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转向避让紧迫局面距离和碰撞距离数学模型的研究
1
作者 毕修颖 史国友 +3 位作者 毕家铭 刘先杰 龚翔 史佳卉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为解决近距离船舶避碰行动的关键问题,研究船舶碰撞会遇过程中转向避让过程,结合船舶的操纵性能,对船舶初始旋回半圆要素以及旋回角度的时间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相对运动图的分解和逆向逼近算法,得到船舶转向避让时紧迫局面距离和碰撞距... 为解决近距离船舶避碰行动的关键问题,研究船舶碰撞会遇过程中转向避让过程,结合船舶的操纵性能,对船舶初始旋回半圆要素以及旋回角度的时间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相对运动图的分解和逆向逼近算法,得到船舶转向避让时紧迫局面距离和碰撞距离的数学模型,并且给出该模型的应用;模型应用的结果通过算例和模拟试验得到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两个距离模型可用来指导近距离时船舶避碰行动,为研究船舶碰撞危险度和建立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该模型,分析对于不同船速比和不同方位的目标船,存在碰撞危险时,本船在不同的会遇阶段应该采取相应的避碰行动,也给出了近距离船舶避碰行动模式。为船舶驾驶员提供近距离船舶碰撞危险预测和船舶避碰决策支持。研究成果对船舶航行安全和航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安全 船舶避碰 旋回圈 紧迫局面距离 碰撞距离 会遇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海模拟器视景系统中的混合浪绘制
2
作者 陈丽宁 邱文钦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653,共7页
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Gerstner波模型描述海浪运动,在航海模拟器视景系统中实现了混合浪实时绘制。利用六参数谱构造混合浪的波数谱,将该波数谱应用于海面高程和choppy波的傅里叶系数中,通过IFFT获得海面质点的位置,实现混合浪的... 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Gerstner波模型描述海浪运动,在航海模拟器视景系统中实现了混合浪实时绘制。利用六参数谱构造混合浪的波数谱,将该波数谱应用于海面高程和choppy波的傅里叶系数中,通过IFFT获得海面质点的位置,实现混合浪的实时绘制。绘制的混合浪受低频长峰波影响,波形较为平坦光滑,与绘制的风浪有一定的差别,但与真实的海浪更为接近。该方法在航海模拟器视景系统中的使用,表明帧率可以达到实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绘制 混合浪 风浪 波数谱 六参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在船舶轨迹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全党 张丁泽 +1 位作者 王群朋 刘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针对传统循环神经网络提取船舶轨迹序列特征能力不足,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轨迹之间的误差较大,影响船舶调度与航行安全的问题,将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Bi-GRU)神经网络应用到船舶轨迹预测中。利用Bi-GR... 针对传统循环神经网络提取船舶轨迹序列特征能力不足,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轨迹之间的误差较大,影响船舶调度与航行安全的问题,将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Bi-GRU)神经网络应用到船舶轨迹预测中。利用Bi-GRU神经网络模型具有的前瞻特性以及大量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提出基于Bi-GRU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i-GRU的预测精度较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有明显提升,均方误差降低13.0%,均方根误差降低6.5%,平均绝对误差降低16.5%。研究成果可为提高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安全管理水平、判断船舶交通风险程度及智能船舶碰撞预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轨迹预测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导航雷达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方法
4
作者 王群朋 沙正荣 +1 位作者 何坤 张兆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为了保障海域船舶航行安全,提出船舶导航雷达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方法。利用船舶导航雷达探测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获取量测点迹数据,分析低动态飞行器运动对其量测值的影响,根据最小二乘滤波原理,设计基于衰减记忆的最小二乘滤波器,... 为了保障海域船舶航行安全,提出船舶导航雷达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方法。利用船舶导航雷达探测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获取量测点迹数据,分析低动态飞行器运动对其量测值的影响,根据最小二乘滤波原理,设计基于衰减记忆的最小二乘滤波器,将量测点迹数据转换到雷达直角坐标系上,根据衰减记忆选择量测点迹数据,将其作为基于衰减记忆的最小二乘滤波器的输入数据,确定低动态目标跟踪轨迹坐标,再将其转换到雷达极坐标系上,实现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匀速、匀加速运动下临近空间低动态目标跟踪,跟踪轨迹与实际航迹基本重合,其在X、Y、Z方向上的距离均方根误差远低于量测数据均方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雷达 临近空间 目标跟踪 最小二乘滤波 衰减记忆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万t船舶乘潮进董家口港水深适应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唐存宝 张亮 +2 位作者 刘敬贤 刘传润 李欢欢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4,共5页
