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滑剂种类对PBAT/PLA/碳酸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业中 龚德君 +3 位作者 付学俊 欧阳春平 张怡 尹衍升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2,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碳酸钙和不同种类润滑剂的复合材料,并探究了润滑剂种类对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盐的引入除了内润滑提升分子链滑移,也引发了PBAT/...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碳酸钙和不同种类润滑剂的复合材料,并探究了润滑剂种类对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盐的引入除了内润滑提升分子链滑移,也引发了PBAT/PLA分子链的局部断裂,从而导致熔指的上升,薄膜拉伸性能和薄膜韧性的下降。芥酸酰胺、油酸酰胺或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的引入导致热封强度略微下降,硬脂酯盐导致复合薄膜热封强度下降幅度增加。芥酸酰胺或油酸酰胺使得材料气味有所上升,硬脂酸钙与硬脂酸锌添加后气味进一步提高。引入润滑剂后顶空法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添加硬脂酸锌后,薄膜的TVOC提升了40.2%。引入芥酸酰胺、油酸酰胺或EBS,有机挥发物(VOC)中的甲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都无明显变化,而引入硬脂酸盐后,上述VOC含量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 润滑剂 气味 有机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与PLA对PBAT共混物力学与散发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业中 龚德君 +3 位作者 付学俊 欧阳春平 尹衍升 张怡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物及薄膜。结果表明:当PLA质量分数为5%~10%时,PLA与PBAT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PLA质量分数为20%时,PBAT共混物相容性变差,薄膜力学强度下降,并且出现“撕裂反转”现象。纯PBAT...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物及薄膜。结果表明:当PLA质量分数为5%~10%时,PLA与PBAT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PLA质量分数为20%时,PBAT共混物相容性变差,薄膜力学强度下降,并且出现“撕裂反转”现象。纯PBAT气味等级较高,共混挤出后显著下降。引入PLA后,PBAT共混物气味降低,顶空法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有所提高。PLA在热的作用下几乎没有苯类物质的生成。PLA与10#白油对生物降解共混物雾化性能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气味 有机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PBAT/PLA/碳酸钙共混物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业中 龚德君 +3 位作者 欧阳春平 张怡 尹衍升 李禹函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166,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碳酸钙和不同种类抗氧剂的共混物,并探究了抗氧剂种类对于共混物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引入0.1%的辅抗如RIANOX 168、ADK STAB PEP-36时,熔体流动指...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碳酸钙和不同种类抗氧剂的共混物,并探究了抗氧剂种类对于共混物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引入0.1%的辅抗如RIANOX 168、ADK STAB PEP-36时,熔体流动指数有小幅度的下降,在辅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0.1%主抗氧剂,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指数进一步下降。结合撕裂强度、落镖冲击和拉伸测试的数据,0.1%1790和0.1%RIANOX 168添加时,薄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共混物中引入主抗氧剂时,气味没有降低,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引入抗氧剂后,甲苯、二甲苯和苯乙烯都无明显的变化,在引入了0.1%1790和0.1%RIANOX 168时,样品的甲醛、乙醛和丙烯醛浓度分别下降了60%、41%和38%。对推广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有理论支撑,对塑料软包装领域的绿色转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 抗氧剂 气味 有机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粉种类对PBAT/PLA共混薄膜力学与延时边封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业中 陈保登 +3 位作者 潘凯波 李禹函 张怡 尹衍升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2,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乳酸和矿粉的共混物,并探究了矿粉种类对于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与延时边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径滑石粉SDC-F7的质量分数从10%提升至20%,共混薄膜穿刺强度下降29.3%,滑石粉...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乳酸和矿粉的共混物,并探究了矿粉种类对于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与延时边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径滑石粉SDC-F7的质量分数从10%提升至20%,共混薄膜穿刺强度下降29.3%,滑石粉粒径提升也会使共混薄膜的穿刺强度显著下降33.3%。延时边封测试表明,SDCF7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薄膜15 d边封强度保持率(R_(15 d))为51.4%,SDC-F7的质量分数提升至20%,R_(15 d)大幅下降至7.7%;滑石粉粒径增加,共混薄膜R_(15 d)也有显著下降;蒙脱土、硫酸钡体系薄膜力学性能和延时边封性能与SDCF7体系相当;添加CaCO_(3)-SA0(未活化CaCO_(3))的共混薄膜延时边封性能优异,R_(15 d)达到最高的62.9%,而添加CaCO_(3)-SA1.5,CaCO_(3)-SA3.0(分别为硬脂酸1.5%,3.0%活化CaCO_(3))的共混薄膜R_(15 d)分别大幅降低至12.7%和7.4%。表面微观分析发现,粗粒径滑石粉AH-1250N6共混薄膜表面观察到大粒径的矿粉突出,影响表面树脂的熔融黏接,从而使边封性能下降。CaCO_(3)-SA0的共混薄膜表面碳酸钙的暴露少,CaCO_(3)-SA3.0的共混薄膜表面有大量的碳酸钙析出表面。本研究对推广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有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聚乳酸 矿粉 力学性能 延时边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含量与粒径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共混物的力学与散发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付学俊 陈业中 +3 位作者 龚德君 麦开锦 张怡 尹衍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49,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和碳酸钙的共混物,并探究碳酸钙种类与粒径对于共混物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钙1T-JI(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D_(50)为1μm)含量...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和碳酸钙的共混物,并探究碳酸钙种类与粒径对于共混物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钙1T-JI(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D_(50)为1μ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碳酸钙的D 50增大至5μm后,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在添加质量分数5%~10%的1T-JI时,落镖冲击强度保持得较好,进一步提升碳酸钙含量以及调控碳酸钙粒径,落镖冲击强度大幅度降低。质量分数0~5%的1T-JI添加时,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气味等级和顶空法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逐步上升。共混物有机挥发物(VOC)中的苯类的物质维持较低的水平,而总碳含量(C6~C16)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以及粒径的提高而逐步的上升,5T-25%的共混物的总碳含量相对于PBAT/PLA共混物提高了61.9%。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以及粒径的提高,雾化测试后玻片的光泽度保持率逐渐下降,5T-25%的共混物相对于PBAT/PLA共混物下降了47.7%。进一步分析玻片可以看出,5T-25%样品对应的玻片有非常明显的“油污”。本研究对推广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有理论支撑,对塑料软包装领域的绿色转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碳酸钙 气味 有机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