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广昌县莲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空间变异性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裴佳晨 杨良波 +7 位作者 刘冬碧 赵越 朱建强 吴茂前 余延丰 郑兴汶 唐记平 揭志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
以江西省广昌县莲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6个主产乡镇莲田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含量,进行养分丰缺性评价,分析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为834±493、88.4±22.4 mg·kg^(-1),有效硫、有... 以江西省广昌县莲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6个主产乡镇莲田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含量,进行养分丰缺性评价,分析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为834±493、88.4±22.4 mg·kg^(-1),有效硫、有效硼含量分别为28.9±12.4、0.19±0.09 mg·kg^(-1),有效锌、有效铜含量分别为6.42±3.09、5.02±2.41 mg·kg^(-1),有效铁、有效锰含量分别为529±120、71.5±31.1 mg·kg^(-1),有效钼含量为0.12±0.19 mg·kg^(-1)。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硫等中量元素的含量均较低,其中以交换性镁的缺乏最突出;微量元素中有效硼和有效钼的含量较低,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和有效锰的含量总体上较高,铁和锰过量的问题应引起重视。根据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在驿前镇子莲产区要重点关注土壤有效钙、镁的缺乏和铁、锰过量的问题;在头陂镇和盱江镇子莲产区,需重点关注土壤有效硫、硼的缺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田土壤 中、微量元素 含量与评价 空间变异 广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腐败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叶丽芳 张逸凡 +4 位作者 张连虎 林桠春 郑兴汶 崔汝强 况卫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8,共8页
由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引起的莲腐败病是我国莲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强致病力菌株FCN23为供试菌株,通过PEG介导的遗传转化法研究了菌龄、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YPD液体... 由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引起的莲腐败病是我国莲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强致病力菌株FCN23为供试菌株,通过PEG介导的遗传转化法研究了菌龄、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YPD液体培养基培养24 h获得新鲜菌丝,在酶解时间为2.5 h,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 NaCl溶液时原生质体制备效率最高。进而将遗传霉素的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莲腐败病菌原生质体中,获得了稳定表达的转化子,能够稳定遗传gfp基因,说明莲腐败病菌的遗传转化体系构建成功。该体系的建立为莲腐败病菌的侵染过程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腐败病 共享镰刀菌 原生质体 遗传转化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莲新品种太空66号的选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金星 揭志辉 +10 位作者 郑兴汶 唐记平 赖克强 谢先芳 邹东旺 谢世平 唐重中 许彬 胡中立 刁英 杨良波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3期115-117,120,共4页
太空66号是从太空莲36号品种自然杂交F1代群体中选育获得的子莲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200 d左右,花单瓣,红色,叶上花明显,有效蓬5200蓬/667 m^(2)以上,褐子期鲜壳莲粒重4.1 g,通芯白莲粒重1.09 g,实粒数平均15粒/蓬以上,授粉后14 d的莲... 太空66号是从太空莲36号品种自然杂交F1代群体中选育获得的子莲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200 d左右,花单瓣,红色,叶上花明显,有效蓬5200蓬/667 m^(2)以上,褐子期鲜壳莲粒重4.1 g,通芯白莲粒重1.09 g,实粒数平均15粒/蓬以上,授粉后14 d的莲子Vc含量56.2 mg/100 g,总糖含量4.83%,抗腐败病,发病株率在8%以下;增产明显,产量较主栽子莲品种增产10%左右。该品种于2020年7月通过江西省园艺学会组织的专家组现场鉴定,2023年被江西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西省科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莲 品种选育 太空66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莲采收期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转运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冬碧 揭志辉 +9 位作者 朱丹丹 唐记平 杨良波 张志毅 郑兴汶 张富林 夏颖 程子珍 赖克强 谢世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0-1712,共13页
