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艺蓉 王前 +4 位作者 李琳娜 王凯 刘尚琪 何群 张容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19-1625,共7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乃至慢性病管理类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8月在广州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50例。采用自行设计问卷...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乃至慢性病管理类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8月在广州市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50例。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糖尿病移动医疗认知情况、糖尿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评价量表(包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威胁、健康信念、感知风险、使用意愿7个因素)。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2%。结果 243例患者中,仅50例(20.6%)听说过糖尿病移动医疗;39例(16.0%)了解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管理糖尿病;11例(4.5%)使用过糖尿病移动医疗服务。糖尿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评价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2,各因素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8~0.980。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1的因子数为7,与量表设计的7个因素完全吻合,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6.178%。不同年龄、学历、月收入患者努力期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患者社会影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学历、月收入患者感知威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患者健康信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感知风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月收入患者使用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类型、糖尿病病程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努力期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社会影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类型患者健康信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类型患者感知风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风险是患者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对移动医疗服务的认知程度较低,使用意愿存在个体差异;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正向影响使用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使用意愿。加强宣传,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优化设计,兼顾患者不同需求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移动医疗 使用意愿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我国移动医疗研究现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艺蓉 张容瑜 +5 位作者 何志辉 马淑雯 刘尧赛 刘尚琪 王前 何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95-2499,共5页
目的掌握我国移动医疗的研究动态,了解国内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搜索平台,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文献数量、关键词、来源期刊、研究机构4个方面对2005—2015年收录的国内移动医疗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61篇文... 目的掌握我国移动医疗的研究动态,了解国内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搜索平台,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文献数量、关键词、来源期刊、研究机构4个方面对2005—2015年收录的国内移动医疗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61篇文献纳入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于2005—2009年保持在较低区间,从2010年开始呈快速增长态势;按照关键词出现频次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共32个;根据关键词可将文献分为移动医疗技术研究、移动医疗应用研究和移动医疗评述类3个研究主题,根据趋势推断,3个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占比将逐渐趋于一致;来源期刊共197种,其中载文数量≥5篇的期刊15种,发表文献总计199篇,占文献总量的43.17%(199/461);移动医疗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和各大附属医院。结论移动医疗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研究机构较为分散、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中国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缺失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红玲 黄健清 +5 位作者 金田恩 李洪胜 姜明 陈忠生 兰卉 谭小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BIM基因缺失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基因测序筛查出具备BIM缺失多态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再通过rt PCR、Western Blot、MTS等方法,检测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以及BIM m RNA、BIM蛋白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BIM基因缺失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基因测序筛查出具备BIM缺失多态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再通过rt PCR、Western Blot、MTS等方法,检测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以及BIM m RNA、BIM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47D为BIM缺失多态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相对野生型细胞株MCF7对紫杉醇药物敏感性显著较低[T47D vs.MCF-7,IC_(50)>30μmol/L vs.IC_(50)=(0.16±0.02)μmol/L];并且,T47D相对MCF7的BIM m RNA EXON3:EXON4比值明显增高而功能性BIM蛋白则表达下调(P<0.05)。结论BIM缺失多态性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紫杉醇内源性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紫杉醇 耐药 BIM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