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制品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倪冰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9-53,55,共6页
荧光增白剂是纤维制品增白提亮时常用的一种物质。介绍了纤维制品用荧光增白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和适用性,详述了纤维制品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标准及检测技术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纤维制品对荧光增白剂的限制要求。
关键词 测试 荧光增白剂 检测方法 荧光亮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预氧化纤维针刺复合滤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于宾 曾月宁 +1 位作者 赵晓明 漆东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为了改善聚丙烯腈(PAN)预氧化纤维针刺滤料纤维间缠结性能差的问题,通过混入不同含量的聚苯硫醚(PPS)纤维制得PAN预氧化纤维针刺复合滤料,对其形态、纤维缠结程度、力学性能、透气性、孔径尺寸及其分布和过滤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 为了改善聚丙烯腈(PAN)预氧化纤维针刺滤料纤维间缠结性能差的问题,通过混入不同含量的聚苯硫醚(PPS)纤维制得PAN预氧化纤维针刺复合滤料,对其形态、纤维缠结程度、力学性能、透气性、孔径尺寸及其分布和过滤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PPS纤维,提高了滤料中纤维的缠结程度和滤料的致密性;滤料的纵向和横向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当PPS纤维含量为20%时,制得的PAN预氧化纤维针刺复合滤料的最小孔径、最大孔径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2.49μm、137.68μm和75.08μm;对微粒粒径为2.5μm的过滤效率达到85%,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预氧化纤维 PPS纤维 纤维缠结 孔径 过滤效率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整理对PAN预氧化纤维/芳纶复合滤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漆东岳 于宾 赵晓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19,共4页
通过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主的整理液对制备的针刺聚丙烯腈(PAN)预氧化纤维/芳纶复合滤料进行浸渍处理,提高其过滤性能。研究了浸渍处理对PAN预氧化纤维/芳纶复合滤料外观形态、透气性、拉伸性能、孔径和过... 通过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主的整理液对制备的针刺聚丙烯腈(PAN)预氧化纤维/芳纶复合滤料进行浸渍处理,提高其过滤性能。研究了浸渍处理对PAN预氧化纤维/芳纶复合滤料外观形态、透气性、拉伸性能、孔径和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处理使复合滤料纤维表面形成膜状附着物,断裂强力有所提高,复合滤料透气性和孔径均有明显减小,孔径分布窄而集中;浸渍处理后的复合滤料对不同粒径微粒过滤效率均明显提高,其中对0.3μm和0.5μm微粒过滤效率分别达到65.87%和68.63%,提高最为显著,提高率高达98.94%和85.09%,对2.5μm微粒过滤效率高达9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预氧化纤维 浸渍处理 孔径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在纤维成分含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欣卉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2,共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环保、无损、低成本的分析技术。本文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纤维成分含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从建立一个分析方法的各个步骤及影响因素阐述研究进展,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纤维成分含量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欣卉 周瑜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6期79-85,共7页
建立了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中2,4-二氨基甲苯、2,4-二氨基苯甲醚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纺织样品在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介质中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分解可能存在致癌芳香胺,采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添加NaOH和NaCl,对反应液进行液液萃取,取上层... 建立了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中2,4-二氨基甲苯、2,4-二氨基苯甲醚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纺织样品在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介质中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分解可能存在致癌芳香胺,采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添加NaOH和NaCl,对反应液进行液液萃取,取上层溶液进行GC/MSD检测。结果表明:2,4-二氨基甲苯回收率为83.9%~92.8%,对2,4-二氨基苯甲醚回收率为78.4%~90.3%,其他禁用偶氮染料的回收率为80.9%~117.6%,结果可用于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 快速检测 2 4-二氨基甲苯 2 4-二氨基苯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莫月香 罗峻 杨欣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8-51,共4页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具有环保、高效以及可循环利用等优点,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针对纺织品中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耗时、费力、有机溶剂使用量大、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以近年来国内外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应用研究为基础,...