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化公猪站对养猪效益的影响与管理关键点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清森 曾检华 +3 位作者 黄翔 凌英东 袁金峰 刘小红 《养猪》 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
近几年来,随着养猪集中度、规模化、专业化的提升,公猪站的重要性被同行所认识,国家也推进了核心公猪站的建设工作,加强公猪品质与精液生产管理,与国家核心育种场工作形成了很好的配套,这将对我国养猪效率的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精液生产 精液品质 核心群 育种场 集中度 窝产仔数 种猪遗传评估 育种值 疫病流行 蓝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发布非洲猪瘟疫情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金红 李彦清 《养猪》 2018年第6期4-5,共2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称非洲猪瘟疫、疣猪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程短,死亡率接近100%,对已发病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称非洲猪瘟疫、疣猪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程短,死亡率接近100%,对已发病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也不感染除家猪和野猪之外的其他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疫情分析 接触性传染病 人畜共患病 死亡率 养猪业 感染 瘟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选育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曾检华 李闯 +11 位作者 韦明飞 唐民 李镇养 王永江 阳林芳 余海乐 刘长春 薛明 陈建伟 宋德清 陈瑶生 刘小红 《养猪》 2019年第4期65-68,共4页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是以广东小耳花猪、陆川猪两个类群为育种素材,以繁殖性能为主,结合肉质、生长发育及外貌选择,经6年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高繁殖力新品系。为分析该品系毛色选育效果及其特性与利用价值,以该品系毛色选育提纯效...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是以广东小耳花猪、陆川猪两个类群为育种素材,以繁殖性能为主,结合肉质、生长发育及外貌选择,经6年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高繁殖力新品系。为分析该品系毛色选育效果及其特性与利用价值,以该品系毛色选育提纯效果及各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MC1R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结合表型选择,可逐渐纯化新品系群体;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3世代初产母猪较0世代初产母猪分别提高1.05、0.72头(P>0.05),3世代经产母猪较0世代经产母猪分别提高0.75、0.76头(P<0.05);生长性状及胴体、肉质性状,3世代未发生较大变化。结论: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提纯效果突出,繁殖性能得到明显地改善提高,且未对生长及胴体、肉质性状产生不利影响。该品系的培育为地方猪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广小花猪 壹号黑猪 新品系 本品种选育 品系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与产仔数对广东小耳花猪初生仔猪均匀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闯 韦明飞 +5 位作者 马钎 刘小红 卓子兰 阳林芳 王永江 曾检华 《养猪》 2020年第1期57-59,共3页
初生仔猪均匀度常用窝初生个体均重的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表示,是反映母猪孕期繁殖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胎次及产仔数对初生仔猪均匀度的影响,研究对1011窝广东小耳花猪的历史分娩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窝初生个体均重为0.... 初生仔猪均匀度常用窝初生个体均重的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表示,是反映母猪孕期繁殖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胎次及产仔数对初生仔猪均匀度的影响,研究对1011窝广东小耳花猪的历史分娩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窝初生个体均重为0.67 kg,窝初生个体均重的标准偏差为0.13 kg,窝初生个体均重的变异系数为19%;窝初生个体均重与窝初生个体均重标准偏差的相关系数是0.296,呈极显著正相关(P约0.01);窝初生个体均重变异系数与总产仔数的相关系数是0.028,与产活仔数的相关系数为0.024,均呈现弱正相关。研究建议在地方猪开发利用中,合理调整群体胎龄结构,改善饲养管理方式,合理调整孕期母猪营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体初生仔猪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小耳花猪 初生仔猪均匀度 窝初生个体均重标准偏差 窝初生个体均重变异系数 胎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小耳花猪仔猪初生重对其产房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民 唐景霖 +6 位作者 余海乐 李镇养 韦明飞 王永江 阳林芳 刘小红 曾检华 《养猪》 2020年第1期55-56,共2页
