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检验所自动预警程序的建立和运营 被引量:8
1
作者 陶然 李博 +6 位作者 倪路广 郑志山 杨晋权 高红 李娜 何君 胡朝晖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3-426,共4页
目的建立适合医学检验所检测流程的自动预警程序并运营。方法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为基础,建立以预警规则维护、规则漏洞反馈、反馈内容处理、规则效能评估4部分组成的预警程序,在广州医学检验所运营6个月后评估效果。结果成功建... 目的建立适合医学检验所检测流程的自动预警程序并运营。方法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为基础,建立以预警规则维护、规则漏洞反馈、反馈内容处理、规则效能评估4部分组成的预警程序,在广州医学检验所运营6个月后评估效果。结果成功建立包含13大类规则模板的预警程序,通过异步结构实现6个专业检测流程的多点预警,规则库中包含1 523条规则,平均每天根据规则判断24 000张报告,报告单平均通过率70.2%,单项测试平均通过率83.9%,审核时间较未开启预警减少10~40 min,工作效率提升25%。结论自动预警程序的建立保证了报告质量,缓解了人员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预警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审核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促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探索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霞 周志锋 +4 位作者 汤郡 申子喻 林勇平 吴晓蔓 梁耀铭 《西北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以国务院及教育部推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广州医科大学与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共建金域检验学院为实例,围绕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搭建、教师团队组建、特色培育方案制定等方面,探索和实践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医学检验教... 以国务院及教育部推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广州医科大学与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共建金域检验学院为实例,围绕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搭建、教师团队组建、特色培育方案制定等方面,探索和实践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医学检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突变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林俊维 陈禹欣 +6 位作者 刘玲玲 蒙裕欢 陈涛 范喜杰 袁杰铖 穆亚飞 于世辉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基因突变谱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初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靶向深度测序(NGS 175-Panel)检测患者基因突变,绘制基因突变谱,分... 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基因突变谱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初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靶向深度测序(NGS 175-Panel)检测患者基因突变,绘制基因突变谱,分析基因突变间的共存与互斥关系以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基因突变相关的预后分析,包括总生存期(OS)与无事件生存期(EFS)。结果:140例初诊AML病例共发生了433个突变,FLT3、CEBPA、NPM1、WT1、IDH2是突变频率最高的5个基因,而本研究中WT1、CEBPA、NPM1、DNMT3A等基因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西方人群,同时发现了22对基因共存与互斥关系以及不同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均P<0.05)。此外,生存分析显示,FLT3-ITD(OS:P=0.047,EFS:P=0.097),NRAS(OS:P=0.003,EFS:P=0.300)和WT1(OS:P=0.110,EFS:P=0.004)与较差的OS或EFS相关,FLT3-ITD阳性伴WT1突变患者的OS与EFS显著差于双阴性或单一阳性的AML患者(OS:P<0.001,EFS P=0.005)。同时FLT3-ITD插入位置与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当FLT3-ITD插入位置仅发生在近膜结构域(JMDsole)时,OS显著差于插入位置发生在近膜结构域与酪氨酸结构域之间(JMD/TKD1)(P=0.007)。结论:不同人群的AML基因突变谱存在显著差异,NRAS和WT1基因突变以及FLT3-ITD和WT1共突变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检测诊断肺结核和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苏玉桂 梁越媚 +2 位作者 欧阳锦仪 左雪兵 徐汝洪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检测(Gene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结... 目的:分析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检测(Gene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比例法药敏试验、GeneXpert MTB/RIF检测,以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痰涂片抗酸染色、GeneXpert MTB/RIF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效能。结果:Gene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的准确度、灵敏度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P<0.05);GeneXpert MTB/RIF和痰涂片抗酸染色诊断肺结核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准确度为97.78%(46/47),特异度为100.00%(42/42),灵敏度为80.00%(4/5)。结论:Gene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广东某大学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
