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InSAR技术的珠海市地表形变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朱邦彦 唐超 +3 位作者 任志忠 马状 张琪 李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113,共6页
基于63景Sentinel-1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监测珠海市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地面沉降,利用GNS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监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4.58 mm,表明利用PS-InSAR监测研究区地面沉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分析珠海市地表形... 基于63景Sentinel-1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监测珠海市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地面沉降,利用GNS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监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4.58 mm,表明利用PS-InSAR监测研究区地面沉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分析珠海市地表形变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珠海市主体部分的平均形变速率在-55~15 mm/a,主要沉降区域分布在珠江水道周边的农垦区及沿海港口区域;主要交通线路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和广珠铁路珠海段,均存在年平均形变速率超过20 mm/a的明显形变异常区,需重点关注。结合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情况对珠海市地表形变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地面沉降速率与软土层的厚度呈正相关,与地下水水位降深呈对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地表形变 Sentinel-1数据 珠海市 形变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BAS-InSAR技术反演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灾前冰川形变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邦彦 任志忠 +2 位作者 张琪 李云 王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35,共5页
本文基于30景Sentinel-1影像,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反演了2018年4—10月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灾前冰川形变,并利用非冰雪覆盖的基岩区形变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出均方根误差为9 mm,表明SBAS-InSAR技术应用于冰川形变监测具有较高的... 本文基于30景Sentinel-1影像,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反演了2018年4—10月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灾前冰川形变,并利用非冰雪覆盖的基岩区形变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出均方根误差为9 mm,表明SBAS-InSAR技术应用于冰川形变监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升降轨数据对不同坡向形变监测的敏感性,以及冰川碎屑流灾害发生前冰川形变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冰川运动的主流线在东西坡交汇的中轴部,研究区平均形变量达-34.8 mm。在典型剖面上,随着海拔逐渐降低,冰川形变呈先缓慢减少,后快速增加,再缓慢减少的趋势,平均形变量为-50.1 mm。冰川碎屑流灾害发生前冰川形变已有明显的加速趋势,可为冰川灾害早期识别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 SBAS-InSAR 冰川形变 色东普流域 坡向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