为研究广东小耳花猪仔猪初生重对哺乳期死亡率的影响,研究对两栋分娩舍内272头广东小耳花猪仔猪的初生重和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低于等于0.4千克的仔猪死亡率高达81.25%,初生重在0.41耀0.6千克的仔猪死亡率为12%,当仔... 为研究广东小耳花猪仔猪初生重对哺乳期死亡率的影响,研究对两栋分娩舍内272头广东小耳花猪仔猪的初生重和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低于等于0.4千克的仔猪死亡率高达81.25%,初生重在0.41耀0.6千克的仔猪死亡率为12%,当仔猪初生重大于0.8千克的时候死亡率仅为3.61%。初生重越大的仔猪,其死亡率呈现降低趋势并走向稳定。仔猪的死亡高峰期为出生后的8天内,64%的仔猪在该时期内死亡。死亡仔猪的主要原因为病弱和压死,两者总共占比为68%。此外,对两栋分娩舍进行对比发现,初生重越大的仔猪,其断奶重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初生重 死亡率 断奶重 广东小耳花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天气对广东小耳花猪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韦明飞 李闯 +6 位作者 余海乐 李镇养 唐民 王永江 阳林芳 刘小红 曾检华 《养猪》 2020年第3期69-72,共4页
高温天气易对母猪产生热应激,主要表现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产仔性能下降等情况。此项研究采用2018年湛江全年气温数据,对1083窝广东小耳花猪经产母猪的分娩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天气温度与健仔率呈显著正相关,日最高温与死胎... 高温天气易对母猪产生热应激,主要表现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产仔性能下降等情况。此项研究采用2018年湛江全年气温数据,对1083窝广东小耳花猪经产母猪的分娩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天气温度与健仔率呈显著正相关,日最高温与死胎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75(P<0.05);日最低温、日平均温度与死胎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2和0.081(P<0.01);总产仔数和死胎数随胎次的升高而上升,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胎次、总产仔数与健仔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81和-0.100(P<0.01);胎次、总产仔数与死胎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4和0.172(P<0.01)。繁殖性能受高温天气影响较小,受胎次影响较大。基于该研究结果建议在地方猪开发利用中,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维持合理的胎龄结构,改善饲养环境、控制栏舍温度等减轻母猪热应激措施,进一步提高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小耳花猪 胎次 高温 热应激 活仔率 健仔率 死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小耳花猪胴体与肉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海乐 李镇养 +6 位作者 赵继念 刘永超 肖俊 王永江 阳林芳 刘小红 曾检华 《养猪》 2021年第1期65-67,共3页
广东小耳花猪是广东粤西地区存栏量最大的地方猪种,为了解广东小耳花猪胴体与肉质性状,研究对70头壹号土两广小花猪品系开展体重、背膘测定,并挑选其中35头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显示,广东小耳花猪在375日龄时,体重为78.89 kg。广东小... 广东小耳花猪是广东粤西地区存栏量最大的地方猪种,为了解广东小耳花猪胴体与肉质性状,研究对70头壹号土两广小花猪品系开展体重、背膘测定,并挑选其中35头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显示,广东小耳花猪在375日龄时,体重为78.89 kg。广东小耳花猪在79.33 kg时屠宰率为72.45%,瘦肉率为40.76%,系水力为90.66%。结果表明壹号土两广小花猪品系在选育后仍保持优良的肉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小耳花猪 品系培育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嘉兴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加滨 李彦清 +4 位作者 赵善林 汤玲 姜志标 刘小红 袁金锋 《猪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为了研究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嘉兴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了浙江省某嘉兴黑猪场2015-2017年生产数据,通过SPSS软件多重比较分析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嘉兴黑猪配种分娩率、窝产总重、窝均个体重、产总仔数、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弱仔、死... 为了研究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嘉兴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了浙江省某嘉兴黑猪场2015-2017年生产数据,通过SPSS软件多重比较分析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嘉兴黑猪配种分娩率、窝产总重、窝均个体重、产总仔数、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弱仔、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嘉兴黑猪第6~9胎在窝产总重相较于其他胎次差异显著(P <0.05)。第6~9胎产总仔数平均最高达13.47头/窝,显著高出第1胎和第2胎,其他胎次间差异不显著(P> 0.05)。第6~9胎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分别达到平均12.66头/窝和12.16头/窝,与第1胎、第2胎、第10~13胎和第14胎以上差异显著(P <0.05)。死胎数第1~9胎与第10胎以上差异显著(P <0.05)。春、夏两季在窝产总重、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分别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 <0.05)。春、夏两季与秋、冬两季产总仔数差异显著(P <0.05)。冬季弱仔、死胎和春、夏、秋三季差异性显著(P <0.05),配种分娩率和木乃伊胎四个季节均不显著。因此,本研究认为嘉兴黑猪最佳分娩胎次是第6~9胎,第10胎以后繁殖性能逐渐下降,以及死胎和木乃伊胎会增加;繁殖性能表现最佳的分娩季节顺序是春、夏季>秋季>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胎次 季节 嘉兴黑猪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玩具和饲养密度对生长猪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庄鲁 陈善华 +2 位作者 欧林 陈军 袁金锋 《养猪》 2017年第4期87-88,共2页
