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航海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1
作者 陈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航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曾庆亮 汪艳辉 邓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航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3
作者 陈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I0017-I001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航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4
作者 莫灿 张明亮 +1 位作者 黄湘菡 王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原状花岗岩残积土非饱和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雪强 王坤 +2 位作者 刘攀 朱海平 林楷彦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206,共11页
【目的】为了研究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表观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随基质吸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某医院在挖基坑的原状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矿物成分、颗粒级配曲线、基本物理性质指... 【目的】为了研究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表观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随基质吸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某医院在挖基坑的原状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矿物成分、颗粒级配曲线、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和微观结构等,借助变水头试验研究原状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性,结合非饱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与原状土的微观试验,解释微观结构在宏观层面上对残积土的渗透系数、崩解及基质吸力等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土体土水特征曲线差异的原因。【结果】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花岗岩残积土为残积黏性土,主要由高岭土、石英和云母等组成,土体内部孔隙大小不均匀且相互贯通。饱和状态下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的有效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分别为29.17 kPa和20.99°。【结论】结果表明,非饱和状态下,随饱和度的减小,基质吸力对花岗岩残积土的表观黏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均有着明显的影响;Khalili给出的非饱和抗剪强度方程式对花岗岩残积土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花岗岩残积土 强度参数 饱和度 土水特征曲线 微观结构 基质吸力 力学性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工业集聚型产业社区更新的广州实践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伟 李裕梨 +1 位作者 袁奇峰 占玮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珠江三角洲村镇工业集聚型产业社区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但是依靠土地出租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回归”“工业上楼”是其在存量更新时代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目前村镇工业集聚型产业社区面临总量大、效能低... 珠江三角洲村镇工业集聚型产业社区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但是依靠土地出租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回归”“工业上楼”是其在存量更新时代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目前村镇工业集聚型产业社区面临总量大、效能低、开发难、成本高的多重困境,如何激发更新的“升级动力”并进一步实现产城融合成为迫切问题。以广州村镇工业集聚型社区为例,总结微改造、全面改造、整村改造3种类型的特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共赢、平衡”的核心策略与转型升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产业社区 都市制造业 工业上楼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都市圈通勤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11-I00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都市圈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超大城市的积聚效应日趋显著。其中,广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心区与卫星城镇及周边城市之间的客流交往愈发密切。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主体、技术标准不同,互联互通水平低,无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都市圈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超大城市的积聚效应日趋显著。其中,广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心区与卫星城镇及周边城市之间的客流交往愈发密切。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主体、技术标准不同,互联互通水平低,无法满足新时期都市圈通勤客流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建设 超大城市 城市中心区 通勤客流 卫星城镇 积聚效应 技术标准 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设计参数研究
8
作者 杨文茂 杜建军 +3 位作者 徐浩 邓军桥 蔡文锋 林红松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研究目的:采用无砟轨道是重载铁路的发展趋势,结构设计参数是开展重载铁路桥上无砟轨道设计的关键。本文建立车-轨-桥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研究钢轨形式、道床板宽度和道床板厚度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提... 研究目的:采用无砟轨道是重载铁路的发展趋势,结构设计参数是开展重载铁路桥上无砟轨道设计的关键。本文建立车-轨-桥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研究钢轨形式、道床板宽度和道床板厚度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提出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关键设计参数取值。研究结论:(1)与60 kg/m钢轨相比,采用75 kg/m钢轨时车体垂向加速度和轮轨垂向力增大,轨道结构位移和受力减小;(2)随着道床板的宽度和厚度增大,结构垂向振动位移随之增大,车体垂向加速度、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桥梁垂向加速度、扣件反力和道床板与桥梁接触应力均随之减小;(3)桥上无砟轨道系统动力综合评价结果随道床板宽度和厚度的增加而减小;(4)结合无砟轨道的动力特性及工程投资,建议重载铁路桥上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采用60 kg/m钢轨,道床板宽度取3.0 m,道床板厚度取0.275 m;(5)本研究成果可为桥上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参数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动力响应 层次分析法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家庭债务负担:加重还是缓解?
