 位作者 陈启元 孔祥猛 《四川农业科技》 1992年第2期9-9,共1页
我省两熟制条件下的杂交水稻现行育秧技术主要是两段育苗方法。虽然它具有比露地撒播成苗率高,节省种子,秧苗生长均匀,健壮多蘖,高产稳产等特点,但由于费工较多,劳动强度较大,部分农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的接受程度逐渐减弱。为此... 我省两熟制条件下的杂交水稻现行育秧技术主要是两段育苗方法。虽然它具有比露地撒播成苗率高,节省种子,秧苗生长均匀,健壮多蘖,高产稳产等特点,但由于费工较多,劳动强度较大,部分农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的接受程度逐渐减弱。为此,1991年我们与广汉市农技中心合作,在广汉市连山镇开展了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地膜覆盖 育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