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池极片中粘结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邵丹 梁俊超 符静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7-1050,共4页
粘结剂是锂离子电池极片中重要的组成之一.目前,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献集中于报道新型粘结剂的制备及开发现状,关于粘结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献鲜有报道.从电池极片中粘结剂的黏附强度、与活性物质的界面黏附性能、... 粘结剂是锂离子电池极片中重要的组成之一.目前,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献集中于报道新型粘结剂的制备及开发现状,关于粘结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献鲜有报道.从电池极片中粘结剂的黏附强度、与活性物质的界面黏附性能、对电解液的浸润性以及在极片中的分布状况4 个方面阐述了粘结剂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粘结剂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剂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燃气表外观缺陷的改进ViT+FastFlow检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高泽铭 刘桂雄 陈国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96,共8页
外观质量是家用燃气表(DGM)国家强制检定项目之一,针对DGM外观质量检定中匮乏缺陷样本使基于有监督学习检测方法难以泛化到实际应用场景问题,本文研究DGM外观缺陷无监督检测方法,引入Vision Transformer(ViT)改进版EfficientFormerV2-l... 外观质量是家用燃气表(DGM)国家强制检定项目之一,针对DGM外观质量检定中匮乏缺陷样本使基于有监督学习检测方法难以泛化到实际应用场景问题,本文研究DGM外观缺陷无监督检测方法,引入Vision Transformer(ViT)改进版EfficientFormerV2-l提取正常样本特征,融合底层和高层特征图,并通过二维标准化流FastFlow将正常特征图映射到标准高斯分布,外观缺陷因离散落在分布以外使异常得分相比正常样本更高,通过设置自适应阈值识别并定位DGM外观缺陷。实验采集DGM正常样本、真实缺陷样本、合成缺陷样本作为数据集并优化检测模型参数,优化后检测模型在图像级别指标AUROC达99.77%,在像素级别指标AUPRO达96.3%,每秒可检测4张以上DGM图像,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高效识别与定位DGM外观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缺陷 无监督学习 Vision Transformer 标准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随身保暖产品发热温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俊超 邵丹 蔡俊超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6,共6页
为给一次性随身保暖产品质量评定中温度特性测试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暖贴发热温度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使用中心法、加权平均法和红外成像法3种测试方案对暖贴产品发热温度进行测量,通过显著性检验评估各方案对测... 为给一次性随身保暖产品质量评定中温度特性测试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暖贴发热温度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使用中心法、加权平均法和红外成像法3种测试方案对暖贴产品发热温度进行测量,通过显著性检验评估各方案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原因。研究表明,3种测试方案在各观测时刻下总体均值间极显著不一致;经最小显著差数法分析,中心法、加权平均法在各观测时刻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红外成像法由于测试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与另外2种方法存在极显著差异;由于暖贴表面温度不均匀,中心法测量结果重复性最差;加权平均法能有效适应温度不均匀的特点,测量结果变异系数较小,具有较好数据重复性和稳定性,适合应用于一次性随身保暖产品温度特性的标准化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随身保暖产品 温度检测 显著性检验 方差分析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锂电池三元正极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宏毅 陈锋 +1 位作者 甘友毅 邵丹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298,共6页
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下放电性能衰减问题一直是制约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的瓶颈。研究表明,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性能对其低温放电性能产生主要的影响。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正极低温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商用动力锂... 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下放电性能衰减问题一直是制约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的瓶颈。研究表明,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性能对其低温放电性能产生主要的影响。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正极低温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商用动力锂电池三元正极为研究对象,设计在25℃、0℃、-10℃和-35℃温度下的电池测试实验,建立从电池、极片到正极材料在低温下性能演变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三元正极体系在低温下的性能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对三元动力锂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内阻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电池极化内阻增大趋势远超欧姆内阻。三元正极在低温测试后表现出面密度下降、电导率下降、碳含量增加、晶胞收缩、活性损失以及颗粒开裂的特征,阻碍了电子和锂离子的迁移,引起电化学动力学参数恶化,导致电化学性能衰减。本文对揭示三元正极低温特征,帮助技术人员开发高质量低温性能动力锂电池,提升电动汽车在严寒地区推广运行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用水性粘结剂中钠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邵丹 陈锋 +1 位作者 骆相宜 王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78-2781,共4页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和X射线能谱分析法(EDS)对7种锂离子电池用水性粘结剂中钠含量进行检测,引入变异系数来对比评价3种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AAS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3....