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用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开发建议——以广州市白云区留用地为例
1
作者 杨卉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本文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工程留用地为研究对象,对留用地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生态现状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和实地考察情况,响应《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中的建设要求,提... 本文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工程留用地为研究对象,对留用地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生态现状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和实地考察情况,响应《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中的建设要求,提出留用地建设及绿色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用地建设 生态环境现状 绿色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华穿山甲种群与栖息地监测
2
作者 杨凌云 张雷 +2 位作者 韩婉诗 林华锋 岑鹏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2期60-66,共7页
2021年,通过红外相机在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记录到极度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活动。为有效保护该珍稀物种,保护区于2022—2023年通过野外样线调查、红外相机监测、环境因子采集等方法对中华... 2021年,通过红外相机在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记录到极度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活动。为有效保护该珍稀物种,保护区于2022—2023年通过野外样线调查、红外相机监测、环境因子采集等方法对中华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与分布、栖息地面积与分布、受威胁因素等进行监测。共记录到中华穿山甲活体6只次,洞穴38个,估计种群数量为(35.97±56.28)只,估计该物种核心分布面积为2.69 km^(2),位于保护区南侧,栖息地通常位于200~300 m海拔段、上坡位、陡坡、半阴半阳坡,及针阔混交林生境。保护区中华穿山甲是具有繁殖力的极小种群,易受非法捕猎与栖息地破坏影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严格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种群数量 蕉岭长潭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某旧村改造项目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海珊 《能源与环境》 2022年第4期80-83,共4页
广州某旧村改造地块的用地规划是二类居住用地。为了保障地块后续再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对该地块开展了土壤、地下水、沉积物以及地表水污染状况调查研究。通过开展第一阶段调查,表明地块涉及工业用地、农用地、居住用地等,且周边污染... 广州某旧村改造地块的用地规划是二类居住用地。为了保障地块后续再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对该地块开展了土壤、地下水、沉积物以及地表水污染状况调查研究。通过开展第一阶段调查,表明地块涉及工业用地、农用地、居住用地等,且周边污染源有工业园和物流园,涉及汽车配件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因此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采用判断布点和网格布点相结合的原则,在地块内共布设了30个土壤监测点位、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2个沉积物和2个地表水监测点位。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地块的土壤、地下水、沉积物和地表水环境风险可以接受,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村改造地块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线性基础设施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论证
4
作者 杜海珊 《能源与环境》 2023年第4期131-133,共3页
为了限制工程建设活动对生态功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论证,从而达到既能完成工程建设又能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目标。广东省是全国线性基础设施建设较多的省份之一,而线性工程存在难以避让生态保护红... 为了限制工程建设活动对生态功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论证,从而达到既能完成工程建设又能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目标。广东省是全国线性基础设施建设较多的省份之一,而线性工程存在难以避让生态保护红线的情况。因此,在用地审批手续前,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论证工程建设项目是否属于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并将论证结果报送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广东省韶关市某线性基础设施工程为例,进行了项目现状调查,分析了其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并指出应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影响和生态危害风险,为其他同类项目开展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有限人为活动论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基础设施 生态保护红线 有限人为活动论证 不可避让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5
作者 王陆先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23期78-80,共3页
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做好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针对某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问题,对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 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做好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针对某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问题,对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专项规划提出优化建议,旨在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提供更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 城乡生活垃圾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河湖库水域系统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天柱 何敏 +3 位作者 郭海京 赵瑞娟 康榆 李智 《人民珠江》 2024年第6期46-54,共9页
