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荡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动态特性分析
1
作者 曹雪玲 叶寅 +2 位作者 黄圳鑫 刘洋 张运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8,共7页
针对波浪能装置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提出一种基于隐式非稳态流体域k-ε湍流模型的新模拟计算方法,利用Simcenter STAR-CCM+软件流体仿真分析单自由度(single-DOF)垂荡波浪能转换技术中单浮子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特性。波浪能通过垂荡的浮... 针对波浪能装置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提出一种基于隐式非稳态流体域k-ε湍流模型的新模拟计算方法,利用Simcenter STAR-CCM+软件流体仿真分析单自由度(single-DOF)垂荡波浪能转换技术中单浮子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特性。波浪能通过垂荡的浮子转化为机械能,输送到动力输出(PTO)机构进行发电。使用流体仿真软件对各种PTO系统参数下浮子的运动和受力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精度较高,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浮子的波浪运动幅度和速度减小,转化为浮子的机械能也减小,故在设计波浪能装置时,应尽可能减小阻尼;此外,浮子的垂荡运动平衡位置受到弹簧常数的影响。基于隐式非稳态流体域k-ε湍流模型的新模拟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不同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流体动力学,可为优化真实海况下装置结构和性能提供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圆柱浮体 数值模拟 水力学 波浪能转换 系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祥 徐东华 李聚保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为增强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效果,设计一个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模型。设定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模型,依据采集的振动信号模型得到机械振动位移量,同时依据位移量提出控制计算方法,以此完成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实验... 为增强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效果,设计一个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模型。设定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模型,依据采集的振动信号模型得到机械振动位移量,同时依据位移量提出控制计算方法,以此完成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船舶动力设备机械振动控制模型加强了船舶在低频激励下的效果,并降低了机械振动控制的控制误差,具备实际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设备 机械振动控制 位移量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开孔梁局部屈曲的无网格MLPG分析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端木玉 陈建平 +1 位作者 易燕 宋博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0,150,共8页
[目的]针对船舶开孔梁板易产生局部屈曲效应、受到较高的集中载荷作用会产生明显的结构响应和屈曲破坏力的问题,提出采用无网格数值方法对该类问题进行数值分析。[方法]首先,以问题域离散节点为基础建立其紧支函数,运用加权余量法建立... [目的]针对船舶开孔梁板易产生局部屈曲效应、受到较高的集中载荷作用会产生明显的结构响应和屈曲破坏力的问题,提出采用无网格数值方法对该类问题进行数值分析。[方法]首先,以问题域离散节点为基础建立其紧支函数,运用加权余量法建立系统位移场离散方程,并由移动最小二乘法构造离散节点的形函数,以获得位移函数的逼近函数;然后,结合经简化的屈曲评估法,将屈曲方程特征值求解进行降阶处理,得到更为精确的屈曲载荷因子;最后,进行算例演示,比较所提方法和传统计算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有效,其结果与原结构有着更高的契合度。[结论]针对开孔板梁的无网格法数值分析特性可为分析各种形状的蜂窝状板梁结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结构 孔洞板梁 屈曲分析 载荷因子 无网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讨
4
作者 宋小科 刘瑞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7期109-110,114,共3页
生产实习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关键实践课程。围绕智能制造工程的培养目标,梳理了目前生产实习的流程和内容,针对教学与实习内容脱节、实习内容陈旧等薄弱环节,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智能制造 生产实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CS-TFODF自适应随机共振系统的轴承故障诊断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蔡丹娜 吴科伟 +3 位作者 向丹 封远鹏 徐毓贤 蒋占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
