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对海鲈的饲喂效果研究
1
作者 孙文豪 董芮绮 +10 位作者 邱建强 田仁红 陈冰 赵红霞 黄文 鲁慧杰 胡俊茹 朱喜锋 朱晓闻 曹俊明 彭凯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4-53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对海鲈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和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480尾初始体重为(4.24±0.26)g的健康海鲈,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4组分别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对海鲈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和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480尾初始体重为(4.24±0.26)g的健康海鲈,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4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G1组)、缩合单宁饲料(含0.1%缩合单宁,G2组)、水解单宁饲料(含0.1%水解单宁,G3组)和单宁酸饲料(含0.1%单宁酸,G4组)。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各组间海鲈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G1组相比,G2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G2组和G4组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G1组相比,G4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G2组和G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G1组相比,G2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5)与G1组相比,G2组、G3组和G4组肠道绒毛长度显著降低(P<0.05),G2组绒毛宽度显著提高(P<0.05),G2组、G3组和G4组肌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6)G2组肝细胞形态正常,而G1组、G3组和G4组呈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质空泡化现象。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1%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不影响海鲈生长性能,但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肠道胰蛋白酶活性、绒毛长度和肌层厚度;其中,缩合单宁对海鲈肝脏组织和功能的影响较小,但对肠道胰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以及肠道组织的破坏作用较强,单宁酸对增强海鲈抗氧化能力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单宁 水解单宁 单宁酸 海鲈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粉的饲用价值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研究进展
2
作者 邹伟华 郝青 +3 位作者 陈晓瑛 黄文 华雪铭 孙育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1-38,共8页
随着人工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饲料资源需求量一直呈递增趋势,导致供需矛盾尖锐,养殖饲料品质及成本风险升高,新型优质饲料原料开发及利用备受关注。鱼粉是优质饲料蛋白源,近年来鱼粉资源量不断减少,鱼粉替代物的寻找成为饲料资源开发利... 随着人工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饲料资源需求量一直呈递增趋势,导致供需矛盾尖锐,养殖饲料品质及成本风险升高,新型优质饲料原料开发及利用备受关注。鱼粉是优质饲料蛋白源,近年来鱼粉资源量不断减少,鱼粉替代物的寻找成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问题。南极磷虾具有资源量大,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虾青素、磷脂等物质,适口性强等特点,作为一种饲料原料,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综述了南极磷虾粉的营养价值、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就南极磷虾粉作为水产饲料原料应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其在水产饲料中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营养价值 生物学功能 水产动物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原蛋白7S和11S对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胞的致敏机制研究
3
作者 田仁红 邱建强 +10 位作者 彭凯 孙文豪 董芮绮 鲁慧杰 赵红霞 陈冰 陈文淳 郭慧 朱喜锋 李国立 黄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54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豆抗原蛋白7S和11S对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胞的致敏机制。以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胞为研究对象,试验分为对照组(NC组)、7S组、11S组,每组3个重复。细胞培养48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性、细胞膜完整性相关指标、细胞抗氧化指标、细...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豆抗原蛋白7S和11S对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胞的致敏机制。以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胞为研究对象,试验分为对照组(NC组)、7S组、11S组,每组3个重复。细胞培养48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性、细胞膜完整性相关指标、细胞抗氧化指标、细胞炎症因子含量、细胞凋亡率、细胞凋亡与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7S组和11S组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紧密连接蛋白-3(Claudin-3)、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大豆抗原蛋白7S诱导ROS累积、加剧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及破坏细胞屏障的效果强于大豆抗原蛋白11S。综上所述,大豆抗原蛋白7S和11S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释放AKP和LDH,诱导ROS累积,促进细胞促炎因子分泌,上调细胞凋亡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抑制细胞活性并导致细胞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大豆抗原蛋白 肠道细胞 致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缩合单宁对花鲈生长性能、肝脏和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董芮绮 邱建强 +7 位作者 孙文豪 黄文 曹俊明 赵红霞 陈冰 王国霞 朱喜锋 彭凯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51-3562,共12页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对花鲈生长性能、肝脏和肠道形态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CT0)、1(CT1)、3(CT3)、5(CT5)g/kg缩合单宁,制备4组试验饲料。将花鲈(初始体重为4.38 g...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对花鲈生长性能、肝脏和肠道形态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CT0)、1(CT1)、3(CT3)、5(CT5)g/kg缩合单宁,制备4组试验饲料。将花鲈(初始体重为4.38 g±0.02 g)随机分配到4组,每组分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养殖周期为45 d。养殖结束后,统计每个重复花鲈的总数量、总重量、总摄食量,计算生长性能;每缸随机取3尾鱼,剖取肝脏与肠道制备石蜡切片并分析组织形态;另每缸随机选取3尾鱼,分离肠道内容物,测定肠道细菌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结果]与CT0组相比,CT1组花鲈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CT3组和CT5组花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添加CT使花鲈的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化、纤维化及炎症浸润现象,其中以CT5组肝脏损伤最严重。添加CT导致花鲈肠道出现损伤,CT5组肠道绒毛萎缩严重、结构破坏明显。在门水平,花鲈肠道细菌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组成。随着CT添加量升高,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而拟杆菌门、绿菌门、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CT3组较高(P<0.05)。在属水平,花鲈肠道细菌菌群主要由甲基杆菌属和罗尔斯通菌属组成。与CT0组相比,CT1、CT3、CT5组甲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CT3组拟杆菌属、粪杆菌属、罗氏菌属和萨特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CT0组相比,CT3组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1 g/kg的缩合单宁不影响花鲈的生长,而3和5 g/kg的缩合单宁显著降低了花鲈的摄食量和生长性能,损伤了肝脏与肠道组织结构,干扰了花鲈的肠道菌群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单宁 花鲈 组织形态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黑水虻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肝脏生化指标、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影响