以董家口港为目标水域,计算40万t船舶抵港最大吃水,考虑航道较长、分段较多等特点,充分运用乘潮条件和潮汐规律,提出针对超大型船舶的富余水深应用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航道水深、乘潮条件、船舶吃水和富余水深之间的关系,判定航道水深... 以董家口港为目标水域,计算40万t船舶抵港最大吃水,考虑航道较长、分段较多等特点,充分运用乘潮条件和潮汐规律,提出针对超大型船舶的富余水深应用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航道水深、乘潮条件、船舶吃水和富余水深之间的关系,判定航道水深的适应性,提炼航速控制的边界值。应用结果表明:富余水深按照《海港总体设计规范》取值,航速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董家口港航道水深适应40万t船舶满载乘潮进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万t船舶 富余水深 应用方法 乘潮 航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全党 江福才 +1 位作者 王群朋 王晨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船舶航行安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为对船舶通航环境的风险等级进行定量评价并简化计算过程,改进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确定5个虚拟评价对象... 船舶航行安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为对船舶通航环境的风险等级进行定量评价并简化计算过程,改进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确定5个虚拟评价对象,称之为标准评价对象,作为不同通航风险等级的代表。选取某段航道作为评价实例,对其进行通航环境风险评价,通过改进的熵权TOPSIS模型,以风险贴近度为依据,得出该航道通航环境风险等级量化值,并与熵权物元模型的评价结果相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航环境 风险评价 熵权 改进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与海浪绘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丽宁 金一丞 +1 位作者 尹勇 唐强荣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3-370,共8页
对流体与海浪绘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流体与海浪的绘制方法进行分类,并介绍了各绘制方法的研究进展.流体与海浪的绘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基于模型的绘制、基于视频数据的绘制.基于模型的绘制可分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 对流体与海浪绘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流体与海浪的绘制方法进行分类,并介绍了各绘制方法的研究进展.流体与海浪的绘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基于模型的绘制、基于视频数据的绘制.基于模型的绘制可分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的绘制、基于Perlin噪声模型的绘制、基于Gerstner波模型的绘制.其中,基于CFD模型的绘制又可分为基于Euler法的绘制、基于Lagrange法的绘制;基于Gerstner波模型的绘制又可分为直接使用Gerstner波模型的绘制、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形式Gerstner波模型的绘制.基于视频数据的绘制可分为可控水体的绘制、大尺度水体的绘制.进而,对上述绘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绘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最后,探讨了各绘制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绘制 海浪绘制 计算流体力学 Gerstner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海面质点垂向加速度为判据的白浪绘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丽宁 金一丞 尹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3-370,共8页
白浪绘制中常用海面高程、Jacobian行列式作为白浪生成的判据,但这两种方法缺乏海洋工程相关理论的支持,绘制结果不够逼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海面质点垂向加速度为判据的白浪绘制方法。推导了海面质点垂向加速度的快速傅里叶... 白浪绘制中常用海面高程、Jacobian行列式作为白浪生成的判据,但这两种方法缺乏海洋工程相关理论的支持,绘制结果不够逼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海面质点垂向加速度为判据的白浪绘制方法。推导了海面质点垂向加速度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形式,并给出了以海面质点垂向加速度为变量的连续型白浪覆盖率随机函数,通过调整该函数的参数来控制白浪消逝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用该函数计算的白浪覆盖率均值与采用统计模型计算的白浪覆盖率相等。将该白浪覆盖率作为融合因子,融合白浪纹理像素颜色和海面像素颜色。本文提出的白浪绘制方法有合理的理论依据,计算量小,绘制的白浪与蒲氏风级对白浪的描述接近,帧率可以达到实时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stner波 海浪绘制 海浪谱 白浪 白浪覆盖率 蒲式风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垫与来风对结构物坠落砰击影响的仿真
9