5
作者 余烈中 刘锦洪 韩小兵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12-114,共3页
目的为临床制订有效的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熟悉和了解广东某大学2022-2023年的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广东某大学门诊部收治的586份感染性腹泻病例患者的粪便样本,对304份样本进行伤沙门氏菌... 目的为临床制订有效的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熟悉和了解广东某大学2022-2023年的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广东某大学门诊部收治的586份感染性腹泻病例患者的粪便样本,对304份样本进行伤沙门氏菌、志贺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对282份样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检测,观察2022-2023年广东某大学感染性腹泻病原检测情况和病原谱构成及不同月份和年龄的检测情况。结果在采集的586例腹泻标本中检出病原体68例(11.60%),304例在进行肠道致病菌后检出18例(5.92%)肠道致病菌,282例在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后检出50例(17.73%)肠道病毒,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腹泻在6-8月经肠道致病菌为主,在10月-次年5月经肠道病毒为主且17-22岁年龄阶段容易高发感染性腹泻。结论2022-2023年广东某大学感染性腹泻主要是以诺如病毒为主,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细菌性腹泻,不同病原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存在差异,需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病原谱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L1壳蛋白与p16^(INK4a)的免疫组化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姜晓曼 黄民主 +4 位作者 李成华 郑宝文 张志魁 吴心音 李洪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7,71,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病变过程中HPV 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探讨二者联合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169例不同级别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中HPV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病变过程中HPV 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探讨二者联合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169例不同级别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中HPV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随着宫颈活检病理分级升高,HPV L1壳蛋白阳性[L1(+)]率降低(P<0.01),p16INK4a阳性[p16(+)]率升高(P<0.01)。HPVL1壳蛋白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s=-0.436,P<0.01);而p16INK4a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459,P<0.0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1、CIN2、CIN3及鳞状细胞癌(SCC)中,L1(+)/p16(-)的表达率分别为19.18%、2.44%、0.00%、0.00%,L1(-)/p16(+)表达率分别为30.14%、75.61%、92.86%、100.00%。L1、p16INK4a、L1(-)/p16(+)在CIN1的表达与CIN2、CIN3、SCC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V L1壳蛋白、p16INK4a均可作为诊断宫颈病变程度的生物学标志;而HPV L1壳蛋白联合p16INK4a不仅能够预测宫颈病变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对CIN1患者的随访,可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壳蛋白 P16^INK4A 生物学标志 宫颈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监测血培养系统中肺炎链球菌自溶特点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蔡婷婷 屈平华 +4 位作者 穆小萍 张磊 林冬玲 陈茶 吴尚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5-947,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的血清型和重要毒力因子碱基序列的保守情况,为临床肺炎链球菌疫苗的使用和蛋白质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10~201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岁以下儿童中分离的46株肺炎链球菌,...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菌株的血清型和重要毒力因子碱基序列的保守情况,为临床肺炎链球菌疫苗的使用和蛋白质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10~201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岁以下儿童中分离的46株肺炎链球菌,用多重PCR进行血清型分型。同时PCR扩增肺炎链球菌的11个毒力基因ply、lytA、nanA、phtD、clpP、cps2A、bacteriocin、psaA、piaA、pcsB和stkP,测序后分析碱基序列的突变情况。 