5
作者 郑雨顺 陈桂琼 +5 位作者 黄文庆 胡俊茹 彭凯 黄燕华 邹记兴 王国霞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0-1953,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黑水虻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肝脏生化指标、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G0)、2%(G2)、4%(G4)和8%(G8)发酵黑水虻鲜物质(对应发酵黑水虻风干物质添加量分别为0、10.4、20.8和41.6 g/kg)配制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黑水虻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肝脏生化指标、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G0)、2%(G2)、4%(G4)和8%(G8)发酵黑水虻鲜物质(对应发酵黑水虻风干物质添加量分别为0、10.4、20.8和41.6 g/kg)配制4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质量(2.75±0.01) g的斑点叉尾鮰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开展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发酵黑水虻未对斑点叉尾鮰的摄食率(FR)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G0组)相比,G2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显著提高(P<0.05);G8组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显著下降(P<0.05);G2组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及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降低(P<0.05);G4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增加(P<0.05);G2组肝脏AKP、ACP活性和补体3(C3)含量显著增加(P<0.05)。此外,G2组肠道胰蛋白酶和Na^(+)-K^(+)-ATP酶活性以及肠道肌层厚度、绒毛长度和杯状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发酵黑水虻可以促进其生长,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保护肝脏健康和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鲜物质基础下添加量为2%(风干物质基础下添加量为10.4 g/kg)时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黑水虻 斑点叉尾鮰 生长性能 消化酶 生化指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氨酸水平对杂交鳢仔稚鱼生长、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覃瑶 胡波 +4 位作者 熊攀 梁浩辉 邹记兴 朱喜锋 王国霞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为研究饲料蛋氨酸水平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仔稚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00 mg的杂交鳢2 4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置100尾鱼,饲养于室外养殖系统水... 为研究饲料蛋氨酸水平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仔稚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00 mg的杂交鳢2 4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置100尾鱼,饲养于室外养殖系统水体体积为50 L的尼龙网箱中,分别饲喂蛋氨酸添加量为0%、0.5%、1.0%、1.5%、2.0%、2.5%(实测值分别为0.67%、1.08%、1.43%、1.78%、2.22%、2.61%)的6种等氮等脂饲料,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氨酸水平升高,试验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08%、1.43%、1.78%组的WGR、SGR均显著高于0.67%组(P<0.05),FCR显著低于0.67%组(P<0.05);脏体比(VSI)1.78%组显著小于其他试验组(P<0.05);肝脏中甘油三酯(TG)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TC)1.08%组显著大于2.22%和2.61%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1.78%组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0.05);肠道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在1.78%组时显著高于0.67%试验组(P<0.05);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1.78%组显著大于2.22%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0.67%组显著大于1.42%、1.78%和2.61%组,丙二醛(MDA)2.61%组显著小于其他试验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蛋氨酸可以提高杂交鳢仔稚鱼的生长性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本研究为杂交鳢养殖提供营养素需求参数和开发其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仔稚鱼 蛋氨酸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消化酶活性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给氢对鳜鱼高温胁迫时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国立 刘筱蕾 +5 位作者 陈龙 胡俊茹 欧阳俊烨 黄静 陈言峰 杨映 《海洋与渔业》 2025年第4期66-67,共2页
近年来,氢气H2不仅在医学领域研究成熟,而且已经延伸到动植物农业生产中,由于H2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符合国家绿色,环保发展要求,促使富氢水产业在各领域的应用上蓬勃发展。鱼类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水温变化而变化。当水温超... 近年来,氢气H2不仅在医学领域研究成熟,而且已经延伸到动植物农业生产中,由于H2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符合国家绿色,环保发展要求,促使富氢水产业在各领域的应用上蓬勃发展。鱼类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水温变化而变化。当水温超出鱼类可耐受的最高或最低限时,会对鱼类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这一气候变化引起了环境温度的普遍升高,当前,鳜鱼养殖中往往面临着高温胁迫,导致鳜鱼出现氧化应激现象,而现有的应对措施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动物 血清转氨酶 高温胁迫 H2 氧化应激 鳜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对海鲈体成分、肝脏组织结构及毒素累积量的影响
8