针对传统随机共振系统(Stochastic resonance,SR)的参数选择和未考虑历史信息影响随机共振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布谷鸟算法(Ranking-based Adaptive Cuckoo Search,RACS)的自适应改进势模型随机共振方法。首先,对大参数信号进行... 针对传统随机共振系统(Stochastic resonance,SR)的参数选择和未考虑历史信息影响随机共振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布谷鸟算法(Ranking-based Adaptive Cuckoo Search,RACS)的自适应改进势模型随机共振方法。首先,对大参数信号进行移频尺度变换处理,使其满足SR的绝热近似理论要求;其次,提出一种时延分数阶偏置非线性过阻尼随机共振系统(Time-delayed Overdamped Stochastic Resonance System with Fractional Deflection Nonlinearity,TFODF-SR),并研究势模型参数对随机共振效果的影响;进而利用以信噪比作为评价函数的RACS算法自适应确定随机共振系统的结构参数;最后经过时、频域分析提取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通过仿真与实测实验分析对所提出方法相比于传统SR系统及没有引入时延反馈项的ODF系统(Overdamped System with Fractional Deflection Nonlinearity,ODF)在滚动轴承故障提取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RACS算法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喷嘴技术的阵列微织构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朝大 巫少方 +3 位作者 单亮 李康兴 邹宝健 吴思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射流电解加工单孔喷嘴系统存在显著不足,不能适用于大规模表面微织构制造,因此提出多孔条形喷嘴加工工艺。利用不受加工结构限制的3D打印技术制作多孔喷嘴模型,搭建射流电解加工实验装置。利用Comsol软件进行流场与电场仿真,以喷嘴到工... 射流电解加工单孔喷嘴系统存在显著不足,不能适用于大规模表面微织构制造,因此提出多孔条形喷嘴加工工艺。利用不受加工结构限制的3D打印技术制作多孔喷嘴模型,搭建射流电解加工实验装置。利用Comsol软件进行流场与电场仿真,以喷嘴到工件表面流速大小和电流密度等为评价依据,对喷嘴腔体内部流道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条形喷嘴结构能够形成形态稳定的射流,对工件实现高效加工。当加工电压为475 V、占空比为70%时,材料去除率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电解加工 大规模微制造 多孔条形喷嘴 仿真与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薯片多孔介质的间歇微波干燥数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满余 童军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4,共8页
针对红薯薄片内部多孔介质子域和外部热空气自由流动子域,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别在不同间歇比(PR=2,PR=3,PR=4,PR=5)条件下构建并求解多相流间歇微波联合对流干燥模型;在热风60℃,风速1.2 m/s的干燥工况下,与红薯薄片热风对... 针对红薯薄片内部多孔介质子域和外部热空气自由流动子域,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别在不同间歇比(PR=2,PR=3,PR=4,PR=5)条件下构建并求解多相流间歇微波联合对流干燥模型;在热风60℃,风速1.2 m/s的干燥工况下,与红薯薄片热风对流干燥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间歇微波对流干燥的最优间歇比为3,干燥速率随间歇比的增加而减小。采用PR=3的间歇微波对流干燥薄片与采用热风对流干燥的薄片相比,前者干燥至相同的含水量时内部液态水和水蒸气通量分别高于后者0.37~2.28倍和0.67~1.9倍,核心温度提高了9.3~69.3℃,导致含水量降低到1.8 kg/kg时前者的干燥速率是后者2.63倍,前者的整体干燥时间比后者缩短68.6%。结合薄片NO.4内通量分布表明,水蒸气和液态水通量聚集于距离薄片表面0~0.01 m区间内,选用间歇微波可降低水分传输到外界的路径,实现了干燥优化。研究结果为红薯薄片间歇微波对流干燥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微波干燥 数值模拟 间歇比 多孔介质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迭代算法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向丹 翟晨凯 +4 位作者 林利彬 何登玉 王惠华 高攀 邱海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锚节点较少、迭代误差大导致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牛顿迭代的水下三维节点定位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Newton Iteration,IWONI)。该算法首先使用牛顿迭代算法对... 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锚节点较少、迭代误差大导致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牛顿迭代的水下三维节点定位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Newton Iteration,IWONI)。该算法首先使用牛顿迭代算法对节点距离远近关系建立对应法则,并利用目标位置估计值和修正因子为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提供动态搜索区域;其次,建立以测量误差为权重的适应度函数作为判断基准,采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进行迭代求解,以获得最优解;最后,利用定位方程得到网络节点位置。为了验证IWONI算法的性能,将IWONI算法与时间差定位算法(TDOA-CHAN、TDOA-Taylor)、测距定位算法(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迭代法)和牛顿迭代算法进行定位误差、收敛性能和定位成功率对比实验,并验证了节点数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IWONI算法的定位误差和收敛速度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2)IWONI算法在测量噪声大时的定位成功率高达92%,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3)在通信半径不变的情况下,选择5~7个传感器节点可以在IWONI算法中实现定位精度与成本开销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三维节点定位 鲸鱼优化 牛顿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掩膜电解放电加工工艺实验研究