结果:46株肺炎链球菌共检出13种血清型,其中19A(19.57%)为最常见的血清型,其次为23F和19F(各占15.22%)。临床菌株毒力基因ply、lytA、nanA、phtD、clpP、cps2A、bacteriocin、psaA、piaA、pcsB和stkP的碱基序列保守性分别为97.82 %、96.31 %、82.96 %、87.50 %、98.48 %、83.68 %、66.27 %、99.46 %、98.63 %、88.72 %和96.67 %。 结论:在重庆地区儿童感染的肺炎链球菌中,血清型19A分布比例最高,本地区儿童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时应首选含有19A血清型荚膜多糖抗原的PCV13疫苗。毒力因子ply、stkP、piaA、lytA、clpP和psaA基因在临床菌株中保守性较高,具有作为肺炎链球菌疫苗候选蛋白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系统 肺炎链球菌 自溶酶 细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SLC12A3基因复杂杂合突变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春林 马上茹 +6 位作者 夏正坤 高远赋 樊忠民 徐敏 魏伟 周昱 莫桂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儿童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由编码肾脏远曲小管钠-氯协同转运蛋白(Na-Cl cotransporter,NCCT)的SLC12A3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文中旨在探讨基因突变在鉴别诊断儿童GS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例诊断为GS的儿童,采用... 目的儿童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由编码肾脏远曲小管钠-氯协同转运蛋白(Na-Cl cotransporter,NCCT)的SLC12A3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文中旨在探讨基因突变在鉴别诊断儿童GS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例诊断为GS的儿童,采用一代测序法及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PLA)对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2例患儿基因检测发现1例男性患儿存在SLC12A3基因的复杂杂合突变即c.1964G>A,p.(Arg655His)联合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1例女性患儿存在SLC12A3基因的2个杂合突变即c.2543A>T,p.(Asp848Val)和c.976del G,p.(Val326fs)突变;其中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c.2543A>T,p.(Asp848Val)突变为发现的新突变位点。结论基因诊断是重要确诊手段,儿科医师需要提高认识,以防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儿童 SLC12A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株蜃楼弗朗西斯菌的鉴定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磊 叶大柠 +4 位作者 朱焱 柴海云 朱庆义 陈茶 屈平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目的对10株蜃楼弗朗西斯菌样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特征分析。方法对环境水源及临床患者样本中分离的10株实验菌株,进行菌体形态和生长特征观察、生化表型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和16S rRNA测序分析。E-... 目的对10株蜃楼弗朗西斯菌样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特征分析。方法对环境水源及临床患者样本中分离的10株实验菌株,进行菌体形态和生长特征观察、生化表型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和16S rRNA测序分析。E-test方法检测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该10株菌均为着色较淡的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尿素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V因子和X因子需求试验阴性,氧化酶和触酶试验阳性;在M-H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不生长,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BCYE平板上生长迅速,可形成白色不透明型、无色透明型和灰色光滑型,直径约2 mm大小的菌落。16S rRNA基因测序显示,该10株菌与蜃楼弗朗西斯菌ATCC 25015同源性在99.6%以上,系统发育分析亦位于同一个分枝上。MALDI-TOF MS分析显示,该10株均含有6 153 m/z、5 180 m/z、7 757 m/z和9 392 m/z等特征峰,与蜃楼弗朗西斯菌ATCC 25015类似。采用Vitek 2 GN卡及NH卡、API 20NE及NH试条则可能错误鉴定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灰色奈瑟菌、气味黄杆菌和嗜血杆菌等。药敏试验显示,对氯霉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均敏感。结论该10株菌可鉴定为蜃楼弗朗西斯菌,其生化反应不活泼,常规方法鉴定会发生错误,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蜃楼弗朗西斯菌 鉴定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地中海贫血一个特殊基因突变的家系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元力 胡朝晖 +2 位作者 曾征宇 郑建树 朱庆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对一个国人罕见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CD41/42(-TCTT)·-90(C→T)]及其父母进行基因分析。方法:采用PCR/ASO探针杂交法检测中国人常见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β-珠蛋白基因全长DNA克隆测序技术分析其突变基因型。结果:发现... 