9
作者 林园 马柱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4,I0091-I0095,共12页
数字金融是否能够在满足家庭资金需求的同时不会加重家庭债务负担?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负债及债务负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整体上增加了家庭负债,也加重了家... 数字金融是否能够在满足家庭资金需求的同时不会加重家庭债务负担?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负债及债务负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整体上增加了家庭负债,也加重了家庭债务负担。然而,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增加家庭负债的同时并不必然加重债务负担,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有助于缓解家庭债务负担,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高教育水平以及债务负担处于合理水平的家庭债务负担,且对农户家庭债务负担没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消费促进效应增加了家庭负债和债务负担,通过收入增长效应在促进家庭负债增加的同时降低了债务负担,数字金融的收入不平等调节效应同时降低了家庭负债和债务负担。以上结论对于全面理解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负担的影响,并引导数字金融既满足家庭资金需求,又不至于引发债务风险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债务 债务负担 收入增长效应 收入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存在论变革
10
作者 张婷婷 陶韶菁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7,共7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政治经济学的变革,是一种具有原则高度的存在论变革。政治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作永恒的经济范畴;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指明经济范畴是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把经济学范畴上升为存在论范畴。政治经济学以经济事实为研...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政治经济学的变革,是一种具有原则高度的存在论变革。政治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作永恒的经济范畴;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指明经济范畴是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把经济学范畴上升为存在论范畴。政治经济学以经济事实为研究对象,描述“物化了的世界及其规律”,完成并信奉的是“颠倒的世界观”;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深入资本作为原则向导的层面来审视“现实生活”,确认“颠倒的世界观”根源于“颠倒的世界”。政治经济学宣扬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非历史性;政治经济学批判则“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预示自由人联合体的降临,从根本上铲除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幻象产生的现实基础。通过经济术语的革命、思维方式的修正和意识形态的破除,政治经济学批判从存在论的层面瓦解了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建构出一门具有批判和革命性质的历史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存在论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用户AI素养框架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廷翰 张素芳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6,共9页
AI技术应用对高校师生AI素养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探索高校用户AI素养框架可为高校用户AI素养水平测量、AI素养教育实施、高校图书馆AI指南编制提供借鉴。文章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通过分析北美高校图书馆生成式AI指南文本,构建高校用户AI... AI技术应用对高校师生AI素养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探索高校用户AI素养框架可为高校用户AI素养水平测量、AI素养教育实施、高校图书馆AI指南编制提供借鉴。文章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通过分析北美高校图书馆生成式AI指南文本,构建高校用户AI素养框架(BDA框架)。研究发现:高校用户AI素养框架由概念原理、政策指引、系统评价、伦理评价、工具技能、任务技能等六个主范畴构成,可由低到高划分为AI知识、AI评价、AI技能三个层面,层面间具有由下至上的驱动路径,以及由上及下的赋能路径,从而整体提升高校用户AI素养水平。文章从完善AI政策指引、加快高校图书馆AI指南制定和实施、推进AI素养教育等方面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素养 AI指南 素养调查 程序化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层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获得感的追寻、困境及引导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苗 张家靖 刘向阳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在圈层化背景下,处于“成人初显期”的高校大学生,其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并不同步,在追寻获得感的过程中有着独特体验。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研究发现,传统评价体系仍然被认为是获得感的主要来源,但日益激烈的竞争及身心疲惫的内卷导致... 在圈层化背景下,处于“成人初显期”的高校大学生,其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并不同步,在追寻获得感的过程中有着独特体验。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研究发现,传统评价体系仍然被认为是获得感的主要来源,但日益激烈的竞争及身心疲惫的内卷导致多数大学生获得感较低,进而产生对友善环境的期盼。基于上述考量,本文提出拓宽道路,提供丰富多彩的可能;因材施教,创新引导青年的话语;家校联动,增进家庭港湾的共情;平和乐观,探索适合发展的方向等引导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层化 大学生 成人初显期 获得感 传统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列车动力学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炎丰 张威风 +1 位作者 蔡文锋 徐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44,共8页