9
作者 陈朝大 巫少方 +3 位作者 单亮 邵晓强 莫丰荣 何海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9-93,共5页
针对电解放电加工过程中放电击穿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加工工件形貌不一致及质量变差等问题,提出采用射流掩膜电解放电技术加工工件。通过对射流结构的分析,研究圆形紊动射流流速沿轴线的衰减规律并计算初始段长度,设计并制作了喷嘴及夹具... 针对电解放电加工过程中放电击穿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加工工件形貌不一致及质量变差等问题,提出采用射流掩膜电解放电技术加工工件。通过对射流结构的分析,研究圆形紊动射流流速沿轴线的衰减规律并计算初始段长度,设计并制作了喷嘴及夹具。搭建射流电解加工装置,在不锈钢工件上制备了蓝油掩膜,对加工间距对凹坑形貌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圆锥收敛结构喷嘴喷射的射流有良好的力学特性,能利用射流的初始段对工件进行加工;具有镂空图案的厚度为50μm蓝油掩膜覆盖在工件上,能有效提高材料去除的定域性;当加工间距为2 mm时,材料去除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射流放电 掩膜技术 工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逆变器幅值可控的小波PWM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慧 丘东元 +1 位作者 张波 郑春芳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78-85,共8页
三相逆变器的小波PWM具有总谐波含量低、直流电压利用率高、易于数字化实现等优点,但其无法在三相逆变器上实现对输出电压幅值的控制,这使得小波PWM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在单相逆变器幅值可控的小波PWM技术基础上,在三相逆变器的小波PW... 三相逆变器的小波PWM具有总谐波含量低、直流电压利用率高、易于数字化实现等优点,但其无法在三相逆变器上实现对输出电压幅值的控制,这使得小波PWM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在单相逆变器幅值可控的小波PWM技术基础上,在三相逆变器的小波PWM中同样引入了一个调制度变量,使它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输出电压可调的特性。分析了三相逆变器幅值可控的小波PWM的机理,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机理的正确性,为三相逆变器小波PWM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PWM 调制度 三相逆变器 总谐波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关节轴承轴向游隙润滑油流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东华 吴悦明 +1 位作者 王永祥 苏一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6-199,共4页
为有效降低轴向游隙内外圈运动摩擦力,增强自润滑关节轴承旋转及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伯努利方程的轴向游隙润滑油流量计算方法。根据自润滑关节轴承构造机理,分析温度对轴向游隙影响,按照轴承真实工作温度、旋转速率和装配应力,推算... 为有效降低轴向游隙内外圈运动摩擦力,增强自润滑关节轴承旋转及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伯努利方程的轴向游隙润滑油流量计算方法。根据自润滑关节轴承构造机理,分析温度对轴向游隙影响,按照轴承真实工作温度、旋转速率和装配应力,推算出恰当初始游隙,确保轴承在工况下的最优游隙内部管路状态;考虑润滑油在游隙管路内的沿程损耗和局部损耗,凭借伯努利方程与流能量守恒定律,分别推导润滑油流动阻力与流动压力,求解定常管路内油量,创建润滑油流量计算二次线性函数,完成润滑油流量计算。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实际补偿效果好,润滑油流量计算速率快,流量输出偏差结果较小,对自润滑关节轴承轴向游隙的设计与应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关节轴承 轴向游隙 润滑油 流量计算 伯努利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5000模具钢的高速铣削加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发 刘勇 练国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05-111,共7页
对PAC5000模具钢进行高速铣削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建立铣削力、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回归数学模型,分析各铣削参数对铣削力、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铣削力、表面粗糙度随铣削速度的增加而减... 对PAC5000模具钢进行高速铣削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建立铣削力、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回归数学模型,分析各铣削参数对铣削力、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铣削力、表面粗糙度随铣削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背吃刀量、每齿进给量和侧吃刀量的增加而增大,各铣削参数对轴向铣削力的影响均很大,侧吃刀量是影响轴向铣削力的最主要因素;对平行和垂直于进给方向上的表面粗糙度最敏感的铣削参数分别是每齿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并且,对垂直于进给方向上的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平行于铣削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表现为压应力,垂直于铣削方向的残余应力表现为拉应力,提高铣削速度,可减小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5000模具钢 高速铣削 铣削用量 铣削力 表面粗糙度 表面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条件下单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消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振威 吴家鸣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841,共14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板-腔耦合的模型,用于计算微穿孔板对腔体的消声性能。