为研究玩具和饲养密度对生长猪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大白猪160头随机分组进行两个试验。试验1设2个玩具水平(有玩具和无玩具),每个水平2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10头猪。试验2设5个饲养密度水平(1.36 m^2/头、1.09 m^2/头、0.9... 为研究玩具和饲养密度对生长猪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大白猪160头随机分组进行两个试验。试验1设2个玩具水平(有玩具和无玩具),每个水平2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10头猪。试验2设5个饲养密度水平(1.36 m^2/头、1.09 m^2/头、0.91 m^2/头、0.78 m^2/头和0.68 m^2/头),每个水平2个重复,每个重复分别饲养8头、10头、12头、14头和16头猪。两个试验的试验期均为34 d。结果表明,玩具对生长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提高,猪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最佳饲养密度为0.91 m^2/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具 饲养密度 生长性能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配日龄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彦清 张和军 +3 位作者 黄珍 韩雪俊 李步社 袁金锋 《养猪》 2020年第2期27-30,共4页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初配日龄对美系大白种猪产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仔猪平均个体重、初生仔猪均匀度、校正21日龄窝重及母猪使用寿命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挖掘大白母猪的适宜初配日龄,以期为更好地利用初配日龄来辅助种猪选育及现场生产...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初配日龄对美系大白种猪产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仔猪平均个体重、初生仔猪均匀度、校正21日龄窝重及母猪使用寿命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挖掘大白母猪的适宜初配日龄,以期为更好地利用初配日龄来辅助种猪选育及现场生产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华东某国家核心育种场717头母猪的2167条繁殖数据及23710条后裔信息数据,初配日龄划分为220 d及以下、221~240 d、241~260 d、260 d以上4个阶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初配日龄对美系大白母猪产仔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影响不显著,对初生仔猪平均个体重、初生仔猪均匀度和母猪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初配日龄越小,初生仔猪平均个体重越大、均匀度越好、母猪使用寿命越长。因此,美系大白种猪适宜的初配日龄为210~240 d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配日龄 美系大白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丹系长白和大白种猪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庄鲁 李杰 +3 位作者 贺禄华 段玄督 陈善华 袁金锋 《养猪》 2016年第6期73-75,共3页
为研究新丹系长白猪与大白猪在肥育阶段的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以及料重比和生长速度的关系,试验选用体重(39.5±2.65)kg的长白猪90头和体重为(39.7±2.61)kg的大白猪135头,采用润农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采集猪只体重... 为研究新丹系长白猪与大白猪在肥育阶段的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以及料重比和生长速度的关系,试验选用体重(39.5±2.65)kg的长白猪90头和体重为(39.7±2.61)kg的大白猪135头,采用润农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采集猪只体重为40-100 kg阶段的采食性状。结果表明,新丹系种猪采食习性的高峰期分布在6:00-9:00和15:00-18:00两个时间段,长白猪的采食时长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在生长肥育阶段,随着猪只体重的增加,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采食时长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测定期间长白猪和大白猪料重比与日增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长白猪料重比与3点平均背膘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重比 采食习性 生长性能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背膘厚对丹系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续清 陈善华 +3 位作者 庄鲁 欧林 陈军 袁金锋 《养猪》 2017年第6期31-32,共2页
