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407例早期失用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毅 陈欣欣 +4 位作者 许扬滨 杨俐敏 郑智华 曾瑞曦 程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96-98,182,共4页
【目的】探讨导致前臂自体血管内瘘术早期失用的因素,为提高内瘘手术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407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观察对比早期失用组和早期通畅组患者基础疾病、手术前... 【目的】探讨导致前臂自体血管内瘘术早期失用的因素,为提高内瘘手术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407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观察对比早期失用组和早期通畅组患者基础疾病、手术前后一周平均收缩压水平、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确诊尿毒症到手术之间的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7例患者早期失用组24例,失用率为5.60%。没发现糖尿病肾病等对内瘘早期失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HCT)以及确诊尿毒症距手术的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收缩压水平对早期失有影响,表现为收缩压水平低于140 mmHg组早期失用率较高。【结论】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自体血管内瘘术早期失用率较低,其早期失用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未发现糖尿病等因素对早期通畅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早期失用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诊肝切除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阳峻 曹天生 刘瑞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349-2350,共2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术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7天血...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术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7天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的变化。结果: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患者的血ALT、AST、BUN、CRE于术后第4天和第7天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术患者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乌司他丁 急诊肝切除术 自发性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并急性梗阻32例手术治疗分析
3
作者 江自卓 余维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198-1199,共2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96年 1月~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32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 :右半结肠癌 12例 ,左半结肠癌 2 0例 ,均符合低位结肠梗阻 ,全部行手术治...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96年 1月~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32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 :右半结肠癌 12例 ,左半结肠癌 2 0例 ,均符合低位结肠梗阻 ,全部行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全部Ⅰ期切除、吻合 ;左半结肠癌行Ⅰ期切除及吻合 7例 ;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 ,Ⅱ期闭瘘 6例 ;Ⅰ期肿瘤切除 ,永久性结肠造瘘 4例 ;姑息性手术 3例。右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 11例成功 ,1例出现吻合口漏 ;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 6例成功 ,1例出现吻合口漏 ,另外 1例病人乙状结肠癌并梗阻 ,行Ⅰ期肿瘤切除及结肠造瘘 ,Ⅱ期闭瘘 ,术后出现吻合口漏。 3例病人引流管置管超过 1周 ,且置管于吻合口附近。结论 :结肠癌并急性梗阻 ,采用Ⅰ期或Ⅱ期吻合术式 ,应根据综合因素而决定 ,只要严格掌握Ⅰ期手术吻合指征 ,Ⅰ期手术吻合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吻合口漏 ,除与肠道、全身情况及吻合技术有关外 ,与术中放置引流的时间和位置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肠梗阻 外科手术 治疗 病例分析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