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人文护理实践现状的全国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45
1
作者 尚星辰 金晓欢 +9 位作者 林征 顾则娟 王素英 刘义兰 周春兰 杨艳 卢天舒 戴晓婧 田丽 潘绍山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医院人文护理实践现状。方法以医院人文护理实践现状调查表对211所医院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医院人文护理实践总体得分(123.21±27.64)分,得分率72.48%。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文关怀实践、人文关怀培训、...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医院人文护理实践现状。方法以医院人文护理实践现状调查表对211所医院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医院人文护理实践总体得分(123.21±27.64)分,得分率72.48%。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文关怀实践、人文关怀培训、人文关怀质量改进、人文关怀组织体系管理、人文关怀实践标准与管理制度。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在人文护理实践总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是否设有人文关怀病房在人文护理实践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内医院人文护理实践现状不佳,人文关怀实践标准与管理制度有待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护理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纤维组织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证据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永平 朱哲 +2 位作者 张文忻 刘琳 梁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0,136,共5页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特征,探讨多能干细胞在翼状胬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18例手术切除翼状胬肉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及CD34、波形纤维蛋白(VIM)、平滑肌肌动蛋白(...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特征,探讨多能干细胞在翼状胬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18例手术切除翼状胬肉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及CD34、波形纤维蛋白(VIM)、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结果】纤维组织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为翼状胬肉的主要病理改变。增生的纤维组织不同区域变化不一,主要呈现两类变化:一为排列致密,类似巩膜纤维组织;另外就是疏松区:仅见一些梭形、多角形、星状具有一些突起的纤维母细胞样的细胞,疏松排列,之间无明显的胶原纤维存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显示一些增生活跃的纤维母细胞明显表达CD34,成熟的纤维组织内的纤维细胞CD34则为阴性。此外,218例中56例显示了平滑肌的存在,44例有脂肪组织。【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中的纤维组织源自于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向平滑肌及脂肪组织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病理学 间充质干细胞 纤维组织 细胞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晓燕 梁磊 +2 位作者 常建兰 杨敏慧 李祖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54-2155,共2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并测定苦参碱对小鼠的致死中量(LD50)。方法通过向昆明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溶液,观察并记录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反应。检测苦参碱对小鼠的致死中量(LD50)。结果昆明小鼠对苦参碱的耐受...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并测定苦参碱对小鼠的致死中量(LD50)。方法通过向昆明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溶液,观察并记录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反应。检测苦参碱对小鼠的致死中量(LD50)。结果昆明小鼠对苦参碱的耐受剂量大于80mg/kg。苦参碱的半数致死剂量(即Prob=0.50时)为157.13mg/kg,其95%可信区间为(88.08~280.31)mg/kg。光镜下见脑组织内神经细胞退变现象。结论苦参碱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急性毒性试验 致死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硫酸依替米Ⅲ星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23
4
作者 周际安 田德英 +14 位作者 杨道峰 郑经川 何礼贤 陈尔章 李丽云 周霞英 吕晓菊 陈亚岗 余春艳 陈雪华 胡必杰 曹赵龙 赵宗珉 黄晶 俞汝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5期1-5,39,共6页
为进一步了解注射用氨基糖苷类新品种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它系统感染 2 2 12例。给药方法分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 ,前者每次 10 0 mg,q12 h或每次 2 0 0 m... 为进一步了解注射用氨基糖苷类新品种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它系统感染 2 2 12例。给药方法分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 ,前者每次 10 0 mg,q12 h或每次 2 0 0 mg,qd;后者将硫酸依替米星与已获批准文号的抗菌药物合用 ,疗程 5~ 10 d,结果显示 :单一用药总痊愈率为 6 1.2 % ,总有效率为 91.8% ,细菌清除率为 91.7%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3% ;联合用药总痊愈率为 48.5 % ,总有效率为 85 .1% ,细菌清除率为 88.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一般反应轻微 ,患者可耐受 ,其中听力平衡功能异常 14例 ,发生率 0 .73% ,肝肾功能异常 7例 ,发生率0 .37%。