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与家庭债务负担:加重还是缓解?
1
作者 林园 马柱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4,I0091-I0095,共12页
数字金融是否能够在满足家庭资金需求的同时不会加重家庭债务负担?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负债及债务负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整体上增加了家庭负债,也加重了家... 数字金融是否能够在满足家庭资金需求的同时不会加重家庭债务负担?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负债及债务负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整体上增加了家庭负债,也加重了家庭债务负担。然而,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增加家庭负债的同时并不必然加重债务负担,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有助于缓解家庭债务负担,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高教育水平以及债务负担处于合理水平的家庭债务负担,且对农户家庭债务负担没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消费促进效应增加了家庭负债和债务负担,通过收入增长效应在促进家庭负债增加的同时降低了债务负担,数字金融的收入不平等调节效应同时降低了家庭负债和债务负担。以上结论对于全面理解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负担的影响,并引导数字金融既满足家庭资金需求,又不至于引发债务风险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债务 债务负担 收入增长效应 收入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卷的分形表征、自组织形成机制及其涌现化破解思路
2
作者 马晓苗 彭剑锋 黄琦玲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201,共8页
“内卷”是基于(某种)固定逻辑的反复迭代,自组织地形成并维持的一种自我重复的分形结构和信息固化状态。“内卷”的分形特征及其自组织机制具体体现在“规律性、稳定性的有序结构”“主动维持的自适应过程”“外在价值驱动的主体性缺... “内卷”是基于(某种)固定逻辑的反复迭代,自组织地形成并维持的一种自我重复的分形结构和信息固化状态。“内卷”的分形特征及其自组织机制具体体现在“规律性、稳定性的有序结构”“主动维持的自适应过程”“外在价值驱动的主体性缺失”“劳动异化引发的自我剥削”和“发展表象下的意义匮乏”五个方面。与分形和自组织(自扩张层面)形成的信息固化形成鲜明对比,“涌现”的本质就是信息的创新和创造。基于自组织涌现机理,可以将破解“内卷”的核心环节概括为“人的主体性发挥”“自我剥削的矛盾循环”“构建新的思维范式”和“价值意义的持续创生”。以此为基点,可以进一步引申出破解“内卷”的核心思路,即“关注内在价值,发挥主体作用”“摆脱二分困境,化解自我剥削”“探索全新思维,发现创造模式”“回归价值理性,确立生命意义”四个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 分形 自组织 涌现 信息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