为研究广东省河湖库水域系统历史变迁发展规律,对其1980—2021年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转移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性系数分析水域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21年河流面积持续缩减而水库面积不断增长,二者变化趋势均... 为研究广东省河湖库水域系统历史变迁发展规律,对其1980—2021年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转移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性系数分析水域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21年河流面积持续缩减而水库面积不断增长,二者变化趋势均于1995年发生突变;(2)水域景观格局表现出破碎化、复杂化、离散化的趋势;(3)近40 a内水域周边50 m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为河流向水库的转化,同时1995—2021年有大面积的河湖库水域转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4)年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以及经济产值是水域面积及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该研究成果明确了广东省河湖库水域的变化特征,可为针对性的水域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库水域系统 时空变化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转移 驱动力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7
作者 李保铨 李柳红 +4 位作者 周露露 彭秋燕 何惠婷 韩婉诗 陈天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了解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情况,2021年7—12月利用样线法进行观测调查。结果表明,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共调查到蝶类10科、75属、110种;区系组成主要以东洋界为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为辅;随海拔升高,蝶类群... 为了解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情况,2021年7—12月利用样线法进行观测调查。结果表明,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共调查到蝶类10科、75属、110种;区系组成主要以东洋界为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为辅;随海拔升高,蝶类群落属数、种数、个体数量、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的单峰趋势,并均在401~600 m达到最大值,高海拔地区蝶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大于低海拔地区;相邻海拔地区蝶类群落的相似性较高,且高海拔与低海拔间蝶类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以期为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预测气候变化、保护蝴蝶资源和评价生态环境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分布区系 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1公顷样地物种组成及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袁首乾 刘闯 林金帆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建立1 hm^(2)长期监测固定样地,探索该区域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物种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记录到胸径≥1 cm的维管植物158种,隶属于112属69科;样地内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其相关... 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建立1 hm^(2)长期监测固定样地,探索该区域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物种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记录到胸径≥1 cm的维管植物158种,隶属于112属69科;样地内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其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这对了解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护具有重要价值;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坑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物种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田美玲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期金属矿山开发中存在认识、技术、政策等多层面的问题,导致在矿产开发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生态系统,改变了矿区原有生态环境。为了恢复金属矿山生态环境,以广东省为例重点论述了金属...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期金属矿山开发中存在认识、技术、政策等多层面的问题,导致在矿产开发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生态系统,改变了矿区原有生态环境。为了恢复金属矿山生态环境,以广东省为例重点论述了金属矿山分布、矿山生态破坏类型、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结合生态环境、矿山治理、生态修复、生物修复等多维度,从现行成熟技术出发,并结合矿区本土特征,实现矿山生态修复,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金属矿山 生态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
10