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毒性较低 ,安全有效的新产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 期临床结论相似 ,对重度感染患者联合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依替米星 细菌性感染 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肤消炎洗剂对特应性皮炎皮损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影响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林颖 梁洁 +2 位作者 陈达灿 陈淑慧 丁常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62-2065,共4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润肤消炎洗剂对特应性皮炎(AD)皮损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AD患者,左侧(或右侧)上肢(或下肢)的典型皮损作为治疗组靶皮损,对侧相应皮损则作为对照组皮损。(1)治疗组靶皮损以润肤消炎洗...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润肤消炎洗剂对特应性皮炎(AD)皮损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AD患者,左侧(或右侧)上肢(或下肢)的典型皮损作为治疗组靶皮损,对侧相应皮损则作为对照组皮损。(1)治疗组靶皮损以润肤消炎洗剂外洗或湿敷,治疗14 d。对照组皮损不给予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皮损处金葡菌定植密度。(2)检测润肤消炎洗剂对标准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靶皮损的金葡菌定植密度[(107 893±260 049)CFU/cm2]显著低于对照组皮损[(343 321±424 940)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润肤消炎洗剂(中药浓度1 g/m l)对标准金葡菌和MRSA均具有抑菌作用,与阳性对照组(2%夫西地酸钠)的抑菌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炎、抑制金葡菌可能是润肤消炎洗剂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肤消炎洗剂 皮炎 特应性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定植密度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平 王晓东 +2 位作者 洪曼杰 邓伟民 蔡德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24只3.5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w后,随机等分为3组:Nrm组:正常对照组;Met组:皮下注射甲强龙(Met)5 mg/(kg.d),每周5次;SrR组:在Met组基础上给予雷奈酸锶...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24只3.5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w后,随机等分为3组:Nrm组:正常对照组;Met组:皮下注射甲强龙(Met)5 mg/(kg.d),每周5次;SrR组:在Met组基础上给予雷奈酸锶900 mg/(kg.d)灌胃。实验期9w。第5腰椎(L5)和右侧股骨用于骨密度测定,右侧胫骨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Met组L5和股骨BMD显著低于Nrm组;SrR组L5和股骨BMD显著高于Met组。Met组BV/TV,Tb.Th,Tb.N,%Ct.Ar显著低于Nrm组,Tb.Sp,%Ma.Ar,ES/BS显著高于Nrm组;SrR组BV/TV,Tb.Th,Tb.N,%Ct.Ar显著高于Met组;Tb.Sp,ES/BS显著低于Met组。结论给予大鼠SrR 900 mg/(kg.d)灌胃,在提高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促进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延缓骨量丢失方面有积极作用;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骨密度 骨形态计量学 糖皮质激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含漱在鼻咽癌围放疗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柳宁 郑剑霄 +2 位作者 徐凯 黎静 石卫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含漱治疗鼻咽癌围放疗期所致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常规放疗的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放疗+银荷漱口液含漱)22例和对照组(放疗+依信西吡氯胺含漱液含漱)24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放... 目的:观察中药含漱治疗鼻咽癌围放疗期所致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常规放疗的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放疗+银荷漱口液含漱)22例和对照组(放疗+依信西吡氯胺含漱液含漱)24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放射反应症状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在口咽急性毒性比较上,治疗组有效率为86.3%,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临床近期症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平均总放疗时间分别为治疗组(49.23±1.066)天和对照组(50.25±3.54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1,P>0.05)。结论:中药含漱治疗鼻咽癌围放疗期所致急性放射性口咽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值得在鼻咽癌围放疗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银荷漱口液 围放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的激素治疗与胸片所见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晓矛 梁碧玲 +8 位作者 曾庆思 韩立新 赵振军 刘晋新 刘文 黄信华 叶滨宾 刘波 陈胜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与胸片所见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市458例SAR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每次胸片资料。所有患者都临床确诊并经免疫学检查证实,临床资料及胸片资料同时较齐全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与胸片所见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市458例SAR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每次胸片资料。所有患者都临床确诊并经免疫学检查证实,临床资料及胸片资料同时较齐全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激素与否将其分为两组。【结果】应用激素组257例,未用激素组201例。两组在首次见到肺内病变时间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7,P=0.157);激素用于临床表现较严重的病例,胸片上肺内病变达高峰时间较未用激素组长(t=3.242,P=0.001),所累及的肺小区个数较多(t=3.982,P<0.001),住院时间较长(F=2.731,P<0.001)。始用激素于病程10d之内及10d之后比较,后者肺内病变达高峰时所累及的肺小区个数较多。最大日剂量较大者,其病变存留较久、住院时间较多(F=3.040,7.044;P<0.001,<0.001)。【结论】激素用于症状较重的SARS患者的情况下,病死率不高,提示激素在SARS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放射摄影术 胸部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早中期肠壁黏膜层发育分化的研究