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和X射线能谱分析法(EDS)对7种锂离子电池用水性粘结剂中钠含量进行检测,引入变异系数来对比评价3种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AAS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3.21%、ICP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2.83%,这两种检测方法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适合用于低钠含量粘结剂的检测;EDS检测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微观表面平整度好、钠含量高的水性粘结剂的钠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水性粘结剂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X射线能谱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酸浸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朱显峰 赵瑞瑞 +1 位作者 常毅 陈红雨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有机苹果酸(C_4H_6O_5)和还原剂H_2O_2作为浸出剂,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酸浸过程进行研究,从苹果酸浓度、还原剂用量、固液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等5个方面对浸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浸出机理进行探讨。当酸的浓度为1.25 m... 采用有机苹果酸(C_4H_6O_5)和还原剂H_2O_2作为浸出剂,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酸浸过程进行研究,从苹果酸浓度、还原剂用量、固液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等5个方面对浸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浸出机理进行探讨。当酸的浓度为1.25 mol/L、还原剂的体积分数为1%、固液比为30 g/L时,在80℃条件下水浴80 min,Li、Ni、Co和Mn等4种元素的浸出率最高,都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三元材料 酸浸 苹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体系分子-离子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邢丽丹 杨茹 +4 位作者 唐贤文 黄文娜 刘其峰 余启鹏 李伟善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7-55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液体系中锂盐离子与溶剂分子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可能结构.计算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溶剂分子-离子的结构取决于体系的溶剂分子数.在PC基电解液,Li+最多只能与4个PC溶剂分子相结合...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液体系中锂盐离子与溶剂分子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可能结构.计算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溶剂分子-离子的结构取决于体系的溶剂分子数.在PC基电解液,Li+最多只能与4个PC溶剂分子相结合,锂盐阴离子与带正电的PC分子烷基基团相结合,而不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本文的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溶剂分子-离子结构 密度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SNet多视角立体深度学习的储罐在位体积测量方法研究
8
作者 刘桂雄 肖天歌 +1 位作者 陈国宇 黄坚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0,49,共6页
针对目前储罐在位体积测量需求大、移位测量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VSNet多视角立体深度学习的储罐在位体积测量方法。首先,提出面向在位储罐体积测量的MVSNet深度预测改进多视图立体视觉方法,结合基于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的储罐... 针对目前储罐在位体积测量需求大、移位测量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VSNet多视角立体深度学习的储罐在位体积测量方法。首先,提出面向在位储罐体积测量的MVSNet深度预测改进多视图立体视觉方法,结合基于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的储罐显著特征稀疏重建与相机姿态计算技术、基于MVSNet深度学习深度预测技术,获得储罐体积测量关键结构的稠密三维点云;然后,提出基于立体几何拟合在位储罐体积测量方法,旋转储罐点云与地面配准,并基于法线信息双阈值约束点云拟合储罐圆形拓扑结构,实现储罐体积测量。在2种储罐上进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提取到的高质量储罐点云数量比经典COLMAP框架分别增加15.6%、13.2%,点云提取时间分别缩短34.7%、39.2%,满足储罐在位体积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体积测量 深度学习 多视图立体视觉 MV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及研究进展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31
9
作者 何家雄 钟灿鸣 +5 位作者 姚永坚 阎贫 王彦林 万志峰 关雎 张金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2期1-14,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与进展。迄今为止,通过勘查评价已在南海北部圈定了两大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带及三大富集区,先后勘探发现了3个超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天然气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与进展。迄今为止,通过勘查评价已在南海北部圈定了两大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带及三大富集区,先后勘探发现了3个超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同时,通过2017年和2020年2次探索性试采均获得了产气总量及日均产气量超世界新记录,而且攻克了深水海底浅表层未成岩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由"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和突破。然而,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这一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成藏类型与气源供给及产出赋存特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勘查试采技术方法优化创新与商业化产能目标的实现,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可持续滚动勘探开发的战略选区及其资源/储量接替等,因此,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工程项目工作仍然非常艰巨且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勘查评价方法 钻探试采技术 成藏系统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成组不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唐贤文 罗卫 +2 位作者 吕杰 宋文吉 冯自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66,90,共4页
