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观的双重超越 |
周宏胤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风险及其防范 |
邱燕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3
|
体道者之“独”——道家对人之超越性问题的一种探索 |
宋德刚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人工智能+思政教育”:面向未来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
王新宏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7
|
|
5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时代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论析 |
梁健惠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6
|
文艺人民性的内在要求:内容、情感、审美的统一 |
卢秀峰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批评标准的理论指南 |
吴爱邦
陈洪源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8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三重维度 |
吴爱邦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9
|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现实图景与实现方式 |
黄聘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0
|
先秦儒道思想中的“己”与“自”——以孔子、老子为例 |
宋德刚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1
|
专业性与自由性高度融合: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趋势分析 |
朱梦梅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2
|
早期中国哲学中的“胜”思想——以老子为中心的考察 |
宋德刚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