9
作者 李永平 蒋新华 +5 位作者 张文忻 钟秀风 林健贤 郑健梁 刘琳 周国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研究人胚胎早中期肠壁黏膜层及黏膜上皮杯状细胞的发育。【方法】采用形态学、组化及联合组化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27例4~28周胚胎空肠、回肠及结肠肠壁黏膜层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黏膜上皮PAS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0周时已经出... 【目的】研究人胚胎早中期肠壁黏膜层及黏膜上皮杯状细胞的发育。【方法】采用形态学、组化及联合组化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27例4~28周胚胎空肠、回肠及结肠肠壁黏膜层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黏膜上皮PAS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0周时已经出现,爱茜蓝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2周出现;空肠、回肠的黏膜肌层在10周时已开始形成,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肌肉干细胞,此后,随着胎龄的增加,杯状细胞的数目增加,黏膜肌层α-SMA阳性的细胞逐渐增多。【结论】肠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在10周时开始发育,可分为4类:①含中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②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③既含中性黏多糖又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④既不含中性黏多糖也不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黏膜肌层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肌肉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黏膜层 干细胞 杯状细胞 空肠 回肠 结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海马和海马旁结构损害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婵娟 陈建山 +7 位作者 张晓菲 孙加琪 邓文皓 邹文锦 成小芳 张一智 崔立谦 曹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Ⅰ型患者海马和海马旁结构的影响。方法对133例BDⅠ型患者(男60例)和144名对照(男81名)进行3D T_1脑结构MR扫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疾病、性别及其交互效应对海马和海马旁皮层体积的影响... 目的探讨性别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Ⅰ型患者海马和海马旁结构的影响。方法对133例BDⅠ型患者(男60例)和144名对照(男81名)进行3D T_1脑结构MR扫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疾病、性别及其交互效应对海马和海马旁皮层体积的影响,将年龄和颅内体积作为混杂变量进行控制。结果疾病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左海马体积(P=0.044)、右海马体积(P<0.001)、左海马旁皮层体积(P=0.004)、右海马旁皮层体积(P<0.001)均减小。性别和疾病对左海马旁皮层体积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6.534,P=0.044),与男性对照组相比,男性患者组左海马旁皮层体积明显减小(P<0.001),而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因素可影响BDⅠ型患者左海马旁皮层结构,提示双相障碍影像研究中应重视性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性别 脑结构 海马 海马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双源螺旋CT测量切牙管前壁,前牙牙槽突前壁与鼻底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凯 李潇 +1 位作者 赵惠 金柱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利用64排双源螺旋CT分别测量切牙管前壁,前牙牙槽突前壁与鼻底的夹角,为前牙区种植手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64排双源CT数据库中收集符合条件的病历,利用Simplant Pro 11.04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利用软件自带的角度测量工具进行测... 目的:利用64排双源螺旋CT分别测量切牙管前壁,前牙牙槽突前壁与鼻底的夹角,为前牙区种植手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64排双源CT数据库中收集符合条件的病历,利用Simplant Pro 11.04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利用软件自带的角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结果:共收集134例患者资料,其中青年组75人(18~44岁),中年组43人(45~59岁),年轻老年组12人(60~74岁),老年组4人(75~89岁)。测量结果在男女之间,在青年组,中年组,年轻老年组3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切牙管前壁与鼻底的夹角为(135.46±9.07)°,前牙牙槽突前壁与鼻底的夹角为(132.65±12.36)°。结论:64排双源螺旋CT是较理想的研究前牙种植手术区的工具,切牙管前壁与鼻底的夹角大于前牙牙槽突前壁与鼻底的夹角,在种植手术中应注意种植方向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双源螺旋CT 前牙区 切牙管 Simplamt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需求的政务网站设计——以规划在线网站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爱荣 胡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79-83,共5页
以广州市规划局规划在线网站为例,从政务网站的发展趋势、功能设计、安全设计、内容保障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公众需求的政务网站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 政务网站 公众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