[目的]为确保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总结目前国内外磁悬浮列车动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法]基于UM动力学仿真软件,总结了车辆悬挂参数、悬浮架结构形式、多编组列车动力学、主动悬浮控制算法、被动悬浮拟... [目的]为确保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总结目前国内外磁悬浮列车动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法]基于UM动力学仿真软件,总结了车辆悬挂参数、悬浮架结构形式、多编组列车动力学、主动悬浮控制算法、被动悬浮拟合模型、车-线动力学、横风荷载下列车动力学及桥梁动力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结果及结论]现有研究大多简化悬浮架建模,较少考虑导向力等横向作用影响。未来需细化悬浮架模型,考虑车辆横向振动,深入进行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横风荷载下动力响应研究以数值模拟为主,需关注风力与车辆、桥梁结构的共振作用。主动悬浮控制算法及被动悬浮拟合模型对动力学仿真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引入悬浮模型至UM软件,可优化悬浮参数及动力学指标,提升列车运行平稳性与安全性。现有磁悬浮列车道岔研究大多集中于列车通过直线道岔工况,对于列车侧向通过道岔时的耦合振动研究较少,未来可建立车-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耦合振动特征。采用多柔性体建模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可更真实反映车辆动态响应。需加强列车制动过程中车-桥耦合作用研究,评估车-桥、车-站动力学模型响应特征,以及桥梁、车站结构在纵向作用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 动力学 车辆悬挂参数 悬浮架结构形式 悬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上的极端波浪载荷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金鹏 李争霖 +2 位作者 陈远明 宏波 张运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594,共6页
以畸形波为代表的极端波浪对海上风力机组基础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威胁,该文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3 MW装机容量的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Fluent软件建立规则波与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的作用模... 以畸形波为代表的极端波浪对海上风力机组基础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威胁,该文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3 MW装机容量的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Fluent软件建立规则波与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的作用模型,并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而以畸形波作为入射波浪条件模拟其对高承台群桩基础的冲击作用,并与规则波冲击结果进行比较以对比两种入射波条件下的作用异同。研究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承台波浪载荷比Morison方法更接近真实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在实验组次相同的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误差比规范结果误差最多小39%,说明数值模拟方法结果更加适用;同尺度条件下畸形波产生的峰值波浪载荷可达到规则波力的2.2倍,因而未充分考虑极端波浪载荷的海洋工程基础结构将更具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组 极端波浪 畸形波 波浪载荷 高承台群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势场模型的船舶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15
作者 王群朋 李龙浩 +4 位作者 关宏旭 刘佳仑 蔡健哲 沙正荣 张金水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目的]为使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更加符合船舶操纵特性,生成的参考路径更加安全可靠,提出一种三维势场建模方法。[方法]将笛卡尔坐标系转换为椭球体坐标系,解决势场分布函数的各向同性问题,通过求解拉普拉斯方程计算船舶势能分布函数,设计... [目的]为使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更加符合船舶操纵特性,生成的参考路径更加安全可靠,提出一种三维势场建模方法。[方法]将笛卡尔坐标系转换为椭球体坐标系,解决势场分布函数的各向同性问题,通过求解拉普拉斯方程计算船舶势能分布函数,设计势场模型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相结合的控制框架,提升不同场景下船舶动态实时局部路径规划的适应性。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区水域实际航行船舶为仿真对象,采用三维势场模型获取局部参考路径,结合MPC算法进行船舶路径跟踪控制仿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单船对遇场景、单船交叉会遇场景以及多船场景下,相较于传统人工势场和改进人工势场生成的参考路径,三维势场模型的局部参考路径长度、曲线平滑度、最大转向角度、平均绝对航向误差整体表现最优。可以生成距离更短、更平滑的局部路径,且更加符合船舶实际操纵习惯,在交通流量密集的场景下的抖动更加轻微。[结论]三维势场模型生成的局部参考路径可以有效识别目标船舶转向角度和船舶尺度差异,降低对周围目标船舶数量的依赖,并能有效获取船舶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路径规划 三维势场 拉普拉斯方程 操纵性 模型预测控制 避碰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搅拌摩擦加工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温度场与应力场影响研究
16
作者 刘莉 徐望辉 +3 位作者 刘锐哲 徐虎 黄永宪 董春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186,共10页
目的针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缺陷多、晶粒粗大、力学性能低的难题,采用电弧-搅拌摩擦加工复合增材制造的新工艺,研究层间搅拌摩擦加工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铝合金电弧(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 目的针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缺陷多、晶粒粗大、力学性能低的难题,采用电弧-搅拌摩擦加工复合增材制造的新工艺,研究层间搅拌摩擦加工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铝合金电弧(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复合增材的热力耦合模型,对单独电弧增材制造和WAAM-FSP复合增材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对比,分析层间FSP对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结果在WAAM过程中,2319铝合金最高温度达到1575℃;在堆积下一道次时,前一道增材层峰值温度超过2319铝合金的液相线,使增材层发生部分重熔。层间FSP使增材试样峰值温度由1575℃升高至1619℃,在第一层增材时,层间FSP使工件的温度升高至约395℃。后续电弧增材及层间FSP对已增材层产生的温升影响随层数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引入层间FSP后,增材构件起弧端、基板与堆积层交界处的应力集中面积减小,使熔敷层内峰值应力值降低约20 MPa。结论层间搅拌摩擦加工可降低增材工件的冷却速度以及温度梯度,同时层间FSP过程中产生的热力耦合作用使增材构件中的应力分布更均匀,解决了增材件中应力集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弧-搅拌摩擦加工复合增材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活树桩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与稳定性