作者 蓝扬辉 唐海明 +3 位作者 王家栋 彭秋燕 韩婉诗 曹越 《热带林业》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为进一步完善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编目,评估物种多样性,识别保护区内受胁物种并分析受胁因素,于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保护区及相邻周边开展了4次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调查方法以样线法为主,样点法、访问... 为进一步完善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编目,评估物种多样性,识别保护区内受胁物种并分析受胁因素,于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保护区及相邻周边开展了4次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调查方法以样线法为主,样点法、访问调查和资料收集为辅,共布设样线17条,样点10个。记录到两栖动物2目7科27种,爬行动物2目13科43种。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均以华中-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中国特有种数量较多。G-F指数指数表明:云髻山两栖爬行动物的科级阶元多样性均高于属级,爬行动物在科属水平上较两栖动物多样性更为丰富。该区域两栖爬行动物受胁的主要因素为小水电站、道路碾压和人为捕捉,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云髻山保护区及周边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丰富,有70种,其中6种潜在的受胁风险较高。通过实地调查并参考近年来较新的分类学研究,部分物种的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位置得到更新,并对云髻山两栖爬行动物名录进行了重新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在镉污染土壤中的安全种植试验
11
作者 田美玲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7期161-163,共3页
该研究对某矿区周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开展了环境质量调查工作和小白菜的安全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该矿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为重金属镉。为了使研究区域的农产品镉含量降到标准水平,该研究对污染区土壤进行了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施加了... 该研究对某矿区周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开展了环境质量调查工作和小白菜的安全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该矿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为重金属镉。为了使研究区域的农产品镉含量降到标准水平,该研究对污染区土壤进行了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施加了一定量的钝化剂,使有效态镉含量降低,进而阻碍植物对镉的吸收。从安全种植角度出发,该研究在轻度镉污染土壤环境中种植小白菜,当钝化剂的施用量为“石灰2 g/kg+羟基磷灰石8 g/kg+沸石8 g/kg”时,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较低,小白菜的长势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重金属镉 土壤污染 安全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12
作者 蓝扬辉 盘凯筠 +4 位作者 唐海明 刘嘉琳 黄宇亮 曹越 陈天鹏 《热带林业》 2024年第4期44-51,共8页
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80台红外相机,累计获得2070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4881张,共记录到鸟兽63种,隶属12目29科。物种相对多度指数中,排前5位的兽类依次为鼬獾、小麂、野猪、花面狸和倭花... 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80台红外相机,累计获得2070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4881张,共记录到鸟兽63种,隶属12目29科。物种相对多度指数中,排前5位的兽类依次为鼬獾、小麂、野猪、花面狸和倭花鼠;排前5位的鸟类依次为白鹇、紫啸鸫、虎斑地鸫、灰胸竹鸡和灰背鸫。月活动节律分析结果与其他文献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不同海拔段、生境类型下兽类物种数及相对多度指数均存在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段鸟类物种数及相对多度指数存在差异显著,不同生境类型下鸟类物种数存在差异不显著、相对多度指数存在差异显著。调查结果为云髻山自然保护区后续的保护管理和动态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物种多样性 云髻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处理对铁尾矿基质臭柏实生苗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黄秋娴 赵顺 +1 位作者 刘春梅 李玉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6,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铁尾矿基质下不同遮荫处理间臭柏实生苗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差异,揭示臭柏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保护机制,从理论上解释其天然更新过程,为臭柏光胁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臭柏在铁尾矿废弃地造林提供技术依据。...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铁尾矿基质下不同遮荫处理间臭柏实生苗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差异,揭示臭柏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保护机制,从理论上解释其天然更新过程,为臭柏光胁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臭柏在铁尾矿废弃地造林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唐山迁安铁尾矿为基质,通过盆栽遮荫试验,利用快速叶绿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与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测定0,25%,50%,75%和90%5个遮荫处理下臭柏叶绿素8项荧光参数。【结果】1)全光照条件下Fo增大,Fm减小,而叶片光合系统量子产额和能量分配比率(φPo,Ψo和φEo)、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Fm,ETo/CSm和TRo/CSm)和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均最小,且各个遮荫处理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全光照条件下臭柏实生苗反应中心失活,受到光抑制,而全光照下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中K点与J点明显高于其他遮荫处理,而且光抑制对臭柏叶片PSⅡ的供体侧(OEC)有伤害,造成PSⅡ受体侧(Q-A)的大量积累,阻碍电子传递链向Q-A下游传递。2)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和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DIo/CSm)均最大,且与其他遮荫处理组间差异也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全光照条件下臭柏在遭受光抑制后,通过增加天线色素的热耗散,增加非辐射能量耗散等一系列机制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过量光能的危害。3)随着遮荫率增加,φPo,Ψo和φEo,Fm(ABS/CSm),ETo/CSm和TRo/CSm,RC/CSm随之上升,而φDo和Fo(ABS/CSo),DIo/CSm随之下降,90%遮荫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光捕捉特征,50%遮荫处理Fm,PIABS的平均值最大,说明该遮荫条件下臭柏叶片光抑制最小,光合能力最强,其他参数在不同遮荫处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臭柏幼苗若无遮荫措施,受到光胁迫,而其通过增加非辐射能量耗散途径达到光抑制防御的机制。因此臭柏天然更新从乌柳灌丛下开始,逐渐脱离乌柳灌丛的保护,完全暴露在全光照条件下,进而实现自身的不断生长、壮大,但在废弃地上植苗造林初期尚需采取一定的遮荫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处理 铁尾矿 臭柏实生苗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自由授粉子代生长、形质性状和产脂量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赛楠 杜澄举 +3 位作者 周晓煦 蒋开彬 黄少伟 刘天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5期10-15,共6页