作者 朱良生 于龙飞 +1 位作者 张善举 李健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2,68,共8页
针对空气垫及来风对海洋结构物空中坠落入水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在对结构物坠落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结构物在空中坠落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尼及六自由度运动特点,结合流体三维瞬态N-S方程、湍流动力方程、能量方程和刚体... 针对空气垫及来风对海洋结构物空中坠落入水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在对结构物坠落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结构物在空中坠落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尼及六自由度运动特点,结合流体三维瞬态N-S方程、湍流动力方程、能量方程和刚体6自由度运动方程,建立了三维复杂结构物空中坠落砰击入水的气-固耦合过程数学模型.对结构物坠落砰击入水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物模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数学模型能有效模拟空气中的坠落砰击过程.对不同高度以及来风时的坠落砰击过程的数值模拟表明:空气垫改变结构物砰击速度、压力分布;砰击会使空气垫温度上升;来风改变了结构物坠落姿态,使结构物在空中呈"之"字形摆动坠落并砰击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垫 砰击 来风 姿态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船用焚烧炉控制系统设计
10
作者 陈新恩 蔡建邦 覃浩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7,31,共4页
为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对船用焚烧炉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阐述船用焚烧炉系统的构成,说明船用焚烧炉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硬件组成、PLC的I/O分配情况以及一些工作数据设置,论述船用焚烧炉焚烧污油和焚烧固体垃圾的2种工作模式原理。试验... 为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对船用焚烧炉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阐述船用焚烧炉系统的构成,说明船用焚烧炉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硬件组成、PLC的I/O分配情况以及一些工作数据设置,论述船用焚烧炉焚烧污油和焚烧固体垃圾的2种工作模式原理。试验证明: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安保措施可靠,焚烧单位垃圾或污油所耗柴油量比普通系统低5%,焚烧污油含水率可高达60%以上,具有工作可靠、经济和环保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海洋环境保护 船用焚烧炉 控制系统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浪谱的二维仿真及验证
11
作者 于龙飞 张亚群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3期214-217,共4页
海浪仿真是海洋工程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一种可以适应于各种随机波浪谱来仿真海浪环境的方法,利用C语言将该方法转换为过程简单、编写方便的计算机程序得到大量仿真波浪数据,并作为造波机输入数据,通过实测数据检验仿真结果。试验证... 海浪仿真是海洋工程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一种可以适应于各种随机波浪谱来仿真海浪环境的方法,利用C语言将该方法转换为过程简单、编写方便的计算机程序得到大量仿真波浪数据,并作为造波机输入数据,通过实测数据检验仿真结果。试验证明,采用文中提出的数值方法,采集模拟波高数据利用相关函数法进行频谱估计,得到的模拟谱和靶谱误差较小。该数值仿真方法在海浪仿真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谱 随机数 靶谱 频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万t级船舶进董家口港关键技术指标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存宝 刘敬贤 +3 位作者 唐强荣 宋学斌 徐周华 焦战立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175,共4页
为保障40万t级船舶满载入港的航行安全,避免搁浅事故的发生,以董家口港为目标水域,充分考虑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与靠泊要求,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结合船舶航行通常做法,提出40万t级超大型船舶安全进港与靠泊的解决方案,包括富裕水深... 为保障40万t级船舶满载入港的航行安全,避免搁浅事故的发生,以董家口港为目标水域,充分考虑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与靠泊要求,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结合船舶航行通常做法,提出40万t级超大型船舶安全进港与靠泊的解决方案,包括富裕水深、航速控制、乘潮控制等关键技术指标的控制,以及靠泊技术、航行方案、限定条件等保障方案。经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万t级船舶 富裕水深 航速控制 靠泊 航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内河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邱文钦 唐存宝 唐强荣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5,67,共5页
