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的显影——重访庄学本的西北之行(1935-1937)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旭 《西部文艺研究》 2022年第3期212-219,共8页
1930年代,庄学本两次尝试西行西藏均未如愿,但他旅行西北时留下了大量影像,展现了西北中国的复杂历史脉络、多元族群与丰富地景。本文聚焦庄学本1935-1937年的陕、甘、青之行,并以《良友》杂志的系列文章为中心来重审庄学本镜头中的西... 1930年代,庄学本两次尝试西行西藏均未如愿,但他旅行西北时留下了大量影像,展现了西北中国的复杂历史脉络、多元族群与丰富地景。本文聚焦庄学本1935-1937年的陕、甘、青之行,并以《良友》杂志的系列文章为中心来重审庄学本镜头中的西北。庄学本的西行猎影蕴含着“原始”与“待开发”的双重形象,透露出来自都市的现代性想象;他亦受到时局易变的左右捕捉到了一幅交织着我疆与殊域、重叠着历史记忆与现实情境的边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学本 民族摄影 西北 《良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北宋长干寺七宝阿育王塔所见五代至宋江南舍利装藏之变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天跃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2期54-62,共9页
2008年南京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铁函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是目前存世金属造阿育王塔中体形最大、制作工艺最精美复杂的一座,且有详尽的铭文,甫一出土即受到学界和佛教界的广泛关注。五代至两宋时期,吴越国阿育王塔形制逐渐被以北宋长干... 2008年南京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铁函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是目前存世金属造阿育王塔中体形最大、制作工艺最精美复杂的一座,且有详尽的铭文,甫一出土即受到学界和佛教界的广泛关注。五代至两宋时期,吴越国阿育王塔形制逐渐被以北宋长干寺为代表的民间僧俗借用为舍利装藏容器,并流行一时,反映了宋人对阿育王塔的普遍认知与信仰。阿育王塔之塔形和内涵本身即具有佛教传说的神圣性,阿育王塔与舍利容器的合二为一,正体现了五代至宋江南地区阿育王塔供养与舍利装藏在信仰观念、形制和仪轨实践上逐渐融为一体,以及对复古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干寺真身塔地宫 七宝阿育王塔 舍利装藏 供奉仪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剑父南亚壁画临摹与绘画创作看20世纪30年代中印艺术交流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天跃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96-104,共9页
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剑父在南亚壮游期间的壁画临摹与绘画创作问题,近年来越发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在20世纪30年代中印艺术交流的宏大背景下,考察高剑父是如何在古代南亚佛教壁画临摹和学习印度现代派艺术先驱贾米尼·罗伊(Jamini R... 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剑父在南亚壮游期间的壁画临摹与绘画创作问题,近年来越发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在20世纪30年代中印艺术交流的宏大背景下,考察高剑父是如何在古代南亚佛教壁画临摹和学习印度现代派艺术先驱贾米尼·罗伊(Jamini Roy)的风格中,逐步借鉴印度传统与现代艺术资源,以“折衷中西”、融汇东方精神。高剑父这场负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南亚壮游,潜在地串联起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印度本土艺术传统如何走向现代的共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剑父 壁画临摹 孟加拉画派 贾米尼·罗伊 迦梨卡特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意义的陈淑霞的“时间”和“欲念”
4
作者 尹吉男 《美术大观》 2021年第9期18-23,共6页
陈淑霞,1963年生于浙江温州。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重要展览:"‘好牌’——陈淑霞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0);"边·际—... 陈淑霞,1963年生于浙江温州。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重要展览:"‘好牌’——陈淑霞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0);"边·际——陈淑霞个展"(美仑美术馆,长沙,中国,2019);"忘形——陈淑霞作品展"(大都美术馆,北京,中国,2015);"此在——陈淑霞作品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中国,2015);"我行——陈淑霞作品展"(年代美术馆,温州,中国,2015);"开放与共融——中国当代艺术展"(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匈牙利,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展 陈淑霞 美术博物馆 美术馆 文本意义 学系主任 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