为了阐明火炬松Pinus taeda第三代遗传资源各家系生长、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以及与产脂量之间的遗传相关性,调查火炬松第二代种子园6年生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形质性状(轮枝数、分枝粗、分枝角),并利... 为了阐明火炬松Pinus taeda第三代遗传资源各家系生长、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以及与产脂量之间的遗传相关性,调查火炬松第二代种子园6年生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形质性状(轮枝数、分枝粗、分枝角),并利用近红外仪器预测火炬松产脂量。结果为:1)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其中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为37.77%,其次为轮枝数,变异系数为34.61%;2)除分枝粗外,各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家系效应,单株材积、分枝角、树高、胸径、和轮枝数均受到中高度的遗传控制(h^2F=0.60~0.83);3)产脂量与轮枝数表现出中高度的遗传正相关(rG=0.5287),与胸径、树高呈遗传负相关(rG分别为-0.7350,-0.0096)。该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较大,含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生长性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存在选育出材用优良家系的潜力;在今后的性状测定中,应对轮枝数等形质性状加以关注,作为选育高产脂优良品系的参考指标之一;火炬松第二代种子园遗传品质较优,应尽快解决种子园亲本开花结实问题,并开展多地点测定,加快良种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产脂量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高低积累型水稻幼苗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冬琴 王丽丽 +2 位作者 李智鸣 黎华寿 陈桂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97-2704,共8页
为研究镉胁迫对高低积累型水稻幼苗非蛋白巯基(Non-protein thiols, NPT)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规律,利用营养液沙培盆栽实验,设置镉浓度为50μmol·L^-1,分别监测处理前(0 d)和处理后第1、3、5、7 d水稻的过氧化程度和非蛋白巯基... 为研究镉胁迫对高低积累型水稻幼苗非蛋白巯基(Non-protein thiols, NPT)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规律,利用营养液沙培盆栽实验,设置镉浓度为50μmol·L^-1,分别监测处理前(0 d)和处理后第1、3、5、7 d水稻的过氧化程度和非蛋白巯基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水稻的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逐渐上升,且镉低积累型品种优I2009的H2O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大于镉高积累型品种欣荣优2045,其中欣荣优2045地上部H2O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分别为45%和74%,其根系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14倍和61%,而优I2009地上部H2O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分别为78%和1.20倍,其根系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32倍和64%,说明镉低积累型品种优I2009遭受的氧化胁迫水平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大于镉高积累型品种欣荣优2045。欣荣优2045的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优I2009的GSH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两品种水稻的NPT、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含量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欣荣优2045合成的NPT含量和生成的GST活性更高。研究表明,镉高积累型水稻品种可以通过合成更多的含巯基的非蛋白化合物与镉络合来清除活性氧,进而增加对镉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水稻 非蛋白巯基化合物 还原型谷胱甘肽 植物螯合肽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白鹇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婉诗 王德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80,共10页
【目的】调查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内白鹇不同季节的栖息地选择特征,分析其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差异,探讨白鹇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栖息地的需求及成因,丰富对栖息地选择的认识,为白鹇种群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春夏秋冬... 【目的】调查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内白鹇不同季节的栖息地选择特征,分析其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差异,探讨白鹇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栖息地的需求及成因,丰富对栖息地选择的认识,为白鹇种群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实地调查,采用比较实际利用和可获得生境样方法,共测定105个利用样方和91个对照样方的21个生境参数,通过Vanderlooeg和Scavia选择指数、资源选择函数、逐步判别分析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坡度选择上,白鹇对15°~30°和30°~45°的生境都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在坡位方面,春夏秋三季几乎随机选择,只有冬季偏好下坡位;在海拔方面,白鹇夏季喜欢在较高海拔处活动,而冬季倾向在较低海拔处活动。春季主要影响因素为草本高度、落果丰富度和无脊椎动物丰度,正确预测率为88.5%;夏季主要影响因素为乔木层郁闭度、无脊椎动物丰度和可取食植物丰度,正确预测率为92.5%;秋季主要影响因素为落果丰富度和无脊椎动物丰度,正确预测率为93.8%;冬季主要影响因素为海拔、灌木盖度、落果丰富度、可取食植物丰度和裸地面积比,正确判别率为100%。【结论】白鹇春季栖息地选择主要受食物来源、繁殖期生境需求、降水影响;夏季主要影响因素为育雏期生境需求和食物来源;秋季主要受食物来源和隐蔽性影响;冬季主要受上层植被隐蔽性和食物可获得性影响。决定白鹇四季生境选择差异性的原因,主要为安全因素和食物因素。植被的郁闭度、草本盖度、取食条件等的季节变化,影响白鹇对植被类型、乔木高度、食物种类等的选取,从而使白鹇的栖息地选择发生季节变化。建议参照不同季节的生境要求,对白鹇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生境 季节 利用 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及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智鸣 郭雄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9-9,12,共2页