作者 董芮绮 陈冰 +3 位作者 黄文 赵红霞 朱喜锋 彭凯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该文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黄曲霉毒素B1(AFB1)对海鲈体成分、肝脏组织结构及毒素累积量的影响。选择初体重为(2.90±0.02)g的海鲈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在基础饲料G0(不添加AFB1)上分别添加0.1(G0.1)、0.5(G... 该文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黄曲霉毒素B1(AFB1)对海鲈体成分、肝脏组织结构及毒素累积量的影响。选择初体重为(2.90±0.02)g的海鲈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在基础饲料G0(不添加AFB1)上分别添加0.1(G0.1)、0.5(G0.5)和1.0(G1.0)mg/kg的AFB1,配制4组试验饲料。采取饱食投喂,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各组间全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AFB1可诱导海鲈肝脏组织损伤,且随着饲料中AFB1含量增加,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及脂肪空泡化的程度越严重。海鲈肝脏中AFB1的累积量高于肌肉,随着饲料中AFB1添加量的增加,肝脏中AFB1累积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1-1.0 mg/kg AFB1可诱导肝脏组织损伤。AFB1在肝脏中的累积量高于肌肉,且与AFB1添加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海鲈 组织结构 毒素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黄颡鱼幼鱼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指标及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海瑞 胡俊茹 +3 位作者 赵红霞 曹俊明 陈冰 陈晓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79-539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丁酸钠对黄颡鱼幼鱼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50、500、1000和2000 mg/kg丁酸钠,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平均体重为(1.26±0.01)g黄颡鱼幼鱼600尾,随机... 本试验旨在探讨丁酸钠对黄颡鱼幼鱼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50、500、1000和2000 mg/kg丁酸钠,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平均体重为(1.26±0.01)g黄颡鱼幼鱼6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分别投喂5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黄颡鱼血清溶菌酶(LZM)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在1000 mg/kg丁酸钠组达到最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250 mg/kg丁酸钠组达到最高,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黄颡鱼肝脏LZM和AKP活性在1000 mg/kg丁酸钠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黄颡鱼肠道AKP和NOS活性在500 mg/kg丁酸钠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未添加组和2000 mg/kg丁酸钠组(P<0.05)。2)与未添加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00 mg/kg丁酸钠显著提高了黄颡鱼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1000 mg/kg丁酸钠组黄颡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脏GSH-Px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500 mg/kg丁酸钠组黄颡鱼肠道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250、500、1000和2000 mg/kg丁酸钠组肠道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未添加组(P<0.05)。3)与未添加组相比,饲料中添加500 mg/kg丁酸钠显著提高黄颡鱼前肠的绒毛长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和后肠的绒毛长度、肌层厚度(P<0.05)。以黄颡鱼幼鱼血清NOS、SOD活性和前肠绒毛长度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丁酸钠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1275、1218和148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丁酸钠 非特异性免疫 抗氧化 肠道黏膜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合单宁的生物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彭凯 王玉玺 +1 位作者 王国霞 黄燕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51-3460,共10页
植物提取物缩合单宁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多酚类聚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寄生虫、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效。长期以来,缩合单宁被视为饲料"抗营养因子",近年来发现,低剂量缩合单宁能够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机体抗氧化能... 植物提取物缩合单宁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多酚类聚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寄生虫、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效。长期以来,缩合单宁被视为饲料"抗营养因子",近年来发现,低剂量缩合单宁能够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缩合单宁的化学结构、提取和纯化方法及其在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和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缩合单宁的饲料化利用和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单宁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动物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饲料及添加缩合单宁对花鲈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代谢物、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及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文豪 邱建强 +7 位作者 田仁红 陈冰 赵红霞 黄文 朱晓闻 朱喜锋 曹俊明 彭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4-5268,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糖饲料及添加缩合单宁(CT)对花鲈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代谢物、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及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480尾初始体重为(10.85±0.02)g的健康花鲈,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3组分别饲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糖饲料及添加缩合单宁(CT)对花鲈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代谢物、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及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480尾初始体重为(10.85±0.02)g的健康花鲈,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3组分别饲喂常规饲料(含20.0%面粉,G1组)、高糖饲料(含45.8%面粉,G2组)和添加CT的高糖饲料(含45.8%面粉和0.1%CT,G3组)。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G1组相比,G2组花鲈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显著提高(P<0.05);与G2组相比,G3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2)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花鲈全鱼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3)在投喂后1 h,G2组花鲈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G1组和G3组(P<0.05);而在投喂后3和6 h,各组之间血清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G2组花鲈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G1组和G3组(P<0.05),G1组和G3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花鲈肠道中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G1组>G3组>G2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5)G2组花鲈肠道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钠依赖性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钠依赖性葡萄糖共转运载体2(SGLT2)和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G1组和G3组(P<0.05),G2组肠道中YY肽(PYY)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1组和G3组(P<0.05),G1组和G3组之间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高糖饲料可提高花鲈血清葡萄糖含量,诱导肝脏损伤,降低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和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抑制花鲈的生长和营养物质沉积。