为了研究断奶背膘厚对丹系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89头断奶母猪,测定其断奶背膘厚,并按背膘厚将其分为低(<12.5 mm)、中(12.5~18 mm)、高(>18 mm)3组,分析不同背膘厚度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 d内发情比例... 为了研究断奶背膘厚对丹系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89头断奶母猪,测定其断奶背膘厚,并按背膘厚将其分为低(<12.5 mm)、中(12.5~18 mm)、高(>18 mm)3组,分析不同背膘厚度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 d内发情比例与发情间隔,低、中背膘厚组明显优于高背膘厚组;配种分娩率随着断奶背膘厚度的增加不断升高;窝产总仔数,低、中厚度组高于高厚度组;窝产活仔数组间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丹系种猪断奶背膘厚宜控制在12.5~18 mm,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发情、配种分娩率和产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膘厚 丹系种猪 繁殖性能 配种分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管理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旺龙 谢水华 +1 位作者 黄珍 袁金锋 《养猪》 2019年第2期87-88,共2页
在规模化猪场生产中,母猪淘汰、后备猪发情、肥育猪生长速度等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笔者就亲身经历,总结几点在生产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一是产活仔数经常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存在漏报现象,造成母猪由于产仔数低而出现误淘;二是在后... 在规模化猪场生产中,母猪淘汰、后备猪发情、肥育猪生长速度等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笔者就亲身经历,总结几点在生产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一是产活仔数经常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存在漏报现象,造成母猪由于产仔数低而出现误淘;二是在后备母猪发情方面,由于密度和光照差异造成后备母猪不发情而出现大量淘汰现象;三是栏舍结构等环境因素严重影响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文章将讨论如何杜绝这3个方面因素,来提高猪场生产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因素 饲养密度 光照 漏粪地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小耳花猪在不同地区适应性及生产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俊 余海乐 +4 位作者 李镇养 刘永超 赵继念 阳林芳 曾检华 《养猪》 2021年第2期61-63,共3页
为了探索地方品种广东小耳花猪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适应性,以河北、广东、海南3个区域的壹号土两广小花猪品系进行对比,该品系以广东小耳花猪为育种素材培育。结果表明:3个区域初产母猪总仔和活仔数分别达到11.12头、10.75头以上,经... 为了探索地方品种广东小耳花猪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适应性,以河北、广东、海南3个区域的壹号土两广小花猪品系进行对比,该品系以广东小耳花猪为育种素材培育。结果表明:3个区域初产母猪总仔和活仔数分别达到11.12头、10.75头以上,经产母猪总仔和活仔数分别达到12.17头、11.43头以上,广东区域初产和经产母猪具有较短的妊娠期和最优的产仔性能。总体来看,不同区域广东小耳花猪繁殖性能均表现良好,适宜作为优良地方品种进行推广养殖,各区域宜采取差异化饲养管理及选育策略,以充分发挥母猪繁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小耳花猪 妊娠期 产仔性能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丹系种猪饲料转化率性能测定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杰 夏玉东 +4 位作者 李代林 乔春生 陈善华 龚瑞 贺禄华 《养猪》 2015年第6期33-35,共3页
采用润农种猪性能测定系统对85头新丹系种猪进行玉米-豆粕型饲粮饲料转化率性能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猪只类型40~100 kg体重期间料重比存在显著差异,阉公猪料重比最高为2.40,二元母猪次之为2.38,纯种母猪为2.31,纯种公猪最低为2.12... 采用润农种猪性能测定系统对85头新丹系种猪进行玉米-豆粕型饲粮饲料转化率性能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猪只类型40~100 kg体重期间料重比存在显著差异,阉公猪料重比最高为2.40,二元母猪次之为2.38,纯种母猪为2.31,纯种公猪最低为2.12;相关分析发现,70~80 kg、80~90 kg体重阶段的饲料转化率与40~100 kg体重阶段的饲料转化率显著相关,可以通过选择70~80 kg、80~90 kg体重阶段的饲料转化率代替40~100 kg体重阶段的饲料转化率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丹系 饲料转化率 日增重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杜洛克公猪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家迎 张代坚 +3 位作者 刘祥兴 钱土清 彭文清 袁金锋 《猪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36-137,共2页