目的:对一个国人罕见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CD41/42(-TCTT)·-90(C→T)]及其父母进行基因分析。方法:采用PCR/ASO探针杂交法检测中国人常见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β-珠蛋白基因全长DNA克隆测序技术分析其突变基因型。结果:发现先证者父亲携带中国人常见基因突变CD41/42(-TCTT),母亲则为中国少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90(C→T),而先证者则为密码子CD41/42(-TCTT)缺失突变复合-90(C→T)转录子突变。结论:-90 (C→T)在我国目前仅发现1例家系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Β-珠蛋白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S基因测序分析对89株病原真菌鉴定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营 屈平华 +5 位作者 陈东科 张伟铮 张磊 池艳琳 叶大柠 吴尚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扩增测序技术在病原真菌鉴定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收集的89株真菌(包括酵母菌标准菌株6株,室间质评菌7株,临床分离的酵母样真菌42株和丝状真菌34株)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测序成功... 目的探讨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扩增测序技术在病原真菌鉴定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收集的89株真菌(包括酵母菌标准菌株6株,室间质评菌7株,临床分离的酵母样真菌42株和丝状真菌34株)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测序成功的ITS序列在CBS数据库(http://www.cbs.knaw.nl/Collections)进行序列比对,结合Mycobank(http://cn.mycobank.org/)分类信息以获得其菌种鉴定信息。结果 89株不同种类的真菌均成功扩增到ITS靶基因,经测序,89株真菌均获得扩增的全序列。序列比对结果显示,6株酵母菌标准株中,5株鉴定到种,1株鉴定到属;7株室间质评株中,1株酵母菌鉴定到种,6株丝状真菌中2株鉴定到种,1株鉴定到属,3株鉴定到复合群;42株临床分离的酵母样真菌中,39株鉴定到种,3株鉴定到属;34株临床分离的丝状真菌中,10株鉴定到种,18株鉴定到属,6株鉴定为复合群。结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广谱性强。ITS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分析可快速、有效鉴定临床疑难真菌,但仍存在数据分析过程烦琐和结果解释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内转录间隔区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血液标本中18株弯曲菌的菌种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屈平华 侯水平 +7 位作者 李松 张磊 陈东科 穆小萍 陈默蕊 张继东 谭坪海 陈茶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血液标本中分离的18株弯曲菌的菌种类型与特征。方法按常规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和rop B基因测序技术对分离株进行种型鉴定,结合鉴定结果、生长属性和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征。结果 18株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均为革兰阴性... 目的了解临床血液标本中分离的18株弯曲菌的菌种类型与特征。方法按常规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和rop B基因测序技术对分离株进行种型鉴定,结合鉴定结果、生长属性和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征。结果 18株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均为革兰阴性逗点样弯曲或螺旋样弯曲的弧形菌。经16S rRNA基因和rop B基因测序分析,共有13株胎儿弯曲菌龟亚种、1株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2株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1株大肠弯曲菌和1株海鸥弯曲菌。临床资料显示,弯曲菌血流感染主要对象为新生儿和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如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大多不伴随腹泻症状。体外存活实验显示,胎儿弯曲菌相对于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等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其在含血液的血培养瓶中可存活一年以上。结论胎儿弯曲菌龟亚种可能是我国弯曲菌血流感染的主要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菌 血流感染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超薄切片真空染色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晓涛 王伶 +8 位作者 唐良玉 李改 岳书玲 张继平 刘伟 王家健 江启锋 王林 官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6,共3页