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船舶交通量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如何保障船舶进港航道通航环境,确保船舶安全、有效进港成为众多研究关注的焦点。结合高斯混合聚类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和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 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船舶交通量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如何保障船舶进港航道通航环境,确保船舶安全、有效进港成为众多研究关注的焦点。结合高斯混合聚类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和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PNN)的特点,构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基于GMM-PNN模型的内河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普适性,能够为有关部门实施现代化海事监管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航环境 高斯混合聚类 概率神经网络 风险评价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模糊系统算法及其回归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文迪 陈德旺 +1 位作者 卓永强 黄允浒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50-2358,共9页
深度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热点,可以很好处理高维大数据,却有可解释性差的不足.通过IF-THEN规则构建的模糊系统,具有可解释性强的优点,但在处理高维大数据时会遇到“维数灾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NFIS(Adaptive network based fuzzy... 深度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热点,可以很好处理高维大数据,却有可解释性差的不足.通过IF-THEN规则构建的模糊系统,具有可解释性强的优点,但在处理高维大数据时会遇到“维数灾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NFIS(Adaptive network 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的深度神经模糊系统(Deep neural fuzzy system,DNFS)及两种基于分块和分层的启发式实现算法:DNFS1和DNFS2.通过四个面向回归应用的数据集的测试,我们发现:1)采用分块、分层学习的DNFS在准确度与可解释性上优于BP、RBF、GRNN等传统浅层神经网络算法,也优于LSTM和DBN等深度神经网络算法;2)在低维问题中,DNFS1具有一定优势;3)在面对高维问题时,DNFS2表现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DNFS是一种新型深度学习方法,不仅可解释性好,而且能有效解决处理高维数据时模糊规则数目爆炸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大数据 深度神经模糊系统 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 分层结构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冲突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金水 王群朋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更加全面地分析水域船舶冲突的时空特征,从船舶动态航行过程出发,以船舶领域模型代替船舶碰撞半径,对船舶冲突数据进行识别与提取。通过对空间自相关模型在时间维度上的拓展,探讨船舶冲突数据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基于该模型,研究不... 为更加全面地分析水域船舶冲突的时空特征,从船舶动态航行过程出发,以船舶领域模型代替船舶碰撞半径,对船舶冲突数据进行识别与提取。通过对空间自相关模型在时间维度上的拓展,探讨船舶冲突数据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基于该模型,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船舶冲突空间变化趋势。实例结果表明,研究水域内的船舶冲突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会随着空间阶的提升而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冲突 船舶领域模型 时空特征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斑跟踪的夜间航行船舶跟踪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群朋 张金水 +1 位作者 赵银祥 张明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58,共7页
针对当前普通摄像头对夜间航行船舶检测研究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光斑检测和跟踪的方法,实现夜间航行船舶检测。采用边缘检测算子(Laplacian of Gaussian,LOG)对视频图像光斑进行检测,采用阈值化方法对光斑进行过滤;Kalman滤波算法... 针对当前普通摄像头对夜间航行船舶检测研究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光斑检测和跟踪的方法,实现夜间航行船舶检测。采用边缘检测算子(Laplacian of Gaussian,LOG)对视频图像光斑进行检测,采用阈值化方法对光斑进行过滤;Kalman滤波算法对多光斑目标进行跟踪,通过对光斑进行标记,判断光斑的属性,从而实现光斑的新增和删除。以实际夜间船舶航行监控视频为例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夜间船舶进行有效检测和跟踪,从而验证采用光斑跟踪的方法能提高夜间船舶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跟踪 光斑检测 卡尔曼滤波 夜间监控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引航梯安全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金水 王群朋 范天佑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针对船舶引航梯的安全检测问题,提出基于Adaboost及Haar特征的引航梯安全检测方法,以某船引航梯检测为例,构建引航梯的图像特征,借助Haar特征的抗光照、旋转等性质,提取引航梯缝隙特征,选择Adaboost方法对提取到Haar特征进行训练及融合... 