高糖饲料中添加0.1%CT可修复花鲈肝脏损伤,通过调控肠道激素的基因表达,降低血清葡萄糖含量,提高花鲈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饲料 缩合单宁 生长性能 糖代谢 花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蛋白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肠道和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敏 陈冰 +6 位作者 彭凯 胡俊茹 吕旦 黄文 曹俊明 蔡佳 赵红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15-7929,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棉籽蛋白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肠道和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初始质量为(3.45±0.01)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360尾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20%和...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棉籽蛋白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肠道和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初始质量为(3.45±0.01)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360尾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20%和40%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3种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试验期为10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20%棉籽蛋白对大口黑鲈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添加40%棉籽蛋白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FBW、WGR、SGR、蛋白质效率和肠体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20%棉籽蛋白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饲料系数(FCR),饲料添加40%棉籽蛋白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FCR(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40%棉籽蛋白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全鱼粗灰分含量(P<0.05),但饲料中添加20%或40%棉籽蛋白对大口黑鲈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20%棉籽蛋白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血清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饲料添加40%棉籽蛋白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肠道胰蛋白酶活性(P<0.05);饲料添加20%或40%棉籽蛋白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血清胆固醇和肠道丙二醛(MDA)含量(P<0.05)。各试验组大口黑鲈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葡萄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肠道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肝脏SOD、CAT活性和MD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大口黑鲈前、中、后肠的绒毛高度、黏膜层厚度和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添加20%和40%棉籽蛋白导致肝细胞变性,造成肝脏组织损伤。综上所述,饲料添加20%棉籽蛋白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FCR,对生长性能没有产生负面影响;饲料添加40%棉籽蛋白通过抑制大口黑鲈肠道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生长性能和增加FCR。饲料添加棉籽蛋白对大口黑鲈肠道形态结构无显著影响,但导致肝脏组织损伤,并影响蛋白质和胆固醇的吸收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棉籽蛋白 生长性能 肠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发酵黑水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梦华 周萌 +3 位作者 黄文庆 李国立 高红燕 黄燕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7,共10页
以鱼粉、豆粕和花生粕为主要蛋白源,鱼油、豆油和大豆磷脂为主要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分别用豆粕和花生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8.33%、16.67%、33.33%、50.00%和66.67%的鱼粉并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4%、8%、12%、16%的发酵黑水虻,... 以鱼粉、豆粕和花生粕为主要蛋白源,鱼油、豆油和大豆磷脂为主要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分别用豆粕和花生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8.33%、16.67%、33.33%、50.00%和66.67%的鱼粉并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4%、8%、12%、16%的发酵黑水虻,制成6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分别标记为N0、N2、N4、N8、N12组和N16组,饲喂凡纳滨对虾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发酵黑水虻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有影响,末均重、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除N16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外(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存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全虾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水分、灰分(Ash)、钙(Ca)和磷(P)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凡纳滨对虾对饲料中粗脂肪的消化利用率最高(83.88%~97.79%),粗蛋白次之(76.16%~82.45%),干物质最低(55.47%~61.36)。饲料中添加发酵黑水虻显著影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不同阶段凡纳滨对虾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不同,总体来看低水平添加组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素的消化率优于高水平添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黑水虻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体成分 消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或牛磺酸对杂交鳢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培佳 闫辰 +5 位作者 侯冬强 李敏 彭凯 黄文 曹俊明 赵红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9-591,共13页