为研究台湾杜洛克猪在育肥阶段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关系,选取体重(41.3±9.1)kg健康的生长猪134头,采用奥斯本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采集猪采食数据和体重数据,通过统计猪群采食行为24 h的变化规律,对猪群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 为研究台湾杜洛克猪在育肥阶段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关系,选取体重(41.3±9.1)kg健康的生长猪134头,采用奥斯本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采集猪采食数据和体重数据,通过统计猪群采食行为24 h的变化规律,对猪群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猪群在1 d中存在2个采食高峰,分别是07:00—10:00和16:00—20:00;猪日增重与日均采食量显著正相关,与日均采食次数、日均采食时长无显著相关;料重比与日增重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日均采食量、日均采食次数和日均采食时长都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杜洛克猪 采食行为 自动饲喂系统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主要繁殖性能遗传参数估计
17
作者 李镇养 韦明飞 +5 位作者 唐民 余海乐 王永江 阳林芳 刘小红 曾检华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第12期63-65,共3页
为对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繁殖性能选育提供遗传参数数据支撑,本研究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2548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产死胎数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总产仔数、产... 为对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繁殖性能选育提供遗传参数数据支撑,本研究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2548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产死胎数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广东小耳花猪新品系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死胎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16和0.09;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的遗传相关为0.92、表型相关为0.83;产死胎数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遗传相关分别为0.41和-0.03,表型相关分别为0.38和-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小耳花猪 新品系 繁殖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猪精液远距离运输效果评价分析
18
作者 黄珍 费陈 +1 位作者 沈洪欢 袁金锋 《养猪》 2016年第5期69-71,共3页
为研究种公猪精液远距离运输的效果,分别统计了两个场引进种公猪精液的运输、精液品质检测、配种分娩和后代生长性能测定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来比较引进精液和场内精液在精液活力、配种分娩率、总仔数、活仔数、畸形仔数、初生窝重、后... 为研究种公猪精液远距离运输的效果,分别统计了两个场引进种公猪精液的运输、精液品质检测、配种分娩和后代生长性能测定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来比较引进精液和场内精液在精液活力、配种分娩率、总仔数、活仔数、畸形仔数、初生窝重、后裔生长性能等。结果表明:1)引进精液和场内精液相比较,精液活力差异不显著,配种分娩率、产仔性能、生长性能3方面差异也均不显著;2)配种分娩率和产仔性能在场间的差异也不显著,校正100 kg体重日龄和背膘厚两个场之间的差异显著,可能是因为遗传背景和饲养管理不同。结论是,种猪精液远距离运输对精液的正常使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遗传交流 配种分娩率 繁殖性能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猪对母猪产仔数影响遗传标记研究进展与启示
19
作者 曾检华 代盛超 李闯 《养猪》 2016年第6期69-71,共3页
产仔数性状是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性状,但公猪本身并不表现。文章通过近年来公猪精浆蛋白、精子蛋白与基因拷贝数变异等方面对母猪产仔数影响遗传标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讨公猪效应对母猪产仔数影响的分子遗传机制及调控机理,为公猪的... 产仔数性状是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性状,但公猪本身并不表现。文章通过近年来公猪精浆蛋白、精子蛋白与基因拷贝数变异等方面对母猪产仔数影响遗传标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讨公猪效应对母猪产仔数影响的分子遗传机制及调控机理,为公猪的遗传标记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 遗传标记 产仔数 繁殖性状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巴花、杜巴梅生产性能研究与分析
20
作者 刘永超 余海乐 +6 位作者 李镇养 李闯 肖俊 赵继念 阳林芳 陈瑶生 曾检华 《养猪》 2021年第5期51-53,共3页
文章以杜洛克为父本,以巴克夏×广东小耳花猪(以下简称巴花猪)、巴克夏×梅山猪(以下简称巴梅猪)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对其当胎繁殖性能及后代的屠宰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巴花与巴梅之间窝均活仔分别为11.85头、10.58头... 文章以杜洛克为父本,以巴克夏×广东小耳花猪(以下简称巴花猪)、巴克夏×梅山猪(以下简称巴梅猪)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对其当胎繁殖性能及后代的屠宰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巴花与巴梅之间窝均活仔分别为11.85头、10.58头,差异显著(P<0.05);2)杜巴花与杜巴梅的瘦肉率分别为57.49%、57.70%,但差异不显著(P>0.05);3)杜巴花的肌内脂肪(IMF)含量3.78%,高于杜巴梅的3.02%(P<0.05),肉色方面杜巴花5.0,显著高于杜巴梅4.53(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巴花 杜巴梅 繁殖性能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