17
作者 江学良 王自豪 +2 位作者 杨慧 郭佳慧 王浩冬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0-868,共9页
通过1∶7室内物理活树桩边坡模型试验数据验证的三维有限元边坡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活树桩边坡附加动应力的衰减特征、活树桩主侧根应力响应特性和活树桩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活树桩边坡的动力稳定机理。研... 通过1∶7室内物理活树桩边坡模型试验数据验证的三维有限元边坡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活树桩边坡附加动应力的衰减特征、活树桩主侧根应力响应特性和活树桩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活树桩边坡的动力稳定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计算的竖向动土压力峰值与室内物理模型实测结果接近,通过Midas GTS NX构建活树桩边坡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的方法及其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活树桩边坡附加动应力峰值受到列车轴载叠加效应的影响;列车移动速度越大,基床表层土体竖向动应力峰值越大。道砟层附加动应力最大,并呈现半圆弧状向下迅速衰减扩散,仅有较小动应力传递至坡面上部的两排活树桩。不同位置活树桩主根的抗剪能力发挥程度不一,坡脚活树桩主根相较于坡肩活树桩主根受到更大的剪应力作用,活树桩主根类似“抗滑桩”发挥抗剪能力。坡内生长的活树桩侧根类似锚杆,坡外生长的侧根类似支撑,形成“锚⁃撑”效应,协同主根一起发挥抗滑作用。活树桩的存在导致边坡土体应力重新分布,活树桩附近土体的剪应力集中。活树桩阻碍了土体剪应力的传递,抑制了土体塑性区的连通,提升了边坡稳定性。坡面水平动位移受影响程度与其到振动荷载作用位置的距离相关,距离越近,影响越大。活树桩可以减小坡面各处的水平动位移,但坡脚动位移的减小幅度最大。活树桩可以显著提高列车动力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其边坡安全系数可提升15%~20%。活树桩边坡的潜在滑动面呈现圆弧状,活树桩使得塑性区向深部土层移动,从而提升了边坡的稳定性。可为活树桩应用于路基边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树桩支护 动力响应 边坡稳定性 列车荷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刊语料库在航海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志刚 何安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80-85,共6页
以自建航海英语报刊语料库为基础,探讨如何在航海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报刊英语语料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借助语境共现、词频表和关键词表等来进行英语学习,以达到快速掌握航海英语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 以自建航海英语报刊语料库为基础,探讨如何在航海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报刊英语语料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借助语境共现、词频表和关键词表等来进行英语学习,以达到快速掌握航海英语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等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英语 语料库 航海英语阅读 语境共现 词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交互:高校思政课对分课堂的实践审思及其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新标 汤小静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主体性是增强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核心要素。高校思政课引入对分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合作探究学习,成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之一。实践发现,对分课堂有助于学生主体达成知识内化,但对学生主体价值的内化与转化强调不... 主体性是增强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核心要素。高校思政课引入对分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合作探究学习,成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之一。实践发现,对分课堂有助于学生主体达成知识内化,但对学生主体价值的内化与转化强调不足。应凸显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属性,明确主体性是增强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核心要素,实现学生从知识主体向价值主体的复归,通过构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体交互即关系交互、情感交互、实践交互与价值交互等优化思政课对分课堂实践,从而生成并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对分课堂 主体性 主体交互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转向避让紧迫局面距离和碰撞距离数学模型的研究
20
作者 毕修颖 史国友 +3 位作者 毕家铭 刘先杰 龚翔 史佳卉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为解决近距离船舶避碰行动的关键问题,研究船舶碰撞会遇过程中转向避让过程,结合船舶的操纵性能,对船舶初始旋回半圆要素以及旋回角度的时间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相对运动图的分解和逆向逼近算法,得到船舶转向避让时紧迫局面距离和碰撞距... 为解决近距离船舶避碰行动的关键问题,研究船舶碰撞会遇过程中转向避让过程,结合船舶的操纵性能,对船舶初始旋回半圆要素以及旋回角度的时间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相对运动图的分解和逆向逼近算法,得到船舶转向避让时紧迫局面距离和碰撞距离的数学模型,并且给出该模型的应用;模型应用的结果通过算例和模拟试验得到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两个距离模型可用来指导近距离时船舶避碰行动,为研究船舶碰撞危险度和建立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该模型,分析对于不同船速比和不同方位的目标船,存在碰撞危险时,本船在不同的会遇阶段应该采取相应的避碰行动,也给出了近距离船舶避碰行动模式。为船舶驾驶员提供近距离船舶碰撞危险预测和船舶避碰决策支持。研究成果对船舶航行安全和航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安全 船舶避碰 旋回圈 紧迫局面距离 碰撞距离 会遇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