实验旨在探讨饲料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或牛磺酸(Taurine)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argus♂)幼鱼肠道生长、消化、抗氧化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均重为(22.02±0.02)g的杂交鳢45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 实验旨在探讨饲料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或牛磺酸(Taurine)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argus♂)幼鱼肠道生长、消化、抗氧化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均重为(22.02±0.02)g的杂交鳢45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以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3%N-氨甲酰谷氨酸、1%牛磺酸的3种实验饲料,记作对照组,0.03%NCG组和1%Taurine组,饲喂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03%NCG或1%Taurine可显著提高杂交鳢蛋白质沉积率(P<0.05),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肌酸激酶活性(P<0.05),促进前肠肌层厚度、中肠绒毛宽度、中肠肌层厚度和后肠肌层厚度生长(P<0.05),增强肠道厚壁菌群和支原体属丰度(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和肠道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降低肠道梭杆菌群和梭菌属丰度(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0.03%NCG可显著提高杂交鳢肠道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缓解肠道病理状态(P<0.05),显著提高杂交鳢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钠钾ATP酶活性(P<0.05),促进前肠绒毛长度、前肠绒毛宽度和后肠肌层厚度生长(P<0.05),并显著提高肠道OUT占比、Chao和Ace指数(P<0.05),增强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NCG在增强肠道抗氧化活性,缓解肠道氧化损伤方面优于添加牛磺酸,但饲料添加牛磺酸可以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维持肠道稳态并促进肠道生长,其作用效果优于补充N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 牛磺酸 生长性能 肠道 杂交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黑水虻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文庆 王梦华 +5 位作者 李国立 黄燕华 王国霞 胡俊茹 韦真海 陈桂琼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8,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黑水虻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720尾初始均重为(21.22±0.01) g大口黑鲈,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0(...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黑水虻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720尾初始均重为(21.22±0.01) g大口黑鲈,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0(J0)、2%(J2)、4%(J4)、6%(J6)、8%(J8)和10%(J10)发酵黑水虻的等氮等脂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J0组相比,J8和J10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J2组脏体比、肝体比和J8、J10组肝体比均显著降低(P<0.05),J6~J10组腹脂比显著提高(P<0.05)。与J0组相比,J8和J10组体成分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J4~J10粗蛋白含量、J8和J10组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与J0组相比,J2组肝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J2、J6、J10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J2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J6和J8组肝脏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J0组相比,J4和J6组血糖浓度显著提高(P<0.05),J8~J10组三酰甘油浓度、J10组胆固醇浓度、J6和J10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J10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随发酵黑水虻添加量增加,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J0组相比,J4~J10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J4和J6组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J2组总抗氧化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J10组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肠道组织绒毛长度和肌层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发酵黑水虻可显著促进大口黑鲈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肝体比、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浓度,显著提高大口黑鲈的抗氧化能力,建议添加水平为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黑水虻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抗氧化指标 肠道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或丁酸钠对大口黑鲈幼鱼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消化酶活性与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侯冬强 胡俊茹 +5 位作者 陈冰 彭凯 李培佳 黄文 曹俊明 赵红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83-589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CB)或丁酸钠(S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消化酶活性与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结构的影响。试验配制3种等氮(50%)和等脂(9%)的饲料,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CB)或丁酸钠(S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消化酶活性与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结构的影响。试验配制3种等氮(50%)和等脂(9%)的饲料,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10 mL/kg CB(CB组)、基础饲料+1.0 g/kg SB(SB组)。试验挑选360尾大口黑鲈[(5.02±0.01)g],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试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CB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SB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CB组肠道中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CB组和SB组肠道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CB或SB可显著提高肠道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CB组肠道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SB组肠道中钠钾ATP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CB组和SB组肠道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B组肠道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CB组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CB组中肠绒毛宽度显著增加(P<0.05),减轻了肠道炎症反应。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CB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性能,添加CB或SB增加了大口黑鲈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了肠道消化酶活性与抗氧化指标以及改善肠道结构,与SB组相比,添加10 mL/kg的CB对提高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肠道抗氧化指标以及增加肠道绒毛宽度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丁酸梭菌 丁酸钠 消化酶 抗氧化酶 肠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黑水虻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喜锋 黄文庆 +4 位作者 李国立 王梦华 彭凯 王国霞 黄燕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07-3816,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黑水虻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探讨发酵黑水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20尾初始体重为(5.88&#... 