【目的】研究加工通芯莲用子莲的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转运特征,为子莲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空莲36号和建选17号为供试品种,在江西省广昌县开展微区(3 m^(2))试验。分别在子莲移栽后85天(始收期)、103天(收获早期)... 【目的】研究加工通芯莲用子莲的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转运特征,为子莲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空莲36号和建选17号为供试品种,在江西省广昌县开展微区(3 m^(2))试验。分别在子莲移栽后85天(始收期)、103天(收获早期)、121天(收获盛期)、139天(收获中期)、160天(收获后期)、180天(终收期)采样,测定各器官(部位)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源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转运量,以及汇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累积量增量。【结果】子莲干物质累积总量主要集中在子莲始收期—收获盛期(移栽后85~121天),其中叶片、根状茎等源器官(部位)干物质累积量先增后降,在移栽后139天(花果期末,收获中期)达最高值;莲蓬和果实干物质累积量持续增加;膨大茎开始生长后,干物质累积量迅速增加。叶片、根状茎等源器官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相似,在移栽后139天前维持在较高水平,然后迅速或逐渐下降;花蕾、果实和膨大茎氮磷钾含量相对稳定;莲蓬氮、磷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叶片相似,钾的变化与果实相似。子莲氮和钾累积量主要集中在移栽后85~121天,磷积累量主要集中在移栽后85~139天,此期间氮、磷和钾累积量分别占其累积总量的53.9%、61.4%和55.9%。移栽后139~180天,子莲汇器官氮累积量增量在莲蓬、果实和膨大茎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3.0%、67.8%和29.2%,磷的分配比例分别为1.5%、65.0%和33.5%,钾的分配比例分别为6.7%、40.5%和52.8%,源器官氮磷钾转运量占汇器官累积量增量的比例分别为88.8%、49.9%和77.7%。每生产100 kg通芯莲,子莲植株N、P_(2)O_(5)和K_(2)O最大累积量平均分别为7.50、3.47和9.45 kg,N、P_(2)O_(5)、K_(2)O养分吸收量之比为1∶0.46∶1.26。【结论】收获中期(花果期末)—终收期,子莲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累积有“莲蓬+果实”和“膨大茎”两个汇,并以果实发育为主,氮和钾的来源以体内转运为主,磷的来源体内转运和吸收各约50%。因此,保证花果期充足的养分供应和成藕期磷素的持续供应是子莲高产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莲 干物质累积 养分含量 养分累积量 养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镁硼肥对子莲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丹丹 唐记平 +7 位作者 刘冬碧 裴佳晨 朱建强 杨良波 揭志辉 郑兴汶 张志毅 程子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0-168,共9页
验证江西省广昌县子莲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指导子莲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区(2.25 m~2)试验,研究了低镁低硼的莲田土壤上氮磷钾镁硼肥对子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镁硼配施(BF)显著提... 验证江西省广昌县子莲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指导子莲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区(2.25 m~2)试验,研究了低镁低硼的莲田土壤上氮磷钾镁硼肥对子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镁硼配施(BF)显著提高了通芯莲子产量,与BF处理相比,BF处理基础上不施用氮肥、磷肥、钾肥、镁肥和硼肥处理的子莲产量分别减少了52.4%、9.5%、21.9%、36.2%和15.7%,低镁低硼土壤上不同肥料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为氮肥>镁肥>钾肥>硼肥>磷肥。产量动态结果表明,氮磷钾镁硼肥缺乏缩短了子莲快速增产期,收获中后期产量增幅减小。为保证子莲获得较高的产量,需延长快速增产期并提高增长期的增长速率。子莲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氮磷钾镁硼任一养分的缺乏都会降低子莲的有效莲蓬数、旬均心皮数、旬均结实率和旬均单粒重。施用氮肥显著增加通芯莲子的有效莲蓬数、旬均心皮数和旬均单粒重,施用硼肥增加了有效莲蓬数和旬均单粒重,施用磷肥、钾肥和镁肥增加了通芯莲子的有效莲蓬数。综上所述,低镁低硼莲田氮磷钾镁硼配施可显著提高子莲产量,通过提高子莲有效莲蓬数、旬均心皮数、旬均结实率和旬均单粒重来实现增产,在子莲的收获过程中,通过延长子莲产量快速增产期、提高增长速率可实现子莲产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有效莲蓬数 心皮数 结实率 单粒重 低镁低硼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