锂离子电池的不一致性会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池成组后的性能。锂电池成组不一致性是指单体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自放电速率等参数存在差异,是由电池组的组合结构、使用工况、使用环境、电池管理不同所致。对单体电池分选... 锂离子电池的不一致性会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池成组后的性能。锂电池成组不一致性是指单体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自放电速率等参数存在差异,是由电池组的组合结构、使用工况、使用环境、电池管理不同所致。对单体电池分选制度、电池组连接方式、BMS均衡控制、充放电策略和热管理提出了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 不一致性 电池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流动调整器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万勇 陈国宇 +2 位作者 冯良锋 刘桂雄 黄乔蔚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6,共4页
针对当前流动调整器性能评价依赖于具体管道系统,无法及时反馈、改进调整器结构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FD仿真技术的流动调整器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流动调整器评价方法坐标系,并求解出各采样点坐标;然后,推导管道截面流速场充分发展... 针对当前流动调整器性能评价依赖于具体管道系统,无法及时反馈、改进调整器结构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FD仿真技术的流动调整器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流动调整器评价方法坐标系,并求解出各采样点坐标;然后,推导管道截面流速场充分发展性的判断依据,进而得出流动调整器整流效果评价指标;最后,采用CFD仿真技术对栅格式流动调整器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对栅格式调整器下游流场充分发展性进行评判,有助于分析不同雷诺数下调整器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验证当5.84×10~6≤Re≤5.84×10~8,栅格式调整器下游不规则流场达到充分发展所需最少直管长度仅为不带调整器的0.5~0.6倍,对加速流动调整器设计、推动流体能源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调整器 评价方法 CFD仿真技术 流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液体流量装置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莉 周昶 +1 位作者 高峰 孟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6,共6页
为建立我国微小液体流量标准,比较研究了不同技术机构的微小液体流量装置,这些装置的流量范围为50 nL/min^1000 mL/min,相对不确定度为0.04%~4.5%。分类总结了这些装置的流量范围、不确定度水平、压力、温度等参数,并对装置的供水系统... 为建立我国微小液体流量标准,比较研究了不同技术机构的微小液体流量装置,这些装置的流量范围为50 nL/min^1000 mL/min,相对不确定度为0.04%~4.5%。分类总结了这些装置的流量范围、不确定度水平、压力、温度等参数,并对装置的供水系统、除气系统和液体收集系统进行了分析,其中供水系统主要由毛细管、注射泵和质量流量控制器3种方式组成,除气系统主要由超声除气和在线脱气2种方式组成,液体收集系统主要分为出口管和烧杯形成液桥加湿度陷阱、出口管浸入液面加油膜覆盖和出口管浸入液面加湿度陷阱3种方式。最后汇总了对计时器漂移及通讯延迟、天平的漂移及校准、蒸发、浮力和表面张力、流量稳定性及重复性等不确定度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小液体流量 液体流量装置 蒸发 注射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除甲醛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瑞 余倩 +3 位作者 郝志峰 吴晗 黄应敏 关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100,共5页
针对室内游离甲醛的释放,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引入氨基,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和半连续滴加的方式合成出具有除甲醛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通过对树脂合成及树脂去除甲醛原理、树脂红外... 针对室内游离甲醛的释放,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引入氨基,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和半连续滴加的方式合成出具有除甲醛功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通过对树脂合成及树脂去除甲醛原理、树脂红外谱图、热失重等进行分析,考察了氨基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的种类及质量分数、单体的滴加时间、反应温度、中和剂的种类及中和度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20%、AIBN质量分数为1%、滴加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85℃、中和度为100%时,得到的树脂甲醛净化率达到71%,并且有较好的涂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捕捉剂 丙烯酸树脂 氨基 偶氮二异丁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T燃气表外观零件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泽铭 刘桂雄 +1 位作者 陈国宇 黄坚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2,共6页
关键零件完整性是燃气表重要检定要求之一,经典图像特征匹配方法实现其完整性检测,存在通用性、泛化能力较低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Faster R-CNN多视角燃气表关键零件识别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Vision Transformer(ViT)替代Faster R-... 关键零件完整性是燃气表重要检定要求之一,经典图像特征匹配方法实现其完整性检测,存在通用性、泛化能力较低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Faster R-CNN多视角燃气表关键零件识别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Vision Transformer(ViT)替代Faster R-CNN卷积神经网络,其自注意力机制促进学习图像块特征之间相关性,强化表征能力;其次研究ViT优化结构参数,在Transformer层数L=14、自注意头数m=12下,模型可达到相对较优准确率。实验表明,最优模型mAP达86.71%,较ResNet50提高2.48%,与ResNet101检测准确率相当,能有效降低模型复杂性,检测效率提高5.8%;燃气表关键零件单次检测耗时1.13 s,可满足燃气表外观关键零件检测的准确性、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表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Vision Transformer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回收锰酸锂制备超级电容器MnS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缪建麟 常毅 +2 位作者 蔡俊超 朱显峰 赵瑞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49,共5页