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超薄切片真空染色法。使用简单易得的工具及自制装置-真空保鲜盒、染色硅胶板和染色硅胶板架,能够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结果显示,与目前现有的传统方法相比较,超薄切片真空染色法省时、省试剂,染色效果好,一次可进行... 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超薄切片真空染色法。使用简单易得的工具及自制装置-真空保鲜盒、染色硅胶板和染色硅胶板架,能够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结果显示,与目前现有的传统方法相比较,超薄切片真空染色法省时、省试剂,染色效果好,一次可进行大批量切片染色(一次可达200张超薄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切片 染色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NF1基因突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艳慧 胡朝晖 +3 位作者 毕欣 喻长顺 许若思 王晓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评价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NF1)基因及其突变类型的可行性。方法提取12例NF1患者的外周血DNA,用Ion Torrent个体化基因测序仪(PGM)对患者NF1基因进行测序,用Sanger测序法验证NF1基因相应的突变位点,Ion Torrent PG... 目的评价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NF1)基因及其突变类型的可行性。方法提取12例NF1患者的外周血DNA,用Ion Torrent个体化基因测序仪(PGM)对患者NF1基因进行测序,用Sanger测序法验证NF1基因相应的突变位点,Ion Torrent PGM检测后覆盖缺失的外显子样本用Sanger测序法重新检测。结果检测到10例患者存在NF1基因致病突变,其中2种无义突变,5种小缺失或插入突变,1种错义突变,2种剪接突变。2例患者未检测到致病突变。结论 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含有大量外显子的NF1基因快速、准确;NF1基因突变可导致氨基酸密码子提前终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I型神经纤维瘤基因 ION Torrent测序 Sanger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在1株弗朗西斯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磊 郑敏玲 +5 位作者 王亚 柴海云 邓光远 朱庆义 陈茶 屈平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99-502,共4页
目的对一溺水性肺炎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的弗朗西斯菌(编号Wenzhou1)进行菌种鉴定。方法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2000/mi Seq系统对实验菌株进行高通量测序,Microbe Trakr Plus软件对测得的全基因组草图进行序列拼接。在Gen Bank数据库... 目的对一溺水性肺炎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的弗朗西斯菌(编号Wenzhou1)进行菌种鉴定。方法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2000/mi Seq系统对实验菌株进行高通量测序,Microbe Trakr Plus软件对测得的全基因组草图进行序列拼接。在Gen Bank数据库中,对实验菌株的16S rRNA基因、mdh基因、rpo B基因和sdh A基因序列进行NCBI BLAST分析,获得与实验菌株遗传关系接近的近缘菌种信息。Java 8运行环境,Ortho ANI软件对实验菌株和近缘菌种进行全基因组序列NCBI BLAST搜索和全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分析。结果测得的弗朗西斯菌Wenzhou1的基因组大小为1.96×10~6bp,含74个重叠群(contigs)。基因组G+C mol%为32.1%,与其他弗朗西斯菌和另弗朗西斯菌一致。Gen Bank数据库NCBI BLAST分析结果显示,Wenzhou1的16S rRNA基因、mdh基因、rpo B基因和sdh A基因序列与西班牙弗朗西斯菌FSC454和"土拉弗朗西斯菌新凶手亚种"3523最为近缘。ANI分析显示,实验菌株Wenzhou1与西班牙弗朗西斯菌FSC454的ANI为97.8%,与"土拉弗朗西斯菌新凶手亚种"3523的ANI在97.5%~97.6%之间,而与土拉弗朗西斯菌的4个亚种的ANI在91.3%~91.5%之间。结论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ANI分析是一种准确和有效的菌种鉴定方法。Wenzhou1可明确鉴定为西班牙弗朗西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弗朗西斯菌 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方法筛查血红蛋白病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玲 胡朝晖 +2 位作者 吴鹏 方菊 朱庆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比较4种方法(电泳法、wHPLC、MCV法、一管法)筛查Hb病的检出效能及其准确性,为临床寻求一种较理想的筛查方法,提高实验诊断率。方法选择2007-2008年间在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进行婚检、孕检、产检及体检标本9203例,同时采用电泳法、wHP... 目的比较4种方法(电泳法、wHPLC、MCV法、一管法)筛查Hb病的检出效能及其准确性,为临床寻求一种较理想的筛查方法,提高实验诊断率。方法选择2007-2008年间在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进行婚检、孕检、产检及体检标本9203例,同时采用电泳法、wHPLC(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法)、MCV法(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红细胞脆性实验(一管法)进行检测,对1523例疑为Hb病筛查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种方法筛查Hb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6.5%、16.5%、16.8%、8.3%。准确率分别为90%、92%、96%、52%,4种筛查方法检出率及准确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泳法、wHPLC法、MCV法对筛查Hb病检出率明显高于一管法。结论联合应用电泳法、wHPLC(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及MCV法,能有效地检出Hb病患者。