微穿孔板一般为较薄的平板,在板的面积较大时,板自身的振动也可能会对腔体的声场造成影响。该模型考虑了微穿孔板的影响,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微穿孔板吸声体的消声性能... 本文提出了一个板-腔耦合的模型,用于计算微穿孔板对腔体的消声性能。微穿孔板一般为较薄的平板,在板的面积较大时,板自身的振动也可能会对腔体的声场造成影响。该模型考虑了微穿孔板的影响,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微穿孔板吸声体的消声性能。使用噪声消减量来评价微穿孔板的消声性能,通过实验验证,该耦合模型的求解结果精确可靠。基于所提出的计算模型,对微穿孔板的穿孔率、背腔厚度、孔径以及板厚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 耦合 消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信号监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东华 王永祥 谢景锋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3-147,共5页
为解决传统方法去噪处理后,随着噪声的消失有部分弱反射信号也会随之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弱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信号监测方法。由于传感信号的强弱主要以噪声背景下信号有效波幅度的大小为衡量标准,因此,分别研究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 为解决传统方法去噪处理后,随着噪声的消失有部分弱反射信号也会随之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弱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信号监测方法。由于传感信号的强弱主要以噪声背景下信号有效波幅度的大小为衡量标准,因此,分别研究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信号和噪声信号的波长特征。使用随机共振法对信号和噪声进行非线性处理,处理后的噪声能量会转化为信号能量,使弱反射信号的幅值放大,继而产生与力学相似的共振输出,提高信噪比,实现弱反射传感信号的监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比较监测的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波幅度 布拉格光纤光栅 波长特征 随机共振 非线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栅修正测力传感器温感量的研究
15
作者 唐惠玲 刘志军 +3 位作者 唐振宇 毕齐林 赖敏玲 陈小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13-116,共4页
光纤光栅测力传感器存在温变量与应变量交叉影响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现象,为了补偿温变量对光纤光栅中心光波长的影响,提出双光栅法,以修正温变量引起的中心光波长偏转量。在不同受力、不同温度下进行光纤光栅中心光波长测量实验,结果表... 光纤光栅测力传感器存在温变量与应变量交叉影响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现象,为了补偿温变量对光纤光栅中心光波长的影响,提出双光栅法,以修正温变量引起的中心光波长偏转量。在不同受力、不同温度下进行光纤光栅中心光波长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应变量的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双光栅法制备测力传感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测力传感器 温感量 双光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技术在玻璃幕墙边缘检测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永祥 何海涛 +2 位作者 伍军 杨期江 徐东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3-863,共11页
针对玻璃幕墙结构胶老化、失效以及高风压载荷导致的玻璃脱落等安全事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检测玻璃幕墙边缘动态应力变化的方法,构造了玻璃面板边缘应变与结构胶之间的多模态耦合模型,从而预测玻璃幕墙结构安全状况.... 针对玻璃幕墙结构胶老化、失效以及高风压载荷导致的玻璃脱落等安全事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检测玻璃幕墙边缘动态应力变化的方法,构造了玻璃面板边缘应变与结构胶之间的多模态耦合模型,从而预测玻璃幕墙结构安全状况.通过对比分析多模态应变的仿真与实验结果数据可以得到:准分布光纤光栅能够给出结构胶的失效位置,提前对玻璃幕墙结构胶的健康状况进行安全性能评估与反馈.由此可及时更换处理失效玻璃,减少玻璃幕墙脱落事故,在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提升了玻璃幕墙的安全性,具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幕墙应变场 多模态耦合 有限元分析 光纤光栅技术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入侵检测的信息物理系统攻击识别综述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沁雪 刘永桂 +2 位作者 黎善斌 谢徐欢 任红卫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9-1057,共9页