【目的】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黑水虻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hanna argus♂)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探讨发酵黑水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20尾初始体重为(5.88±0.01)g的杂交鳢被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8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2%、4%、6%、8%和10%发酵黑水虻湿物质的6种试验饲料,分别记作G0、G2、G4、G6、G8、G10,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后统计每个网箱杂交鳢重量、数量、摄食量,计算生长性能;每网箱随机挑选6尾杂交鳢分析体成分;尾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抗氧化与免疫指标;取肝脏,测定肝脏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结果】与G0组相比,G2~G8组杂交鳢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G4组摄食量显著升高(P<0.05);G6和G8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杂交鳢肥满度、脏体比和肠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G2、G4、G6和G10组肝体比与G0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杂交鳢血清总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G2~G10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与G0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G0组相比,G2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G2~G8组肝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2~G10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发酵黑水虻对杂交鳢生长性能有显著促进作用,可显著降低杂交鳢肝体比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同时可提高杂交鳢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发酵黑水虻在杂交鳢饲料中适宜添加水平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黑水虻 杂交鳢 生长性能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黑水虻酵素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文庆 李瑜琬 +3 位作者 黄燕华 李国立 朱喜锋 王国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4期49-53,90,共6页
该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测定杂交鳢(Chnna maculate♀×Chnna argus♂)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探讨其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80尾初始均重为(5.31±0.01)g的杂交鳢,随机分2组,每组3个重复,... 该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测定杂交鳢(Chnna maculate♀×Chnna argus♂)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探讨其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80尾初始均重为(5.31±0.01)g的杂交鳢,随机分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挑选体表健康、活力好的杂交鳢30尾。养殖试验63 d。(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杂交鳢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成活率和形体指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脂体比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系数呈现下降趋势(P=0.074)。(2)试验组杂交鳢的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的杂交鳢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和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可以改善杂交鳢的饲料系数、提高其肝脏抗氧化能力,不会对机体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酵素 杂交鳢 生长 血清生化 肝脏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醇提物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文庆 孙育平 +6 位作者 王国霞 王绥涛 莫文艳 陈晓瑛 张永亮 黄燕华 廖宇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78-178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球藻醇提物(EEFCV)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量约1.85 g的瓦氏黄颡鱼苗54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球藻醇提物(EEFCV)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量约1.85 g的瓦氏黄颡鱼苗54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添加0(T0组)、0.25%(T1组)、0.50%(T2组)、1.00%(T3组)、1.50%(T4组)和2.50%(T5组)EEFCV的6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1)T4和T5组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T0组(P<0.05),T4和T5组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T0组(P<0.05)。各组的存活率、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T5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T0组(P<0.05),T5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T0组(P<0.05)。3)各组的胃、肠和肝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胆固醇、甘油三脂、尿素氮、葡萄糖和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T1、T3和T4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T0组(P<0.05)。5)T4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T0组(P<0.05),T3、T4和T5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T0组(P<0.05)。各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EEFCV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作为主要评估指标,饲料中添加1.50%的EEFCV应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小球藻 生长性能 体成分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田田 王婧 +3 位作者 许丹 刘兴旺 李国立 王国霞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7-51,共5页
为研究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用复合植物蛋白(豆粕、花生饼、玉米蛋白粉和菜粕按照4:3:1:1比例组成)分别替代饲料中0、14%、28%、42%、56%和70%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在室内海水流水系统饲喂... 为研究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用复合植物蛋白(豆粕、花生饼、玉米蛋白粉和菜粕按照4:3:1:1比例组成)分别替代饲料中0、14%、28%、42%、56%和70%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在室内海水流水系统饲喂凡纳滨对虾[初始体重为(1.18±0.011)g]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水平的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呈下降趋势,饲料系数(FCR)则呈升高趋势。实验组中,14%替代组获得最高的SGR、PER和最低的FC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8%替代组的PER和FCR与14%替代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饲料组间对虾肌肉常规成分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复合植物蛋白比例的升高粗蛋白含量有下降的趋势,粗灰分有升高的趋势(P>0.05)。各饲料组间对虾氨基酸组成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以生长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复合植物蛋白 鱼粉 替代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