红细胞脆性实验(一管法)存在一定的漏检率,筛查效能差,不具备单独应用的临床价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病 电泳法 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MCV法 红细胞脆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辉蓉 戎晓祥 +3 位作者 贾丽婷 杨可可 覃愉娟 朱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30-32,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恩替卡韦(ETV)、拉米夫定(LAM)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癌(HCC)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使用关键词'entecavir'和'lamivudine',在Pub Med中对种属为人、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0日的英文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恩替卡韦(ETV)、拉米夫定(LAM)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癌(HCC)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使用关键词'entecavir'和'lamivudine',在Pub Med中对种属为人、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0日的英文文献进行系统性检索。入选文献满足如下标准:1确诊的CHB成年患者(年龄≥16岁);2治疗方案为口服ETV或LAM;3回顾性或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4随访中发现的HCC有明确诊断标准且提供数据。比较ETV或LAM治疗后CHB患者的HCC发生率。结果按检索条件共检索到751篇英文文献,其中3篇最终进入本次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共计5 014例,其中采用ETV治疗2 327例(ETV组)、采用LAM治疗2 687例(LAM组)。Begg检验及漏斗图显示无发表偏倚(P=0.602)。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均显示ETV组HCC发生率低于LAM组(固定效应模型:RR=0.547,95%CI:0.450~0.666,P=0.000;随机效应模型:RR=0.444,95%CI:0.210~0.937,P=0.033)。结论 ETV及LAM均能降低CHB患者发生HCC的风险,ETV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细胞癌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与宫颈癌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蒙 胡新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11-12,共2页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死亡率居世界首位,每年约有300000名妇女死于此病,严重危害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但研究发现宫颈癌中p53功能...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死亡率居世界首位,每年约有300000名妇女死于此病,严重危害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但研究发现宫颈癌中p53功能的缺失却少见。该文将综述p53和宫颈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宫颈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詹晓勇 朱庆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1期174-177,共4页
目的综述及讨论近年来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以网络数据库资源为主,查询ScienceDirect,Pubmed等数据库关于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资料。结果共收集到多篇文献,选择性的取其中的16篇进行归纳总结与讨论。结论靶向给药系统... 目的综述及讨论近年来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以网络数据库资源为主,查询ScienceDirect,Pubmed等数据库关于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资料。结果共收集到多篇文献,选择性的取其中的16篇进行归纳总结与讨论。结论靶向给药系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制剂类型,利用靶向给药系统作靶向治疗将提高一些疾病的治疗能力。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靶向给药系统的稳定性,载体材料的安全性。这些问题一旦解决,必将带来这种新型给药系统全面应用于临床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给药系统 靶向源动力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多重连接酶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缺陷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国珍 张莉 +2 位作者 叶国永 吴朝晖 唋长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2期19-20,共2页
目的联用多重连接酶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和基因测序技术,对地中海贫血病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2月来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地中海贫血病患者110例,先对他们进行基因检测,再对他们进行MLPA技术。... 目的联用多重连接酶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和基因测序技术,对地中海贫血病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2月来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地中海贫血病患者110例,先对他们进行基因检测,再对他们进行MLPA技术。结果通过基因检测,α1型地中海贫血病21例,α2型地中海贫血病27例,β型地中海贫血病62例。在62例β型地中海贫血病患者中,21例(33.9%)合并α型地中海贫血病双重杂合子,41例(66.1%)是41~42杂合基因型。通过MLPA检测,又发现16例(14.55%)α型地贫缺失型。结论发现运用基因测序技术能检测到大部分的地中海贫血病,再联用多重连接酶依赖探针扩增技术能更准确的检测到全部地中海贫血病,所以联用多重连接酶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是检测地中海贫血病有效的方法,为以后的临床检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MLPA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