信息物理系统(CPSs)的入侵检测与识别是工业、民生各系统深度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衍生出的信息安全共性问题。在广泛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针对CPSs的网络攻击,提出攻击识别的必要性,并综述了基于入侵检测的CPSs攻击识... 信息物理系统(CPSs)的入侵检测与识别是工业、民生各系统深度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衍生出的信息安全共性问题。在广泛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针对CPSs的网络攻击,提出攻击识别的必要性,并综述了基于入侵检测的CPSs攻击识别的研究现状。首先,针对单一网络攻击,阐述并总结了基于入侵检测的攻击类型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其次,针对复杂隐身攻击,阐述并总结了复杂协同网络攻击下的攻击路径识别的研究现状;再次,针对数据注入式攻击,探讨并总结了集检测、位置识别和数据恢复于一体的攻击识别的优势和研究现状;最后,总结并探讨了基于入侵检测的CPSs攻击识别的现存若干问题,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信息安全 入侵检测 攻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25
18
作者 麦章渠 曾颖 +3 位作者 张禄亮 李晨涛 季天瑶 尚筱雅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111,共8页
针对改进的遗传算法、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在复杂的有源配电网中故障定位的准确率不高、易于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以及定位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通过Tent... 针对改进的遗传算法、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在复杂的有源配电网中故障定位的准确率不高、易于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以及定位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通过Tent混沌映射改善初始种群和将逃逸能量非线性化,以加快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其次,通过结合黄金正弦算法跳出局部最优。最后,所提方法在IEEE33节点有源配电网模型上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表明改进后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能很大程度地加快收敛速率,故障定位方法具有很高的容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故障定位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信息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DT和PSO-SA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彭宇文 李瑞 +4 位作者 周永旺 李沁雪 尚筱雅 蔡政彤 许灿城 《广东电力》 2023年第9期60-71,共12页
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接入,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解决综合能源系统中风、光出力波动所导致的系统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和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 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接入,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解决综合能源系统中风、光出力波动所导致的系统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和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包含风电机组、光伏机组和多元储能装置等能量耦合设备的综合能源系统,并分析P2G和碳捕集等单元机组的运行机理;然后,在满足机组出力和功率平衡等约束条件下,将确定性场景下的最小化经济运行成本作为目标适应度,利用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并将多目标优化适应度结果作为决策信息传递到下层作为约束修正范围;最后,在不确定性场景运行调度模式下,引入信息决策间隙理论对风、光出力的严重不确定性进行度量化,并在接受上层提供的合理决策基准信息修正下进行双层鲁棒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风、光机组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增加综合能源系统的额外经济调度运行成本,但通过制订合理的机组优化调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经济运行调度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浮筒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装置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雪玲 高涛 +2 位作者 王文胜 唐伟炜 吕志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4-368,共5页
针对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利用技术,提出一种单浮筒式波浪转换设计方案,对单浮筒随波浪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将波浪能转换为振荡浮筒的摆动机械能,传递给PTO能量转换系统。通过采用Star-CCM流体仿真软件分析浮筒装置在不同PTO能量转换系统参... 针对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利用技术,提出一种单浮筒式波浪转换设计方案,对单浮筒随波浪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将波浪能转换为振荡浮筒的摆动机械能,传递给PTO能量转换系统。通过采用Star-CCM流体仿真软件分析浮筒装置在不同PTO能量转换系统参数下的运动特性及受力情况,得到不同弹簧阻尼工况下浮筒装置的运动特性,以期为波浪能技术的装置结构优化及真实海况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CFD 水动力学 波浪能转换装置 振荡浮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