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具有环保、高效以及可循环利用等优点,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针对纺织品中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耗时、费力、有机溶剂使用量大、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以近年来国内外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应用研究为基础,介绍了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食品中农药残留为例,阐述了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的显著优势,并对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分离技术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斯摩尔纤维针织面料服用性能研究
7
作者 田萌 孟家光 赵彩霞 《针织工业》 2015年第2期34-36,共3页
基于海斯摩尔纤维的基本性能研究,采用海斯摩尔纤维、莫代尔、棉纤维混纺纱(10∶12∶78)在Stoll电脑横机上编织6种组织的织物。测试和分析6种海斯摩尔纤维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各项服用性能,包括透气性、透湿性、保温性、刚柔性、坚牢度、... 基于海斯摩尔纤维的基本性能研究,采用海斯摩尔纤维、莫代尔、棉纤维混纺纱(10∶12∶78)在Stoll电脑横机上编织6种组织的织物。测试和分析6种海斯摩尔纤维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各项服用性能,包括透气性、透湿性、保温性、刚柔性、坚牢度、耐折皱性、抗起毛起球性和抗菌性等,并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该类面料服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斯摩尔纤维混纺纱针织面料的各项服用性能均满足针织物服用性能要求,非常适合开发针织服饰,尤其是四季贴身衣物,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斯摩尔纤维 针织面料 性能测试 抑菌性 内衣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LA/PCL共混医用材料的表面形貌和防粘连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阳范文 张良 +6 位作者 谭铭浩 田秀梅 陈晓明 聂凤明 朱锐钿 张鹏 周安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095-15098,15104,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5种聚乳酸(PDLLA)/聚己内酯(PCL)共混医用材料,并进行挤出流延制备薄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薄片的表面形貌和截面高度曲线,与纯PDLLA相比,共混物的表面相对光滑、截面高度曲线振幅减小,最高凸起从800 nm下降到180...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5种聚乳酸(PDLLA)/聚己内酯(PCL)共混医用材料,并进行挤出流延制备薄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薄片的表面形貌和截面高度曲线,与纯PDLLA相比,共混物的表面相对光滑、截面高度曲线振幅减小,最高凸起从800 nm下降到180 nm以下。PCL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表面平整度,获得更加光滑的外观,原因在于分子量相对较小的PCL产生润滑和增塑效应所致。PCL含量为30%时共混物的柔性较好、半衰期为90 d,与肌腱手术的临床要求相匹配,适合用于制备肌腱吻合器。细胞培养实验表明,成纤细胞在PDLLA/PCL(70/30)共混物薄片表面的数量很少,说明其不容易粘附在材料表面,具有较好的防粘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共混物 表面形貌 防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服装压力舒适阈限的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永荣 罗胜利 +1 位作者 廖银琳 刘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为探究女性身体不同部位对服装的压力感知及其舒适范围,基于物理心理学极限-阶梯法原理进行实验测试与计算,推导服装压力舒适阈限。筛选50位在校女大学生作为测试受体,依次测试9个不同部位的服装压力;设计开发双环扣式可连续调节束带,... 为探究女性身体不同部位对服装的压力感知及其舒适范围,基于物理心理学极限-阶梯法原理进行实验测试与计算,推导服装压力舒适阈限。筛选50位在校女大学生作为测试受体,依次测试9个不同部位的服装压力;设计开发双环扣式可连续调节束带,实现束带对人体各测试部位的施加压力尽可能等距变化并保持稳定。得出9个部位的压力舒适阈限分别为:腹侧点最大,为2 753 Pa;其次是肩中点和肩胛骨点,分别为1 671、1 633 Pa;再次是腋下点、后腰侧点、腹凸点和高腰侧点,分别为1 305、1 284、1 260、1 156 Pa;前腰中点和前胸下部的压力舒适阈限最小,为955、937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压力 舒适阈限 女装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细菌纤维素/膨润土无机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波 黄超 +2 位作者 杨小燕 罗峻 陈新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
通过向以水稀释3倍体积的玉米芯水解液中加入膨润土无机凝胶,利用木醋杆菌原位发酵技术制得细菌纤维素/膨润土无机凝胶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对发酵液的pH、产量、糖转化率和持水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通过向以水稀释3倍体积的玉米芯水解液中加入膨润土无机凝胶,利用木醋杆菌原位发酵技术制得细菌纤维素/膨润土无机凝胶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对发酵液的pH、产量、糖转化率和持水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膨润土无机凝胶吸附于细菌纤维素的表面和孔内;发酵液的pH随膨润土无机凝胶添加量的增大而上升并最终保持在8左右;产量随膨润土无机凝胶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糖转化率随膨润土无机凝胶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小;复合材料的持水量随着膨润土无机凝胶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膨润土无机凝胶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压力分布测试和理论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宇 王永荣 +1 位作者 罗胜利 廖银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60,共5页
