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继续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的启示
1
作者 林江 傅晓青 《产经评论》 1998年第8期26-31,共6页
发生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现在仍未完全平息,而关于这场危机所引起的争议已经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蔓延到其他更广阔的领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人们在前几年高声赞颂的所谓“东南亚奇迹”、“亚洲价值观”受到严重的挑战... 发生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现在仍未完全平息,而关于这场危机所引起的争议已经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蔓延到其他更广阔的领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人们在前几年高声赞颂的所谓“东南亚奇迹”、“亚洲价值观”受到严重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此产生了怀疑,人们普遍持有的疑问是亚洲国家将带着怎样的面貌进入21世纪;(2)1997年7月适逢香港回归祖国,回归后的香港即面临金融危机的挑战,人们关注历经金融风暴洗礼的香港能否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3)中国在身处不利于自身的经济环境下,有何良方既能避免受到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影响,又能继续维持“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经济态势.综观以上各点,中国内地和香港是人们注目的焦点.虽然中国成功避免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但震憾性金融危机的余波对两地的经济环境仍然有相当的影响,尤其是对香港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金融危机 繁荣和稳定 香港经济 继续保持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增长 房地产 金融机构 金融自由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保理业务:企业、银行双赢的一种必然选择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昊虹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5-58,共4页
国际保理业务作为集出口贸易融资、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和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在不占用进口商流动资金的前提下 ,能有效降低商业信用结算方式中出口商的收汇风险 ,并成为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国际保理业务作为集出口贸易融资、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和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在不占用进口商流动资金的前提下 ,能有效降低商业信用结算方式中出口商的收汇风险 ,并成为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和青睐。如何解决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使之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保理业务 企业 银行 竞争力 社会信用制度 商业银行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中的外汇储备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昊虹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65,共4页
截至 2 0 0 3年 12月 ,我国外汇储备已达 4 0 32 5 1亿美元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迈向自由兑换的大背景下 ,如何满足外汇储备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 ,使之既... 截至 2 0 0 3年 12月 ,我国外汇储备已达 4 0 32 5 1亿美元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迈向自由兑换的大背景下 ,如何满足外汇储备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 ,使之既能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稳定地发展 ,又能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有效性的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人民币自由兑换 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