针对船舶引航梯的安全检测问题,提出基于Adaboost及Haar特征的引航梯安全检测方法,以某船引航梯检测为例,构建引航梯的图像特征,借助Haar特征的抗光照、旋转等性质,提取引航梯缝隙特征,选择Adaboost方法对提取到Haar特征进行训练及融合,并引入积分图加快检测速度。结果表明,检验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较好,可实现船舶引航梯中微小裂缝的检测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航梯 图像处理 特征提取 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特丹规则》下无单放货规则对《海商法》修改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7-143,共7页
与提单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各国海商立法及司法实践均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凭正本提单放货的原则地位。无单放货在违反法定规则的情况下却依然被航运实践不断重复,因为在交易安全的前提下追求交易便利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中国海商法理论和... 与提单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各国海商立法及司法实践均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凭正本提单放货的原则地位。无单放货在违反法定规则的情况下却依然被航运实践不断重复,因为在交易安全的前提下追求交易便利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中国海商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主流观点认为我国《海商法》条文本身并没有给无单放货例外留下解读空间,但最高人民法院基于商业习惯和现代海运需要通过司法解释权对《海商法》进行扩张解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了无单放货的情形。但《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司法解释关于无单放货所列事项都远小于《鹿特丹规则》所创设的规则情形,而《鹿特丹规则》所构建的整个无单放货体系在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上更合乎逻辑,相比于目前的中国法律和司法实践而言是个更为协调和完整的体系。恰逢我国《海商法》修改之际,理应在立法时考虑纳入更合理的无单放货规则,中国有必要借鉴《鹿特丹规则》采取更符合商业需要的无单放货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特丹规则》 无单放货 交易安全 交易便利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USKA/GULIEV公式挖槽式航道修正系数的连续回归模型
19
作者 陈丽宁 神和龙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70,共6页
使用芬兰交通设施局模型计算HUUSKA/GULIEV公式挖槽式航道修正系数,可能导致HUUSKA/GULIEV公式下沉量计算误差较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构建HUUSKA/GULIEV公式挖槽式航道修正系数的连续回归模型,进行网格变换,将阻塞系数、挖槽水深和航... 使用芬兰交通设施局模型计算HUUSKA/GULIEV公式挖槽式航道修正系数,可能导致HUUSKA/GULIEV公式下沉量计算误差较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构建HUUSKA/GULIEV公式挖槽式航道修正系数的连续回归模型,进行网格变换,将阻塞系数、挖槽水深和航道水深比值为坐标的非均匀网格变换为均匀网格。在均匀网格下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确定连续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根据显著性检验结果剔除线性相关性较弱的变量。对回归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发现模型存在不适用性,需进行方差稳定化变换,变换后模型的不适用性得到修正,与芬兰交通设施局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精度更高,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模型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下沉量 挖槽式航道 HUUSKA/GULIEV公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法律范畴的应然与实然
20
作者 张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我国卫星导航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立法严重滞后的问题已经呈现出来。若干关于北斗卫星导航法治建设的问题中,卫星导航法律研究的应然和实然状况存在脱节现象。我国卫星导航法应然性是综合了民事、行政规范和技术规范的系统性法律体系;... 我国卫星导航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立法严重滞后的问题已经呈现出来。若干关于北斗卫星导航法治建设的问题中,卫星导航法律研究的应然和实然状况存在脱节现象。我国卫星导航法应然性是综合了民事、行政规范和技术规范的系统性法律体系;而实然状况却是对卫星导航法律体系的法理基础缺乏深度研究,对其法律属性局限于部门法的认识而缺乏对卫星导航法律的特殊产业法属性认识的升华。应在卫星导航法律的事实基础、规范基础和科学基础之上,对卫星导航法律体系的部门法抑或产业法属性展开分析,遵循卫星导航产业法定位的科学性及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卫星导航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法律 北斗卫星 行业法 产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