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
被引量:
29
1
作者
林浩添
林丹
+5 位作者
郑永欣
李青
林晓峰
梁小玲
刘祖国
许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方法】收集96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裂隙灯检查、干眼诊断性试验、角膜厚度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全身检查包括了妇科体检、围绝经期特征的性激素水平检...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方法】收集96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裂隙灯检查、干眼诊断性试验、角膜厚度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全身检查包括了妇科体检、围绝经期特征的性激素水平检查以及可疑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涎腺分泌功能;56例有眼部干燥症状为研究组,余40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眼表改变特征与围绝经期关系以及诊断干眼症的个体化。【结果】研究组56例,最终37例(66.1%)确诊为干眼病,余19例(33.9%)诊断为以干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对照组40例患者,9例(22.5%)干眼诊断性试验阳性,但最终与本组另外共25例(62.5%)患者被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只有结膜杯状细胞的减少有显著性差异;96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干眼确诊患者(37例)与不能确诊患者(59例)相比,角膜厚度均变薄、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和印迹细胞学Nelson分级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干眼诊断试验阳性(46例)和阴性(50例)的患者相比,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眼干燥症状的围绝经女性的干眼确诊率高,但仍存在干眼诊断性试验假阳性。干眼患者的角膜厚度、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和印迹细胞学的眼表特征改变,可协助与围绝经期综合征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眼表特征
干眼
个体化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诉为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林浩添
林丹
+5 位作者
郑永欣
林晓峰
李青
刘祖国
梁凌毅
刘雪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干眼症状与干眼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6例具有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眼部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主诉为干眼症状患者的干眼病确诊率及其关系。结果56例以干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围绝经期妇女,确诊水液缺乏型干眼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干眼症状与干眼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6例具有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眼部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主诉为干眼症状患者的干眼病确诊率及其关系。结果56例以干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围绝经期妇女,确诊水液缺乏型干眼17例(30.4%),蒸发过强型干眼12例(21.4%),混合型干眼8例(14.3%);不能诊断干眼病的19例(33.9%),最终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病确诊率较高(66.1%),但部分干眼症状可以只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种表现,临床诊断干眼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围绝经期妇女
围绝经期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及体外药敏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杜云姣
朱慧兰
+3 位作者
林蔼
王振强
杨玉兰
黄振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阴道念珠菌病 (VC)的病因及酵母菌体外对伊曲康唑 (IT)、氟康唑 (FL)的敏感性。【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试剂盒对 10 7例疑诊为VC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 ,并用E 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阴道念珠菌病 (VC)的病因及酵母菌体外对伊曲康唑 (IT)、氟康唑 (FL)的敏感性。【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试剂盒对 10 7例疑诊为VC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 ,并用E 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MIC值 ,判定敏感性。【结果】 10 7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 87例 ,分离出白念珠菌 6 9株 ( 79 31% ,6 9/ 87) ,其中对IT敏感 6 7株、中敏 1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6 9株 ) ;光滑念珠菌 10株 ( 11 49% ,10 / 87) ,其中对IT敏感 2株、中敏 2株、耐药 6株 ,对FL敏感 9株、耐药 1株 ;近平滑念珠菌 4例( 4 6 0 % ,4/ 87) ,对IT敏感 3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4株 ) ;热带念珠菌、土生念珠菌、清酒念珠菌和埃莫毕赤念珠菌各 1例 ( 1 15 % ,187) ,其对IT、FL均敏感。【结论】VC最常见的病因仍是白念珠菌 ,但比率明显下降 ;用E 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IT、FL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伊曲康唑
氟康唑
E-TEST法
体外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
被引量:
29
1
作者
林浩添
林丹
郑永欣
李青
林晓峰
梁小玲
刘祖国
许英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越秀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8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001)
文摘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方法】收集96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裂隙灯检查、干眼诊断性试验、角膜厚度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全身检查包括了妇科体检、围绝经期特征的性激素水平检查以及可疑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涎腺分泌功能;56例有眼部干燥症状为研究组,余40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眼表改变特征与围绝经期关系以及诊断干眼症的个体化。【结果】研究组56例,最终37例(66.1%)确诊为干眼病,余19例(33.9%)诊断为以干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对照组40例患者,9例(22.5%)干眼诊断性试验阳性,但最终与本组另外共25例(62.5%)患者被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只有结膜杯状细胞的减少有显著性差异;96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干眼确诊患者(37例)与不能确诊患者(59例)相比,角膜厚度均变薄、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和印迹细胞学Nelson分级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干眼诊断试验阳性(46例)和阴性(50例)的患者相比,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眼干燥症状的围绝经女性的干眼确诊率高,但仍存在干眼诊断性试验假阳性。干眼患者的角膜厚度、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和印迹细胞学的眼表特征改变,可协助与围绝经期综合征鉴别。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眼表特征
干眼
个体化诊断
Keywords
perimenopausal period
ocular surface features
dry eye
individual diagnosis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诉为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林浩添
林丹
郑永欣
林晓峰
李青
刘祖国
梁凌毅
刘雪花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市
越秀区
第一
人民医院妇产科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干眼症状与干眼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6例具有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眼部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主诉为干眼症状患者的干眼病确诊率及其关系。结果56例以干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围绝经期妇女,确诊水液缺乏型干眼17例(30.4%),蒸发过强型干眼12例(21.4%),混合型干眼8例(14.3%);不能诊断干眼病的19例(33.9%),最终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病确诊率较高(66.1%),但部分干眼症状可以只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种表现,临床诊断干眼应慎重。
关键词
干眼病
围绝经期妇女
围绝经期综合征
Keywords
dry eye disease
perimenopausal woman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分类号
R777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及体外药敏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杜云姣
朱慧兰
林蔼
王振强
杨玉兰
黄振明
机构
广州
市
越秀区
第一
人民医院妇产科
广州
市皮肤病防治所
出处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61-63,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阴道念珠菌病 (VC)的病因及酵母菌体外对伊曲康唑 (IT)、氟康唑 (FL)的敏感性。【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试剂盒对 10 7例疑诊为VC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 ,并用E 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MIC值 ,判定敏感性。【结果】 10 7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 87例 ,分离出白念珠菌 6 9株 ( 79 31% ,6 9/ 87) ,其中对IT敏感 6 7株、中敏 1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6 9株 ) ;光滑念珠菌 10株 ( 11 49% ,10 / 87) ,其中对IT敏感 2株、中敏 2株、耐药 6株 ,对FL敏感 9株、耐药 1株 ;近平滑念珠菌 4例( 4 6 0 % ,4/ 87) ,对IT敏感 3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4株 ) ;热带念珠菌、土生念珠菌、清酒念珠菌和埃莫毕赤念珠菌各 1例 ( 1 15 % ,187) ,其对IT、FL均敏感。【结论】VC最常见的病因仍是白念珠菌 ,但比率明显下降 ;用E 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IT、FL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酵母菌
伊曲康唑
氟康唑
E-TEST法
体外药敏试验
分类号
R711.3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
林浩添
林丹
郑永欣
李青
林晓峰
梁小玲
刘祖国
许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主诉为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临床资料分析
林浩添
林丹
郑永欣
林晓峰
李青
刘祖国
梁凌毅
刘雪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女性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及体外药敏检测
杜云姣
朱慧兰
林蔼
王振强
杨玉兰
黄振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