通过将锂离子电池正极锰酸锂废料直接回收制备超级电容器MnS材料的方法,研究锰酸锂废料的再生利用.将正极废料溶解浸出后,调整废料浓度并加入硫源,经水热反应得到MnS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透射电子显... 通过将锂离子电池正极锰酸锂废料直接回收制备超级电容器MnS材料的方法,研究锰酸锂废料的再生利用.将正极废料溶解浸出后,调整废料浓度并加入硫源,经水热反应得到MnS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比表面积分析(BET)等表征手段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MnS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水热法制备的MnS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较好的电容器特性;浸出液中Mn^2+浓度对最终产物的形貌、比表面积均有影响,其中当Mn^2+浓度为0.5mol/L时,可以得到三维花状辐射结构,该辐射结构有利于提升电解液与材料之间的表面接触性能,从而促进材料的电容性能.该研究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回收 锰酸锂 MNS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速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流量点精确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万勇 谢小芳 +1 位作者 梁卫平 刘亚俊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8-141,共4页
音速喷嘴作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标准表,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维护容易等优点,已经成为传递标准。音速喷嘴法气体计量标准装置包括音速喷嘴、真空泵、滞止容器等,由于真空泵过高的频率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产生严重的振动问题,而过低... 音速喷嘴作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标准表,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维护容易等优点,已经成为传递标准。音速喷嘴法气体计量标准装置包括音速喷嘴、真空泵、滞止容器等,由于真空泵过高的频率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产生严重的振动问题,而过低的频率又达不到要求,如何在这对矛盾之中寻找一个最优的方案是研究的重点。为了能够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选择更优频率使整个装置配合运转达到最佳,通过实验找到最优频率点,通过变频真空泵的频率和音速喷嘴出口质量流量的优化设计,实现流量点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控制 频率 背压比 流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表计量检定线首次检定调度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懋欣 刘桂雄 陈国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59,共4页
燃气表应用面广,需定期强制更换,首次检定项目复杂、工作量大,现有燃气表计量检定线离散测试效率较低、没有协同。本文研究基于燃气表计量检定线的首次检定调度技术,首先从燃气表计量检定线构成与首次检定项目需求入手,研究基于柔性车... 燃气表应用面广,需定期强制更换,首次检定项目复杂、工作量大,现有燃气表计量检定线离散测试效率较低、没有协同。本文研究基于燃气表计量检定线的首次检定调度技术,首先从燃气表计量检定线构成与首次检定项目需求入手,研究基于柔性车间调度问题的燃气表检定调度建模、使用离散粒子群算法进行调度优化求解,求得最优任务调度序列。对一批待检燃气表进行调度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调度技术可缩短33.3%总测试时间,提高检定效率以及设备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表 首次检定 任务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大流量标准装置及换向性能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碧波 万勇 +1 位作者 吴波 谢代梁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53,共7页
水大流量标准装置是开展大口径流量仪表测试、确保大流量量值溯源与传递准确可靠的核心设备,换向器是影响其测量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关键的部件。针对现有水大流量装置存在稳定性难以保证、换向误差较大、被检仪表尺寸适应性差以及测... 水大流量标准装置是开展大口径流量仪表测试、确保大流量量值溯源与传递准确可靠的核心设备,换向器是影响其测量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关键的部件。针对现有水大流量装置存在稳定性难以保证、换向误差较大、被检仪表尺寸适应性差以及测试效率较低等诸多局限,设计并研制了一套高准确度、高流速大口径水流量标准装置及新型换向系统,装置集静态质量法、容积法和标准表法3种原理于一身,其最大测试管径为DN1000、最大运行流量10000 m^(3)/h、局部最高流速可达10 m/s,整体不确定度优于0.2%(k=2);分析了静态质量法水装置换向过程中液体流量的变化特征,建立了换向流量误差与计时误差关系模型,据此开展了对新型单向换向器的不确定度评价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计时不确定度优于8.83×10^(-6)、测量时间总不确定度优于9.24×10^(-6),量级均十分微小,该换向装置性能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大流量标准装置 新型换向系统 换向误差模型 性能评价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锥形流量计仿真与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雅杰 陈汉松 +2 位作者 冯良锋 胡泽枫 张学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96-99,共4页
双锥流量计目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研究其前锥角、后锥角、槽道长度、等效直径比4个几何参数,与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等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双锥流量计的性能评估与校准。采用控制变量实验法,设计了4组FLUENT流体仿真实验,对... 双锥流量计目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研究其前锥角、后锥角、槽道长度、等效直径比4个几何参数,与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等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双锥流量计的性能评估与校准。采用控制变量实验法,设计了4组FLUENT流体仿真实验,对各几何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前后锥角对流出系数影响不大,锥角45°的相对压力损失最小;槽道长度对流出系数大小影响最大,但不影响流出系数的线性度,对相对压力损失也有影响;等效直径比越大,流出系数越大,相对压力损失越小,且具有线性关系。以此为依据,确定节流件优化参数为前后锥角45°、槽道长度取D/2。最后建立双锥流量计在优化参数下,等效直径比与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锥流量计 等效直径比 锥角 槽道 压力损失 流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9
20
作者 邵丹 骆相宜 +1 位作者 钟灿鸣 黄阔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综述生命状态和滥用触发条件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影响,总结现阶段电池产品层面安全性的测试评估方法与预测模型。基于电池关键材料层面,分别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角度综述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改进方法。对动力锂离子... 综述生命状态和滥用触发条件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影响,总结现阶段电池产品层面安全性的测试评估方法与预测模型。基于电池关键材料层面,分别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角度综述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改进方法。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锂离子电池 电池材料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