选用喷喷富、纳米硒、镉无忧、维谷康和兴万红5种叶面肥,在广东省清远市电子垃圾拆解区重金属镉(Cd)污染农田开展田间控镉试验,研究5种叶面肥对稻米产量及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处理相比,除纳米硒外,施用其他4种叶面肥均可... 选用喷喷富、纳米硒、镉无忧、维谷康和兴万红5种叶面肥,在广东省清远市电子垃圾拆解区重金属镉(Cd)污染农田开展田间控镉试验,研究5种叶面肥对稻米产量及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处理相比,除纳米硒外,施用其他4种叶面肥均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增收效果表现为兴万红>镉无忧>喷喷富>维谷康;施用5种叶面肥均可有效降低稻米镉含量,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维谷康、镉无忧、纳米硒和喷喷富后稻米镉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糙米镉0.2 mg/kg的限量(降镉率依次为66.6%、62.8%、61.4%和42.5%),施用兴万红后降镉率为9.5%、但仍未达标。综合看来,镉无忧在降镉同时增产增收方面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肥 产量 镉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丁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15-17,21,共4页
2014年12月和2015年4月,采用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对孔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野外调查,分析了植物区系和植物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维管植... 2014年12月和2015年4月,采用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对孔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野外调查,分析了植物区系和植物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维管植物种类142科392属58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8种;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拥有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属级水平的大部分类型,区系表现为热带亚热带性质;该区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和9个植被类型,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同时针对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提出了水质保育、水岸恢复、科研检测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等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 植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兽群落组成及其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秋荣 叶辉 +2 位作者 韩婉诗 张伟雄 张木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6期67-73,共7页
红外相机技术相对传统方法在调查大中型兽类与地栖型鸟类的物种组成及其活动节律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为探究这类动物在康禾保护区的组成等特征,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通过30台红外相机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拍摄到独立照片2233张,鉴定出野生... 红外相机技术相对传统方法在调查大中型兽类与地栖型鸟类的物种组成及其活动节律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为探究这类动物在康禾保护区的组成等特征,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通过30台红外相机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拍摄到独立照片2233张,鉴定出野生动物32种,其中,大中型兽类3目6科8种,鸟类7目14科24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斑林狸(Prionodon paricolor)^蛇雕(Spilornis cheel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白(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Pitta nympha);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是白鸦(121.58);白鹏、紫啸(Myophonus caeruleus)和橙头地(Geokichla citrira)均为典型的昼行性动物,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此外,鸟兽物种数呈现一定的海拔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康禾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相对多度指数 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静 张大达 丁晓龙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第7期193-194,共2页
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项目一期工程穿越广东揭东桑浦山-双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道路选线论证、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提出了建设方案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监测与管理等... 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项目一期工程穿越广东揭东桑浦山-双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道路选线论证、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提出了建设方案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监测与管理等一系列保护与恢复措施,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高速公路 自然保护区 潮汕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