分析服装压力影响因素,归纳总结服装压力分布测试和理论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仪器测试法和理论计算法,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分别基于拉普拉斯方程、迭代法、有限元分析等服装压力理论预测的研究方法以及假人模型和三... 分析服装压力影响因素,归纳总结服装压力分布测试和理论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仪器测试法和理论计算法,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分别基于拉普拉斯方程、迭代法、有限元分析等服装压力理论预测的研究方法以及假人模型和三维虚拟预测模型等服装压力模型预测方法。指出未来服装压力分布和预测模型的研究重点是服装与人体间动态接触压力模型的构建、综合考虑服装性能和人体机能、三维人体模型的改进和完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压力 压力分布 压力舒适性 理论预测模型 压力模型 三维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地膜人工老化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峻 胡剑灿 王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9-102,共4页
为推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广泛推广应用,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老化光源、不同老化时间对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断裂强力的影响。结合地膜在新疆库尔勒地区棉花大田自然老化实验数据,选择了紫外... 为推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广泛推广应用,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老化光源、不同老化时间对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断裂强力的影响。结合地膜在新疆库尔勒地区棉花大田自然老化实验数据,选择了紫外光作为地膜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的光源。进一步研究了PBAT地膜紫外老化的力学性能变化,结合大田自然老化的结果,确定了满足棉花大田要求的PBAT地膜在紫外老化后的断裂强力应大于3.3 N。建立的紫外加速老化方法可以为地膜样品在大田自然老化实验前进行快速的初步筛选,促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研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人工老化 大田试验 断裂强力 初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荣幸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共5页
麻棉混纺产品的3个定量分析标准有FZ/T 32004—1996、FZ/T 30003—2009和SN/T 0756—1999,为了选择合适的标准对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本文对早期和现行麻棉混纺产品的3个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分别采用3个标准对棉大麻、棉亚麻和棉... 麻棉混纺产品的3个定量分析标准有FZ/T 32004—1996、FZ/T 30003—2009和SN/T 0756—1999,为了选择合适的标准对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本文对早期和现行麻棉混纺产品的3个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分别采用3个标准对棉大麻、棉亚麻和棉苎麻混纺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统计所有常用产品标准中不同麻棉定量标准引用情况。结果表明:早期采用SN/T 0756—1999与FZ/T 32004—1996对麻棉混纺产品定量,结果准确;现行的SN/T 0756—1999与FZ/T 30003—2009均可对麻棉混纺产品准确定量分析,一般优先选用FZ/T 30003—2009对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棉混纺产品 标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用薄膜材料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珊 曹楚凤 《针织工业》 2016年第9期75-77,共3页
采用手感目测法、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两种纺织用薄膜材料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手感目测法和显微镜法的结合可判定样品是否为薄膜材料,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可定性鉴别纺织用薄... 采用手感目测法、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两种纺织用薄膜材料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手感目测法和显微镜法的结合可判定样品是否为薄膜材料,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可定性鉴别纺织用薄膜材料的主要组成成分,该研究可以为纺织用薄膜材料提供定性鉴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用薄膜材料 定性鉴别 手感目测法 显微镜法 燃烧法 溶解法 红外光谱法 差式扫描 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黏纤混纺产品用根数法定量分析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佳英 郭荣幸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2期77-79,共3页
采用截面法和根数法对待测样品定量分析,从测试数据中选出152组数据进行两种方法相关性、结果差异离散性和正态分布分析。对152组样品用化学溶解法定量分析,比较截面法、溶解法和根数法对棉、黏纤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结果的绝对值差异。结... 采用截面法和根数法对待测样品定量分析,从测试数据中选出152组数据进行两种方法相关性、结果差异离散性和正态分布分析。对152组样品用化学溶解法定量分析,比较截面法、溶解法和根数法对棉、黏纤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结果的绝对值差异。结果表明:棉、黏纤混纺产品使用截面法和根数法定量分析结果具有线性相关性且满足正态分布;3种方法绝对值差异的对比中,截面法与根数法的绝对值差异小于截面法与溶解法的绝对值差异,根数法与截面法绝对值差异中88.2%数据小于3%。因此选用根数法对棉、黏纤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 纤维含量 定量分析 截面法 根数法 溶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量建库测序的毛皮鉴定技术研究
16
作者 杨芳芳 罗利玲 +1 位作者 陈跃刚 王晓丽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微量建库测序的方法,搭建动物物种DNA片段化数据库,建立毛皮动物物种鉴定检测技术体系。本研究选择11个无参考基因的物种,一共21份样品,提取样品的DNA,通过微量建库测序,成功建立了11个物种的DNA片段化数据库,建库成功...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微量建库测序的方法,搭建动物物种DNA片段化数据库,建立毛皮动物物种鉴定检测技术体系。本研究选择11个无参考基因的物种,一共21份样品,提取样品的DNA,通过微量建库测序,成功建立了11个物种的DNA片段化数据库,建库成功率100%。测试:随机选择了5个物种共9个测试样品进行方法验证,测试样与所对应的物种聚类吻合率达100%。本研究建立的微量建库测序方法可以用于毛皮的物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建库测序 毛皮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一次PM_(2.5)控制技术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双 孙现伟 +3 位作者 束韫 李博 郭凤艳 张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7-1164,共8页
以燃煤电厂烟气颗粒物控制技术或组合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针对燃煤电厂一次PM2.5排放特征,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和技术三方面共16项四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法对7种颗粒物控制技术及其组合开展了综... 以燃煤电厂烟气颗粒物控制技术或组合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针对燃煤电厂一次PM2.5排放特征,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和技术三方面共16项四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法对7种颗粒物控制技术及其组合开展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综合分析或着重环境性能的情况下,7种单一或组合控制技术的优先顺序为:低低温静电除尘配高频电源+湿式静电除尘≈静电除尘配高频电源+湿式静电除尘>电袋复合除尘>静电除尘+湿式静电除尘>袋式除尘>静电除尘>电凝并+静电除尘.若优先考虑经济因素,静电除尘为最优选择;优先考虑技术性能则袋式除尘为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一次PM2.5 技术评估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黑液高效减水剂与木质素磺酸钠的吸附行为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永红 王婷 +2 位作者 钱勇 楼宏铭 郭运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7-483,共7页
通过对比竹浆黑液高效减水剂(GCL1-JB)与木质素磺酸钠(SL)在固体平板上的吸附行为探究二者分散性能差异的原因。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和逐层自组装技术研究GCL1-JB与SL的吸附行为,对比了GCL1-JB和SL在固体平板上的吸附量、吸附膜厚度、吸... 通过对比竹浆黑液高效减水剂(GCL1-JB)与木质素磺酸钠(SL)在固体平板上的吸附行为探究二者分散性能差异的原因。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和逐层自组装技术研究GCL1-JB与SL的吸附行为,对比了GCL1-JB和SL在固体平板上的吸附量、吸附膜厚度、吸附层结构等。结果表明,相比于木质素磺酸钠,GCL1-JB的吸附量较多,吸附膜较厚,吸附层结构较致密,膜表面较平整光滑,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后的zeta电位较大。因此GCL1-JB有较强的空间位阻和静电排斥作用,导致GCL1-JB的分散性能优于木质素磺酸钠。研究有助于理解木质素基减水剂的分散机理,为木质素改性成减水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黑液高效减水剂 吸附特征 木质素磺酸钠 分散机理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LA-PCL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阳范文 聂凤明 +3 位作者 朱锐钿 田秀梅 陈晓明 周安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以聚乳酸(PDLLA)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DLLA-PCL共混物。采用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毛细管流变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以聚乳酸(PDLLA)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DLLA-PCL共混物。采用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毛细管流变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研究表明:随着PCL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柔韧性提高,拉伸强度逐渐降低,熔融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熔融热焓和结晶热焓增加,表观黏度增大;PDLLA-PCL共混物制备的薄膜表面平整度优于PDLLA薄膜,当w(PCL)=30%时达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共混物 表面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纶预氧化丝/芳纶针刺滤材的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宾 赵晓明 漆东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空气过滤材料,制备了一种以腈纶预氧化丝为主,并混入不同质量分数芳纶的复合滤材,对其形态、纤维缠结性能、力学性能、透气性、孔径尺寸和过滤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直线段长度可用来表征滤材纤维... 为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空气过滤材料,制备了一种以腈纶预氧化丝为主,并混入不同质量分数芳纶的复合滤材,对其形态、纤维缠结性能、力学性能、透气性、孔径尺寸和过滤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直线段长度可用来表征滤材纤维缠结程度;添加芳纶,提高了纤维缠结程度和滤材的致密性,提高了滤材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减小滤材孔径尺寸;对于粒径≥1.0μm和≥2.5μm的微粒,芳纶质量分数小于10%时,复合滤材过滤效率无明显变化,芳纶质量分数大于10%时,复合滤材过滤效率随着芳纶质量分数增大而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预氧化丝 芳纶 过滤性能 纤维缠结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